社会组织有哪些(常见的社会团体有哪些)

上午,夕阳组织花园路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花芽”青年服务队开展牡丹园文明小屋义诊服务。(资料图片)说起社区社会组织,真的有点奇怪。然而,在城市里,人们也发现身边这

社会组织有哪些(常见的社会团体有哪些)插图上午,夕阳组织花园路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花芽”青年服务队开展牡丹园文明小屋义诊服务。(资料图片)

说起社区社会组织,真的有点奇怪。然而,在城市里,人们也发现身边这样的“组织”越来越多。为民服务、公益慈善、邻里互助、文体娱乐……更多“暖心”的人聚集在一起,很多“暖心”的事也不再是偶发事件。发展成了什么样的城市“组织”?未来城市会活跃哪些人物?

日前,民政部发布的《民政部关于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城市社区社区社会组织户均不少于10个。什么是社区社会组织?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如何?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在城市管理中会起到什么作用?

社会组织的“身份”更加清晰。

《意见》中首次提出“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为社区社会组织发挥正能量提供了广阔空的空间。

说到社区社会组织,很多人可能会有点陌生。据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负责人介绍,社区社会组织是由社区居民发起设立,在城乡社区开展为民服务、公益慈善、邻里互助、文体娱乐、农村生产技术服务等活动的社会组织。

“从规范管理的角度,社区社会组织可分为正式登记的组织、在街道(镇)或社区(村)登记的组织、未登记和未登记的组织。后两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草根’组织。”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耿云介绍。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史国良指出,《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同时,根据社区发展的新要求,建议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提供社区服务、扩大居民参与、培育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的作用,标志着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定位和评价更加积极,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

“比如红旗的工银小区,地处偏僻,是廉租房小区,居民生活单调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辖区资源,建立了河北省首个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通过引入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力量,探索多元化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民政局副局长李秀菊说,通过居民的"点餐"和党委政府的"买单",有效解决了社区居民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

基层组织蓬勃发展。

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正式登记的比例稳步上升,备案组织数量逐步增多,但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意见》提出,到2020年,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10个社区社会组织。那么,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如何?

耿云指出,目前民政部还没有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专项统计,北京等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建立了社区社会组织备案查询制度。中国的城市社区社会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根据之前在北京的调研,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北京,一个街道所辖的社区社会组织平均在6个左右。到2020年,实现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10个社区社会组织是可行的。”耿云说。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存量的社区社会组织中,有少部分依法办理了登记手续,但也有大量社区社会组织未达到登记条件,无法纳入民政部门登记管理。这些“草根”组织发展迅速,扎根社区,骨干成员多为当地居民。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和社区(村)居委会承担责任是合适的。

“据估计,中国约有300万个‘草根’社会组织,其中大多数在城市和农村社区开展活动。《意见》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界定,既有利于对‘草根’社区社会组织合法性的认可,也有利于壮大社区社会组织的实力,激发其活力。”史国良说。

很难从量变到质变。

目前,城市社区的“草根”社区社会组织数量非常多,但大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尚未形成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完整政策体系。

史国良认为,目前,植根于城市社区的“草根”社区社会组织数量确实非常多,但不得不承认,整体发展良莠不齐,尤其是自身的治理和服务能力相对不足。借着“互联网+的公益创业”的思路,2011年,已经是北京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的张家欣创办了“日落晨曦”公益机构,采用“社工+志愿者”的服务模式,目的是让社区老人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在服务过程中,我们看到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的主要人员以中老年人为主,组织人员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差异很大。普遍水平不高,难以满足社会组织基本的制度化、专业化要求。”张家欣说。

史国良认为,“草根”组织的领导者和骨干力量为社会组织的发展贡献良多,发展社会组织经验丰富,但对社会组织管理的规范意识淡薄,法治意识淡薄。耿云进一步指出,目前,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即使是注册的社区社会组织,虽然形式上成为法人,但现实中一些组织缺乏与社会组织相适应的治理结构,治理体系、监督体系、财务体系、管理体系的规范化有待提高。然而,注册或未注册的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体系建设较弱。

社会组织的服务除了人员之外,还需要配套的场地和资金支持,而很多社区社会组织还缺乏筹集资金和承接项目的能力。受访专家指出,城市社区社会组织作为植根于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由于成长历程较短,规模和能力相对较弱,尚未得到各方面的充分认可。

“一方面,不同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风格、教育培训居多,公益、维权较少。他们在为人民和社会服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能力仍然很弱。另一方面,很多社区社会组织在资金、场地等方面过于依赖政府,导致社区社会组织缺乏独立性。”耿云说。

此外,“目前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扶持措施是零散的、临时性的,尚未形成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完整政策体系”。史国良说。

组织建设也要有“套路”

城市社区社会组织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系统支持,更需要社会组织的专业化、规范化运作,更需要公众的深度认知和参与。

针对城市社区社会组织面临的诸多问题,耿云认为,要充分认识社区社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加强政府的培育和支持,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组织培育孵化、税费减免等相关制度同时,要转变管理方式,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加强制度建设,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

史国良认为,基层社会组织的管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固定思维,而应该扩展到广泛空的信息社会。

“基层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社区社会组织,是建立扶持措施的前提和基础。建议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社区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普遍性困难和问题;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纳入基层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评价体系。同时,要把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纳入社区发展的整体规划,让社区社会组织更好地为社区发展服务。”史国良说。

“面向基层的社会组织必须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自愿为原则,通过专业化运作和规范化服务,组建社会组织,更加持续、高效、高质量地为社区提供服务。”张家欣建议,在国家层面,建议开展政策理论的宣传和倡导,提升公众对“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认知和认知度;从区县层面来说,要小步快走,稳扎稳打,针对各种类型的区域,如旧城区、搬迁社区、城乡结合部等,分批开展试点。,还有成熟一个,开发一个,推出一个。同时,基层社区代表要紧紧围绕社区的需求,整合社区和区内企业的资源,联系社区社工和居委会,逐步从“学习者”、“参与者”向“发起者”、“组织者”、“经营者”过渡。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8461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