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意思(造谣传谣的定义)

一、谣言和网络谣言的含义1.谣言的定义“歌谣”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没有乐器的歌唱。《诗经·冯伟桃园》中有“我忧我心,我吟”的记载。这种“歌谣”具有民间性、自由性和

一、谣言和网络谣言的含义

1.谣言的定义

“歌谣”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没有乐器的歌唱。《诗经·冯伟桃园》中有“我忧我心,我吟”的记载。这种“歌谣”具有民间性、自由性和随意性的特点。二是指基于空的毫无根据的谣言或编造的谎言。这是第一个意思的延伸。“谣言”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后汉书·杜石砖赞》载:“诗宜存南楚,人宜造谣。”这里的“谣言”指的是歌和赞。《后汉书·柳岩传》也记载:“忧政之时,流言远矣。”这里的“造谣”是指诽谤和中伤。《后汉书·蔡邕传》中有东汉“三公流言”制度。这里的“谣言”可以是褒,也可以是贬。可见,在中国古代,“谣言”这个词是中性的。现代意义上的谣言往往被赋予贬义。作为现代意义上的谣言,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谣言”,最早出现在屈原的《离骚》中:“众女皆妒于峨眉,谣言谓于好淫。”在这里,“谣言”中的“谣言”是毁人的意思,“谣言”是诋毁的意思。

2.网络谣言的含义

网络谣言本质上是一个信息交换的过程。网络谣言是谣言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是通过网络媒体产生和传播的。从当前网络谣言的内容来看,既有针对公民个体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具有隐蔽性、炒作性、攻击性、报复性、宣泄性、诱惑性、强迫性等特点。互联网的出现,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比过去更加便利的条件。与一般谣言相比,网络谣言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有跨越国家、大洲、语言、种族的超乎寻常的大规模传播奇观。蔓延速度更快,监管者往往有泛滥之势,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传播渠道多种多样,如门户网站、聊天室、贴吧、即时通讯工具、微博、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可控性的降低、造谣者的非实名身份和造谣者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使得控制谣言传播的难度加大,可能导致谣言的负面社会效应和社会影响被放大,进而导致人们态度的转变或情绪的波动。

3.网络谣言的分类

网络谣言有各种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方式。

内容可分为政治谣言、经济谣言、军事谣言、社会生活谣言和自然现象谣言。政治谣言是关于政治生活的谣言。它是政治权力和政治利益斗争的产物,往往是为了某种政治需要而刻意编造的,是对相关政治人物或政治团体的攻击和诋毁。经济谣言是关于经济生活的谣言。往往与经济利益有关,会直接导致经济上的得失。军事谣言是关于军事生活和军事行动的谣言。战争年代军事谣言往往此起彼伏。自然现象谣言主要与自然界的特殊现象和宇宙中的神秘现象有关。比如最常见的外星人谣言。另一个例子是,由于一些异常的天气现象,某个地方将会发生自然灾害的谣言。

目的可分为有意编造和无意误传。故意编造的谣言,往往是厂商在一定利益驱动下,针对特定目标和对象炮制出来的。无意的虚假谣言是由于各种原因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遗漏、倒置或错误,甚至是传播者为自圆其说而任意添加的。这种因虚构、联想、夸张而导致的不正确传播,极易成为谣言的源头。

后果可分为有害谣言和无害谣言。谣言是一种政治和社会现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舆论,是公众评价活动的一种负面形式。在某些情况下,社会谣言有助于表达民意,了解民意。

二、网络谣言的形成机制

网络谣言作为一种未经证实的信息,本质上是没有生命的信息。但很多时候,网络谣言比真实信息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快的传播速度、更广的传播范围和更大的现实影响。要认识到这一悖论,就必须厘清网络谣言的形成机制。只有掌握谣言的规律,才能找到有效的治理策略,构建应对网络谣言的长效机制。

(一)信息的缺失和公众的谣言传播心理

谣言的形成和传播并非没有规律。而奥尔波特·波兹曼在谣言心理学中指出了谣言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故事的主题必须对谣言的承受者和听者都具有某种重要性;第二,真实的事实必须被某种模糊性所掩盖。谣言的强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R=i×a R(谣言)指谣言,I(重要)指重要,a(暧昧)指暧昧。用文字表达这个公式,意味着谣言的流量与问题对当事人的重要性和关于其命题的证据的模糊性成正比。这个公式可以进一步解释为:既然是“产品”,只要重要性和模糊度其中一个为零,谣言就不可能发生。如果问题对人不重要,再暧昧的情况,谣言也不会传播。同样,问题固然重要,但情况并不模糊,谣言也不会广泛传播。

(二)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的不安全感

在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大众越来越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正如《内幕谣言》的作者罗森诺所说,谣言是“混合了个人对世界的主观臆测的公共信息”,“表达了人们试图认清自己生活环境的焦虑和困惑”。谣言要看环境。突发事件发生后,一旦环境的变化是危机导向的,就会引起社会成员的危机感。认知的局限和错误,对突发事件模糊前景的主观臆断和推测,对事件梦幻般的联想和编造,一旦符合人们的推测,就会导致谣言的产生。公众不仅会模仿和追随他人的类似行为,还会督促或推动他人做类似的行为,这就为“从众行为”的发展提供了空的机会。自中国进入转型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和压力,一些人往往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更容易以个人感受或想象而非理性心态来判断信息。这些情绪往往是谣言得以大规模制造和传播的社会心理基础。一般来说,网民对网络信息尤其是谣言的辨别能力越强,网络谣言的空传播就越小。

但有些谣言往往依赖于一些突发的重大公共事件,如地震、瘟疫等灾难性事件。这些事件往往与网民有很大利害关系,导致相当一部分网民的心理承受能力被削弱,恐慌和焦虑在网民中蔓延。如果权威信缺失或模糊不清,必然导致网民对网络谣言等“小道消息”的依赖增加,对网络谣言可信度的鉴别能力降低。更多的网民以“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态对待网络谣言。谣言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人们的心理,表达了人们的意愿。

(三)谣言披上了“科学外衣”,人们的整体科学素养低下

历史上很多谣言都是基于对科学的无知。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普及,这类谣言逐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现在更多的谣言往往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利用普通人科学知识有限、盲目崇拜科学等心理进行的。近年来,随着一些破坏性海啸、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发生,一些宿命论者将灾难的原因归结为太阳风暴和流星雨等正常的天文现象。这些夸张的言论从国外传入中国,并通过网络、短信等渠道进一步放大,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另一方面,科技的快速进步让人们的知识显得匮乏,以至于在一些问题上缺乏独立判断,分不清真假。

(四)社会公信力危机和民众的不信任

社会公信力的危机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公众对信息权威的不信任、具有特殊知识的专家等。社会公信力的弱化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政府部门或专家发布新闻或对某些事件做出不准确的预测,或者政府部门或专家为了社会稳定故意掩盖真实消息等。,他们的不当行为在公众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导致公众的不信任日益增加。但在社会缺乏公信力的环境下,公众往往无所适从,于是一些人表现出宁愿相信“小道消息也不相信官方权威消息”或者“民间传言也不相信专家之言”。在这种“逆向”认知或心理下,越是“八卦”或“民间八卦”,越有市场或传播空。

(五)媒体失范和谣言绑架真相

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网络传播系统,传播主体多样,传播路径丰富。但目前我国的网络管理机制并不完善,往往缺乏像传统媒体那样的“把关人”。更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传播负面舆论,蒙蔽广大群众的认知,这是非常危险和具有破坏性的。这种情况既有网络的复杂性,也有互联网站没有尽到法律责任和义务造成的。网站作为信息发布的载体,有责任发挥谣言过滤器的作用,必须承担起保证自身平台发布信息真实性的责任。

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等。,都承担了权威信息发布者的角色,因此在受众中有很高的信任度。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速度和程度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其舆论监督的主导地位日益受到挑战。对于一些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在网络媒体形成巨大声势的时候,一些传统媒体却视而不见,视而不见,一直无语,直到网络媒体把事情搅成一滩浑水,引发众怒,才冲出来辟谣。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屏蔽传统媒体只会让网络和社会上的各种谣言更加盛行,引起公众更大的怀疑和不满。

此外,在现阶段,传统媒体也关注互联网,不仅设立了传统媒体的在线电子版,还从互联网上选取相关新闻进行转发。一些传统媒体在发表其言论时也表现出不负责任的现象,未经证实的网络信息经常被随意引用和转载。大众传媒有意无意地成为谎言、谣言、流言的流行渠道和放大工具。当一个谣言被广泛转载,尤其是在公信力很高的大众媒体上,民众对这个谣言的信心和认同度就会飙升。这种连带影响使人们更加相信网络谣言,导致网络谣言超越互联网范畴,对社会产生更广泛的负面影响。

三、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网络谣言的传递者和接受者。

1.造谣者

谣言产生的起点是从造谣者开始的,谣言通常是由一些自我意识明确的传播者故意制造出来的。社会公共事件发生后,出于公平正义、利益诉求和对事件真相的渴求,人们会更加关注事件的始末。这时,一些个人出于某种个人目的,在网络上恶意制造和传播谣言,以此在网络上获得广泛而强大的舆论关注,使一些公众感到偏激,从而造成网络乃至现实社会的失序。从我国网络谣言的现状来看,既有在外部势力支持下策动颠覆国家政权的所谓异己分子,也有基于个人或机构利益的虚假信息发布者;不仅有仇视国家和社会的,也有只是攻击发泄个人不满,贬低他人名誉的。制造谣言以便掀起舆论狂潮,影响大众心理。通过制造舆论,使人们对某个人、某个群体或某个事态产生某种态度,从而操纵造谣者的思想和行为。

2.信使

当今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得不在乎真实性而观看和追随潮流成为一种时尚。部分网友不明真相或者为了吸引眼球而转发相关谣言。一些网民热衷于与他人分享所谓的“八卦”,并认为法律不怪公众。所以他们很安心,也很渴望转贴帖子,广而告之。有些网民看到网络谣言,明知漏洞很多,可能性极小,但还是很好奇,在微博上询问核实,参与起哄,有的甚至抱着猎奇娱乐的心态制造出来。尤其是一些网络名人,拥有大量的粉丝。微博里一条“广播”新闻,就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听众。虽然我可能没有传播谣言的意图,但客观上起到了传播的作用。很多时候,谣言的传播是瀑布效应和群体极化造成的。

3.演员

广义上可以认为,所有参与发布、传播或模仿谣言的人都属于行为人。为避免混淆,这里的行为人主要是指接受谣言并相信谣言所指事件会发生后,采取相应行动的团体或个人。行为者可能是谣言的受害者,也可能是间接传播者,因为他们的行为会惊动“萍水相逢”的邻居或陌生人,他们会通过行为这个媒介传播谣言。当社会生活遭到人为或自然力量的破坏,出现环境危机时,一些观点相同的人开始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交流信息和焦虑,即社会底层民众的自发活动取代了上层组织的信息传播功能,使得重大突发事件的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群体极化。所谓“群体极化效应”,就是当想法相近的人聚在一起时,他们最终得出的结论会比谈话的想法更极端。当重大突发事件的谣言在观点相近的相关利益群体中传播时,首先会形成一个“舆论漩涡”。

随着谣言在群里的进一步传播,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群体的意见逐渐向一端倾斜,他们最终得出的结论会比谈话前更加偏激。偏向吸收是指人们以偏向的方式吸收和消化信息。已经接受了虚假谣言的人,是不会轻易放弃相信的,尤其是当人们对这种信仰产生强烈的情感依赖时,谣言更是难以割舍。在这种情况下,要驱逐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是极其困难的。即使真相呈现在人们面前,他们也很难相信。"

谣言之所以在网上传播,是因为人们不知道它是假的。即使在官方辟谣之后,人们仍然不相信这是假的,认为这个消息非常重要。大部分演员的动机都是为了避免受到伤害,也就是“避害心理”;还有一些行为人采取行动是为了吸引眼球或者谋取利益,也就是“趁火打劫”的意识;另外,有些行为者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采取行动,他们的动机是“别人做的,我也想做”。

参考资料:

1谢: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金雅芬:“两个舆论场”如何跑赢“谣言?”《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第8期

3杨惠琼;从个体记忆到集体记忆:谣言研究的路径发展

蒋,网络谣言的形成、传播与舆论引导机制,重庆社会科学

5孙艳;谣言风暴:灾难事件后的网络舆论危机研究,新闻传播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5942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