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作品(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作品)

邱雅芬川端康成是一个“神话”,这是他自己、日本人和日本文学。很少有像他这样的作家能把作家本人和他的国家和它的美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川端康成文学=日美=日本”这个

邱雅芬

川端康成是一个“神话”,这是他自己、日本人和日本文学。很少有像他这样的作家能把作家本人和他的国家和它的美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川端康成文学=日美=日本”这个等式几乎成了一种程式化,关于川端康成的话语具有程式化的特征,成了一种象征性的符号或引起条件反射的信号。川端康成生前有很多光环,这是“神话”诞生的必要条件。芥川奖评委,战时海军报道课成员,日本笔会会长,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每个头衔在当时都很有名,但“战时海军报道班成员”的头衔会让他渐渐厌烦,因为二战后,在日本左派追求“文学界对战争负责者”的时代,川端康成声称自己在战争期间与军国主义保持距离,在往返东京的电车上。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而且在日本军国主义最疯狂的时代,保田十郎等一大批日本文化人物通过日本经典宣扬“日本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圣战”的士气。在特定的时代空,日本的“古典主义”是一种鲜明的意识形态。而且围绕川端康成及其文学的“回归传统”标签也值得重新审视。

川端康成作品(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作品)插图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1972年4月16日)是日本现当代小说家,代表作有《雪国》、《伊豆的舞者》、《古都》等。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从“孤儿”到“新感觉派”作家

川端康成1899年6月出生于大阪府,1924年3月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专业。他的父亲是一名医学从业者,但是在川端康成两三岁的时候,他的父母相继死于肺病。川端康成对父母的记忆很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1906年我奶奶去世了,我唯一送人的姐姐也很快去世了,只剩下他和我爷爷。但我年迈的祖父也在1914年去世了,当时川端康成还只是一个中学三年级的学生,他成了世界上孤独的孤儿。感伤和孤独一直伴随着他,这使他经常沉溺于梦境。这种近乎绝对的“孤独”感,让人想起近代日本选择的“脱亚入欧”之路。那条路同样孤独,因为路的尽头,只有回不去的亚洲和进不去的欧洲。

川端康成作品(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作品)插图(1)1917年的川端康成

在东京大学读书时,川端康成和朋友一起创办了第六期《新潮流》杂志。在《新潮流》中,他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文学小说《呼唤灵魂的一幕》(1921),描写了几个马戏团演员的悲惨命运,获得了菊池宽、久美正雄等文学名人的认可,从而进入文坛。段真正的第一部小说是后来出版的《十六岁日记》(1925)。是在爷爷卧病在床的现场写的,也是一部真诚的自传体作品,展现了非凡的创作才华。1921年,川端康成也经历了失恋的深深痛苦。失恋的痛苦对他这个孤儿真的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以这段失恋经历为素材,他创作了《南方的火》、《篝火》、《非同寻常》、《一个暴力团的夜晚》、《照片》、《伞》等一系列作品。,来缓解内心的郁结。这样,孤儿、母爱缺失、失恋经历成为川端文学形成期的重要因素。

1924年10月,川端康成与横津等友人共同创办《文学时代》杂志,成为新感觉派成员。新感觉派是日本第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文学时代》出版后不久,千叶敬一发表了《新感觉派的诞生》一文,称赞文学时代派的感觉在词汇、诗歌、节奏等方面比迄今出现的所有感觉派艺术家都更有特色。“新感觉派”的称号由此诞生,相关成员欣然接受,并纷纷表达。新感觉派运用象征、隐喻、比喻、拟人等手法,尽力捕捉人物的瞬间感受心理,从而革新传统风格。作为一种文学流派,新感觉派在完成“文体”革命后很快消亡,但川端康成始终保持着新感觉时代的文体意识。

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作品集《情感装饰》(1926)共收录了35部微型小说,具有鲜明的新感觉特征。从《情感装饰》可以看出,川端康成是一个从微型小说起家的作家,这一点他一生都没有改变。四川没有结构严谨的小说,他们的小说大多是短篇小说的集成。川端风格的特点,如剧情对话的缺乏,独白的独特性,也说明了这一点。《伊豆的舞者》(1926)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充满抒情色彩,是在高中时期去伊豆旅行的经历而创作的。它描绘了少男少女之间朦胧的初恋感情,描绘了人类感情的纯美,使他的孤独得到了深刻的救赎。《伊豆的舞者》已经呈现了川端康成文学的基本特征。表面上看似乎是一部以伊豆温泉为舞台的抒情小说,但里面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具有心理文学的特点。此后《雪国》、《京都古都》、《镰仓山声》等的风景描写。越南之后由汤泽上演的,与《伊豆的舞女》一脉相承,都表现出浓郁的“不切实际”色彩,多是作为道具展现人物心理。

川端康成作品(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作品)插图(2)日本版的《伊豆的舞者》(1950)和中国版的《伊豆的舞者》(1996)

川端康成作品(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作品)插图(3)川端康成的日本电影《伊豆的舞者》(1974)

西方佛经先驱实验

1929年,川端康成与朋友创办《文学》杂志,希望通过介绍20世纪西欧作家来探索新的创作方法。乔伊斯、普鲁斯特和纪德的作品都在这本杂志上发表过。在此期间,川端康成购买了乔伊斯的原著,对照日版阅读,并进行一些模仿,创作了《浅草红球》(1929-1930)、《针、玻璃与雾》(1930)、《水晶幻想》(1931)等作品。,运用意识流手法,表现人物精神上的不安。这种风格和其他风格相似。其中《浅草红团》表现出颓废的现代风情,表现出与私小说完全不同的实验特征,作者本人也成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

在此期间,川端康成还创作了《抒情歌曲》(1932)、《垂死的眼睛》(1932)、《文学自传》(1934)等作品。在他的抒情歌曲中,提到了《维摩诘经》、《玉兰笔经》、《心经》等佛经。《将死之眼》里提到佛教的儿歌,总是在心里荡漾;在《文学自传》中,认为佛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学宝库。事实上,早在关东大地震后不久,川端康成就在“空移动的灯光”(1924)中写道:“在过去,日本也有与空极乐思想一起产生的可爱信仰...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一直试图将人与自然的罗森万象严格分开,这不是一件事。也许人之所以会觉得空空虚,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这种努力的传承。我想,当,人类可能逆着过去的路走,就像一块扔进空的石头,当它的力量耗尽的时候,就会倒地不起,而在这种倒退的尽头,就会出现一个多元的世界,也就是一元。在那里,人们将在许多方面得到救赎。”可见,川端康成对“多元即统一”等佛教世界观的认同与其新感觉派运动是齐头并进的。他在《关于新感觉派文学的新作家新倾向的说明》(1925)中写道:“当主体性注入万物时,万物就有了精神……这里就有了新的拯救。这两点就成了东方古代的主观主义,客观主义,或者,不,客观主义。试图用这种心情描述事物,是当今新作家的态度。别人如何不知道,我却是这样。”

其实“天地万物皆因自性而存在”就是《华严经》所说的“万物皆由唯心所造”的演绎。“自性同,万物同”,“天地融为一灵,成一元世界”也与《华严经》中“一为万物,万物为一”的观念一脉相承。佛教“超越时间空”的世界观,给川端康成的“文学革命”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它的新感觉派手法或者说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在与佛教的相遇中不断升华,最终得以将传统与创新、内容与手法融为一体,这是新感觉派作家所努力追求的。也就是说,川端康成实际上一直保持着新感觉派的立场,来自新感觉派时代的实验思想一直伴随着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佛经的重新发现使他的文学实验独树一帜,他的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充分的日本特色。安藤忠雄还指出,新感觉派诞生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先锋派艺术运动(avant-garde movement)。正如超现实主义所展示的,本质上,它希望用主观自由发挥来打破通常的秩序。特别是诞生于苏黎世的德国表现主义和达达主义运动对横光一郎和川端康成等现代派作家影响很大,尤其是达达主义被认为与佛教思想有相通之处,是一种日本的接受方式。

长期以来贴在川端康成身上的“回归传统”的标签,割裂了川端康成文学一贯的“文学革命”意识,也与川端康成的自我评价相悖。段在《独立影之自为》中说:“我的作品,战前、战时、战后,并无明显的区别,并无显著的断层。”任正仁指出:“川端康成晚年自己说,他也许是过去最执着、最有毅力的新感觉派作家。可见,川端康成是有意识地意识到自己作为新感觉派的一贯身份,即现代主义作家。”玛丽亚·海斯丝(M. J. De普拉达·维森特)进一步指出:

超现实主义或者达达主义和川端康成的共同点是什么?说到底是“佛教”。20世纪初,西方知识分子为了从束缚纯情的“理性”和“理论枷锁”中解脱出来,爱上了“无意识”的世界,对相似的东方哲学和佛教产生了兴趣,这成为间接触摸川端康成这个遥远共鸣箱的契机。“佛教”对当时的西方人来说是一种新的语言。沉湎于这种“新语言”的人们,将其视为代表“古代心灵”的狄俄尼索斯风格(古希腊神话中的狄俄尼索斯)。作者注。)的感性,以摧毁在亚里士多德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实在论。另一方面,川端康成坚信“佛经”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学。他从当代西方文学中发现了引起他共鸣的佛教思想,认识到它在自己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并付诸实践。他把自己的“万物同体”思想和多元的万物观视为“古心”,并在此基础上嫁接了外来的“新语言”,即自由联想、表现主义和达达主义。(《日本文学的本质——命运》,第379-378页。)

可以说,佛经的重新发现是川端文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实验精神与新感觉时代的“文学革命”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没有断层和分裂在里面。《雪国》是川端康成的重要代表作,但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情节。它主要以越南后的汤泽温泉为舞台,描写了中年人的岛村、驹子和树叶之间微妙的三角关系。作者用抒情的手法描写了郭雪的风景,其中的心理描写和实验技巧充满了新感觉派的文体特征,显示了川端康成作为先锋作家的实验性。

川端康成作品(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作品)插图(4)雪国,烟波书店,2003年版

川端康成作品(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作品)插图(5)1932年的川端康成

从文学到政治

在军国主义横行的年代,川端康成依然一帆风顺。1937年6月,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前夕,雪国因“政治正确”获得“文艺论坛奖”。1944年,川端康成担任日本文学振兴会“战争文学奖”评委,鼓励作家创作“战争文学”。1945年4月至5月,就在日本战败前,川端康成作为海军记者前往日本鹿儿岛的特攻队基地采访。所谓特攻队就是“敢死队”的意思。川端康成,46岁,在日本敢死队基地进行了约一个月的采访,并以此采访为基础创作了《生命树》(1947)。

值得注意的是,1941年,川端康成两次访问伪满洲国,与日本殖民当局有过密切互动。1941年4月,应《满洲日报社》之邀,与松村松风等人赴伪满洲国,游历沈阳、哈尔滨等地,后又到承德、北京等地。同年9月,应关东军邀请,随日本流行的“战争文学”作家霍野威再次前往伪满洲国,走访了长春、旅顺、沈阳、黑河、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方安排好行程后,川端康成夫妇去了北京、天津、张家口等地兜了一大圈。第二次旅行持续三个月。川端康成在中国这两个法案的基础上,创作了一些作品,对日本的殖民政策提出了建议。

日本战败后,川端康成在他的随笔《哀岛木建佐》(1945)中,表明以后只为“日本的悲哀之美”写作。在“战败”的特殊历史时期,川端康成的“美”有效地回应了当时日本的需求,其“美”的日本抹去了它的血腥和情欲,变成了“睡美人”般柔软的女人。“川端康成文学=日本美女=日本”的编程关系就这样开始了。段的话也显示了他深刻的“战败”经验。他的文学朋友菊池宽、久美正雄、横光里一,都成为日本“文学界对战争负责者”的代表。对于川端康成来说,《战败》确实有太多的痛苦,所以它所创造的“优美散文”自然有了超越文学的维度。

川端康成作品(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作品)插图(6)1946年的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的作品广受推崇甚至走向世界,背后是当时日本社会的一个阴谋:一片废墟的出版业,伊豆和汤泽的温泉旅馆业,急于塑造新形象的日本政府...1968年,川端康成以一篇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演讲向全世界宣布了《日本之美》,“川端康成文学=日本之美=日本”的方程式终于牢固确立。在明确的创作思路推动下,川端康成迎来了又一个活跃的创作期,先后创作了《千鹤》(1949-1951)、《山声》(1949-1954)、《名人》(1951-1954),再到《睡美人》(1960)。这种深深的颓废与二战后美军占领日本有关。他自杀前创作的一系列颓废作品暗示了他生命的终结。1972年,川端康成在工作室自杀。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外国文学研究所日本文学研究分会会长。)

编辑:彭珊珊

校对:蒙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7939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