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一,旅游业的发展现状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旅游业受到较大冲击,国内旅游在巨大冲击后仅呈现缓慢恢复趋势。到2021年底,中国国内旅游市场游客总量

中国旅游业(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一,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旅游业受到较大冲击,国内旅游在巨大冲击后仅呈现缓慢恢复趋势。到2021年底,中国国内旅游市场游客总量和收入虽较2020年有所恢复,但与2019年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1)游客数量逐渐恢复。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1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数为32.4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3.67亿人次,增长12.8%(2019年为54.0%)。其中,城镇居民23.42亿人,增长13.4%;农村居民9.04亿人,增长11.1%。

图1 2017-2021年国内游客变化(单位:亿)

中国旅游业(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2)旅游收入快速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游客的恢复,中国国内旅游收入更为理想。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消费总额)2.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69万亿元,增长31.0%(2019年为51.0%)。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36万亿元,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消费0.55万亿元,增长28.4%。

图2 2017-2021年国内旅游收入变化(单位:万亿元)

中国旅游业(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二,旅游业发展的特点

(1)周边游持续高温。

受疫情影响,健康、安全防护和目的地疫情防控成为游客选择旅游产品的首要关注点,而且很多省市的中小学也提倡师生假期尽量不要跨省旅游,所以很多需要跨省旅游的消费者会转向周边游,周边游也是疫情下旅游业复苏的主力军。2021年国庆假期国内旅游数据显示,国内游客的出行距离和游憩半径呈现双收缩趋势。其中,游客平均旅游半径141.3公里,比去年减少71.7公里,下降33.66%;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13.1公里,比去年减少1.1公里,减少7.75%。“3小时”旅游圈成为假期的主要活动范围,以城市休闲、郊游为主的“本地人去本地旅游”特征明显。从旅游群体来看,城市居民更喜欢远处的风景,旅游距离超过300公里的比例为12.2%。

图3 2020年和2021年国内游客平均旅游半径变化(单位:万亿元)

中国旅游业(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在周边游持续火爆的同时,产品同质化严重、多业态联动不足、缺乏创新成为制约周边游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消费者更注重安全、卫生、高品质和私密性,喜欢小众群体参与的户外活动,更愿意探索当地的特色体验产品。旅游目的地可以增加周边游产品的丰富性,进一步扩大市场潜力,并根据消费者需求提高周边游的吸引力。

(2)城市休闲游、乡村游成为出行热点之一。

近年来,城市休闲游和乡村游成为国内游客的热点之一。尤其是以时间短、距离近、频率高为特征的“轻旅游”、“微度假”、“民宿”成为很多人的热门选择。据相关调查显示,约50%的游客选择城市周边的村庄和城郊公园游玩,体验秋收、赏秋色、泡温泉、采摘等项目受到游客欢迎。从出行范围来看,农村游客选择在本省城市和郊区出行的比例高达35.4%,高于城镇居民8.9个百分点;城市居民选择跨省旅游的比例为23.9%,高于农村居民5.2个百分点。

表1不同年龄组的旅游地偏好(单位:%)

中国旅游业(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共信息,由前瞻产业研究院编制。

从旅游区域来看,游客年龄与城郊村需求正相关,与山水草景区、文化景区需求负相关。高收入群体对人文景观和山川水草自然景区的需求更高。亲子游、研学游需求集中,45岁以下游客更倾向于与家人一起出游,约占40%。

(3)夜间出行成为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全国各大目的地都安排了夜游,各种项目如河夜游、夜场、小吃夜市等。相继出现。许多景点也试图延长游览时间,为游客提供更多夜间游览的选择。夜间旅游消费成为2020年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亮点。据相关统计和预测,2021年中国夜间旅游市场将继续高速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35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18.08万亿元。

图4 2016-2021年中国夜间旅游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万亿元)

中国旅游业(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共信息,由前瞻产业研究院编制。

同时,夜间旅游的概念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新的增长模式。根据马蜂窝旅游发布的数据,72.22%的90后游客会在旅行过程中规划自己的夜游行程,90后、00后夜游人群占比也超过60%。国内各大旅游目的地的“夜景”、“夜市”也成为当地旅游的热搜关键词。与常规的一日游相比,夜游从时间维度上拓宽了旅游资源的外延,也为目的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4)线上线下旅游融合

后疫情时代,一些平台型互联网公司与文化机构、旅游景区合作,以“会员模式”、“流量转化模式”、“体验付费模式”等方式,整合打造市场化的数字文化旅游消费平台,不断提升数字文化旅游产品的供给质量。同时,加强数字文旅和线上线下互动的体验,将文化内容与数字娱乐充分融合,将文化场馆、景点嵌入网游、动漫、电影、直播等数字娱乐场景,采用“游戏+虚拟游”、“动漫+云展”、“电影+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构建数字“虚拟文化空室”。引导线上用户转化为对文化场馆、景点的实地参观和线下消费,在实体空和虚拟空之间进行用户、信息和消费的充分互动和交融,实现虚拟体验在一线、沉浸体验在现场、数字回味体验在游后的全体验过程。

三、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一)文化旅游融入区域发展

以江苏省为例,2021年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共同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提出“发展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休闲旅游、养生保健产业,打造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

不仅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成渝经济圈等七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而且在文化旅游产业成为隐形“文化”后,将推动各地区的大发展:文化同根同源,有利于增强区域合作的凝聚力;文化培根铸魂,有利于找到共同发展的向心力;文化赋权推动和促进了区域合作竞争力的放大。

(2)文旅IP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

随着知识产权的日益重要,文化旅游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主题公园IP孵化、剧本杀/国风/实景剧场沉浸式IP文化旅游、地方博物馆建筑IP电商等一些文化旅游IP打造的典型案例逐渐出现,对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IP形式的不断更新和迭代,它将在满足旅游消费、落实文化、整合旅游和塑造新的发展格局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三)复合深厚的文化体验

在过去,传统的旅游要素主要是“吃、住、行、游、购、娱”,而随着社会经济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现代旅游发展要素还包括“商、教、学、闲、情、新”等多重要素。文化旅游产业的跨界之路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从国际到国内,文化旅游正在摆脱以文化遗产和人造文化景观为主的单一观光模式,逐渐通过文化与创意、科技等传统产业的结合,形成新的旅游元素驱动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升级的发展趋势。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将与其他产业形成更广泛、更深入的跨界融合。

(4)亲子游成为发展热点之一。

2021年以来,亲子游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之一。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亲子游市场整体表现先抑后扬。2021年上半年,已经回到2019年的水平。据中国旅游协会亲子游暨青年营分会受访家庭统计,超过50%的受访家庭在2021年上半年外出三次以上。其中,游乐设施丰富、设施齐全的主题公园成为亲子游消费的主要秀场,几乎占据了亲子游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国旅游协会亲子游·青年营2021年3月在线调查显示,70.31%的亲子家庭会优先选择主题公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7598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