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孩子(杨振宁还在人间吗)

作者:张曼菱(作家、制片人,著有电视纪录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启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人物访谈音像制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故事》等。)有些人,前面加什么

作者:张曼菱(作家、制片人,著有电视纪录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启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人物访谈音像制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故事》等。)

有些人,前面加什么装饰,还不如直呼其名,比别人更有力量。

简单的三个字:邓稼先,在中国人的心中,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着某种惊天动地、改变山河的光芒。

2001年夏天,我带着摄制组走进邓稼先家,邓旭鲁西夫人说这是她第一次采访。

2002年春天,我采访了科学巨擘杨振宁·侃侃,但当我谈到邓稼先时,我的表情立刻僵住了。

今年9月22日,杨振宁发表了他的百年演讲,在演讲中,他再次用真挚的感情向中国人民提及“贾宪”:...在这封信的最后,他给了我一个期望,就是“祝人长寿”,他把“千里共婵娟”改成了“千里共婵娟”。当时我看了信也没看懂这句话。‘千里共婵娟’是什么意思?我想了想之后,知道这是一个很深的意思。最近这封信发表后,仔细阅读后,我想,50年后的今天,我可以对邓稼先说:贾宪,我知道你说的“共同道路”是什么意思,我可以自信地告诉你,我的下一个50年是符合你对“共同道路”的期待的,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再见!”

“嘉贤会满意的。”这位科学巨人的灵魂里有一座祭坛,让人更了解他。

这对朋友的最后一张照片在医院病房的走廊里。邓稼先去世几天后,杨振宁带了一束花去探望。邓稼先对妻子说:“这是西方的习俗。镇宁是来送我的。”

照片中,身患绝症的邓稼先嘴角流着血,却还在微笑。

邓稼先夫人让她把家里的一块古言送给杨振宁,说:“他对我的帮助和友谊太大了。”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留下遗言:死而无憾。

杨振宁给许鹿希写信说:“贾宪去世的消息让我想起了他和我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我知道我会永远珍惜这些回忆。希望你能在这个痛苦的日子里,用长远的历史眼光来看贾宪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与杨振宁:千里共同途1949年,杨振宁(左)在美国与邓稼先合影。资料图片

“今后,我的一生都将致力于我未来的工作。如果我做好了这一点,我的人生就有意义了。”

现代人都说“极简主义”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每次听到这个词,我总会想起邓稼先的家。

那是我的家,在许鹿希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宿舍楼里。在一个民用大院里,大门的入口是畅通无阻的。当孩子们在院子里玩石头时,老太太回来买食物。这完全不符合我们对“两弹”主人公住所的想象。

楼上是那种老式公寓。房间不加修饰,卧室贴的是素色壁纸。

许鹿希女士是一个高个子女人,留着短发,戴着眼镜,从事医学研究。她和老北京人一样,穿着朴素的夏装,让我想起了“京柴布裙”的传统。她说,“拍张照。这个房间里没有东西动过。和邓稼先活着的时候一样。”

那天,她特意在那张双人床上铺了邓稼先选的床单,上面印着白底蓝花的“京城十大建筑”图案。邓稼先和夫人专程来到百货公司,欢迎杨振宁到他家做客。“首都十大建筑”曾经是让国人骄傲的成就。在寒舍接待来自国外的老朋友是一种表达方式:虽然一个人的家人住在四面墙,但一个人因国家的繁荣而感到安慰。

在床边的一张圆桌上,有一部旧电话。许女士说,这部电话是当年邓稼先有时回家,在罗布泊指挥工作时安装的。有一次,他刚到家,那里就出事了。邓稼先通过这个电话冷静地告诉人们,在哪里关闭,在哪里打开,读取什么数据,从而避免了一场意外。

邓稼先用过的玻璃杯、笔筒、茶杯都在眼前。都有些破损,像一个中学老师案里经常见到的普通物件。笔筒是竹子做的,茶杯是玻璃瓶,外面套着塑料线。当时的人是这样用的。许鹿希说邓稼先拿着这个杯子在基地和家之间来回走。

客厅的另一边,放着几把镀镍的折叠椅,与沙发相对,围成一圈。徐女士说,邓稼先的同事来了,就在这里开会研究工作。

许鹿希回忆说,邓稼先接受了这个任务,和她谈了一夜。

1958年8月,邓稼先34岁。任务是保密的,他告诉妻子:我要调职了。我怕以后照顾不了这个家。从现在开始这个家就要靠你了。他坚定地说,“从现在开始,我的一生都将奉献给未来的工作。如果我做好了这一点,我的人生就有意义了。为它而死是值得的。”

当晚,邓稼先再次向她提起昆明。在这座由大炮报时的古色古香的城市里,西南联大学生邓稼先经历了日本飞机轰炸的恐怖。当时中国对空毫无防备,人民任人摆布。这让她意识到这个任务关系到国防。小家庭的甜蜜岁月结束了。

上世纪70年代的一次核试验,发生了意外事故,核弹头没有爆炸。为了迅速查明事故原因,邓稼先坚持亲自进入实验现场,禁止同行跟随。他独自一人走进辐射密集区。

“我去不了!”这是邓稼先每当遇到危险时说的话。

在许鹿希的相册里,有两个人穿着白色防护服在荒芜的戈壁上的照片。左边,高个子是邓稼先。

直到去世,他没有一天休养生息。

1964年夏天,一封“母亲病危”的电报当时还没有交到邓稼先手里,因为核试验即将开始。

爆炸成功了。这时,电报发给了他。一辆吉普车停在门口,送他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

北京已经沸腾了,大街小巷都在争着人民日报外蘑菇云高高升起的画面,上面写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让国人的心为之激动。

当他走进母亲的病房,看到床边的一张海报时,邓稼先知道家人已经明白了他的秘密任务是什么。

听到这些故事,摄制组愣住了。船舱里回荡着天地的气息,国魂像一面高悬的镜子,能照出人们的心灵。那天在场的每个人都热泪盈眶,这是一次心灵的净化。

拍摄结束后,我和摄制组雇的司机结清了费用。他突然激动地说:“不,我不要钱!”第二天他说:“放开我!我会为邓稼先而死,让他活着。”

邓稼先的英气,高贵不做作,能打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只要他有一颗中国心。

邓稼先与杨振宁:千里共同途1986年,邓稼先(左)生前在医院与杨振宁合影。资料图片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2002年,何春景明,我终于要和杨振宁在清华校园的一栋雅致的别墅里见面了。

采访中,杨振宁贡献了太多,从童年的清华校园,到他的导师,再到美国的教育。而邓稼先无疑是他故事中最动情的部分:

邓稼先比我小两岁。我生于1922年,他生于1924年。他爸爸和我爸爸都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但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在清华校园里,我不记得见过他。

1936年到1937年,我在崇德中学,然后是崇德中学。这所中学现在还在,叫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在茂县胡同。我在那里读高一的时候他也来过。他比我低两级。他在二年级。他来了以后,我们很快就熟悉了。他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之一。

据他回忆,我们摄制组去了茂县胡同,拍的是老教学楼,离墙很近。他和邓稼先经常在大考前爬到高高的窗台上,用脚顶着对面的墙看书。

七七事变后,我家搬到了昆明。然后,在1941年,他来了。我们在昆明,他也进了联合国大会,所以我们去了昆明一段时间,然后当然马上就很熟了。

都是先后去美国留学,邓稼先学得很快:1948年去的,1950年拿到博士学位,然后回国。许鹿希说,他在美国的时候,邓稼先是由杨振宁资助的。

看年轻时拍的照片,邓稼先是个高大挺拔,英姿飒爽的小伙子。后来,他们还有一些其他的集体照。此时的邓稼先看上去像个老人,白发苍苍,面容憔悴,身材高大,有些吃力,而杨振宁依然干瘦,目光炯炯。

杨振宁是否已经预感到邓稼先严重透支的身体和生命正在迅速滑向黑暗面?祖国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强大。

当个人的生命被透支,一个民族就站起来了。

在当天上午清华校园的采访中,许多话题都回应了许鹿希的介绍。我已经有计划了。许鹿希讲了故事的一半,杨振宁必须讲另一半。

1971年,邓的小客厅里有两张单人沙发,只准两张。这是为杨振宁的访问而增加的。阔别几十年,他们漂洋过海来到这里,老友重逢,他们相对而谈。

杨振宁是最兴奋的。他说,1964年中国试验原子弹后,他立刻在美国报纸上看到了邓稼先的名字。

当我1971年第一次访问新中国时,我到达了上海机场。当时父亲在医院,母亲和弟弟妹妹来接我。在机场贵宾室,一个统战部接待我的人问我,杨教授,你这次回国探亲,想见谁?于是我列了一个名单,包括邓稼先。

最后,我的老朋友住在这样一个狭小简陋的地方,只比上海的亭子间略大,和很多普通人住在一栋楼一个院子里。

钦佩升华了旧友谊。当杨振宁坐在这张简单的沙发上时,他知道这种简单生活的重量。对于一个从贫困中走出来的民族,邓稼先什么都愿意承担。

杨振宁与邓稼先的因缘跨越空而延续:

从那以后,我每次来都看到他。渐渐地,我当然知道,他不仅对最早的原子弹的设计,而且对最早的氢弹的设计,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中国试验过原子弹氢弹,不止一次,他在试验的地方亲自主持。

邓稼先与杨振宁:千里共同途邓稼先(左)和他的同事在杭州王越庙的“报国”墙前合影。

杨振宁是这样评价的:“邓稼先的贡献改变了世界地图。”

两位老友的第一次重逢,有一个重要的情节。这是杨振宁的提问和邓稼先的回答。

1971年我来到北京,认识了邓稼先。我一开始没有和他谈这件事,因为我觉得这是个秘密。不能随便说。最后,我不得不上飞机。离开北京的时候,没办法。上了飞机,我转身告诉邓稼先,我说:“中国造原子弹有没有外国的帮助?”

他说他没有什么印象,但是他说,当然,这个组织很大,他也不能百分百确定。他说要去了解一下告诉我,然后我就走了。

一个是不能不知道“不当问”,一个是知道这个问题不是一般的好奇,而是一个炎黄子孙的询问,是一个中国高端科学家的关心。

离开后,我去了上海,上海市委请我吃饭。我将马上离开上海,飞回巴黎。吃饭时,突然有人来信,是邓稼先写的。因为他回去研究后,给我写了封信。

邓稼先很认真,请示周恩来总理后,及时回答了杨振宁。这是由专人送到上海的。

他写了一封信,说他曾向有关当局询问过,中国的原子弹除了最早得到苏联的帮助外,没有外国人参加。突然收到这封信,给了我极大的精神刺激,当时就忍不住泪流满面。

宴会上的主宾突然哭了起来。杨振宁立即离开,去了洗手间。感动,也包括老朋友和祖国对他的坦诚和信任。他满载而归。

久违了,老朋友还是老朋友,祖国振兴了。杨振宁和邓稼先的第一次相遇打开了他们的心扉,进入了最深的交流。从那以后,他们的默契铸就了他们余生的相互支持。

邓稼先与杨振宁:千里共同途邓稼先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生证

古语有云,英雄惜英雄。只有杨振宁能写出这样的知音和体贴:

“粗略估算”参数时,要有物理直觉;在日夜计划计算的时候,要有数学的洞察力;做决定时,你应该有勇气和正确的判断。但是这个理论是否准确一直是个问题。不知道当初签重点计划的时候手是不是抖了一下。

多年后再次登门,杨振宁在内心克制了一个世纪的情感风暴。当他再次来到这个小屋时,他的朋友们都走了,他上楼空。他站在小屋中间,手里拿着张爱萍题写的“两弹,邓稼先祖师”的白布,留下了一张带着崇敬的照片。

为什么杨振宁如此执着地想念她,并不断地来找她的老朋友?

我想,杨武之先生一直盼望着他的儿子回国,而邓稼先除了他的父亲之外,已经成为他和祖国之间的重要纽带,精神血脉和他回国的向导。“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具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对老朋友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这也成为杨振宁要求自己的典范。

清华校区的面试被大大推迟了,从9点半拖到了中午12点。杨振宁说:“去吧,给你老婆打个电话,叫她先吃饭,别等了。”

结束时,已经一点半了。杨振宁和我们摄制组的成员合影。显然,他心情愉快。

对于这次采访,他本人非常满意。他曾经通过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会长沈克其转达,让我整理后给他备份。

以上故事情节全部编成纪录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启示录》,于2003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播出,反响强烈。

通过沈先生把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启示录光盘寄到美国,回信:

齐哥:

谢谢你寄给我关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电视电影,这是一部很好且有意义的纪录片。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朱聪

几乎不错

镇宁

2003年5月16日

想创业,就要出类拔萃。

邓稼先与杨振宁:千里共同途杨振宁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生证

“人杰”二字流传于李清照的夏季绝句:“生视为人杰,死亦为鬼杰。”追根溯源,有几个来源。文子尚礼:“行为可以是工具,智慧足以定疑,信仰可以守信,诚信可以分配财富,做事合法,口才好,出类拔萃。”《史记·高祖本纪》说,张亮、萧何、韩信“都是杰出的人”。

李清照的一句诗“人生如英雄”,照耀着中国的历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英雄。

1937年夏,侵华日军进入北京。“一代文化的托付者”陈寅恪的父亲,为抗国耻而死。“死也是鬼英雄”。屈原的辞赋有一句名言“魂为鬼英雄”。古人认为强大的精神永远不会消亡,而是会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和传承。

许多大学学者和教师,怀着“国破则不安”的情怀,告别了和平的校园和家庭,毅然退出北京,到南方建校。被撤到昆明后,西南联大一直唱衰,选择了四川边上的穷乡僻壤叙永作为撤侨地点。这说明联大人民与日寇是苦不堪言的,还有“拒渡江东”的野心。

在联合国大会的校歌里,我唱到,“千年耻辱将在雪中终结;在中国创业,一定要出类拔萃。从此,我们将“杰出人士”定位为能洗刷国耻、振兴中华的大才之士。

颉利不是圣人,“古已有之,圣人忘之”。中国古代的圣贤只是“立其言”、“教其人”。而“杰出的人”是演员,是成就大事、大有作为的人。他们为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和历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对于中国的名人,古今中外,他们远比“无过”的圣贤更渴望。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英才观”是在战争和培养中华民族在最关键的时候以“现代化”救亡图存的愿望中形成的,带有民族生存的紧迫感。所以,强大的行动能力和忧患意识是优秀者的另一个品格。

中国物理学家任志功,抗战时期任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所长。由于战争的影响,他的研究成果甚微。他写道,“我经常因为没有取得直接的成功而感到沮丧。但是,看到在昆明经历过战争的年轻科学家的力量和潜力,我感到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丰富经验和深深的巨大满足感。”这段话预见到,被日本侵略者欺凌的中国人民和战时大学,必将培养出新一代的强者,将这段悲惨的历史化为强大的力量。

199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通知,表彰“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23位杰出贡献者。在这23位开国元勋中,有8位来自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日军狂轰滥炸昆明20多年后,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当年在昆明“跑警报”的大学生邓稼先,签署了引爆原子弹的命令。

火箭专家王希季曾回忆说:“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必须学会启动警报。运行闹钟后,我们照常上课和工作。跑到报警的地方就不能去上课了。回来弥补一下。自己跑警报,带什么就做什么作业。当时我们的爱国热情很高。上学,就是为了赢日本人。因为中国的弱小,被日本人炸了——你可能根本不知道云南被炸的惨状,很惨。所以要加强学习,自强不息。那时候没有报警器,没有灯,有时还会断电,但学习是不间断的。”

父亲曾经给我讲过昆明被日本飞机轰炸的悲惨景象:起初,昆明人没见过飞机,人们扶老携幼,抬头观望。Day 空传来狰狞的笑声,飞行员打开舱门向人群开枪。

父亲苦涩地说:“就像打苍蝇一样!”

痛得大叫一声,一个人倒在地上,血流满地,人们惊恐万状,四散奔逃。但飞机飞得很低,追着人,甚至是个人,在尖叫中不停地射击。日军把枪杀中国人当游戏,发出一声得意忘形、疯狂而邪恶的笑声。直到“玩”累了,我才拉起,飞起,完成轰炸任务。

大街小巷,满地都是死伤的人,一家人围着哭,好惨。

父亲说,不只是死了的人才惨,死得这么惨的人在日本人面前就像蚂蚁。讨厌!我讨厌的不仅仅是日本人夺走自己同胞的生命,还有他们不把中国人当人看。在大屠杀之前,他们要戏弄和侮辱你,足以摧毁一个民族的斗志。

这种定点清除是为了恐吓。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中国人都恨得咬牙切齿。这是为了毁灭我们的民族。

抗日战争的悲剧给西南联大的学生留下了终生的影响,奠定了他们一生的志向。他们为什么学习?为什么打架?这种志向是那一代学生最宝贵的品质,使他们成为这个民族可以依靠的栋梁。

杨振宁说:“如果贾宪重新选择他的生活,他仍然会走他已经走过的路。这就是他的性格和品质。”

1986年以前,我国进行的32次核试验中,邓稼先亲自主持了15次。为了赶上时代,使中国获得强大的国防实力,以邓稼先为代表的科学家们献出了生命。这是杨振宁在《邓稼先》一文中写下的改变民族历史的一刻:

中国于1964年10月16日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中国于1967年6月17日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几天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重要的日子,是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被屠杀危机的新日子!

在邓稼先的小房间里,我看到了一张邓稼先在杭州出差时拍的照片,站在“精忠报国”的古墙前。许鹿希说,邓稼先一直不喜欢拍照,但他主动和同事一起拍了这张照片。站在四个古字前的邓稼先,显得苍老,甚至有点苍老。他的青春与智慧,生命与岁月,都融入在这四个字里——“精忠报国”。

中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与其文化和精神凝聚力密切相关。它靠的是历代人民对这个民族的热爱和信仰,有意识的付出和奉献,让它不断前行。

杨振宁将中美“原子弹之父”相提并论;

我认识奥本海默的时候,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让演讲者尴尬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但是比以前少了。有很多人佩服他,佩服他,也有很多人不喜欢他。

邓稼先是最不显眼的人物。和他聊了几分钟,可以看出他很老实,很老实。他真诚坦率,从不骄傲。他不是小心眼,一生都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在我认识的知识分子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中国农民中最朴实的人。

《人杰地灵》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内涵。邓稼先的气质和性格,是他能够成功领导各行各业众多劳动者,为中华民族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人才”和“优秀的人”差距很大。“人才”具有与“市场”接轨的价值,具有一技之长或数技之长的能力;而“杰出的人”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人格、百折不挠的精神、谦让的气质、洞察时代、穿透历史的眼光,以及“虽千万人去”的铮铮铁骨。

苦难的中国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国家。这是用钱买不来的。

邓稼先代表的是整整一代人。那一代人不会想到向国家要求任何条件。只要让他们完成这个民族伟大复兴的心愿,他们就心满意足,乐在其中。

在20世纪70年代,核试验意味着没有任何科学研究成果的记录,它从科学界消失了。意味着不能和家人团聚,不能和亲友联系;意味着最彻底的奉献。

金色的风令人神清气爽,蓝色的天空是如此美丽清澈。看着蓝天下快乐玩耍的孩子们,人们是否能想起邓稼先笔下他们那一代英杰的大爱?

作为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中国人,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与那些伟大的奉献者联系在一起。

(本文选自《倾听——西南联大学者访谈录》,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资料来源:中华书局出版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专题数据库、杨振宁撰写的邓稼先)

光明日报(2021年10月15日13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6991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