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乙醇(燃料乙醇发酵基本步骤)

记者近日在辽宁、黑龙江、福建等省调研了解到,近年来,一些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陆续上马,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消耗过多的玉米库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

记者近日在辽宁、黑龙江、福建等省调研了解到,近年来,一些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陆续上马,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消耗过多的玉米库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更多项目陆续投产,以及东北玉米“临储”拍卖的大力推进,业内也对玉米供不应求感到担忧。相关人士建议,国家应统筹考虑,坚持适度原则,支持企业向以秸秆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工艺转型。

新的燃料乙醇项目消耗大量玉米。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以玉米为原料的新型燃料乙醇项目多分布在东北、山东等省份,可消耗大量玉米。记者来到辽宁铁岭调兵山市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现场,看到储存、蒸馏等设备已经安装完毕。该项目计划每年使用玉米100万吨,2017年秋季开工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

不仅在辽宁省,在黑龙江省北安市,当地一个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也于今年10月开工。北安市商务粮食局局长梁安介绍,这个项目总投资18.2亿元,以玉米为原料,每年可加工转化玉米92.4万吨。预计建成后,年均营业收入22亿元,年均利润1.8亿元,上缴税金1.2亿元,就业600人。据了解,这只是黑龙江新增270万吨玉米燃料乙醇项目之一。

来自港口、农业等部门的消息称,包括玉米燃料乙醇在内的东北玉米深加工项目近年来规模迅速扩大,部分项目已经投产,部分项目仍在建设和规划中。2017年东北四省燃料乙醇、淀粉等企业玉米深加工产能接近4000万吨,2018年将达到4600万吨。预计此后将继续增加。

营口港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这个港口的玉米量为3000万吨。但随着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项目的实施,东北地区玉米本地消费量将增加,预计2020年将减少至2000万吨。

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统计,2015/2016年度,国内玉米产量2.24亿吨,2018/2019年度下降至2.16亿吨左右。由于饲料消费和工业消费的快速增长,同期玉米消费总量从1.77亿吨增加到2.62亿吨。

基层干部和业内人士表示,燃料乙醇项目是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振兴东北经济的重要举措。可以进一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石油资源短缺。低能耗、低物耗的特点符合燃料乙醇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降低国内能源对外依存度,减少原油消耗,节约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大气环境,有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

生物乙醇可以进一步促进粮食转化,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卖粮难”,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促进粮食深加工的深入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业界担心未来玉米供应紧张。

在全球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们正在寻求一条经济可行、资源可持续、能够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燃料乙醇在交通脱碳中起着关键作用。与纯汽油相比,乙醇汽油减排50%以上。2017年9月,我国发布《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明确在全国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全球已有数十个国家推广燃料乙醇。自2001年以来,中国在广西、内蒙古、山东、河南等地开始了生物燃料乙醇的试点项目。

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发展燃料乙醇项目有利于提升玉米深加工能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如果发展过快,布局不合理,也存在一些隐忧,可能加剧玉米市场供应紧张。

“今年东北玉米‘临储’拍卖成交10013万吨,还剩不到8000万吨,预计明年完成。”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么大的拍卖量,玉米价格还没下去,说明需求很旺盛。如果国家未来不控制玉米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项目,玉米市场可能很快就会由过剩转为短缺。”

山东寿光巨能黄金玉米集团总经理高认为,从2019年开始,中国玉米市场供需将“紧平衡”,进入正常的市场主导型平稳发展期。但如果国家推进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会对市场造成一定影响。

艾格农业高级分析师马文锋表示,目前玉米“去库存”力度加大,未来玉米“供不应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这将带来玉米价格的上涨,增加燃料乙醇企业的原料成本。如果技术和管理不能全面提升,就有“建成就停工”的风险。

“按照目前的趋势,东北本地消费的玉米越来越多,玉米缺口将主要出现在南方。”厦门建发产品玉米项目经理蒋军表示,这部分缺口可能需要靠进口来弥补。但目前我国每年进口玉米的配额只有720万吨,而且只有一部分投放市场,因此未来进口需求很可能会增加。

“与人争食”的声音在生物乙醇行业一直存在。虽然以玉米为原料的第一代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成熟且成本低廉,但很多人担心过度使用可能威胁粮食安全。

宜统筹规划,加大技术升级力度。

采访中,业内人士和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加强国家层面的燃料乙醇项目监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生物燃料乙醇可以充当中国国内粮食供求的“调节器”,但为了防止无序发展,带来“与人争粮”的隐患,燃料乙醇的生产必须在国家层面进行严格监管和审批。从长远来看,为了避免与粮食安全的矛盾,燃料乙醇的非粮食生产是发展方向。

鼓励企业对非食品燃料乙醇项目进行技术升级。马文锋说,虽然以玉米为原料的第一代燃料乙醇生产工艺技术成熟,成本低廉,但过量使用可能威胁粮食安全。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燃料乙醇企业加快技术升级,从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燃料乙醇技术向以秸秆等废弃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工艺转变,进一步完善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

据了解,我国每年可利用的秸秆和林业废弃物超过4亿吨,30%可生产200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这些都为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的生产和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

东北某大型燃料乙醇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秸秆为原料发展纤维素燃料乙醇项目,可以“变废为宝”,减少焚烧污染,但目前来看,生产成本仍然较高。她说,企业以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大约3吨玉米可以生产1吨乙醇。按照目前每吨玉米1800元的价格,生产一吨成本为5400元。但按照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以秸秆为原料生产1吨乙醇至少需要1万元。

据业内人士介绍,纤维素燃料乙醇技术是一项直接关系到环保和碳减排的技术,不应该仅仅依靠企业的力量。政府应进一步制定明确、长期稳定的税收和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激励机制,加快各种力量的技术整合,尽快实现大规模商业推广。

(责任编辑:戴婷婷)

燃料乙醇生产原料供给堪忧 业内建议关注秸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6987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