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网站建设规划书范文)

五年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根据国家和省有关部署要求,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以农村贫困群体住房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厕所改善、美丽

五年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根据国家和省有关部署要求,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以农村贫困群体住房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厕所改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为重点,在集民智、解民忧、暖人心、顺民意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生活垃圾被列为全省样板,走在全省前列。农村“厕所革命”提高了农村生活质量,农村贫困群体有了自己的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逐渐绘就了一幅具有青岛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齐鲁壹点记者赵波

在过去的五年里

垃圾分类汇聚民智:农村生活垃圾作为全省样板对待。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全面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建立了全流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在可回收物统一回收之外,探索餐厨垃圾就地、就近处理的资源化利用新模式。建立“天上拍、地上巡、群众举报、联动管控”的非正规垃圾场立体监管体系,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现已实现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有力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还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宣传动员、示范指导和监督检查。全市所有村(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分类覆盖率100%。通过垃圾分类,实现了源头减量,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连续三年实现零增长。全市共建成3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4个镇级生活垃圾终端处置站、100多个村级餐厨垃圾堆肥处置场。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示范村(社区)全面推行“分类投放定点、分类收集定时、分类运输固定车、分类处理定位”的四季处置模式。

青岛胶州市创新实践“垃圾分类532”工作模式,推行垃圾分类“五亮”和“五公开”制度,推广餐厨垃圾单独分类模式。莱西市厚植绿色发展根基,构建垃圾分类模式,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升级。荣获山东省首批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2021年,青岛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现场观摩会召开。来自全省15个市的300多名代表参观学习。典型做法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结推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高度评价青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青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走在全省前列。

小城镇建设(网站建设规划书范文)插图改造厕所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厕所革命”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革命事关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是农村的重大民生工程。青岛继续在农村开展“厕所革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随着农村污水改造的不断推进,很多农民的厕所直接接入了污水管网,抽粪已经成为过去。青岛市出台《青岛市健全完善农村改厕及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工作方案》。2020年起,青岛全面启动农村公厕建设。目前,全市300多个自然村的公厕覆盖率达到100%。以前,村民们聚在一起跳广场舞后,没有地方上厕所。现在农村公厕普及,人们上厕所更方便了。

此外,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会同财政部门联合出台了《青岛市农村厕所后续管护奖励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了后续管护标准。市财政划出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厕所的后续管护,户用厕所维护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进一步减轻了村民后期管护的资金压力,保证了管护的正常实施。

截至目前,青岛市共建成厕所服务站339座,粪便处理设施99座,粪便抽排车347辆,实现了维护、收集、清运、处理的有效衔接。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村庄网格化管理,搭建全市农村厕所提升智能管控平台,实现市级平台、区级平台、镇街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安装粪污处理点车载录像机、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360度摄像头。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运输车辆和作业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切实建立村民举报抽(修)、管理平台派任务、管护人员上门抽(修)厕。

农村重建暖人心:农村危房改造助脱贫。

五年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全力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把危房改造推进到了首位。多年来,危房改造一直被列入市政府的实事。2016年至2021年底,共完成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9903户。贫困户住房安全等级认定和认定挂牌实现100%全覆盖,住房安全保障率达到100%。

为确保扶贫政策等农村贫困家庭的基本住房保障,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立了贫困人口住房保障动态监测系统,与青岛市民政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残联建立了市、区(市)两级多部门联合复核工作机制, 从而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危房及时纳入改造范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鉴定全覆盖。 同时,还将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更多措施。实行“村、镇、街道、区(市)”三级公示,做到阳光、公开、透明,切实保障农民的监督权,维护农民权益。继续开展农村房屋隐患排查,共完成行政村房屋排查142万户,实现了村庄排查全覆盖,经营性农村自建房隐患排查整治全面完成。五年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持续做好低收入群体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长效机制,切实保障贫困人口住房安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住房建设力量。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美丽村屋顺应民意:美丽村屋试点成效显著。

自全省美丽乡村民居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青岛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美丽乡村民居“4·13”行动推进计划为指导,编制完成了《青岛市乡村景观规划导则》。试点村广泛征求公众意见,高标准制定村庄设计方案。立足本村实际,深挖特色,精心统筹,村民积极参与,多措并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组织一系列美丽乡村住宅设计竞赛,开展青岛市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竞赛,引导设计师为乡村住宅设计注入新的活力。鼓励在农房建设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农房建设的生态性、节能性和绿色性,编制《青岛市农房推荐设计通用图集》,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平均每户节约建筑设计成本1万元左右,真正做到惠民。截至目前,全市已形成省、市、区(市)三级美丽乡村创建格局,先后创建了10个省级、10个市级美丽乡村试点,包括崂山沙子口街道东麦窑村、水集街道禅芝村、莱西街道、即墨龙泉街道太子村等。形成了“村嵌山海,乡融田园”的“鲁式民居”青岛模式。

未来五年

启动小城镇建设试点。

未来5年,将在全市范围内选择综合承载能力突出、经济实力雄厚、生态环境优美的镇,分别作为人口聚集镇、大城市卫星镇、环境宜居镇试点,加强政策扶持,重点培育提升。力争到2025年实现镇区10万人、地方财政收入10亿元的“双十”目标,试点镇有小城镇建设成功经验,成为全国百强镇。通过试点培育,全市小城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明显优化,风格特色更加突出,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成以小城镇建成区为中心的舒适便捷的镇村生活圈,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小城镇建设(网站建设规划书范文)插图(1)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十、百、千”三年行动。

未来三年,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回收率40%以上。创建1个国家级示范县、3-5个省级示范县、30个示范镇(街道)、600个示范村、2000户示范户,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定时、分类运输、固定用车、分类处理定位”的四季分类体系全覆盖,形成示范区农村生活垃圾零增长。

“静清”危房改造小组完成农村厕所改造标准升级

未来五年,我们将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安全。基本完成现有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危房“静态出清”。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农村厕所提升改造标准。对有条件统筹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处理的村,厕所、厨房、浴池等生活污水。将通过采取管道、建设污水处理站和“收集管网+污水储水池+专业抽排”的方式统一收集处理。在账户管理、技术路径、管护标准、管护平台、监管考核等五个方面实现统一管理,引导当地农户或市场主体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团队,形成规范的管护体系。鼓励农村公共厕所保洁、设施设备管理和维护纳入村庄保洁范围。通过平台的大数据系统,实时监控厕所排泄物的抽排处理,防止排泄物被随意倾倒。建立村民对改厕服务的反馈和评价机制,让群众对改厕服务打分。

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区。

进一步扩大全市美丽乡村试点效应。未来5年,计划建设10个省级试点、20个市级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地域文化鲜明、建筑风格多样、田园风光宜人的美丽乡村住宅,努力打造突出和代表青岛特色的“鲁式民居”新范式,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多样化的经验模式,连片建设美丽乡村住宅示范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6525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