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力(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2021)

美国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2日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第19号:特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基准》(以下简称《报告》),对中国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

美国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2日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第19号:特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基准》(以下简称《报告》),对中国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中部许多城市群迅速崛起,中西部地区也在并行追赶,中国城市竞争力普遍提高。

中国城市竞争力(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2021)插图

报告显示,2021年,中部和西南地区可持续竞争力分别提高8.5和10.5,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较强。北京及其周边城市、青岛及其周边城市、郑州及其周边城市、Xi安及其周边城市、武汉及其周边城市、长沙及其周边城市等都市圈逐渐成为引领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中坚力量。此外,部分城市群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以中部地区为例,合肥、南昌、中原、武汉城市群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大部分省份内部的可持续竞争力差异正在缩小。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石,衡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实力,是当前和短期经济表现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城市未来和长远发展的关键基础。当前,都市圈中心城市引领周边城市的格局正在形成,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挖掘中国经济结构潜力的重要抓手。

然而,中国一些特大城市的城市布局仍有待优化。倪鹏飞表示,目前国内一些超大型、特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总体规模过大,核心区密度过高,人口在空之间分布不合理等等。比如居住区过于集中单一,功能区与预留空之间分布不平衡,道路交通系统建设简单;建设用地结构不优,工业用地比例高,经济规模和密度还比较低,外向型产业发展不足,出口功能弱。

倪鹏飞建议,我国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应站在都市圈发展的更高位置,破除制约都市圈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由政府引导市场,实现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非核心功能的有序疏解,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做多层次嵌套的都市圈空规划;构建多组团、多中心、多层次的城市体系;积极引导市场推动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在更大范围内优化公共产品布局;创新功能疏解的体制机制。比如降低人口密度,提高开发强度,提高经济密度,提升功能,扩大都市圈空之间的区域,疏解低端功能,建设高能城市。

作者:□记者梁倩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5345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