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交穴位(女性足三里在哪个部位)

【单穴功能】足三里,又名下三里、夏玲、夏玲李三、徐霞李三和鬼邪。小腿前外侧,当小腿在鼻下3寸(1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为足阳明胃经、下合穴的穴位。它

【单穴功能】

足三里,又名下三里、夏玲、夏玲李三、徐霞李三和鬼邪。小腿前外侧,当小腿在鼻下3寸(1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为足阳明胃经、下合穴的穴位。它被命名为足三里,因为它位于膝盖以下3英寸,胫骨外侧,两个肌腱之间的弯弯中间。此穴为经络之气的入口,即虎图穴,也是惠阳四大通穴、九大穴位之一。可调理肠胃、理气、消胀、消积、行气、止痛、利尿、消肿,用于治疗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内伤、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腐烂、胸膈胀满、大便不规则、排尿困难、水肿、腹泻。还能健脾和胃、化痰止咳、降气平喘,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气喘。还能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和胃安眠,强身健体。其可用于治疗下肢瘫痪、五疼虚弱、七伤虚损、胃气不足、脏气不足、小儿疳积、胃不和引起的烦躁不安。

三阴交穴位(女性足三里在哪个部位)插图

阴三交合,又称程明、太阴、下三里。小腿内侧,当足内踝足趾在胫骨内侧缘上方3寸处,为足太阴脾经穴位。又是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三条经脉的交汇点,故名& # 34;阴三交合& # 34;也是惠阳九大穴位之一。具有健脾和胃、促进运化、利水通下焦、调理肝肾、理气解郁、调血室、调精宫、通经活络、祛风除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泌尿系统疾病(水肿、尿痛、尿频、遗尿)、生殖系统疾病(早泄、遗精、阳痿、阴茎疼痛、月经不调、崩漏、痛经、白带过多)。此外,还可治疗头晕目眩、头晕目眩、失眠健忘。

三阴交穴位(女性足三里在哪个部位)插图(1)

【吴用功能】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和下合穴的穴位,是这条经络的切入点,属于合土穴。具有健脾和胃、消积化滞、理气消胀、行气止痛、利水消肿、祛痰止咳、降气平喘、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和胃安眠、强身健体的作用。

三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也是足阴三经的交点。具有滋养脾胃、促进运化、利水通下焦、调理肝肾、疏通气滞、调血室、调精宫、通经络、祛风除湿的功效。

足三里主要是补阳健胃;滋阴健脾是三阴交合的关键。两个穴位结合,一脾一胃,一表一里,一进一出,阴阳兼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健脾和胃,消胀止痛,生气生血,通络治痹,都是有益的。

【适应症】

1.腹痛,表现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或胃阴受损,食欲不振,食欲不振。

2.痿痹,尤其是下肢(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也可)。

3.各种邪热性病已去,正气未复,整体功能不足。

4.脚气。

[操作方法]

足三里:①坐屈双膝,从外膝眼(小腿鼻)直下取穴(3寸),胫骨前缘1横指;②坐位屈膝,用手从膝盖中间触摸胫骨结节,点在胫骨结节外下缘下1寸处;③坐下屈膝,双手按在膝盖上,露出手指触碰膝盖以下的小腿,指尖触碰穴位。直刺1 ~ 1.2寸;艾条灸10 ~ 15分钟。

阴三交合:仰卧或坐,取胫骨内侧后缘、内踝尖直上至四横指(一夫)处的穴位。从内向外直刺0.5-1寸;艾条灸10 ~ 15分钟。

[体验]

足三里-三阴交吴勇,出自《玉龙歌》:& # 34;寒湿脚气不能煮。第一,针刺三里,阴道交合。"陆老的经验表明,两穴并用,治疗范围广。脾胃虚寒、气血不足、脾胃不和、升降失调、摄运失常、气滞、水湿凝滞、气血失调、络脉不畅、下肢酸软无力、下肢疼痛等病症均应选用。其机理:足三里养阳益胃,三阴交养阴健脾,两穴合二为一。是治疗脾胃虚寒、气血不足、诸病虚损的主要方法。胃浊、脾虚、阳亢、阴虚者,宜补阴通络。所谓养三阴养阴,泻足三里疏通经络也是如此。对于阳虚气虚、风湿痹痛、腿(小肚子前)麻木疼痛者,用足三里补阳,用三阴交、阴血。两者合用,对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特别有效。

脚气,从发病机理和症状理论上来说,在古代被称为慢风,也称弱脚。症状始于小腿麻木、酸痛、无力、绞痛、肿胀、萎顿,或肿胀发热,继而入腹袭心,小腹无情,呕吐厌食、心悸、胸闷、气喘、精神萎靡、言语障碍。脚气有不同的类型,如干性脚气、湿性脚气、寒湿型脚气、湿痰型脚气、心脏病发作型脚气等,临床上要进行检查。是由外感湿邪,邪风毒邪,或食之味重,湿热蕴结,流于足下所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4281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