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征文(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愿一生温馨富足,泰国苍平开。2021年5月22日,在中国,因为一位老人的离世,泪水打湿了无数的脸庞。当老人的灵车缓缓驶出医院,无数人在蒙蒙的冷雨中自发驻足哭泣。

愿一生温馨富足,泰国苍平开。

2021年5月22日,在中国,因为一位老人的离世,泪水打湿了无数的脸庞。

当老人的灵车缓缓驶出医院,无数人在蒙蒙的冷雨中自发驻足哭泣。

泪水和雨水汇聚成无尽的哀愁。

这位让天地和全民一起流泪的老人,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他为养活中国乃至全世界饥饿的人们而鞠躬尽瘁。

就在一年前,2020年4月14日,在海南三亚亚洲湾科技城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试验现场推进会”上,时年90岁的袁隆平教授,身材矮小却精力充沛,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言论。他说,“我们开发耐盐水稻的目标是在10年内培育出盐度为3‰~ 6‰的耐盐水稻。

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这一次,袁隆平教授的释放,绝对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重要信号,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增加了一个稳稳的安全阀。

中国耕地红线面积18亿亩。如遇旱涝等自然灾害,粮食减产,将对中国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几十年来,袁隆平所做的就是培育高产杂交水稻,努力提高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目前,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实现高产增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亮点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彻底解决了粮食问题,追求高产和更高的产量才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永恒主题。

袁隆平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究杂交水稻。50多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为我国杂交水稻事业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从杂交水稻研究到超级稻亩产研究,从南优2号问世到杂交水稻亩产一、二、三期稳步实现。

2016年11月,袁隆平选育的超级稻新组合亩产1537.78公斤,打破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的世界纪录。

但是,努力提高产量就是一条腿走路,如果扩大耕地面积就是两条腿走路,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粮食,中国人民才会远离饥饿。

习近平主席说,农业的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要把粮食储藏在地里,要有技术。

目前全国有几千万亩滩涂,北方有十几亿亩盐碱地。这些地方还没有种庄稼。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民以食为天,要保证老百姓能吃饱肚子。这些目前不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是宝贵的储备地。

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虽然70岁高龄在当代社会并不稀奇,但在90岁高龄,人们依然孜孜不倦,勇攀科学高峰。中国乃至世界人民为了填饱肚子,夜以继日地工作,真的很感人。

2019年,袁隆平在湖南农业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成功“秘诀”。

他告诉同学,我成功的秘诀无非就是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知识是基础,汗水是努力,灵感是思想的火花,是积累了足够的知识,传播了足够的汗水之后的升华。机遇就是做一颗心甘情愿的心,学会透过偶然的表面现象去发现隐藏在背后的必然性。

坚持这八个字,就一定能突破障碍,实现梦想。

其实,回顾他的人生轨迹,从一个农村农业学校的普通教师,到享誉全球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这四个字他一路跟随。

1930年9月7日,一个小婴儿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接生的是被称为“万婴之母”的林医生。这个小生命就是袁隆平。

成年后,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长时间赤足在烈日下的田间做研究。他看上去又黑又瘦,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实际上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

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母亲毕业于教会学校。那时候普通家庭的女孩很少有机会上学,袁隆平的妈妈是教会学校毕业的,可见她妈妈的家庭条件也很不一般。

萧隆平出生不久,1931年9月18日侵华日军入侵,时局动荡。从1岁到6岁,他跟随父母在北平、天津、九江、赣州、汉口等地,度过了漂泊的童年。

1936年,萧隆平终于到汉口扶轮小学读了两年,跟随父母到了湖南,在湖南上了三个月小学,然后去了重庆。

1939年8月,萧隆平到达重庆,在那里他已经读完了初中。1946年8月,萧隆平告别生活了7年的重庆,到汉口读高中。1948年2月,萧隆平转入南京中央大学附属中学继续高中学业。1949年8月,19岁的袁隆平考上西南农学院三年,直到毕业。

人们可能会疑惑:袁隆平这样一个一直生活在城市,没有农村劳动经验的人,为什么对土地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会对种植水稻产生近乎痴迷的兴趣。

很大的原因是袁隆平的母亲给了他土地启蒙教育。

父亲忙于公务,教育肖龙平和其他四个孩子的任务落在母亲肩上。母亲们非常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

日寇蹂躏国家,家徒四壁。袁隆平几乎整个童年、童年和青春期都是在流亡中度过的。亲眼看到被侵华日军蹂躏的满目疮痍的土地,看到四分五裂、随时会被剥夺生命的中国人民,他幼小的心灵充满了悲愤和深深的家国情怀。

教袁隆平读“国虽分裂,山河长存,草木春复绿”。花瓣已如泪流过,孤鸟已唱出哀思”的地方,给他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给他妈妈讲女娲用土造人的故事,告诉他土地是人生存的根本——粮食是在土地里生长的,衣服是用土地里生长的棉花做的,盖房子的土坯和砖头都是用土做的。土地养活了人们。

他从母亲那里了解了神农。母亲神农是炎帝。最早的时候,地里没有庄稼,人们只能靠野菜野果和少量肉类为生。饥饿总是威胁着人们。一天,一只红色的鸟在神农面前扔了一堆种子。神农以为是天帝送来的粮食种子,就把种子种在地里,长成庄稼。从此,人们有了食物。

有一年,他妈妈带他去郊区的桃园体验丰收景象。他看到绯红的桃子压弯了枝头,桃林里种着西红柿,像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桃林旁边是一大片茂密的竹林,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如此美丽的景色深深震撼了一直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肖龙平。他觉得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丰收的喜悦让人们充满了对土地和生命的向往。

于是高中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农业院校,从此与“农”字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若干年后,袁隆平在给去世母亲的追悼信中写道:“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颗种子是你妈妈在我小的时候种下的!”

1953年袁隆平农学院毕业后,23岁的他被分配到湘西非常偏僻的怀化安江农业学校当农业教师。

1959年至1961年,中国发生了令人痛心的“三年自然灾害”。全国粮食短缺导致许多农民饿死。有些地方的树皮和草根都被挖走了,人们只好吃“观音土”。这种白粘土看起来像面粉,蒸出来就像白面馒头。但是,人吃一点点还是可以的,吃多了会臃肿,会活活累死。

农校老师袁隆平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很着急。他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利用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让老百姓吃饱肚子,不再面临饥饿和死亡的威胁。

1962年的一天,他在田间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个大米摊。稻穗很大,种子饱满。袁隆平是个有心人。直觉告诉他,这株水稻一定不同寻常。他小心翼翼地种下它。

1963年春天,袁隆平在田里播种,期待奇迹出现。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今年种植的水稻参差不齐,种子也不理想。

袁隆平不是一个面对困难退缩的人。他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1964年7月,袁隆平的试验田里又发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人工授粉后,产生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的种子。

他追求胜利。1965年7月,经过艰苦的寻找和调查,他在14000多株稻穗中逐一发现了6株不育株。在随后两年的播种中,这6株珍贵不育株中有4株成功繁殖了第1、2代。

他不怕权威。经过仔细研究,他推翻了前苏联农业科学家米丘林和李森科的“无性杂交”理论,明确提出水稻具有杂交优势的论点。

通过袁隆平育成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证实水稻产量可大幅度提高。

不久他写了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育》,发表了。原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获悉后,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的名义致函湖南科委和安江农校,认为袁隆平的这项研究意义重大。一旦成功,将大大提高水稻亩产量,增加粮食产量。

有了理论基础和国家支持,袁隆平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但他没想到的是,1966年6月,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袁隆平受到冲击,实验被迫中断。

幸运的是,1967年3月,湖南省科委致函安江农业学校,要求学校继续进行“水稻雄性不育”的研究。6月,由袁隆平和两名助手组成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组正式成立。

1968年4月,袁隆平小组在安江农业学校七号田种植了700多株极其珍贵的无菌苗。没想到,一个月后,七号地里极其珍贵的材料苗全部拔光了。看到试验田被破坏得面目全非,袁隆平很难过。经过多次搜寻,在一口废弃的井里找到了五棵幸存的幼苗。袁隆平就是用这仅有的5棵幼苗,再次开始了实验。

但不幸的是,实验失败了。

一朵成功的花是由大量的雨水、鲜血、泥土和强风暴造就的。

面对失败,袁隆平并没有气馁。他面对困难,努力寻找突破。1970年11月,他提出了“尽可能扩大杂交育种材料的亲缘关系,用一种远缘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大胆设想。好事多磨。袁隆平的团队在遥远的海南岛南红农场发现了一株野生稻雄性不育株。他把这种珍贵的野生稻命名为“白烨”。野生稻和籼型杂交水稻的结合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1974年,袁隆平终于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组合“南油2号”,试种结果667平方米,产量628公斤。第二年种植1.33公顷作晚稻,667平方米产量511公斤。至此,袁隆平育成的杂交水稻种子终于播下了希望!

从那时起,他就没有停止探索,不断朝着高产、更高产、更高产的目标前进。中国几千年没解决的饿死人问题,基本上被这个又瘦又黑的袁隆平解决了。

……

从此,源源不断的荣誉飞向袁隆平。但一如既往,他对此无动于衷。不管得了多少奖,他还是卷起裤腿,戴着草帽,在田野里认真研究。

他总是记得他妈妈给他讲的一个故事。妈妈说,一只胖狐狸来到一个鸡舍,对着鸡舍里的鸡流口水,但是鸡舍的栅栏缝隙太肥,进不去,于是狐狸自己饿了五天,饿瘦了。进去后,狐狸吃了很多鸡,体重增加了很多。当他想出去的时候,他出不去。狐狸别无选择,只好饿了五天才出来。

虽然只是一个寓言,但小时候,我只是觉得它是一只笨狐狸。长大后才知道,是我妈告诫他长大后要控制欲望。

1981年,袁隆平获得中国第一个特殊发明奖,奖金10万元,在当时是天文数字。最终袁隆平只拿到了5000元的奖金,其他的都给了集体,因为他认为工作是大家一起做的,自己的成绩离不开集体。

1987年,袁隆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年度科学奖,奖金15000美元。这也是一笔巨款。但袁隆平立即将奖金全部捐出,作为杂交水稻奖励基金,奖励在该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

世界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Don Paarlberg)说,“袁隆平在农业科学方面的成就战胜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带领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2005年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将从2006年起停止对中国的粮食援助。这标志着中国结束了26年的粮食捐赠历史,成为重要的粮食援助国。

中国耕地占世界人口不到10%,而世界人口占20%以上。其中,杂交水稻功不可没。

2019年9月29日,当习近平主席亲自为骨瘦如柴的89岁袁隆平教授戴上“共和国勋章”时,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人们对这一壮丽“当代神农”的致敬。

时光荏苒,梦不老。

袁隆平的另一个梦想是将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世界上有一亿五千万公顷的稻田。即使其中只有一半可以种植杂交水稻,如果每公顷增产2吨,增加的水稻可以养活4-5亿人。

为了这个梦想,90岁的袁隆平还每年给发展中国家的水稻种植专家授课。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饥饿”这个词就像一个幽灵。几十万年来,全世界的人们都在与饥饿作斗争。

全世界大大小小的饥荒不计其数,大量的人因为饥荒而非正常死亡。直到今天,非洲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在饥荒中,那些骨瘦如柴、饥肠辘辘的非洲儿童的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中,让人感慨万千。

在中国,“吃饱饭”也是普通人长久以来的梦想。

今天,是袁隆平教授完成了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梦想。

风吹稻千浪,稻花说好年;五谷之下,草凉而饱满,一亿亩荒地变成良田——这是他最喜欢的丰收画面。

他像一片沉甸甸的稻谷,永远扎根在祖国这片挚爱的土地上,闪耀着共和国勋章般的金色光芒。

“愿一生温馨繁华,泰国苍平开”。这是当代神农袁隆平的人生写照。

作者:纳兰·云泽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百万字。获《小说选》中“最受读者欢迎作品奖”,《中国周刊》中“最受欢迎新媒体奖”等。)

编辑:朱婧

审核: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4054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