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格罗人种(尼格罗人种出处)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家杨文]最后一篇写道,作为唯一不间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也是唯一“世界性”的定居文明,中华文明实际上是文明史研究中的“自然标尺”,可以用来衡量各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家杨文]

尼格罗人种(尼格罗人种出处)插图

最后一篇写道,作为唯一不间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也是唯一“世界性”的定居文明,中华文明实际上是文明史研究中的“自然标尺”,可以用来衡量各种外来文明。

针对“两千多年西方文明史”存疑的历史“公案”,有必要适用文明史“中国标准”进行再审,“破案”。通过与中国文明史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长期以来风靡全球的“西方文明史”的叙事,实际上是一种伪造的线性结构。

这篇文章本来是为了继续破案,确定与所谓中世纪相关的一系列历史叙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罗马帝国的衰落、黑暗时代、日耳曼蛮战、基督教封建国家、神圣罗马帝国等。以及线性的历史叙事。

稿子还没发表,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原来,一位名叫基隆·斯金纳(Kiron Skinner)的资深美国黑人女性以国务院政策规划主任的身份发表了演讲。它说: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竞争是两种文明和两个种族之间的真正斗争。“这是美国从未经历过的情况”,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面对一个强大的非白种人竞争对手。”

“非白种人”是什么鬼东西?高加索指的是谁?后来国内媒体用“非白种人”代替“非白种人”,好像是不想突出种族含义,但“非白种人”的概念就更加模糊了。很多人会问:文明冲突的另一个非西方反对者——阿拉伯世界的各个种族是高加索人吗?如果是,他们显然不是白人。如果不是,“文明的冲突”一直把他们当做一方。

看来政策规划局长的言论不是信口开河。俄罗斯被她明确定义为“西方大家庭”的内部成员,在逻辑上大体符合“高加索人种”的概念;但同时,“高加索人种”的概念理论上涵盖了地中海地区和印度地区。这是否意味着未来的文明冲突将不再发生在基督教的西方和伊斯兰教的中东之间,而是发生在西方集团加上俄罗斯、大中东和印度合并而成的“高加索人种”世界和外面整个“非高加索人种”世界之间?

我很害怕。难怪自乌克兰危机以来,西方除了制裁俄罗斯什么也没做。原来这只是“高加索”兄弟之间的“家事”。难怪无论我们如何谈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最终都会升级。真正重要的文明冲突才刚刚开始。难怪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其他东亚国家都在试图重新定义自己的国家定位。原来“非高加索人种”这顶帽子戴着一顶永远摘不掉的。最后,难怪“台独”自然死亡的倒计时已经提前开始,因为最终人们会明白,“高加索人”不会为“非高加索人”兄弟的“家事”流血。

以此推论,事情越来越大。相比之下,西方篡改自己线性文明史的“公案”就没那么重要了。所以,本文将重新开篇,聚焦前世,“高加索人种”的种族问题。

“高加索人种”的人类学含义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种族的问题不是不能讨论的问题,而是在种族主义、种族不平等、种族歧视、种族隔离、种族灭绝等意义上不能公开讨论的问题。,因为它违反了联合国的有关决议和宣言。但种族作为科学确定的基本事实和学术概念,是可以公开讨论的。为了记忆,可以总结为:只能在平面上讲(区分区别),不能在立面上讲(区分高低)。

按照这个标准,斯金纳关于“非高加索人种”概念的言论还没有犯规。她只是在国际政治和文明竞争的话语中重新引入了种族的概念,并没有不平等和歧视的含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1978年《关于种族和种族偏见的宣言》第1条第1款宣布:“全人类属于同一物种,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尊严和权利方面,所有人生来平等,所有人都是人类的组成部分。”第3款规定:“在任何情况下,血统的特征不得影响人类能够和能够采取不同生活方式的事实,不得妨碍因文化、环境和历史差异造成的不同现状,也不得妨碍保持文化特征的权利。”

所有的人都是“人”,没有任何“种”的区别,翻译成学术语言就是:从一开始,生物树-动物界-脊索动物界-脊椎动物亚门-哺乳动物-灵长类-人科-人-智人-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

图1:现代人和灵长类猿的关系树。

而“现代人”又进一步分化为许多不同的亚种和变种,在“血液特征”上有许多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差异,如肤色、头发和眼睛的颜色和形状、鼻子、嘴唇、头型、五官、身高、粗壮和细长等。,也就是人类的种族。分子遗传学告诉人们,目前世界上所有的一百多个种族,他们的线粒体DNA都具有相同的特征,这表明无论哪个种族,所有的人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单一的共同女性祖先,这个祖先可以被称为线粒体“夏娃”。[1]

那么不同“种族”的不同“血液特征”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线粒体夏娃后代的身体特征越来越不一样?

考古学和人类学告诉人们,人类的种族分化发生在旧石器时代末期的“晚期智人”或“新人类”阶段,距今约4-5万年。到大约年前,人类已经遍布全球。所以,各种“血液特征”不过是人类在这数万年的迁徙期里的样子。

遗传学还告诉人们,“血液特征”只能通过遗传和先天获得,不能通过后天行为改变,如缠足、暴晒、纹身、塑形、植皮、整容等。都是无用的。遗传基因是在特定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的机制产生的。在文明进程之前,没有文化环境,人类种族的分化主要是不同的自然环境作用于不同的人类群体的结果。

所以,一言以蔽之,种族差异归根结底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地球小城最伟大的表演”的一部分。

现代人大约在5万年前开始离开非洲。在他们离开之前,他们是同一个种族,没有任何区别。离开非洲后,他首先进入中东,那里开始了基因突变。然后一个向东穿越欧亚大草原,一个穿越高加索向北向西迁徙。向东迁移的成为现代亚洲人的祖先,向西迁移的成为现代欧洲人的祖先。另一批东大群更早离开非洲,沿印度洋沿岸来到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成为大洋洲人的祖先。一个进入亚洲大陆的穿过东北亚,通过白令海峡进入北美和南美,成为现代美洲人的祖先。

图2:现代人类迁徙路线的众多假设之一。

总之,现代人类的迁徙,一路走来,适应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因为刚开始的时候群体数量很少,据说离开非洲的时候大概有25万人,所以每次大群体分裂,离开的小群体几乎立刻就陷入了“孤立”的状态,成为独自面对新的自然环境的一群人。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其他的原始人和更早离开非洲的原始人,互相争夺同样有限的资源。这种情况显然会刺激基因突变的发生,使很多不同的遗传基因出现在各地的人身上。等到现代人类遍布除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各地,数以千万计原本来自同一个祖先的后代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不仅不再是一家人,更是互为非我的敌人。这就是种族的诞生。

虽然不同种族的“血液特征”或基因特征差异很大,但都属于现代人类,所以可以相互通婚,繁衍出大量的混血后代。而且混血后代的生育能力还是很强的,短时间内就能形成单一人种。这进一步增加了种族变异的数量。比如在南非,荷兰殖民者布尔人与当地的科科人通婚,产生了有色人种。大洋洲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中还有皮特凯恩岛。当年与土著塔希提岛人结婚的英国水手的后代也构成了岛上大多数的混血居民。

如果把重点放在大的种族差异上,比如最明显的肤色,我们也可以把全人类只分成几个大的种族。早在古埃及,就用四种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不同的种族,红色代表埃及人,黄色代表东方人,白色代表来自北方的人,黑色代表埃及南部的非洲人。这是最早的种族分类。[2]

图3:塞提一世墓中的壁画。从左到右依次是叙利亚人、努比亚人、利比亚人和埃及人。

人类学是现代科学的一个分支。

1684年,法国医生弗朗西斯·伯尼尔(Francios Bernier)将全人类分为四种,即欧洲人、远东人、黑人和拉普人。

18世纪,1735年,瑞典生物学家卡尔·林耐出版了《自然系统》一书。根据肤色和地理分布的不同,人类被分为四个亚种族,俗称“四大种族”:亚洲黄种人、欧洲白种人、非洲黑种人和美洲红种人。

1781年,德国解剖学家约翰·布鲁门巴哈(Johann F . Schmidt)根据颅骨测量结果,提出了更系统的划分方法,将全人类分为高加索人、高加索人、黄种人、蒙古人、棕色人种、马来人、黑人和埃塞俄比亚人五大种族。

19世纪,1870年,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提出了一个新的分类,将人类分为四大种族:黑人、奥地利人、蒙古人和高加索人(高加索人或Xan-thochroid)。大约在同一时期,有法国学者布丰提出的六点法,日本学者恒山又次郎提出的八点法,布罗卡、居叶巍、哈顿提出的三点法。

20世纪,1946年,美国人类学家赫顿提出了系统分类。他认为全人类在第一层次上可以分为三大种族,即黑人种族、蒙古人种族和高加索人种族。每个成年人种包括几个分支,分支又包括几个地域人种类型。[3]

图4:种族分类的归纳

不管怎么分,这个时期出现了“高加索人”这个词,其实就是白人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要命名为“高加索”呢?这是因为通过考古追溯了现代人类进入欧洲的迁徙路线,发现现代人类从中东向北迁徙首先进入高加索地区,然后一个群体向南进入地中海成为欧罗巴人种的南支,分为巴尔干-高加索型和印度-地中海型,肤色较深,眼睛和头发多为黑色。后来随着冰川的退缩,人类逐渐向北推进。同时在北欧弱光冷气候的环境下,肤色变浅,眼睛变成灰色或浅蓝色,毛发变成淡黄色或黄色,分化为欧罗巴人种的北支,分为大西洋-波罗的海型和白海-波罗的海型。[4]

这就是“高加索人种”的人类学含义。按照三分法,“高加索人种”包括除蒙古人种和黑人人种(或埃塞俄比亚人和赤道人)以外的所有人类亚种。虽然主要是肤色较浅的“白种人”,但理论上也包括肤色较深的地中海人和印第安人。

在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交汇的中间,人的肤色、发色、眼睛介于白种人和黄种人之间,一般为棕色,称为中欧分支,或乌拉尔型、中亚型。同样,“蒙古人种”和“黑人人种”之间形成阿伊努人型和波利尼西亚人型;在“黑种人”和“高加索人”之间,形成了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型和印度南部的达洛维塔型。

至于“蒙古人种”和“黑人人种”各自的形成过程和内部分类,限于篇幅,我暂且不讨论。这里只对高加索人种形成后的文明进化史做一个概述。

古代地中海文明的中断

如前所述,高加索人种、蒙古人种和黑人人种的三元组描述了旧石器时代人类人种分化的基本情况。当时人类还处于摩尔根所说的“蒙昧时代”,还没有开始进入V.G .蔡尔德所说的“新石器革命”和“城市革命”,也就是说,文明进程还没有真正开始。

所以,确切地说,斯金纳的言论与“文明冲突”这个严肃的理论无关,因为时代错了。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科学的说法,那只能叫“野蛮人人群冲突”或者“史前人类冲突”理论。只是不知道这是否代表了今天美国国务院的初衷。

不管今天美国发生了什么?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初期,这片被“高加索人种”覆盖的广大地区,包括今天欧洲、北非、西亚、南亚的广大地区。看看后来发生了什么。

“地理是历史的发源地”。文明都有自己的地理基础,尤其是在古代。想要了解一个地区的早期文明史,首先要回到文明能够发生和发展的最基础的地理空。东亚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中国“天下”聚落文明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自然条件。同样,要了解“高加索人种”南支和北支的文明发展史,也要以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为分析依据。

图5:高山地形图

从图5中可以看出,由于意大利半岛与欧洲大陆以平均海拔约3000米、最高海拔超过4800米的阿尔卑斯山为界,山南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地理区域与山北以莱茵河-多瑙河为中心的地理区域在“历史地理基础”的意义上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

前者包括地中海北部的希腊半岛、意大利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南部的北非和东部的西亚,后者包括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以北的所有欧洲地区。事实证明,“高加索人种”的南支和北支分别进入了这两个不同的地理区域,也确实在未来发展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

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如果不是从直布罗陀沿着地中海中部划分欧洲和非洲,而是沿着北部的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南喀尔巴阡山和黑海划一条线,然后沿着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在南部划一条与北回归线平行的线,将包括地中海北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中部分别命名为“地中海大陆”,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世界历史的真实图景会比今天清晰得多。

因为进入“地中海大陆”和印度“高加索人种”的南支,以及进入亚洲大陆的“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最早的文明大约在同一时间开始发展。然而,“地中海大陆”北部的“高加索人种”和南部的“黑人人种”都是世界历史的后来者。

图6:假设有一个“地中海大陆”

位于“地中海大陆”东部,包括今天的土耳其、叙利亚、以色列、埃及西奈半岛和尼罗河三角洲在内的环形区域,根据东亚、西欧和北非的命名规则,可称为“东地中海大陆”。包括“新月沃土”或“侧翼丘陵区”在内的“东地中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文明圈。在大量现代考古发现的支持下,这是毋庸置疑的。

由于地处希腊东部,这一地区在传统的“西方中心主义”视角下一直被定义为“东方”。毫无疑问,人类文明史起源于东方,而非西方。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精神之光”从亚洲升起,所以“世界的历史”也是从亚洲开始的。[5]

按照文明史上的“中国标准”来看,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东地中海”包括了埃及的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和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是这一地区农耕和定居最早、规模最大的文明区域。如前所述,在文明早期,定居文明地区的规模是确保文明延续、不被蛮族旅行团破坏的唯一保障。

“东地中海”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3000多年持续了约2000年,在相当于中国商朝的数百年间达到了非常高的文明水平。然而,在公元前12世纪晚期,这个辉煌的文明突然迎来了一场世界末日般的崩溃。所有的王国迅速瓦解,城市被彻底摧毁,文明的发展戛然而止。

“古代东地中海文明”衰落的原因,至今仍是一个历史之谜。专家给出了各种解释,包括气候变化、地质灾害、饥荒、社会骚乱等等,但也不能排除外来蛮族入侵的可能。

考古报告发现,公元前1190年左右被毁的乌加里特城“有全城被毁和起火的证据”,“无数支箭散落在被毁或废弃的废墟中”。[6]在同一时期,埃及神庙墙壁上的铭文也多次提到来自“海洋民族”野蛮敌人的入侵。法老拉美西斯三世的一段话描述了“海上民族”的恐怖。“所有国家的领土都在战争中被一起消灭了。面对它的武器,任何领土都不能幸免。”[7]

在对这场大灾难的大量科学考证中,有一种非典型的观点是很有远见的:一个文明的崩溃是正常的,只要持续的时间足够长,迟早会崩溃,不需要找出导致崩溃的具体原因。[8]

这一观点与“中国标准”不谋而合。毕竟在蛮族群体横行的古代世界,一个定居的文明要想长盛不衰,需要诸多内外条件。

在夏商周延续近2000年的文明初期,中国古代人民经历了多次濒临崩溃的危机,才使原本分散的农耕聚落地区逐渐融合扩张,最终通过秦朝这个大一统的国家,稳定了“世界性”的聚落文明。与中国历史的“自然尺度”相比,“东地中海”早期分散的农耕和定居地区始终未能成功走向统一,当然也无力承受天灾人祸的频繁冲击。

根据中国历史的经验,邻近的蛮族旅行团实际上一直与农耕定居区一起兴衰,因为本质上前者是由后者的物质财富支撑的。然而,这种“共生”关系是脆弱的,就像物理共振现象一样。一旦在共同衰落的循环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冲击,就会突破临界点,整个社会体系就会崩溃。

同时,在古代世界,12世纪“东地中海”的文明大崩溃是高加索人种南支的第一次大规模文明毁灭,也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黑暗时代”。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蒙古”东亚类型一直存在。当时中国的商朝被蛮夷所包围,但定居在文明核心区的范围还在扩大,即将迎来周初的第一次统一。

大灾难之后,“东地中海”将不得不等待数百年后,一个新的文明开始出现。中国西周末年前后,在可称为“地中海中部”的地区,出现了著名的希腊时代,这是“地中海”的第二代文明。

图7:红圈的“古代东地中海文明”和紫圈的“古代中地中海文明”,俗称古希腊罗马文明。都是“高加索人种”南支文明创造的,与北支无关。

值得注意的是,始于古希腊时代的第二代文明与第一代文明在地理位置上并不重合,因此两者关系复杂。

在埃及,虽然拉美西斯三世成功击退了“海洋民族”的进攻,但整个国家已经疲惫不堪,滑向衰弱和分裂。最终的结果是野蛮人在接下来的两百年里通过某种“和平渗透”逐渐建立了对埃及的统治。[9]

在希腊地区,是一种“猝死”的方式。曾经毁灭了弥诺斯社会的迈锡尼社会,这次遭受了更彻底的文明毁灭。“砖石技术被遗忘,照明工业被忽视,黄金消失,从米诺斯文明传承下来的精美服饰风格也被抛弃。文化财富的源泉枯竭了。”[10]这一时期甚至连古代爱琴文字也完全失传了。

人类文明史上,文字在短时间内失传,突然出现新的文字代替旧的文字。是非常罕见的情况,从中可以推断出旧文明毁灭的惨烈程度。因为语言主要是通过女性代代相传,如果突然断裂,往往意味着不仅聚居区被彻底摧毁,还会发生种族灭绝。

第二个黑暗时代

在第一个“黑暗时代”之后,大约是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文明开始出现,随后是一直持续到公元5世纪的古罗马文明。

关于这段1300多年文明的历史文献、建筑遗存、考古发现太多了,大家都很熟悉,这里就不赘述了。让我们把重点放在古罗马文明衰落后的第二个“黑暗时代”,也就是著名的“中世纪”,因为这个时代是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的关键时期。

图8:一幅19世纪的画展示了日耳曼领袖奥德亚克废黜罗马皇帝罗慕洛为王。

476年,日耳曼领袖奥德亚克废除了罗马皇帝罗慕洛的王位,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灭亡。此时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东哥特人统治意大利,汪达尔人统治北非,法兰克人和勃艮第人统治高卢。这些人统称为“日耳曼蛮族”,来自多瑙河以北、莱茵河以东的蛮荒日耳曼森林。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讨论只是触及到了“高加索人种”的北支,即“地中海大陆”划出来之后,阿尔卑斯山以北“小欧洲”的所有人。其实所谓的“高加索人”、“欧罗巴人”、“高加索人”的标准形象,指的就是这群人。由于北欧的弱光和寒冷气候,它们的肤色变浅,眼睛变成灰色或浅蓝色,毛发变成淡黄色或黄色,鼻孔变窄,鼻管变长,体毛增多。

这群有物理外貌的人,在整个古代世界的文明发展和创造中,基本上是缺席的。人类文明之光出现后的几千年里,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哪里,在做什么。

奇怪的是,日耳曼这个名字直到罗马帝国的朱利叶斯·凯撒时代才第一次出现。另一方面,中国的史书记载,如荣帝的名字,如全荣、宜颜、宜颜等。,都和黄帝、尧舜等古代帝王的记载一起出现。在《高卢之战》一书中,恺撒首先点名了“生活在莱茵河对岸”的一群人:日耳曼尼,他认为日耳曼尼是与高卢人完全不同的民族。与此同时,西塞罗写道,公元前60年3月,古罗马受到野蛮难民的威胁。[11]

这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罗马作为高加索人种南支的第二个文明高峰,基本上没有关注和了解其北方的远祖;日耳曼部落作为高加索人种北支的核心部分,完全与任何文明中心隔绝。

据说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第一次贸易接触是在公元前150年左右。这些野蛮人能提供的货物只有动物的皮革、树木的琥珀、自己身上的金发和被他们俘虏的奴隶。他们从罗马人那里换来的是酒。[12]由此,可想而知,在莱茵河东岸深不见底的密林中,没有农业和农民,没有定居的文明和社会秩序,只有四处流浪、居无定所、尚未走出狩猎采集阶段的野蛮人。

凯撒在高卢战役中写道:

(德国人)是尚武的,除此之外,他们只以狩猎为生……他们和男女一起在河里洗澡,用小块的鹿皮遮住他们的羞耻,暴露大部分身体。他们不注重农耕,主要食物是牛奶、奶酪和肉类;他们也没有明确的私有土地数量和明确的边界...他们认为最有勇气的事就是把邻居赶出家门,这样就没人敢住他们隔壁了...抢劫别人,如果发生在领地之外,不会让他们感到羞耻...[13]

图9:如题。图片来源:詹姆斯·霍斯:德国简史:从凯撒到默克尔

罗马属于“地中海大陆”,日耳曼国家属于“小欧洲”。高卢在罗马帝国时期分布在阿尔卑斯山南北,所以相当于“地中海大陆”和“小欧洲”之间的过渡和连接。可惜罗马帝国后期以来,“小欧洲”变成了日耳曼世界,而不是高卢世界。到西罗马帝国末期,所有的“地中海大陆”和“小欧洲”都被日耳曼人占领,“高加索人种”的北支统治了整个世界。

所以不管是高加索人种,欧罗巴人种,还是白种人,从罗马帝国灭亡开始,日耳曼人种就是核心,小欧洲诞生的西方也是日耳曼文明的核心。真正的西方历史不是始于古希腊这个地中海大陆,也不是始于横跨两大洲的高卢,而是始于小欧洲中心的日耳曼森林。

图10:公元526年狄奥多里克去世时的几个日耳曼王国(来源:詹姆斯·霍斯:德国简史:从凯撒到默克尔)

按照文明史上的“中国标准”来看,问题仍然在于,即使像罗马帝国那样强大,也未能成为“世界级”的定居文明,因此最终被蛮族入侵摧毁,陷入“黑暗时代”。换句话说,由于罗马帝国本身是由半开化的蛮族建立的,其文明远不如秦汉帝国发达。于是,在文明强大到足以抵御蛮族,同化蛮族之前,它自己的内部就开始腐败了。

凯撒代表着帝国的巅峰。他的“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在“地中海”可以说,也可以做,但在野蛮人遍布的“小欧洲”,远没有在埃及和伊比利亚那么神奇。如果说凯撒在公元前58-55年渡过莱茵河进攻日耳曼部落,与公元前129-119年卫青霍去病的“六击匈奴”和“漠北之战”相比,前者在规模和效果上都有很大不同。

事实上,在南方,罗马帝国可以隔着浩瀚的地中海控制整个北非,而在北方,日耳曼蛮族却没有办法隔着一条河。直到帝国末期,既没有征服,也没有同化。凯撒在孚日战役中的大屠杀远非决定性。半个世纪后,公元9年,总督瓦鲁斯率领的罗马军队在条顿森林之战中被日耳曼部落包围,全军覆没。

今天德国的中学历史老师会要求学生记住公元9年,因为这是德国历史和西方历史的萌芽时刻。从此,罗马帝国没有机会对日耳曼蛮族进行“罗马化”甚至“高卢化”,只能等待他们的覆灭。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高加索人种”的南支虽然早几千年就创造了伟大的文明,但其文明成果在“高加索人种”的北支冲出日耳曼森林后短短几百年间就被这些蛮族的远祖彻底摧毁了。

罗马帝国不是突然灭亡的。因为它的领土规模和高度的文明程度,与第一代文明中的埃及相似。是在野蛮人更深的渗透下逐渐死亡的。帝国历史的最后一段时期,恰逢野蛮人攻击文明的“黑暗时代”。《中世纪经济与社会》的作者汤普森写道:

当罗马帝国逐渐像破房子一样崩溃的时候,德国人把被破坏的省份填满(好像是这栋楼里的房间),和当地居民比邻而居。罗马人变得更加野蛮。同时,德国人更文明。……[14]

或许存在“日耳曼人更文明”的现象,但遗憾的是,这些完全野蛮人的文明起点太低,整体文明进程太慢。否则不用一千年就能“重新发现”古希腊罗马,大部分文明成果都是通过阿拉伯社会之手获得的。

这是篡改西方线性历史的学者最难自圆其说的。当东哥特人占领了意大利半岛,西哥特人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法兰克人和勃艮第人占领了莱茵河以西的整个西欧,之前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就在眼前,就在脚下。他们怎么能视而不见呢?就算我们没有继承发扬的能力,又怎么能回到一千年前呢?

答案是:日耳曼蛮族社会作为现代西方社会的起源,是古希腊罗马社会的破坏者,而不是继承者。或者说北支的“高加索”蛮族是南支“高加索”文明的终结者,而不是推动者。两者顶多是同一个“物种”,但不是同一个文明。关于这一点,阿诺德·汤因比写道:

在罗马帝国崩溃和我们西方社会逐渐从混乱中崛起之间,有一个“沉睡的中间时期”(约公元375-675年)。原来是旧社会身体一侧的肋骨,变成了同种新生物的脊梁。[15]

“物种”之间没有持续的传承和发展,A的一根肋骨可以成为B的脊梁,就像中国社会的肋骨分别成为韩国、日本、安南等社会的脊梁一样。实际上,西方社会对古希腊罗马社会的直接继承也仅仅局限在一根筋的层面上。

这是《高加索人种》前期的主要故事。后来者灭先行者,北方灭南方,蛮夷灭文明。每一次毁灭都导致文明的大倒退。这与“西方中心主义”所锻造的西方文明线性持续发展的历史故事完全不同。

当然,就像第一个黑暗时代一样,会从蛮族社会创造出新的文明。蛮族最大的优势是武功,最大的力量是劫掠,最大的机会是战争。在持续数千年的“黑暗时代”,日耳曼蛮族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接受了基督教;第二,他们在整个罗马帝国建立了封建蛮族国家;第三,他们通过“十字军东征”进入了世界历史的中心舞台。从此,“高加索人种”的北方分支正式代表了这个大种族。此前,那些肤色较深、眼睛和头发较黑、鼻道较短的南方分支,如北非、西亚、南亚的不同类型和亚种,开始让位于新主人。

正是通过十字军东征,“白人”的时代才真正开始。相比后来改变整个世界的壮举,之前的三场只能算是前期的准备和热身。因为真正让这些野性十足、精力充沛的白皮蛮族展现出最大的优势、发挥出最大的长处、抓住最大的机遇的时代,是一场由“十字军东征”激发出来的更加波澜壮阔、更加英勇的远征——大航海。

从此,历史尽人皆知。新兴文明,一般称为“西方文明”,首先从伊比利亚半岛冲出,然后从英格兰、荷兰等地冲出,再从整个欧洲大陆冲出,向世界各地释放日耳曼蛮族社会特有的征服和探索能量。

图11: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编年史

大航海之后,德国人已经今非昔比了。对日耳曼蛮族的重新评价,与对西方文明和“白人”的重新描述和塑造是同步的。大量类似于“平地起高楼”的说辞开始出现,比如:

德国人既没有艺术,也没有科学,也没有哲学,更没有文学;但有一点胜过一切:他们有品德好、身体壮的男人。正因为如此,它自身的价值使它成为未来的主人。[16]

西帝国的覆灭不能简单定性为灾难,因为席卷田野的不是携带无用冰碛的山洪,而是尼罗河水携带的肥沃沉积物。在所有野蛮人横行的地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崛起,比世界上任何文明都更能孕育的土壤正在孕育。[17]

在达到“翻案”运动顶峰的人当中,就包括了大哲学家孟德斯鸠。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将英国的“自由政府”归结为“日耳曼森林的优良制度”,将法国封建传统中的封地、封臣制度、领主司法权和贵族的诸多封建特权追溯到日耳曼人。

他在书中写道,黑暗的日耳曼森林处于严重的分裂状态,这些部落被沼泽、湖泊和森林分隔开来。我们甚至在凯撒的著作中看到,这些部落喜欢分开居住。这是政治自由的地理基础。山脉造就了希腊共和国,岛屿造就了英国的自由政府,森林造就了德国的优秀制度。

综上所述,在孟德斯鸠看来,欧洲之所以享有今天的政治自由,完全是因为北方的这些野蛮人。[18]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于公元98年完成的著作《日耳曼尼亚编年史》也及时被再次发现。在这本20页的小册子中,塔西佗将古代日耳曼人描述为“高贵的野蛮人”:自由、坚毅、正直、淳朴、忠诚。

虽然作者很可能根本没进过日耳曼森林,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为了警告日益腐败的罗马人,但这本书在修道院的角落里被发现已有一千多年的时间,是“文艺复兴”后时代的需要,因为它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德国人比罗马人优秀的铁证,即高加索人种的北支比南支优秀。进入20世纪后,这本书被希特勒视为纯正日耳曼血统的“圣经”和发动战争的终极灵感。[19]

这篇一万字的论述,简单讲述了“高加索人种”的基本概念和前世。因为只是在种族内部讨论,没有犯规,没有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的嫌疑。多了解一些种族问题的细节和进化史,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当今世界的巨变中看清历史的大趋势,这也正是70年对话5000年的初衷。

斯金纳主任可能正在重新定义美国未来的竞争战略,但我希望她至少能听听竞争对手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中国有唯一延续的文明,也是最有历史的国家,但中国政府官员会公开谈论“蒙古人种”和“东亚亚种”,这是不可思议的。相反,新时代的中国正高举“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的旗帜,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对比说明了什么?

下一篇回到主题,讨论“为什么西方在科学上领先?”敬请关注。

本文为Observer.com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参考资料:

[1]陈静:中国人从哪里来?这三个中国男人可能是地球上最成功的人! . Sina . com . cn/articles/view//4c1e 905 c ga1f

[2]葛功尚,周庆生:《世界民族,种族与语言(下册)》

[3]同上。

[4]同上。

[5](德)黑格尔,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12月。

[6]同上(第四幕)

7同上(提议)

[8](美)作者埃里克·克莱因,雷佳译:《文明的崩溃:公元前1177年的地中海世界》(终章)

[9]阿诺德·汤因比、徐波等译:《人与地球母亲:一部叙事世界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10同上。

[11]詹姆斯·霍斯:《德国简史:从凯撒到默克尔》。

12同上。

[13]引自詹姆斯·霍斯:《德国简史:从凯撒到默克尔》。

14同上。

[15]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16]菲利普·范尼斯·迈尔斯:迈尔斯教授论世界史:中世纪史。

17同上。

[18]转引自蔡::《帝国,与封建法》

[19][美]克里斯托弗·b·克里布兹著,荆藤译:《最危险的书之一:塔西佗的《日耳曼年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3723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