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现在叫什么)

1982年10月,70岁的钱伟长被党组织任命为上海理工大学校长。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按照我国相关规定,一般副部级领导干部60岁就得退休,钱伟长已经70岁了。邓小

1982年10月,70岁的钱伟长被党组织任命为上海理工大学校长。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按照我国相关规定,一般副部级领导干部60岁就得退休,钱伟长已经70岁了。

邓小平笑着说道,“以钱伟长的能力,他的年龄不算。只要他有能力,愿意去做,他能做多久是没有限制的。”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钱伟长吧!

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现在叫什么)插图

图|邓小平图|邓小平

1912年10月9日,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叫七方桥的小村子里。无锡是鱼米之乡,河网密布。然而,在上个世纪初,西方科学蓬勃发展的时候,无锡人民还在遭受着封建主义的压迫和资本主义的剥削。

作为家中的长子,钱伟长的父亲肩上背负着生活的重担。他不仅要照顾他的妻子和孩子,还要照顾他的四个弟弟。他的生活很艰难。因为家境贫寒,钱伟长格外懂事。五六岁的时候,他就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在田野里,经常可以看到钱伟长割草;在河里,你可以看到他有时潜入水中抓虾;或者在他家里,他被埋在纸箱子里。

虽然家里很穷,但钱伟长的父亲非常重视教育。钱伟长7岁时,被送到当地一所很好的学校。但不久,七方桥被一场大火吞噬,钱伟长的家化为灰烬。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

没有办法,父亲只好带着家人从七方桥来到荡口镇,钱伟长也转学到了一所小学。钱伟长一边帮家里,一边努力学习。

小学毕业后,母亲劝他去铁路局或邮局工作。由于生计所迫,钱伟长不得不辍学打工。1925年,父亲被巫溪县一所中学录用,家里生活得到改善,钱伟长得以在巫溪县继续求学。

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现在叫什么)插图(1)

图|钱穆图|钱穆

钱伟长来到巫溪县初级中学读书。因为成绩优异,他考上了叔叔钱穆任教的苏州高中。苏州中学在当时很有名气,有大量的优秀教师,舒适的教学环境,严格的教育制度。在苏州中学,钱伟长对历史和文学很感兴趣,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物理、化学、生物成绩很差。

后来父亲病逝,弟弟妹妹相继去世,对钱伟长打击很大。结果他化悲愤为动力,努力学习,同时考上了清华、交大等五所名牌大学。钱伟长听了叔叔的建议,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了清华大学历史系。

1931年9月,钱伟长怀着“文学梦”进入清华大学。同年9月18日,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当时“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并声称中国没有飞机和大炮,即使打不起来,也不如保存兵力”。钱伟长听了大怒,决定专攻物理系,学造飞机大炮。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的物理系今年因为九一八事变而变得非常热门。清华大一新生都想转专业到物理系,但是教育资源有限,只有10个名额。

为了调到物理系,钱伟长每天早上都要去物理系系主任吴的办公室。吴认为钱伟长物理成绩太差,只有5分,不如发挥他的文学特长,但他不同意。

但最终,在钱伟长的坚持下,吴决定让钱伟长在物理系学习一年。如果钱伟长今年期末考试物理和高数成绩没有达到70分,他就不能继续学物理了,只能回去好好学文学。

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现在叫什么)插图(2)

图|吴有训图|吴

面对吴提供的宝贵机会,钱伟长很高兴。虽然他物理考试考得不好,但他相信他能努力学习。好事多磨。钱伟长一整年都在努力学习,一天最多只睡5个小时。

就这样,钱伟长一个学期就把高中的课程全部补上了,大学的课程也学完了。期末考试,钱伟长每门课都在70分以上。四年后,钱伟长成为物理系最优秀的学生,他将自己的“文学梦”转化为“强国梦”。吴很重视钱伟长,收他为研究生,他们一起学习光谱分析。

1939年夏,钱伟长正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今年因为“庚子赔款”事件,英国在上海、昆明、重庆等地招收了20人公费留学英国。虽然只有20人报名,但当时有3000人报名参加考试。

钱伟长也想抓住机会,报了名,但选的专业只有一个人报名。考试结果公布后,钱伟长、郭永怀和林家翘并列第一。经过深思熟虑,他们三个都被录取了。

9月1日,22名留学生在香港集合,打算一起去英国。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对德宣战,无法接收留学生,此事一拖再拖。

同年12月,英国告知留学生来上海,安排他们去加拿大留学。在即将踏上轮船的时候,他们拿到了护照,但其中一个学生仔细一看,发现这其实是去日本的签证。

这可让同学们炸开了锅,一起说:“我郭不去日本留学,是因为日本侵略了我们的国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们的领土,屠杀了我们的同胞。”然后大家提着行李回家,看着船远去。

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现在叫什么)插图(3)

图|钱伟长在加拿大图|钱伟长在加拿大

直到1940年1月,钱伟长等人才拿到去加拿大的护照。在多伦多大学,钱伟长师从辛格教授,有条不紊地开展科研工作。

有一天下课,辛教授把钱伟长叫到办公室,问:“你来找我有什么打算?”钱伟长老老实实回答,“我以前是学物理的。我在国内读研究生的时候,对弹性很感兴趣。现在我想继续我之前的研究。”

辛教授听后眼睛一亮,拍了拍钱伟长的背,高兴地说:“太好了,我也在研究这个课题。大家一起努力吧!”于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突破了板壳固有统一的问题。

半年后,钱伟长终于达到了弹性的巅峰。通过艰苦的思考和繁琐的计算,利用张量分析的原理找到了统一的公式,这对于世界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突破。那年钱伟长才28岁。

这篇论文和爱因斯坦的论文一起被收录在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生日文集里,让钱伟长名声大噪。

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现在叫什么)插图(4)

图|《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图|弹性板壳的固有理论

由于钱伟长的杰出表现,多伦多大学于1942年授予他博士学位。后来,我收到冯·卡门的邀请,去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钱伟长来到美国,发现钱学森也在冯·卡门手下工作。

早在1936年,冯·卡门就开始倡导火箭推进系统的研究,并于1944年建立了喷气推进实验室。冯·卡门高度赞扬了中国学生的努力、勤奋和聪明。在冯·卡门的指导下,钱伟长的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钱伟长的主要任务是火箭起飞、火箭飞行中翻滚、火箭轨迹控制等。没过多久,钱伟长就发表了几篇论文,在研究和设计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之后,钱伟长参与了人造卫星的规划和研究。在这个课题中,大家都遇到了一个难题:很多科学家都设想过,卫星在Tai 空失去动力后,每绕地球一圈就会往下掉一点,最后坠入大气层烧毁。那么它每绕地球一周下降多少呢?冯·卡门把这个问题留给了钱伟长去计算。

我在钱伟长的宿舍里奋战了三天,在上班的第四天向冯·卡门汇报了结果。这个结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今天还在被大家使用。之后冯·卡门又让钱伟长做了很多其他项目,钱伟长又快又准。

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现在叫什么)插图(5)

图|冯·卡门图|冯·卡门

正当钱伟长在工作上小有成就,得心应手的时候,听说中国抗战胜利了,马上打算回国。但是冯·卡门怎么能让这么能干的助手回去呢?直接拒绝了钱伟长回国的要求。

眼看这个方法行不通,钱伟长只好另辟蹊径。几天后,钱伟长找到冯·卡门,用恳求的语气说:“我已经七年没回去了。我非常想念我的妻子和孩子。我希望你能允许我回家看看。请让我抽出时间去看望我的家人……”钱伟长如此感动,如此讲道理,冯卡门却无法拒绝。他同意回家探亲,叫他早点回来。

1946年5月,钱伟长踏上了从洛杉矶开往上海的轮船。他已经计划好永远离开。为了不被怀疑,他只带回了两个行李箱,都是最重要的研究资料,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回国后,钱伟长立即投身于清华大学的重建工作。他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同时也在其他三所大学兼职任教。他也不负众望,选修了这些学校物理系的所有课程。

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现在叫什么)插图(6)

图|钱伟长图|钱伟长

那时候老师工资很低,生活很苦。有了两个孩子后,钱伟长经常要借钱维持生活。

1948年,钱伟长面临人生的巨大困难。他以前的美国研究所给他寄了一本护照,并允许他的家人前往美国。

但条件是,钱伟长需要签订类似“如果中美开战,钱伟长必须无条件效忠美国”的契约。虽然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但钱伟长还是拒绝了美国的邀请。

同年,钱伟长参与创办了北京大学力学专业,出版了《弹性力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该班大部分成员毕业后成为我国力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为我国机械工程、航空空航天等领域做出了许多杰出贡献。

1954年,钱伟长和他的学生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出版了一本科学著作《弹性圆薄板的大挠度问题》。这本书里的解法也是公认的最经典、最实用、最便捷的解题方法,后被称为“钱伟长法”。

钱伟长一直默默研究科学理论,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自己的全部论文。仅1979年,钱伟长就发表了15篇研究论文。

1980年,钱伟长复职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又一次,他去了清华大学的论坛。他的课程吸引了许多听众。为此,钱伟长还新开了一门课,写了一篇60到70万字的演讲稿。

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现在叫什么)插图(7)

1982年,上海请求中央政府任命某人为上海理工大学校长,邓小平特别任命钱伟长为校长。钱伟长当时已经70出头了,有人认为他太老了,不符合要求。邓小平笑着说,“以钱伟长的能力,他的任命不受年龄限制。”钱伟长也愿意接受组织的安排。

钱伟长来到上海理工大学,发现这里有很多弊端,他总结为“四堵墙”。

钱伟长在会上指出:“办大学的根本目的是出人才,出成绩。”同时,他认为,要想把学校建设好,必须拆除“四面墙”。针对“四面墙”的拆除,钱伟长多次作了非常详细的阐述,可以概括为:

第一堵“墙”讲的是学校和社会的脱节。现在学校里教的东西不是国家建设需要的,就是跟不上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如果你想让大学继续得到社会的认可,你需要促进大学里的院系与相关工厂、研究所的合作,让大学更广泛、更深入地接触社会。

第二堵“墙”讲的是学校里院系和专业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跨学科。如果在各个学科之间筑起一堵高墙,学生们只会固步自封。目前各院系专业之间的对立状态和一成不变的观念,难以适应当今社会跨学科领域的合作,也难以面对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

第三堵“墙”是关于教育和科研的隔离。现在我们老师一般只教,教完很少做实验。这种教学方式必然会出现一张讲义用了十几年的情况。也不能一队教师只做教学工作,另一队教师只做科研工作。我们应该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的同时做科研,为一个教师团队和两个教学科研中心的目标而努力。

第四堵“墙”是教与学的矛盾。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的。他们只教学生知识,很少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我们的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老师向学生刚性灌输,教学理念存在很大问题。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我们需要的是具有自学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能力更强的人。

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现在叫什么)插图(8)

从上海理工大学到上海大学进行的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的脉络来看,钱伟长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拆四堵墙”。通识教育理念作为“拆除四堵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作为一种办学理念,为教育改革提供指导和支持,从而直接推动上海大学的教学改革。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钱伟长一直反对专业的划分,并把矛头指向了过度专业化的问题。他说,“以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行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多领域不同知识的碰撞,才能有更多的创造。

因此,他批评过去的专业教育:“狭隘的专业教育只能适应相对停滞的社会。”钱伟长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过去的大学教育体制和教学体系产生了很多弊端。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太死板,二是针对性太强。钱伟长指出大学教育的误区,说明我们绝不能局限于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而应该考虑学生的终身发展。

在钱伟长看来,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来看,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通才,而不是专科。教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当今时代的创新与进步,大多是因为专业之间不同知识的碰撞,而产生出现的。教理论力学的不可能不懂材料力学,教材料力学的不可能不懂自己专业领域的理论力学。

此外,钱伟长主张通过选修课拓宽学科和专业。他认为:基础的东西要宽,专业尽量去掉,用选修课代替。我们通过选课拓宽学科和专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院系的课程。因为从学生知识结构发展的规律来看,是在广泛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课程体系上,要拓宽基础,反对专业精细化,跨越学科发展,适应跨学科的新形势。

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现在叫什么)插图(9)

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钱伟长多次提到跨学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每个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比如,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从宏观到微观,从个体行为到群体行为的全过程;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行为,可以把两者联系起来。所以穿越是必然的,是客观规律。

同时,从人才培养的角度,钱伟长认为要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在交叉学科中发现实际问题,突破关键瓶颈。进行高等院校的改革,及时改进我们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使之达到现代化水平。

最后,针对学科融合的趋势,钱伟长明确提出文理结合。二战以来,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频繁,如计算机知识向其他学科的交叉等等。有时,几个学科之间会形成新的综合学科和边缘学科,即“学科融合”。

学科融合要求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也要融合,高等教育一体化将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

我国长期的学科分割降低了人才质量。因此,学科的综合发展势在必行,而专门教育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考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打破学科界限,提倡跨学科,提倡文理结合,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

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现在叫什么)插图(10)

在钱伟长的带领下,上海理工大学越办越好,后与其他四所大学合并,成为现在的上海大学。到1996年,上海大学已经成为中国100所重点大学之一。2007年,上海大学在全国30多所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估中名列第一。

钱伟长曾任上海大学校长,直至2010年7月去世,享年98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3221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