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制品(发酵产品有哪些)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题:生物发酵,这个行业将如何改变你我的生活?新华社记者张馨心发酵作为一种新材料,听起来有些陌生,正在被应用到很多领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题:生物发酵,这个行业将如何改变你我的生活?

新华社记者张馨心

发酵作为一种新材料,听起来有些陌生,正在被应用到很多领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从代餐、新型饮料等功能性食品,到更灵活的生活用纸、更功能性的化妆品,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与生物发酵密切相关。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第三届生物活性物质、功能食品、肠道皮肤健康高峰论坛上获悉,中国企业“贯穿”了生物发酵产业的相关环节,在食品、日化等领域开展实践。由于市场的发展,生物发酵行业也在加速发展,更多的新材料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

食品的功能,揭开生物发酵的“神秘面纱”

代餐、新饮料……一段时间以来,功能性食品逐渐流行起来。火爆的背后,是食品原料的开发和应用。

发酵制品(发酵产品有哪些)插图5月10日,参观者在进博会时尚生活及高端食品保健品展区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对多位与会专家的采访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功能性食品是具有特定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除了蛋白质、矿物质等传统功能性成分外,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和生物发酵技术在世界各地的食品原料和加工工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民营养规划(2017-2030年)》指出,要努力开发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品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近年来,有关部门批准了一批新的食品原料,丰富了食品内容,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以玻尿酸为例。2021年初,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批准华西生物申报的透明质酸钠作为新的食品原料,可应用于普通食品。

“华西生物十几年前就开始研究口服玻尿酸,为国外企业提供食品级玻尿酸原料。透明质酸钠被批准为新的食品原料,拓展了国内应用的新领域。”华西生物首席科学家郭表示,随着食品原料的优化升级,玻尿酸软糖等一批功能性食品陆续上市,生物发酵产业空加速扩张。

Sky-check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18000家生物发酵相关企业,其中50%以上是在5年内成立的。

“近年来,生物发酵行业的产学研合作日益密切,轻工、食品行业的科技成果数量快速增加。中国在许多功能性食品配料的工业化和应用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生物发酵工业协会秘书长王杰在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生物发酵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年均增长4.6%。发酵产品作为功能食品的重要成分,2020年的产量将超过370万吨。

“随着功能食品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生物发酵,生物发酵行业迅速进入大众视野。”王杰说。

创新和产业化模式更加完善。

生物发酵,看似是一个以分子为主的行业,与产业进步和消费升级有关。软组织填充物、创新药物、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随着技术的革新,许多领域都在发生变化。

发酵制品(发酵产品有哪些)插图(1)不同规格的玻尿酸产品(图片由受访公司提供)

业内人士认为,要将生物发酵整合到更多前沿领域,需要让产业化模式更加完善和高效。在增加基础研究的同时,应特别重视中试中的创新孵化。

“产学研合作对于生物发酵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非常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建在会上表示,生物发酵的研发周期长,影响大。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成果方面,尤其需要高校、创新平台、龙头企业进行中试,然后产业化,通过市场调整研发方向。

陈建说,在生物发酵应用于功能性食品方面,江南大学与华西生物建立了研究中心,企业、院所全链条合作开发日化、食品等终端消费产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创新模式。

“科研院所更侧重于0到1,咱们做1到10,10到100。”华西生物董事长赵岩表示,只有加大试点转化和产业转化,才能有更好的市场转化。

与会专家表示,在生物发酵领域,越来越多的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正在尝试搭建创新平台,开展共性技术和研究成果的中试和产业化。平台吸引了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产业链中小企业,不断增强了生物发酵创新链的韧性和活力。

提高标准,使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在会上表示,生物发酵涉及化工、制药、食品、酿造等多个领域。产品不仅包括散装产品,还包括化妆品、食品等。推动生物发酵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增强众多行业创新活力、开拓更广阔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生物发酵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创新标准和应用标准尤为重要。

以功能性食品为例,专家认为,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中的应用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但原料在食品中的科学合理应用需要质量规范、产品检验等标准化的研究和制定。

郭介绍,华西生物正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合作,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

王杰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生物发酵工业协会还将不断推进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未来,生物发酵行业将会诞生更多的创新,被融入更多的领域。要把科学基础转化为技术支撑,通过技术保证产品质量。”专家认为,一方面,要严格把握“新”的范畴;另一方面,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技术体系,促进产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2428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