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王朝(阿拉伯为什么败给吐蕃)

公元6世纪后期,南日伦赞统一了青藏高原的苏匹等部落,其子松赞干布(公元617-650年)于公元633年(贞观七年)建立吐蕃王朝。公元634年(贞观八年),唐朝应

公元6世纪后期,南日伦赞统一了青藏高原的苏匹等部落,其子松赞干布(公元617-650年)于公元633年(贞观七年)建立吐蕃王朝。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唐朝应邀与吐蕃联手讨伐当时与唐朝摩擦频繁的国家吐谷浑。让吐蕃彻底征服青藏高原,也埋葬了西域二百多年的边境之患。

松赞干布统治时期,青藏高原人口迅速增加到300万,整个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呈现出蓬勃繁荣的景象。

然后吐蕃王朝进入稳定发展期。直到100年后,赤松德赞(公元742-797年)才把吐蕃王朝推向另一个高峰。尤其是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吐蕃乘唐军平定内乱和边防空,十三进长安。赤松德赞统治时期,吐蕃王朝的疆域达到顶峰(图1)。

吐蕃王朝(阿拉伯为什么败给吐蕃)插图图1吐蕃鼎盛时期的版图(来源:地球知识局)

吐蕃王朝依然难以避免历史的螺旋。公元842年,末代君主达摩(公元797-842年)被刺身亡。皇室内部的危机最终导致国家分裂,青藏高原陷入长期混战。频繁的内乱和自然灾害对农业和经济秩序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公元869年,农奴不堪统治阶级的压迫,爆发了大规模起义。吐蕃王朝终于彻底崩溃瓦解。

对于吐蕃王朝的灭亡,学术界一直有多种假说:

政教矛盾理论

内部斗争理论

经济萧条理论

气候突变理论

前三种说法可以在史料中的大量文字记载中找到。至于第四种气候突变理论,虽然有学者讨论过,但至今没有相关著作发表。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代史官多关注帝王将相的历史,对利益点之外的重要事件关注甚少。另一方面,原因是缺乏精确测年的古气候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设。

围绕这一科学难题,201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在藏南昂仁错开展钻探工作,利用年代学控制可靠的岩心(与碳十四、铅铯、古地磁三套方法交叉验证),开展了高分辨率(~25年分辨率)孢粉分析,建立了过去~ 3600年以来的藏南地区(吐蕃王朝核心)。

吐蕃王朝(阿拉伯为什么败给吐蕃)插图(1)图2研究区概况和昂仁断层位置图。

昂措的孢粉记录表明,反映干旱环境的蒿属、莎草科、第一主成分(PCA1,反映干湿气候和环境的信息)在过去~3600年以来长期干旱。在这一过程中,三个指标都存在有规律的准周期性变化,干旱期的峰值年龄分别为~ 3000、2600、2100、1600、1100和500 cal yr BP(公元1950年以前)(图3)。

吐蕃王朝(阿拉伯为什么败给吐蕃)插图(2)图3昂仁错孢粉记录

为了阐明这种世纪尺度的干湿变化规律,研究人员使用希尔伯特-黄变换-集成经验模式分解(EEMD)去除噪声成分(c1-c2)和总趋势成分(c6-c9)。此外,通过对近3600年来准周期波动分量(c3-c5)的小波和谱分析,发现气候干湿变化

吐蕃王朝(阿拉伯为什么败给吐蕃)插图(3)图4花粉组合PCA1的时间序列分析结果。(A)五氯苯甲醚的EEMD分析结果;(b)分解后的PCA1光谱分析结果;(c)分解后的PCA1小波分析结果

在地质证据和文史资料的支持下,研究者终于可以回顾藏南的气候和吐蕃王朝的兴亡史。证据表明~500年和~210年气候周期叠加导致的湿度变化与吐蕃王朝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图4)。

总的来说,吐蕃王朝繁荣发展的两个阶段(囊日伦赞-松赞干布时期和赤松德赞时期)对应的是气候相对湿润的阶段;战争和饥荒爆发的时期对应的是气候干旱的时期,尤其是王朝后期(公元830-877年,即达摩掌权到二子争权)。约500年~210年气候周期叠加造成的严重干旱可能是吐蕃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认为百年尺度的周期性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有贡献。

吐蕃王朝(阿拉伯为什么败给吐蕃)插图(4)图5 ~500年和0 ~210年周期叠加气候背景及与吐蕃王朝历史文献对比结果。

参考资料:

1.林,2010。吐蕃王朝的分裂和灭亡。西北民族大学学报。4, 35-45.

2.世家索娜姆肯赞,1981年。《西藏列王记》,第232页。

3.王栋,2013年春晚。吐蕃王朝。

4.王钟,1958年。新唐吐蕃传证。166页。

5.林2015。西藏通史-吐蕃卷。943页。

6.北卡罗来纳州卡托,佐治亚州卡托,2004年。气候变化、社区和文明:驱动力、支持者还是背景噪音?四季Int 123,7-10。

7.李,黄,徐,沈,等,2021。青藏高原南部数百年气候循环及其对吐蕃王朝的影响。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578,110584。

8.吴,黄,东北,2009。集合经验模式分解:一种噪声辅助数据分析方法。适应性数据分析的进展。

9.徐,陆,洪,金,等,2021。多重测年技术在藏南高原昂仁金错全新世沉积物中的应用。第四纪年代学62,101148。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0892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