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扉页(论文扉页和封面一样吗)

海洋,一个浩瀚的水世界,倾注了中国人太多的情感。历史告诉我们,强于天下者必强于海,弱于天下者必弱于海。海权是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从第一艘国产核潜艇下水,到第

海洋,一个浩瀚的水世界,倾注了中国人太多的情感。

历史告诉我们,强于天下者必强于海,弱于天下者必弱于海。海权是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

从第一艘国产核潜艇下水,到第一次可燃冰试验开采成功,无不说明中国重装备必须自己造,中国制造必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海洋正在为中国经济提供澎湃动力,创新发展的“蓝色中国梦”越来越近。中国正在拥抱深蓝。

建造核潜艇:生与死!

2019年4月23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在青岛举行。三十二艘战舰浩浩荡荡列阵,潜艇编队某新型核潜艇亮相。

那一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研究中心)名誉所长吴由生站在电视屏幕前,感慨万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他终于看到了祖国走向海洋的欣欣向荣,中华民族航海图强的夙愿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1968年,吴由生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当时中国海军舰船发展急需基础理论学科的保驾护航。和前辈们有着同样爱国情怀的吴由生,深感新中国知识分子肩负的历史使命,二话不说,一头扎进了舰艇抗爆的实验研究。

该实验室位于太湖山麓,这是吴由生和他的同事们生活和吃饭的地方。像蒸笼一样的江南夏夜,肆虐的蚊、鼠、蚁,拼了老命也不曾动摇。他们戴着草帽,穿着靴子,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查阅资料、绘制图纸,汗水湿透了衣服,依然专注——那一刻,吴由生已经把自己的理想和祖国的命运绑在了一起——中国人要造自己的核潜艇。

将核潜艇作为动力装置,是大国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标志。上世纪中叶,中国人有一个强烈的建造国产核潜艇的梦想。但当时我国尖端技术基础薄弱,只能寄希望于苏联的技术援助。但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访华期间傲慢地拒绝了:“核潜艇技术复杂,要求高,价格贵,你们没有水平也没有能力研制。”

事后,毛主席作出指示:“核潜艇一万年造好!”于是,中国研制核潜艇的“09”工程诞生了。

“没有人真正知道,也没有经验可循。”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从吴由生投身科研的那一天起,就是他那一代人注定的道路。在他的记忆中,从物质到知识,用一穷二白来形容中国核潜艇的起步毫不为过。没有图纸,没有权威专家,没有外援,全靠四个字:自学,自学。

科技自立之路,往往伴随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艰辛。回望照亮中国自主创新的辉煌与梦想,无一不是耐得住寂寞,炼成钢。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全部集成起来,形成了我们的第一代核潜艇和第一代水面舰艇。”吴由生不想过多谈论生活和科研中的艰辛。“那是时代的标志。大家说有多苦多难都一样。”

和新中国70年的进步一样,科研人员的心血都倾注在“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这四个字上。在太湖岸边的小山坳里,吴由生和他的同事们一遍又一遍地做着舰船抗水下爆炸的计算、研究和试验。他一次次往返于无锡和中国西北的戈壁滩之间,参加了一系列的核效应实验。祖国的需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青年学者相互碰撞,相互启发。这种氛围成为新中国核潜艇事业起步的摇篮。

“作为科技人员,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回忆当年。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院高级工程师高星斗后来回忆说,当时的工作很紧张,项目时间很紧。那时候大家的口号都是“活着工作,死了算!”

1970年,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艇上有46000个零件,需要1300多种材料,不使用一颗外国螺丝。从1974年到1981年,中国先后实现了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和第一艘导弹核潜艇成功下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使中国具备了第二次核反击的能力,辽阔的大海成为阻挡外敌的海上长城。

海洋深处:中国不能做“旁观者”

2010年8月26日,科技部和国家海洋局在北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世界宣布中国“863”计划的重大成果——中国首个自行设计、自行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3000级海试成功,其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突破了3682米的世界海洋平均深度。至此,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伟人毛泽东为中华民族描绘的“可以去五海捉鳖”的宏伟梦想,随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深海飘扬,终于实现了。在这背后,以吴由生为代表的一批战略科学家功不可没。

多年来,吴由生在专注于水弹性和声弹性的同时,不断扩大海洋设备新技术的研发。

1992年,为了使海洋领域进入国家“863”计划,科技部组织了9人的“海洋高技术研究示范专家组”。作为海洋装备领域的一员,吴由生提出“863”计划要启动深海装备前瞻性高技术研究,建议开展“深海工作站和载人潜水器”高技术研究。他还主持起草了详细的论证材料。

“不能造海,就要造海。”由于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有着极高的技术门槛,当一些发达国家展开一轮利用深海油气资源的“海上勘探”时,许多国家只能“望洋兴叹”。吴由生和他的同事们坚信,在这方面,中国不可能是一个“旁观者”。

在寻找正确的方向时,吴由生和他在造船业的同事们一直坚持下去,并组织了他们自己的研究。2000年和2001年,他陪同许院士向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汇报深海载人潜水器技术和项目立项情况。

“宋健同志表示支持中国的深海研发。他问,‘世界上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是多少?’我回答‘日本是6500米’。宋健马上说:‘那我们就搞7000米项目吧!”今天,当时的每一句话都铭刻在吴由生的脑海里。

在科技部和原国家海洋局的大力支持下,2001年,“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项目终于列入“863”计划,2002年7月9日通过合同评审。

7000米载人潜水器即将研制。谁将是总设计师?吴由生想到了他退休的老同事徐芑南。于是,他用越洋电话给徐芑南回了电话,于是蛟龙诞生了。

“要想国家富强,就不能忽视海洋。财富来自大海,危险来自大海。”中国是海洋大国,21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在吴由生看来,当前,中国海上方向对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作为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主张海域的海洋强国,捍卫国家领土、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任务艰巨繁重。

深海勘探和开发:我想为我的国家服务到生命的尽头。

1984年10月,英国伦敦布鲁纳大学,正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主席注意到,在后来被英国水弹性研究人员奉为“圣经”的博士论文扉页上,中国留学生吴由生写下了一行铿锵有力的诗句——“献给我的祖国”。

毕业后,吴由生带着6个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加速度传感器登上了回国的飞机。回国后,他根据国内实际需要,继续开展水弹性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并不断发展,使其始终处于世界前沿。同时,他本人也成为我国舰船抗爆研究的理论奠基人和国际三维水弹性领域的开拓者。

“我的一切都是国家和人民给的。我一辈子都在努力让祖国强崛起。”强烈的家国情怀,这是吴由生和老一辈科学家的共同印记。

出生于1942年的吴由生开玩笑说他“戴着红领巾,在红旗下长大”。他从不多谈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总是感谢国家和人民的“恩赐”:他的中学是上海最好的高中,他的大学是新创办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他去清华读研究生,接受严格的训练。“我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当然也要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一辈子。”

“我一直觉得我们国家起步晚,不努力是不可能赶上别人的。”如今,年过50的吴由生仍然过着没有周末的生活,工作强度惊人。

“蛟龙”号下水后不久,吴由生就投身于一项更高水平的深海装备技术——“深海空站”的总体规划和技术研究。

“这是因为拥有强大的深海作战能力已经成为新世纪海洋强国的战略取向。”根据吴由生的分析,载人技术和无人技术的结合将是深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发展方向。深海空站的定位是提高深海资源和环境探测能力,提升深海开发和工程作业能力,代表了深海载人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这些研究将推动船舶、能源、动力机械、材料、水声、电子信息等诸多领域的科技进步。“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将在未来深海资源的勘探开发中占得先机。我们的年轻科学家有能力推动中国深海装备技术研究继续快速前进,走向世界前列。”吴由生充满了信心。

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中国海洋强国建设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今天的中国,正在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几十年来,吴由生见证或参与了一个个中国自主研发、世界领先的海洋装备相继入水,见证了中国掌握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关键技术的巨大成就。他推崇大国重器,他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追求着深蓝的梦想。

科研之路是一辈子的。吴由生见证了新中国70年的蓬勃发展。从贫穷的岁月到今天国力的强盛,“自力更生”和“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不变的坚持。“爱国就是把所学运用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行业,发挥最佳效用,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的有机结合与和谐统一。”他向他的年轻一代传达了这一信息。(记者王会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0643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