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下(孟子三章第一章的翻译)

第六卷滕文公下的全文注释和音频▲点击上方绿色小音箱听音频。中国经典孟子,第六卷,滕文公(第1-5章)中国经典孟子,第六卷,滕文公(第6-10章)刘娟夏本文由十章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三章第一章的翻译)插图

第六卷滕文公下的全文注释和音频

▲点击上方绿色小音箱听音频。

中国经典孟子,第六卷,滕文公(第1-5章)

中国经典孟子,第六卷,滕文公(第6-10章)

刘娟夏

本文由十章组成。第一、二、三、七、十章都涉及到学者出身的讨论。在孟子与弟子的交谈中,他不止一次对“不见君”的做法表示过怀疑或不解。从孟子的解释来看,他的态度包括两个方面:要保持人格独立和自尊,但不能装清高,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子。在第三章《与周筱录的问答》中,孟子揭示了这两种态度的深层动因:君子渴望当官,但必须走正道。他的意思是,第一,必须遵循手段和方式的原则,这和第一章“直找东西白找”的批判联系在一起。这里表现了孟子反对量利行为的思想,我们可以称之为“非公道德观”;第二,君子要用世,要有为,我们可以称之为“实干品格”。非功利的道德使孟子保持了人格独立和自尊,这也是他鄙视公孙衍、张仪等谋士的原因。入世的实践品格,使孟子在待人接物上有了一定的灵活性。正是基于这一立场,他对端木蕻良、刘协、陈仲子等老实人进行了批判。这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就是儒家“中庸”原则在起源上的具体体现。本章其他章节分别论述了士的价值和使命(第四章和第九章)、仁政的意义和实行仁政的决心(第五章和第八章)、人才和能力的提升(第六章),其中第九章尤其值得注意。由此,不仅可以理解孟子、杨朱与翟墨学说的差异,而且可以看出他承担了“正心抑恶”的道德责任。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三章第一章的翻译)插图(1)

《孟子》是一本记录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书。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柯,本名,战国中期周国(今山东县东南)人,离孔子故里曲阜不远。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继承者,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三章第一章的翻译)插图(2)

《孟子》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儒家学术著作,也是中国古代一部专门的散文集。它气势磅礴,感性而逻辑;既雄辩又深思熟虑。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来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来的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都有很大影响。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三章第一章的翻译)插图(3)

传世《孟子》共七章十四卷:梁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高子”上下;上下“敬业”。《易矩》指的是孟子的七章,给世人如何为人处世的规则。

孟子的出生大约在孔子去世(公元前479年)前一百年。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故事很少。《汉书·诗传》中有他母亲“破织”的故事,《列女传》中有他母亲“三迁”“去齐”的故事,可见他对母亲的教育亏欠良多。据《列女传》和赵琪《孟子》碑文记载,孟子曾受孔子孙子子思之教。但从年代来看,似乎不太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是“一个受其职业教育的人”,这是可能的。孟子的学说是受子思的影响,无论是受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列为一派,这就是后来儒家所说的思孟学派。

像孔子一样,孟子带领他的学生游历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在担任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像孔子那样的重用,他回到家乡讲学,和他的学生万章等人写了一本书,说:“诗书序,叙仲尼之意,作孟子七首。”(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孟子》共七章,每章分上下,约三万五千字,共二百六十章。然而,《文艺志》记载了十一部《孟子》,比现存的《孟子》多了四部。赵琪注《孟子》时,认定十一条,认为七条为真,七条以外的四条为假。东汉以后,这些文章相继消亡。

赵琪在《孟子》碑文中将《孟子》与《论语》相比较,认为《孟子》是“仿圣而作”。所以《汉代文艺学史》虽然只把《孟子》列为子书,但实际上是作为辅助汉人心目中“经”的“传记”书。汉文帝分别授予《论语》、《孝经》、《孟子》、《尔阿雅博士学位,称为“传记博士”。到了五代后蜀时,后蜀的主人孟昶命人用楷书刻石十一经,其中就有《孟子》,这可能是孟子被纳入经典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刻下了这十一部佛经。到南宋孝宗时,朱所编的四书被收入《孟子》,正式把《孟子》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地位。元明以后,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是读书人的必读书。

东汉注《孟子》和宋代朱注《孟子》具有重要意义。清代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写了《孟子正义》一书,是一部力作。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比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乱,社会更动荡。同时,思想更加活跃,正如百家争鸣。因此,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又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说,确立了他在儒家中的重要地位,成为继孔子之后的正宗大学者。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洲圣人”。

《孟子》和《论语》一样,是一种记录散文,但与《论语》相比有明显的发展。《论语》朴实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论点犀利,机智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的谈话,对后世的散文写作影响深远。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三章第一章的翻译)插图(4)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0419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