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谓大同(是谓大同前三句)

“大同”一词最早见于《庄子·载友》:“褒形褒身,合乎大同,无我则与大同。”郭象注:“其描写无异天地。”成书:“圣人有高洁之貌,与二义大道有约。他不从外部窥视宇宙

“大同”一词最早见于《庄子·载友》:“褒形褒身,合乎大同,无我则与大同。”郭象注:“其描写无异天地。”成书:“圣人有高洁之貌,与二义大道有约。他不从外部窥视宇宙,从内部也没有自己的身体。”“大同”是指与宇宙的融合。

之后《礼记》出现在大同:“道行上,天下为公,选拔才干能力,培养信仰,使老人不仅亲如至亲,而且独生子,使其老有所养,强有所用,幼有所长,孤有所病者有所养。男分,女还,货弃于地。”“大同”是指儒家提出的一种理想的社会概念,与“小康”相对。从此,“大同”一词有了全新的含义,“大同世界”成为全人类的理想社会。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首次采用“大同”作为国号,历时12年(535-546),而辽太宗卢野德光采用“大同”国号,虽然只用了一年(947),也反映了统治者对国家统一的追求和对人类社会理想的向往。

是谓大同(是谓大同前三句)插图

作为地名,“大同”一词最早出现在隋代。据《长孙晟传》记载,十九年(599),“染干因盛奏为攻器,欲奏同城。出六个总经理,取汉王之节,分出路来商议。”这是历史文献中对大都市最早的记载。大同市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戈壁,是居延大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址由内外两道城墙组成,俗称“马圈城”。隋炀帝三年(583年),隋文帝下令废郡,郡归国家统一,凉州归桐城(今大同城址)管辖。当时突厥已分裂成东突厥和西突厥,居延地区北面与东突势力接壤。因此,大同市地处边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唐元年(685)后,突厥占领漠北,悬拱四年(688)。安北本部由漠北回鹘部南移至同城,即大同市,以容纳已加入漠北的突厥人和已南移的回鹘部。据《元和志》卷四《日德军》篇:“甘州东北一千零十八里,为隋朝大同镇。竖拱元年(685),置大同镇。”这个镇位于“删丹县,北跨张掖河,西北出鹤立山峡,东北沿河东蜿蜒千里。”唐代设同城守捕,后改为宁口军,统领居延地区军事防御。

此外,还有一个大城市位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西部。据《乌拉特前旗》记载:“隋大业三年(607年),丰州改为婺源县,九原县、丰安镇、大同市设在县内。“天宝十二年(753),安司舜“奏废跨堡军,求建大同、川西军”。唐玄宗把它命名为金奎大军,不久就改为天德军。大同遗址原为黄河故道。城的平面是方形的,城墙是夯土造的,南墙从中间开。后来由于黄河改道,河水漫入洼地形成乌梁素海,城址现已被湖水淹没。

今天的大同是指位于山西西北部的大城市。始建于战国时期,秦汉为平城郡,北魏以平城郡为都城,北齐以洛阳为都城,隋以衡安镇为都城,唐以云州为都城。辽朝崇熙十三年(1044年),云州升为西京大同府。此后大同之名不变,更名为大同路,明代改称大同府。

关于大同地名的由来,我们先梳理一下大同入唐后的历史沿革。唐朝初年,玛依的刘武周在李世民的追击中被杀,唐朝还没有真正控制松北之地。此时,北恒郡的设置可能是一个骗局。直到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从朔州定襄城北(今内蒙古托克托附近)出发,辗转云州、定襄两县,大同才真正被唐朝取得。唐高宗永春元年(682年),突厥悄然破定襄,废州,民迁朔州。开元十八年(730)复云州[5],天宝元年(742)改云州为云中郡。天宝十四年(755年),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大同军高马德岫岩在云州反叛唐朝。直到至德二年(757年),史思明投降唐朝,云州回归朝廷。次年,云中郡改为云州。由此可见,大同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唐代成为北方重要的军事前哨,是众多兵马云集,各民族兵马相互角逐的战场。

是谓大同(是谓大同前三句)插图(1)

唐高宗、武侯时期,为了加强边境地区的防卫力量,改变临时征兵的困难,在边境地区沿线设置了军事驻防单位,分为军、驻防、镇、守备等。,而我们这个时代的通俗制度是在唐五代逐渐建立起来的。因为大同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很早就进入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体系。条禄元年(679年),已加入唐朝的突厥部落再次造反。唐朝派出大量的战马开赴前线,云州成为这场战争的主战场。条禄二年(680年)七月,唐军“破突厥六万,骑上云州”。故杜佑《通典》记载:“大同军,雁门县北三百里,在刁路被突厥南侵,开裴行健,统兵九千五百,马五千五百。去南院八百多里。”应该说,大同军成立的证据是非常充分的,这也是文献中关于大同军最早的记载。然而,据唐记载,“大同军,位于朔州,属大吴军。鲁二年(680),裴行健改属军。天申二年(691年)改为平帝君。大足元年(701年)五月十八日,改为大武君。开元十二年(724年)三月四日改为大同军。”这支军队永久驻扎在朔州,原名不是大同军,而是部署在朔州、云州的桑干河流域,是北方地区一支人数众多的军事力量。

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开元五年(717年),回鹘、铜锣、普古、巴图古等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为了妥善安置他们,唐政府“将汾山阳郡设在大同军事城”开元十八年(730),恢复云州时,大同军仍在山阳县东的马邑支(今朔州)。开元二十一年,“河东节度使,北隅,北地,山,大同,横野,等四军,辛,戴,兰三州,守捉云里。在可汗之家西北270英里的云层中继续追赶。大同军,代州以北三百里。”这里的云卫应该是内蒙的老地方,所以代州以北三百里的大同军已经转移到了山西大同附近[8]。《旧唐书·地理志》也载:“大同军防使。州刺史引之,关云,魏,朔。”说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大同军防使已迁云州,应是大同地名的最早起源。也就是说,大同的地名来源于唐代山阳县(今朔州玛依)的大同军。不久,大同被命名为军事城市。大同以一个军的名字进入我们的城市,开始了从军名到地名的华丽转身。

是谓大同(是谓大同前三句)插图(2)

唐天宝三年(744年)“我们在朔方的时候,使王忠嗣建大同、靖边,迁清填横野军。”据此,王仲嗣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到迁居河东之前的各项建设工程,都在我们朔方时代的职责范围之内。“建大同、靖边两城,迁清填横野军。”东西在华北境内,迁徙到青赛恒业是为了充实靖边、大同两城。据今王钟思碑上的碑文记载:“公起于驻扎岱北的马邑镇军,外领取自通,弃奔而奔,以迎社稷。河东,云中大同之城,迁徙至青赛、横野、彰武左翼。而北边则必降服于武功,筑一静缘,一片云雾,直上彼岸。”叙事系统用前后,分别,说明河东怎么建,朔方怎么建。据《旧唐书·地理》“天宝元年(742年)云州改为云中郡。”两者不仅在时间上是一致的,在面貌上也是一致的,充分说明这是唯一可信的唐代大同军事城建设的文献记录。修建后的大同军事城更是坚如磐石,固若金汤,这也正是恒安人郭所说的:“恒安之地,王者故都,山川形成胜势,足以险固。突厥方强,做我的唇齿。依此而建城,世间之变,足矣。为什么要下凡于人?“这说明大同军事城的军事地位正在逐步加强。

大同军初设防御使,由云州刺史、灌云刺史、卫刺史、朔州刺史领衔。中唐以后,为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升为我大同军都督,固定驻地在云州。根据大同周边多年出土的大量唐代墓志,记述了墓主的居住地和埋葬地,有时称云州城,有时称大同军城。这两个名字据说贯穿了一百多年来的10多篇墓志铭,可以证实唐云可能与大同军城生活在一起,这意味着唐云可能和大同军城实际上是理想的城市。唐初,我们这个时代的制度建立时,只有武将一职,主要负责军事和防御外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后来随着北方战事频繁,逐渐接管了一个区的军政财权,辖内各州刺史受到牵制,还兼任驻州刺史。从大同出土的唐代墓志来看,大同记载的军城数量明显高于云州城,反映出大同武将的地位高于云州城刺史,从而使大同军城的知名度远远高于云州城,这也为大同城军名转化为地名奠定了基础。

唐五代末,大同成为沙陀部和吐谷浑和梁多部争夺的主要地区。继之后,大同军被任命为云州节度使,继金之后,石敬瑭又因契丹的援助而割让十六州给契丹。辽朝初年,还是云州,大同军被任命为我们的使节。随着西夏实力的增强,大同的战略地位变得非常重要。崇熙十三年(1044年)升为西京,名大同府,辖二州七县。云州地名已经完成使命,退出历史舞台。311年后,大同军城与云州城并名,大同的名称终于完成了从军名到地名的转变。此后,金尹稚在元代被命名为大同路,明清时仍称大同府。此后一直没有改变,从而成就了充满儒家理想社会理念的大同之名。

是谓大同(是谓大同前三句)插图(3)

关于大同军事城即云州城的位置,根据大同出土的唐代墓志,以大同城为参照物,标注出墓主人埋葬地点的位置和大致距离,与大同的明代府城相吻合。据大同考古人员调查,大同明代府城四面有三层夯土墙。早期为北魏、中期为唐代、最外侧为明代的夯土墙,这说明今天的明代大同府城是在北魏平城和唐云城外夯土墙的基础上建造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同城的街道布局与洛阳李芳、长安、隋唐时期的街道布局一样,都是正方形的城市,每边一个门,四条街道相互连通,形成一条大十字街。大十字街每个角落都有一条小十字街,东南角的小十字街是保存最好的一条,体现了小十字街是一个城市的较小单元。这种统一的棋盘布局体现了隋唐时期城市街区的布局特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9856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