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评级机构(美国四大评估公司)

“复星负债达6500亿”“监管部门要求摸清复星底数”......就在复星陷入舆论漩涡不久,标普全球评级于9月16日宣布,将复星国际的长期本金信用评级及其担保的高

“复星负债达6500亿”“监管部门要求摸清复星底数”......就在复星陷入舆论漩涡不久,标普全球评级于9月16日宣布,将复星国际的长期本金信用评级及其担保的高级无担保债券的债务评级由“BB”下调至“BB-”,展望为负面,并将流动性评估调整为略低。

虽然标准普尔对复星的评级没有出现严重的负面现象,但企业评级下调对企业的影响很大,会对企业的市场形象、融资和投资者的关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要客观分析、理性判断评级机构的评级情况,既不能过分相信评级机构的判断,也不能嗤之以鼻。就标普对复星的评级而言,我们认为应该采用“二分法”实事求是地看待复星的债务情况,而不是盲目下结论、发表意见。

四大评级机构(美国四大评估公司)插图其实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债务规模大是必然的。尤其是对于扩张速度快、业务板块多、主营业务复杂的企业,负债规模大是大概率事件。原因是完全依靠自有资金无法快速扩张。很明显,这和企业管理者的思路有关,和企业走什么样的路有关。在这方面,不仅中国企业面临这样的问题,外国企业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只有那些在扩张中倒下的企业,才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从复星集团的发展来看,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业务范围太广,扩张速度太快,发展太激进。但相对于一些企业,复星似乎更稳健,即更注重实体产业。复星医药、豫园、舍得酒业等。都是复星的关联企业。即使有一部分是通过收购获得的,也说明复星想扎根实体。更何况,豫园股份及其愿意洒业务,还能在产业链上形成业务连接和呼应。但从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来看,复星设计的四大板块,健康、幸福、富裕、智造,还是显得有点鱼龙混杂。由于四大板块内容过于宽泛,很容易陷入不集中主业的窘境。尤其是金融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

四大评级机构(美国四大评估公司)插图(1)但复星目前的困境,与四大板块业务广泛,全方位出击有关。如果主营业务集中,扩张步伐稳健,困难可能会小很多,甚至没有任何困难,也不会让外界觉得负债累累。根据复星集团提供的资料,如果排除金融保险机构的债务,以及豫园股份不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债务,真正归属于复星国际的债务只有1000亿元,而对应的总资产达到2700亿元。

显然,这是不应该说的。无论什么级别的债务,都是复星的债务,复星必须认这个账。不同的是,复星的债务情况并没有评级机构说的那么“负面”,而是有困难,是企业能力所能克服的。

四大评级机构(美国四大评估公司)插图(2)事实上,今年以来,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关注度有所提高,评级角度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于遇到一定困难的民营企业,没有全面的分析和客观的对待,而是先入为主的唱衰空的思维。据统计,2022年,三家国际债务评级机构已对190家中国民营企业给予负面评级,其中穆迪67家,S&P 59家,惠誉64家。对中国民营企业如此关注,对多达190家中国民营企业给予负面评价,恐怕已经不是一般的评级问题,而是有意的“唱衰空”。因为美欧经济不如中国,而且美欧企业问题很大。但是评级机构不关注他们,或者说不关注中国企业。为什么?尤其是复星,如果放在美国和欧洲的公司,甚至可能获得很高的信用评级。

正因为如此,国际评级机构给予复星的负面评级,必须客观看待,理性分析。既要看到复星债务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债务规模控制不科学、不合理、不有序,又要看到复星在产业发展上更加重视实体产业,把握前沿方向。近日,复星将获得工行数十亿信贷支持,与汇丰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复星党委书记、复星国际副总裁朱拜会相关领导的消息,也说明复星并没有外界传言的那么“危险”。尤其是2020年以来,实现了“退大于投”的战略,如退出主业,退出部分行业和领域,转让非主业股权等。比如最近备受市场关注的金辉酒业股权转让,就是“退大于投”战略的具体操作,说明复星还是“醒”得更早、更及时、更积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9754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