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排名顺序(为什么四大名著有三个悲剧)

[读者说]作者:苗怀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大众文学研究院副院长)对于许多读者来说,四大名著可能是最熟悉的古代文学作品。就算你没看过原著,至少也是通过电视剧

[读者说]

作者:苗怀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大众文学研究院副院长)

对于许多读者来说,四大名著可能是最熟悉的古代文学作品。就算你没看过原著,至少也是通过电视剧、连环画甚至电子游戏接触过。你对里面的主要人物和重要情节并不陌生。再熟悉不过了,但如果你问四大名著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亮点,很多读者未必能告诉你为什么。

四大名著排名顺序(为什么四大名著有三个悲剧)插图陈红柱四大古典小说导论,商务印书馆

很多读者不满足于仅仅熟悉里面的人物和情节,还想从中获得生活的感悟和审美的愉悦。这种阅读可以称为深度阅读,需要一些专业书籍的指导和帮助。但是要找到一本合适的导游书就不那么容易了。读者不是专业的研究者。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阅读和欣赏,不需要掌握太专业的知识。不过他们毕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对作品也相当熟悉。如果他们讲得太简单,就起不到引导作用。到底应该讲什么知识,讲到什么程度,这个需要处理好。

看了陈虹教授的《四大古典小说导论》,感觉是一本很适合大众阅读的通俗学术书。

这本书是作者在大学课堂上做的讲座,具有阅读指南的性质,很受学生欢迎。因为面对的是年轻的大学生,定位在知性和学术之间,做法是“不罗列知识,也不做太专业的讨论”。我觉得这个定位也适合大众。

就知识而言,无论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红楼梦》,它们的作者、版本、评论等基本问题既是读者关心的,也是他们需要了解的。然而,四大经典小说的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相当复杂,而且经常引起争议。如何向他们介绍这类知识,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作者对此处理得很好。

比如红楼梦讲座,第一节专门介绍知本和成本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们的异同。学术界有共识。对于两个版本的优缺点,作者避免作无意义的陈述,保持客观的态度和灵活性,指出两个版本各有特点和弱点,不必采取非此即彼的极端态度,建议采取多元化的做法,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个版本。这种引导对读者来说非常重要。正如作者所说,胖书和课本书的优劣本来是一个学术问题,结果却变成了水火不容的立场之争。过多的感情投入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书中还介绍了《三国演义》的作者和创作动机、《水浒传》的成书和流传、金圣叹的评点、《西游记》的作者和版本等。

学术方面,无论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红楼梦》都是杰出的学者,每部名著都有上百部研究专著。为了读者的接受,作者采用了简洁明了的写法,而不是什么都求。而是他先抓住作品的核心特征,用一句话概括全书,然后围绕这个核心观点进行深入解读。比如《三国演义》在百姓眼中是一部政治军事史,《水浒传》是一部正义与野蛮的交响曲,《西游记》是一部宗教的游戏。

这种概括非常准确、到位,既符合作品本身的特点,也符合读者对它们的印象,所以容易接受。以西游记为例,这部作品写的是佛教,去西天取经的队伍由唐僧等佛教徒组成。如来和观音也是佛教的代表。同时,作品也写道教、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都是道家的代表。作品中有佛道争鸣的描写,有对佛教的褒贬,也有对道教的褒贬。人们对这本书的宗教倾向意见不一。作者认为《西游记》只是一部文学作品,不是宗教作品,小说家吴承恩也不是虔诚的信徒。于是,吴承恩用文学的笔法将宗教“游戏化”,借助佛道的描写,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对《西游记》中宗教描写的矛盾有一个更合理的解释,这无疑有助于对《西游记》的理解和欣赏。其他作品的概括也是有启发性的。

作者对四大名著的总结可以合在一起看,完整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世界、社会、人生的认知,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

《三国演义》反映了人们对政治和军事的关注以及他们的历史观。《水浒传》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另一面,一个正常社会之外的绿林世界。《西游记》反映了中国人的宗教观和对未知世界的幻想。《红楼梦》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描述了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以及残酷的世界。把四部小说结合起来,可以照顾到中国古代人的精神世界。它们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彼此之间有着内在的呼应和联系。

围绕四大名著的这些鲜明特点,作者阐述了自己多年的学习体会。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书中提出的很多观点也充满了原创性和深度,这是本书的亮点。

比如《红楼梦》对“玉”和“石”文化的分析。笔者认为,要认识贾宝玉艺术形象的文化意义,不妨从“石头”这个形象入手。《红楼梦》中的“石头”有几个身份,这几个身份之间是有联系的,但这种联系并不是没有矛盾的。首先是整个故事的讲述者。“刻”在石头上的《红楼梦》,是道士空空从师哥那里抄来的,交给曹雪芹整理。其次,是整个故事的在场。贾宝玉像全息相机一样戴在身边。斯通也参与了故事的发展。变成了玉,成为了贾宝玉的象征,导致了“金玉良缘”和“木石结盟”的冲突。当贾宝玉对“假”宝玉的身份和“金玉良缘”的安排不满时,就会把它扔出去砸碎;贾宝玉被施了魔法,就有驱邪的作用,等等。最奇怪的是,贾宝玉沉溺红尘时,灵性丧失;经过和尚用迹头“揉”了一下,恢复了它的灵性,贾宝玉的灵性也恢复了。换句话说,它不仅是贾宝玉的护身符,还和贾宝玉“通灵”。石头作为一种物理存在,坚硬不变,是一种顽固的物体。在文化建构过程中,这两个方面被赋予了具象的意义,于是就有了“坚如磐石”、“海枯石烂”、“万劫不复”等词语。

总的来说,作为一本通俗的学术读物,这本书在知识性和学术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打开四大经典小说的途径。

《光明日报》(2022年1月26日第1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9740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