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抗日十大名将()

八十一年前的今天,1937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爆发的日子,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抗日战争时期,在正面战场上与日军作战的国民党军队中涌现出许多英雄,特别是国军中

八十一年前的今天,1937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爆发的日子,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抗日战争时期,在正面战场上与日军作战的国民党军队中涌现出许多英雄,特别是国军中的几位高级将领,他们不畏艰险,勇于牺牲,沉着指挥,誓将侵华日军赶出中国。

下面是笔者列出的国军正面抗日战场著名抗日军人TOP10,排名第一,可以说是无可争议的。

前十名魏(1897-1960)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他是国民党军队在魏的二等将军,人称“虎将军”。当时日军华北最高指挥官伊藤·伊藤称他为“支那虎将”,美国人称他为“常胜将军”。

魏出生于安徽合肥县。曾就读于湖北陆军军官学校,后加入广东第二集团军。抗日战争中,魏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第十八军(八路军)归他管辖,双方交往甚深。甚至国民党内有些人认为,魏有意偏袒八路军。在此期间,魏组织指挥了忻口战役、郑州战役等大型战役。

南北战争初期,魏到美国、欧洲等地视察军事。后来被蒋介石用急电召回,任东北行辕代主任兼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战役结束时,局势失控,魏被撤职查办。直到蒋介石下台,李宗仁当上代总统,他才被释放,去了香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有关组织的安排下,魏又回到了祖国大陆。之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委员,直至1960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赵(1898-1937)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1)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赵,出生在山东省菏泽县顺城,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童年时上过几年学就辍学了。之后师从一位老师学习武术,有一定的武术功底。1914年,16岁的赵跑到潼关加入冯玉祥的军队。1916年,懂武术的赵受到冯玉祥的重视。从此,他成了冯玉祥身边的护卫。

1922年,由于在第一次直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赵被提升为第一连队的连长。后来,他也参加了北伐。冯玉祥的军队为国民政府整编后,成为二十八旅旅长。中原大战期间,赵跟随冯玉祥抗击蒋介石。西北军战败后,对西北军残余进行整编,赵任29军37师109旅旅长。

1933年,日军将触角伸向长城。赵奉命驻守喜峰口,击退日军多次进攻。在“喜峰口大捷”中,他砍杀日军5000余人,炸毁大炮18门。之后升任132师师长,被授予中将军衔。

1935年,赵的部迁至北平。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赵奉29军军长宋之命,率部前往南苑,负责北平的防务。在与日军的战争中,赵不幸中了日军的埋伏,壮烈牺牲。他是第一个殉难的老师。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2)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专门把北平的一条街命名为“赵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被政府确认为抗日烈士。

TOP8张发奎(1896-1980)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3)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张发奎,又名易斌,本名向华,广东韶关人。他是客家人,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

张发奎早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加入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参加北伐战争,在汀泗桥、五常城战役中战功卓著,被任命为四方面军军长,被誉为“铁军”。抗日战争时期,张发奎先后任陆军总司令、兵团总司令、战区总司令、陆军司令等职。,并参加了上海、武汉、昆仑战役。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4)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发奎在广州担任投降官。1949年,他还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当年7月辞职,去香港定居。1980年,张发奎在香港病逝。

第七名:张自忠(1891-1940)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5)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张自忠,山东临清人,出身官宦家庭。他的父亲张书贵是赣榆县代知县,从小对张自忠影响很大。张自忠早年就读于临清小学,接受过传统的思想教育,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辛亥革命后,张自忠进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接触了三民主义思想教育。1911年,张自忠加入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开始从事革命运动。1916年,经人介绍,张自忠被推荐给冯玉祥,任见习军官。张自忠在西北军升迁很快。经过冯玉祥军官训练团的进一步学习,张自忠于1924年被任命为军官团团长。

冯玉祥在京发动政变时,张自忠也参加了,他的主要任务是拦截境内的交通线。中原大战期间,张自忠被任命为第6师师长,表现依然可圈可点。西北军战败后,残部正式编入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张自忠任三十八师师长。不久后,第三集团军改名为第29军。

抗日战争时期,张自忠的部下先后参加了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绥枣会战、枣宜会战等多场与日军的战斗。临沂战役中,张自忠的部下打败了有日军“铁军”之称的板垣师。在绥枣战役中,张自忠的部下歼灭了日军的辎重。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6)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1940年,张自忠率部在襄阳附近与日军交战。他的部队在日军的进攻下全军覆没,张自忠本人也战死沙场。他牺牲的消息震惊了海内外,举国哀悼。当时十万军民为他送行,国民政府党政军要员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视为革命烈士。

前六名:傅(1895-1974)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7)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傅,本名义生,山西融和人,抗日战争时期著名战士。早年就读于保定军校,后加入阎锡山所属的晋军。历任晋军第四师师长、第三军第五军总司令、天津警备司令等职。

中原大战期间,傅是津浦线的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任晋绥军第三十五军总司令、第七军总司令、绥远省、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在此期间,他组织发动了绥远战役,收复了百灵寺、雪城寺等多个战略要地,挫败了日军西侵绥远、企图建立“蒙古帝国”的阴谋,在五原大获全胜,歼灭日军水川一希。

1949年1月,傅接受人民解放军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率部起义,使北平得以完整保存。后来,他还促成了绥远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傅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部长、水利电力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并于1974年在北京逝世。

前五名杜余明(1904-1981)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8)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杜,紫光亭人,陕西省米脂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一期,著名抗日将领。

杜出身名门,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1925年在抗击广东军阀陈炯明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后来参加了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官位一次次上升。1938年,升任第五军军长。值得一问,抗日战争中著名的昆仑关胜利,就是他指挥的第五军打的。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9)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解放战争时期,杜·在战场上被俘,开始改造事业,直至1959年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被释放。

之后,杜历任全国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文史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他于1981年在北京去世。

TOP4王(1904-1968)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10)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王,山东泰安人,国民党高级将领,著名抗日将领。他有带兵打仗的本事。当时他说:“摸阎王不如摸老王。”

作为王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参加过陈炯明东征、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担任抗日铁军第七十四军军长,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会战、万家岭会战、第一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等国军大部分重大抗日战役。是第七十四军的灵魂。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11)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解放时期,于1948年9月济南战役突围时被俘,关押在北京九仓监狱改造。

杜,紫光亭人,陕西省米脂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一期,著名抗日将领。

1959年,王作为第一批被赦免的战犯之一被释放。后来,王担任全国政协文史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68年病逝于北京。

孙立人(1900-1990年)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12)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孙立人,本名富民,字中能,安徽舒城县人。1914年进入清华学堂。他入选国家男子篮球队,并在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上获得篮球冠军。1924年,孙立人被选中去美国学习,先是去了普渡大学,然后去了弗吉尼亚军事学院。1928年回国后,加入国民党中央党校。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13)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1932年1月28日淞沪会战中,孙立人的部队英勇作战,受到国民政府的嘉奖。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孙立人的部队开赴淞沪会战前线,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送往香港治疗。受伤后,他参加了武汉会战。1942年中国远征军成立后,时任38师师长的孙立人率部入缅,在孟珙谷战役中歼灭日军1.2万人,随后又在多次战役中歼灭日军3.3万人。他被称为“丛林之狐”和“东方隆美尔”。

1947年,孙立人被安排去台湾省训练新军。1949年出任台湾省防卫司令,参加金门战役。1955年,孙立人被蒋介石软禁,直到1988年重获自由。1990年,孙立人在台中去世。

李宗仁(1891-1969)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14)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李宗仁,广西桂林临桂区人,中国国民党内“广西系”头目。早年就读于广西陆军小学,加入同盟会,1916年前后在军中担任各种职务,后成为广西军阀首领。

一直在李宗仁那里讨好蒋介石的深水炸弹,直到九一八事变才进入蒋介石所属的国民党体系。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徐海战役,其间发生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之后又参加了武汉会战、绥枣会战、郁南会战。他是抗日战争中战斗意志最坚强、贡献最大的高级将领。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15)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李宗仁曾任中华民国代总统。解放战争中,李宗仁领导的广西部队全军覆没。没有资本的李宗仁于1949年11月去了香港。之后去了美国,1965年回国,1969年在北京去世。

薛岳(1896-1998)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16)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薛岳,原名薛阳岳,名博陵,绰号“虎仔”,广东韶关人,客家人,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

薛岳早年考入黄埔陆军小学,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8年加入孙中山建立的闽粤军,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受到孙中山的赏识,抗日战争时期,薛岳在长沙指挥了四次战役,创造了自己的战法,歼灭日军近十万,成为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的关键转折点。薛岳还因长沙四战被誉为抗日战神。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插图(17)

停止

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

夜狼文史工作室作家:菊花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9203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