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东明县(东明县属于几线城市)

东明县:黄河入鲁第一县,庄周故里、千年古城在微笑。滩区搬迁、扶贫,圆了人民的幸福梦。规划了高质量发展功能区和生态保护功能区两大功能区,着力构建“北工南农”空格局

菏泽东明县(东明县属于几线城市)插图东明县:黄河入鲁第一县,庄周故里、千年古城在微笑。

滩区搬迁、扶贫,圆了人民的幸福梦。规划了高质量发展功能区和生态保护功能区两大功能区,着力构建“北工南农”空格局,实现县域差异化高水平发展。

菏泽市东明县,素有庄周故里之称,是黄河入鲁第一县,也是著名的西瓜、书法、武术、长寿之乡,生态资源突出。同时,东明石油资源丰富,是菏泽乃至山东高端石化产业的重要区域。近年来,东明大力推进黄河滩区搬迁,解除了贫困线,圆了人民的幸福梦。这座千年古城有了新的魅力,有了新的笑容。

以东明功能区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东明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县城北部,南部以生态农业为主。为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东明县顺应产业发展要求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结合《东明县国土空总体规划(2020—2035)》编制,对全县发展功能区进行重新划分和定位,将全县14个乡镇(街道)所辖1370平方公里规划为高质量发展功能区。

菏泽东明县(东明县属于几线城市)插图(1)高质量发展功能区

高质量发展功能区主要涉及东明北部五个郊区镇,交通便利,园区配套完善。是东明乃至菏泽石化产业的聚集区和核心区,是全省公认的“十大”产业“雁形”集聚区。同时,东明县石化产业还存在链条短、产品层次低、竞争力弱等问题。因此,东明将重点发展高端化工、工程塑料等新材料产业,重点建设300万吨石油减量增效、100万吨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以东明石化工业园区为主要承载地,依托东明石化、中信国安化工等骨干企业,持续建链、补链、强链。

东明石化将加快推进UPC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准备在“十四五”期间建成世界首套工业化高端化工新材料示范装置,引领炼化行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吃干榨净”的石化产业链有效资源,东明还将引进和培育一批“专精创新”的中小企业,努力实现大中型企业融合发展,形成峰峦叠嶂的企业集群,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功能区。

生态保护功能区

东明是黄河进入山东的第一个县,沿黄河岸线76公里,拥有全省最大的黄河滩地,面积317平方公里;大型国有集体林场5个,总面积3.4万亩,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市有首个国家森林湿地公园,湿地总面积1.6万公顷;有水库5座,河流34条,总流长673公里;有45万亩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2万亩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1万亩虎杖种植基地、1万亩生态水产养殖基地等。

生态保护功能区主要包括南部9个镇,耕地平坦、连片、集中,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是“中国西瓜之乡”东明的核心产区,全国第二大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这些资源,东明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积极打造绿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同时,东明县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要求,决定在这些地区不再新建工业项目。所有引进的工业项目将采用“飞地经济”模式,在北部工业区落地,享受税收共享。

绿色发展功能区覆盖东明县整个黄河滩区。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东明黄河滩区居民搬迁工程顺利实施,12万滩区居民的居住梦想正在成为现实。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黄河滩地沉睡已久的发展潜力将在空之前得到释放。东明将积极对接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立足滩区自然生态禀赋,坚决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手抓生态修复治理,一手抓农业转型发展,把黄河滩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涵养保护区。

目前,东明县在滩区建立了首批生态环境修复司法实践基地和全省首家环境资源法庭,积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滩区生态环境。同时,东明县将加快“滩区高效农业+黄河特色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建设黄河博物馆、黄河文化古村落,提升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景观,进一步擦亮黄河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品牌。

菏泽东明县(东明县属于几线城市)插图(2)把滩区搬迁工程打造成样板工程、精品工程,促进滩区产业发展。

全省黄河滩区搬迁主战场冲刺。

根据《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搬迁规划》,东明县在黄河滩区建设24个村,搬迁1个社区,涉及4个乡镇,148个自然村,32539户,119680人,计划总投资100.98亿元(2016年预计,实际投资约130亿元),搬迁全省17个涉及滩区的县区。

自工程开工以来,东明县委、县政府就把滩区搬迁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工程,举全县之力,攻坚克难,团结奋战。特别是去年以来,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东明县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第一时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为复工人员开辟绿色通道,派专门车队到外省市接机,每天现场监督,每月观察评估等。从去年10月开始,先后开展了“集中进攻行动”和“果断冲刺行动”,督促企业多拿设备、多配人员、开足马力。

加快项目建设。

今年5月底左右,全部实现搬迁和入住条件的总体任务和目标,充分发挥县指挥部、分指挥部和县村两级的合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县指挥部坚持每周一召开专项小组例会,每周五召开项目管理公司例会等制度。,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复工和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每个村、站都配有强有力的指挥部进行攻坚,明确一个县级干部要靠顶抓全过程;对项目建设实行“日督查通报、周现场调度、月观察评估”的高频推进制度,全力加快项目建设。特别是在集中进攻、决战冲刺阶段,进一步加强分指挥部工作力量,落实分队保障责任制;围绕剩余工程量,进一步细化各安置小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县里的指挥部成立了六个监督小组。前五个督导组每天对施工企业的作业数量和施工作业开展情况进行循环督导。第六监督组每天对管理公司和监理公司人员的到岗和履职情况进行不间断的监督。县纪委监察局成立了4个专项督导组,每天对指挥长、副指挥长、乡镇长、联保单位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加快各项工程进度。目前,马集搬迁小区、长兴集8号村平台、沙窝2号村平台3号和菜园集1号、2号村平台的群众搬迁已基本完成,其他村平台正在组织不同区域的群众搬迁。

加强整体项目管理。

一是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根据建筑业的有关规定,加强管理,夯实基础,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等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有关部门批准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勘察、设计和施工,认真办理报建手续,处理好每一个关口和细节,确保滩区搬迁工程符合行业规范。二是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始终把质量安全监督贯穿于建材供应和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各村站明确项目管理公司全过程、无缝隙、现场管理,狠抓设计、施工关键环节,层层把关、严格监督,委托第三方对项目管理公司进行绩效评估,确保项目管理公司正确履行职责。同时,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对不履行职责的施工企业和管理公司进行处罚,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建筑规范施工,使滩涂迁建工程成为样板工程、优质工程。

整体推动沙滩产业发展。

坚持安居富民同步推进,结合滩区24个村、台布局,制定了《东明县黄河滩区村、台安居工程农业产业扶贫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一是利用黄河滩区独特的土壤优势,重点提升传统产业。在黄河滩区,1000亩生态高效农业项目、2100亩加州鲈鱼产业园项目、8000亩食用菌特色种植项目、10000亩虎杖产业园项目、1500亩豆丹养殖项目已初具规模。

二是充分利用菜园集庄子观、黄河滩地生态公园、老君堂生态村、长兴集湿地、黄河森林公园等独具黄河特色的观光线路优势,提高黄河滩地文化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三是积极推动30亿元氢能科技田园综合体项目、10亿元黄河滩区生态高效农业观光示范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向滩区布局,确保滩区群众能迁出、能发展、能致富。

菏泽东明县(东明县属于几线城市)插图(3)脱贫攻坚,东明亮点频。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表彰全国扶贫模范、扶贫先进个人、扶贫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获得者。菏泽9个个人和5个集体受到表彰。东明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等5个先进集体。正因如此,齐鲁晚报、齐鲁一台为了探索东明扶贫的成功经验,走访了一些乡镇的扶贫实践。

发展富硒产业助力扶贫

东明麦丰小麦种植合作社的主导产业是富硒产业。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实现了富硒小麦良种繁育、生物富硒肥料生产、富硒小麦种植、富硒小麦种植基地机械化服务、富硒小麦收储、富硒面粉挂面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可控可追溯的目标。,促进了当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麦丰合作社的主营业务是富硒小麦种植。帮助农民增收节支420元/亩,带动周边乡镇富硒小麦增产35万亩,增加经济效益1.5亿元,通过推广小麦“两深一浅”简化栽培技术、生物富硒肥喷施技术、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服务”技术、以高于市场价0.4元/斤回收富硒小麦,

麦合作社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加强贫困村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优先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创新“土地托管”模式,帮助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加收入,为患重大疾病或遭遇重大事故的贫困户捐赠“救助金”,举办农业科技讲座,科技扶贫。

发展虎杖产业增加国内收入和利润

东明县长兴集乡耕地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水资源丰富,土壤半沙半淤,自然条件优越。多次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该乡生长条件非常适合虎杖种植。依托东明格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资源优势,成立了山东金丰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创了规模化种植虎杖的新模式,发展了虎杖产业。

坚持“以农为本”方向,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亩,投入扶贫资金620万元,在黄河滩区推广虎杖种植。三年种植,终身受益。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长兴集乡将继续推进虎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预计总投资5亿元,虎杖种植达1万亩。

合作社不忘致富之根,积极吸收部分贫困户和种植户为社员,同时引进两名高级技师,为虎杖健康种植保驾护航。虎杖种植项目就近安置了200多名下岗职工和农民朋友,完成了与长兴集乡朱琳村、老刘村、刘欣村、于庄、毛庄、王小台等10多个村300多户贫困户的对接,为他们提供了种植、培训技术、岗位操作等扶贫措施,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推进“产村融合”

近年来,三春镇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特色经营、对标先进典型为重点,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企业参与、群众与贫困户携手”的工作推进机制,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根据自然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探索引进和推广特色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加快农业采摘、农村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建设,积极培育农村。

镇南以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为依托,充分发挥龙头示范和带动作用,辐射周边村队,重点发展优质果蔬种植,该镇蔬菜、水果、草莓等特色种植区。是2万多亩;镇中以堤根金银花种植带动的中药材种植面积,目前金银花种植面积已达600多亩,打造了1000多亩的广场连片中药材种植基地;在镇北的北方食用菌种植区,以羊肚菌拐种植为龙头,通过电商销售,建设千亩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基地。

实施现代农业扶贫重点生态园区(春波园区)。目前已投资6000多万元,占地1000多亩,建成智能温室2.6万平方米,温室拱架3.8万平方米,冬暖式温室8万平方米。依托现代高效设施农业,重点发展草莓种植、果蔬种植等特色产业。针对特色草莓种植产业,成功打造了三春镇特色草莓种植品牌。目前,园区由东明春波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建设,依托黄河湿地公园的有利位置,主要目的是打造集现代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农耕体验、农业科普教育、文化旅游、婚纱摄影等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区。,并已完成一带一路广场、草坪广场、儿童游乐场、七彩花道、科普中心、室内外民俗馆、观光亭、百花园、树林醉春园等项目建设。

企业+村委会+农户打造扶贫生态农业园

东明绿宝竹生态农业园位于东明县鹿泉镇余屯村南,紧邻346省道,交通便利。主公园占地300多亩,独立运营。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大棚和日常管理保护。当地贫困户承包种植,产品总收入在种植户和公司之间按4:6的比例分成。公司按照每年投入项目扶贫资金的8%的比例向贫困户分红。东风村、余屯村等周边村50多个大棚合作经营,村里家家户户投资建设种植。公司负责专业管理和技术服务。

所有园区建成运营后,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0万元,日接待游客1000人,年旅游收入将超过500万元。每年可为周边群众安排2000余个就业岗位,帮助周边10余个村100余户贫困户脱贫,带动全县观光旅游农业发展。

项目建成后,整个大棚承包给农户种植(贫困户优先),绿色朱宝公司统一免费提供种苗、肥料等生产资料,统一技术管理服务。所有收益由农户和绿色朱宝公司按照4:6的比例分成,种植农户不承担任何风险。同时,公司与各村签订了贫困户就业合同,可吸纳贫困劳动力近300人,年人均务工收入可达万元以上,实现了“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的目标。

依托金银花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陈正村位于东明县武胜桥镇东南部,紧邻346省道延长线,交通便利,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

陈屯村依托土壤疏松肥沃的资源优势和优越的水利条件,在村“两委”领导下,积极推行“互联网加种植基地+农户+旅游”模式,启动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发展金银花产业,种植面积290亩,辐射带动周边邻村发展金银花种植200多亩。2017年,项目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48万元建设金银花晾晒工程,覆盖7个行政村862户贫困户,人均分红受益47元;县政府投资8万元建设扶贫车间,惠及全村196户贫困户,人均分红20元。花期就业600多人,年人均收入4000多元。2018年,全村金银花总产量达60万斤,销售收入1200万元,平均每亩纯收入5000多元。金银花已成为陈屯村发展致富的主导产业。

2018年,现代玻璃温室项目启动。项目一期计划投资3500万元,以290亩金银花种植示范区为中心,建设“一带两园”旅游基地和“一心三区”产业基地。整合8个村财政扶贫资金450万元,建设玻璃大棚2个,覆盖贫困户668户1249人,实行资产效益分红。

鲈鱼游入黄河滩,众人笑逐颜开。

焦元乡在大力推进黄河滩区居民搬迁的同时,坚持“边搬迁边脱贫”的工作思路,立足滩区资源禀赋,统筹产业发展,积极吸引特色物种养殖项目落户黄河滩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在蕉园乡黄河大堤西侧,东明加州鲈鱼养殖产业园区项目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工人们正在搭建的二级育苗池像鸟巢一样引人注目。

据了解,东明加州鲈鱼养殖产业园区项目是2019年县水产局、蛟源乡新引进的现代化渔业项目,总投资5600万元,占地1500亩。计划将蕉园乡养殖基地打造成中国第三大加州鲈鱼(江苏广州)产区。

加州东明鲈鱼养殖产业区项目负责人刘延勋说:“如果我们工厂满负荷运转,可生产400多万斤商品鲈鱼,产值5000-6000万,年利润1000万左右。”

因为毗邻黄河,焦元乡滩区的人们一直有养殖历史。据说加州鲈鱼养殖项目利用大棚养鱼,很多思想活跃的滩区人提前来到养殖车间参观学习。

蛟源乡主任郭凤喜说:“这个水产养殖项目比较适合我们滩区的乡镇发展。你可以看到我们的滩区搬迁正在进行,群众对产业发展有迫切的需求。看看我们的水产养殖,包括饲料加工、运输、销售,都需要很多人参与。这个海滩区的人都可以参与这个项目。”

本文由《齐鲁晚报》、《齐鲁一点》记者戴明、王恩标采写。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一点资讯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8726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