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知识(中国地理常识100题及答案)

官方历史以前学者也很重视历史研究,历史的地位仅次于经典。史书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所谓的正史。正史就是正史,每当朝代比较轻松的时候,新政府干脆派一批人(但过去不

中国地理知识(中国地理常识100题及答案)插图官方历史

以前学者也很重视历史研究,历史的地位仅次于经典。史书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所谓的正史。正史就是正史,每当朝代比较轻松的时候,新政府干脆派一批人(但过去不一定这样)把前代的全部历史都编出来,累积到清朝。这样的史书多达二十四种,称为“二十四史”。下面是《二十四史》书名的作者:

1.汉书司马迁的《史记》。

2.《汉书》是东汉班固写的。

3.后汉宋所作。

4.《三国志》是金写的。

5.《晋书》是唐芳桥等写的。

6.《宋书》作者:曰。

7.《舒淇》是梁潇子贤写的。

8.唐尧·西连的《梁书》。

9.《陈数》是唐尧·西连写的。

10.《舒威》为北齐魏寿所作。

11.《北齐书》是唐和李合写的。

12.《周树》是唐令狐德芬等写的。

13.的作者是唐、等。

14.李唐延寿的南方历史。

15.《北方史》是李唐·延寿写的。

16.《旧唐书》是后晋刘劭所著。

17.宋欧阳修等写的《新唐书》。

18.宋雪·居正等写的《旧五代史》。

19.《新五代史》是宋欧阳修写的。

20.袁托克托等著《宋史》。

21.《辽史》是袁托克托写的。

22.《金石》是袁托克托写的。

23.连等著的《元史》。

24.《明史》是清代张所著。

以上《二十四史》至明朝共3249卷。清朝虽已过去,但官方修史仍未完成。民国初年有清朝历史博物馆,由赵尔勋等主持。至民国十七年,编有未确定的历史手稿,共五百三十六卷,目录五卷。它被命名为“清朝的历史手稿”,这是仓促印刷,很快被禁止。明凯书店出版的《二十五史》是对柯绍文《新元史》的补充。《新元史》于1999年发布,被官方正式列入正史。它的内容比《元史》更准确、更详细。再说《史记》、《汉书》、后来的《汉书》和《三国志》,合称为“四史”,是“二十四史”中最受重视的部分。以前读历史的人,不一定都要读,但一定要读,尤其是《史记》、《汉书》。就正史体例而言,为司马迁所创,为班固所承,略有变化。之后的历史学家会完全效仿,没有新的形式。我们只需要分析《史记》和《汉书》就可以知道所有的正史。

正史的内容

正史不一定正确,但比较详细,是学者研究历史的主要材料。《史记》是最早的完整的历史著作。在它之前的重要史书有《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史本》、《竹书年谱》等。这些书司马迁大概都有所指,但只有《竹书年谱》的叙述与《史记》不符。恐怕司马迁没见过。史本载有帝部、家族、传记等。,这是关于《史记》体例的蓝本。第一个历史例子司马迁编了《史记》这本书,以人物为中心,做了十二个“编年史”讲帝王,三十个“家世”讲诸侯,七十个“列传”讲仁人志士。除了《平准书》、《河曲》和《封禅》之外,共有120篇传记构成了该书的主体部分。《汉书》体例大同小异,只是书改名为“志”,如志、志、石等。去“家”的名义,赚“列传”。《汉书》和《史记》的区别在于,《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史记》涵盖了从尧舜到汉武帝的时代。汉书从高祖开始,最后王莽死了。自《汉书》以来,所有的正史都是断代史,只有南北朝一个时期。除了不同年代的作家,还有南史和北史。况且五代史因为年代短,没有细分。每本书的内容几乎都是以《汉书》的形式编纂的。

虽然正史是一部通过整理史料编纂而成的史书,但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它仍然只是一堆史料。读正史的方式是单独选择阅读。想看政治事件,就看《帝姬》,参考相关人物传记。要想了解一代人的法律和文物,就要读《通志》或《书》。比如学习经济史,就必须读《平竹书》、《吃货志》等历史文章。研究学术史,应该读《文艺志》、《经籍志》等。,并参考《儒林外史》、《道教传》等传记。

年报

编年史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不同于实录、传记、表格、记录。最早的编年史应该是《春秋左传》,但因为它被称为经典,最早的编年史是东汉荀悦写的《汉纪》,它模仿了《春秋左传》的体裁。最著名的编年史是宋司马光的《子同治简》,年代上至战国,下至五代,包括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重要历史事件。作者选取的主旨是“国家兴亡,人民富强,其经验教训可资借鉴”。宋神宗把它命名为子同治剑,因为它可以作为一个政治参考。其他属于编年史的史书有《长编资治通鉴(李导)》、《九朝年谱》、《西汉纪年》、《靖康笔记》、《两朝纲目》、《宋纪政要》、《元史续》等。朱、所编的《通鉴简编》尤为著名,这与他们把明清人所编的简史称为《简编》有关,如、王凤洲所编的《简编》和《易识简编》。对历代帝王的批判有一个全面的回顾,对清代毕沅续资治有一个全面的回顾,也是非常重要的。

编年史

编年体史书,又称准史书,最早起源于袁殊的《宋代通鉴年谱》。不是以人为中心,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分类编制。每个故事都叙述了一个历史事件,贫源已被任命。前后清晰,通俗易懂,但缺乏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联系。宋代仿袁体例的史书有张冲的《左传全传》和徐的《三朝北盟编》。明代陈邦湛著有《宋年谱》、《元年谱》,清谷英台著有《明年谱》,高士奇著有《左传年谱》,与《元书》合称五史。魏源的《清代三物记》(记录清代军事)和马嘶的《史燚》(记录古代至周末的事件)也相当重要。

单独的历史

《别史》是一部私书,风格与正史相似。如于中(乔)的《通志》载有传记、列传、列传等。,这就跟正史一样。故被史部归类,收录于别史。其实《通志》的特点就是描写历代文物的二十篇小品。应该属于过去历史部分条目中的“政书”范畴,与通典、通考有关。但在现在的分类中,属于其文化史或制度史。清代蒋所著《东》记述了清初的历史事件,也是一部通史名著。后来,王先谦扩大其内容,并延续以下五代,直到同治,并呼吁11个朝代董鲁花。

在《通志》中,纪的传记叙述了从古代到隋朝,礼乐、政治惩罚等都叙述到了唐朝。其中,传记都是以韩石的分类形式出现的,而不是以个人头衔出现的。他们的分类包括后妃、宗室、外戚、忠、孝、义、独、臣子、酷吏、学者、文人、隐士、官员、游侠、刺客、滑稽、货殖、艺术、幸福、列日。

《同治》中的二十篇小品的名称分别是宗族、六书、七调、天文、地理、都城、礼、礼、衣、乐、官、选、刑法、饮食、艺术、课本、图集、金石、灾异、虫植。其中,宗族、六书、七调、书法、校对、图集、金石学、昆虫、草木等。是郑开创的范畴,是前代史所没有的,特别值得注意。

清乾隆时,临摹郑《通志》,编《续通志》、《皇朝通志》两书。《续同治》列传始于唐代,《诸略》列传始于五代。增加了《孔氏后裔》、《陈二》、《奸臣》、《叛臣》、《叛臣》等人物传记,删除了《游侠》、《刺客》、《滑稽》、《货殖》等人物传记,补充了《二十小品》的大部分内容。《钦定年谱二十章》标题不变,内容有增有减,年谱出自行省。

正德

记述制度文物沿革的史书,在过去的史书中称为政书。唐代的杜佑创作了这种史书。《通典》是杜从上古至、岱宗时期所收集的资料,参照刘智的《正典》和开元的《通典》整理而成的。八大类的顺序是:(1)食,(2)选,(3)官职,(4)礼,(5)乐,(6)刑,(7)州县,(8)边防。他叙说:“夫理道之前,关心的是教育,教育的基础,衣食。”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清朝乾隆写了《续将军经》。从唐肃宗元年到明朝崇祯末年,九百七十八年的法规制度可以简略描述,《皇朝通经》是其中的一部分,记录了清朝的制度。两本书都是以杜的封号为蓝本,只是刑法典里多了一种军法。

类似的在杜佑《通典》之后更为详尽的著作,应该是从《桂》和《文学通考》中提拔起来的。马史在序中说:“门分三类:田赋、铸币、户籍、官役、收税、城供、田贡、国用、选举、学堂、官职、郊社、祠堂、御礼、乐、兵、刑、地理位置、四天。”自从天宝之前的日子以来,我们已经获得了我们没有为我们的行为准备的东西,并隔离了我们没有详细说明其类别的东西。从天宝到宋末嘉定,一直延续。涉及到经典、帝王、封建、象纬、异事,在《通典》中不讨论,但也是通过采用各种书籍来实现的。二十有四门,三百四十有八卷。"

马史的书,当它又干又长的时候也有一个续集。通考续文书,记叙宋辽金元明事迹,分祀群与庙群于郊社与祠堂,扩至26门,比更详。帝国文学的一般检查,详细的记录,类似于马史的书。

以上杜的《通典》、马的《通考》、的《通志》合称“三通”,再加上清、甘、龙的六部续作,合称“九通”。从前有句话,“读书人不读九节,想不通。”可见人们对这些书的重视。三个环节的内容虽然不可避免的有重复,但也各有特色。《通典》简单扼要,《通考》详尽透彻,而《通志》剪裁考究,精通考证,其精妙的程序具有前两者所不具备的东西。所以三本书同时流行。现在我们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和学术史的专门史,要把它们作为重要的材料。

杂项传记及其他

杂史是不以中央为纲的史书。它的体裁和正史不太相似,但内容还是比较系统的,可以和正史参考。比如《国语》分国别叙述春秋时期的时事,《战国策》分国别叙述战国时期的活动。这两本书是司马迁所著《史记》的重要工具书之一。传记指的是《孔子年谱》、《朱年谱》、《名臣言行录》等书籍。清代李所著《先国史略》一书,是研究清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他历史书籍包括所谓的“记录”,如吴越春秋,安南编年史,朝鲜编年史等。有所谓“历史抄袭”者,如“汉代的温柏”、“通鉴总类”等。还有所谓的“官”,如“历代官榜”、“百官箴言”等。还有所谓的“季节”人,比如“本命年”。还有所谓的“诏书、奏折”,比如汉朝的诏书、历代名臣的奏折。这些书是二级史料,可供专门的研究者选择参考。至于官员野史,大概是指私人笔记,记述奇闻轶事,可以弥补官书的不足,纠正其错误。比如太平天国失败了,自己的记载被满清彻底抹杀,只有民间一些零散的笔记保留了一些真相。这种野史是珍贵的资料。前代野史,如宋末小思的郑锁南《心史》、明末的《扬州十日》、《风落吴彤树》等,曾经激发过民族意识,这是世人公认的。

学术史

学术史是《四库》史部不存在的一个类名,但除了《韩曙文艺志》和《隋书经籍志》之外,仍不乏完整系统的学术史。清初黄理周(宗羲)的《明儒学案》是第一部好的学术史。系统阐述了明代各学派的起源、代表人物和理论内容,特别是对王学派,如姚江、江门、泰州、、邙山等进行了个案分析。梨对于不同或相反的意见,可以用客观的态度来形容。这本书写完后,黄又写了宋元之案,未完而死。由全和王子才两次续写。宋元学例的编纂方法更为先进。每一个学案前都列一张表,详细说明那个学派的师友弟子关系,后面是各种代表人物的传记,然后是学术精华的总结。但是这本书最后附的《王安石新学》这本书不太好,因为编者包含门户之见,无法客观描述。在清代上半叶的学术史上,有两部是范姜所著的《国学史》和《宋学元国学源流》。至于整个时期的学术史,梁启超和现代人钱穆都各自编过《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石梁也有《清代概论》,内容比较简单。钱对宋学有很高的评价,对宋学作了详细的叙述,而梁的叙述相当完整,因为他推崇汉学家的考证工作,他对学派也有很高的评价,因为他本人就出身于学派。

历史事件和记录的评论

过去所谓历史评论,包括三种著作:(1)刘知几的《史通》、章学诚的《石闻依桐》,评论的是造史的方法,可以说是历史方法论;(2)比如王船山的《论宋》和《资治通鉴》对历史事件的评论,就是用对历史事件的讨论来表达他对时事的看法,可以说是史学理论;(3)如王明胜的《论十七史》、赵翼的《二十二史注》、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证》,其主要内容是考证史记记载的异同,讨论不同时代史实的特点,可以说是历史的考证。

虽然历史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评论它的人的内容,但这并不重要。不如把它作为研究作者思想的素材。历史考证对了解史实和阅读史书都给予了实际的帮助,是我们阅读历史的重要参考书。至于史学方法论的著作,则是关于历史学本身的讨论,历史学是中国固有的科学分支之一,也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虽然发展不多,但也只有几本书值得一读。

刘知几是唐代的历史学家。他根据自己的专门研究和工作经验,撰写了《史通》一书,详细阐述了造史的方法,分内外四十余篇,见解独到,批评犀利。内篇《六院二体》前两部分分析了唐以前的史书有六种体例,即《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汉书家》,其中只有《左传》和《汉书家》可以作为造史的标准。他所说的六派,分别代表了实录、实录、编年史、国别、古传、断代传六种体例。他选择的是两种风格:年表和年表。《春秋》虽然也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但内容过于简单,像是重大事件的年表,所以不能算是标准的年表。《史记》和《汉书》虽然都是传记,但是《史记》是通史,先秦的史实都不是很详细。同时,他所依据的经典、哲人、历史等古籍,大多遍布世界各地。所以刘知几认为它是不完整的,没有条理的,与其他书重复的,所以不如《汉书》那样断代为史。从现代史家的角度来看,刘知几主张断代史,攻击通史,显然是错误的。不过,由历朝历代的官员来为史书定年是最方便的,因为它可以写得详细完整而不重复。这可能是刘站在历史学家的立场上得出的结论。刘知几也主张记录事实的真相,但不太赞同因褒或贬而歪曲事实的春秋笔法。他疑古,认为《论语》《孟子》等书有些不靠谱。

章学诚(师斋)曾经过着流浪的生活,研究地方志。他的《文史通义》一书分为两部分,内部分是论文史和通志,外部分是专门的地方志。他的史学理论有几点:(1)六经皆史;②历史学家有两种,即注释和写作。注释是史料的收集和保存,文字是史书的作品;(3)通史的整合,足以将古今之变整合为一家,如《史记》、《郑樵通志》。(清朝修订《四库全书》,郑智被收入其他历史,但没有通史,不知道通史的重要性。);(4)史学应分门别类,注意地方志的编纂和史料的保存。

自《春秋》以来,中国史书中就有一派,旨在借鉴竖训。朱写了《镜鉴总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备在三国时必须正统。然而,刘知几、郑樵、章学诚、王明胜等。都主张讲真话,不加褒贬,可以说是科学的史学方法。

地理

在我国的地理书籍中,一般认为《龚玉》是第一部经典著作(《龚玉资治》是清代胡玮所作,是研究龚玉的权威著作)。之后,汉朝的正史包括了地理记录。最著名的是北魏李道元的《水镜注》(水镜或古书),唐朝的《元和县志》等。,这些都不是很好。到了宋代,地理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太平玉环记》、《元丰九舆志》、《舆地广记》等书籍和《南北镜鉴图》、《昏邑图》等地图。西方地理学在明代传入,有利玛窦和朱利奥·阿勒尼的著作。清朝康熙年间,派西洋教士勘测并绘制了故宫全图,历时十年完成。但在晚清西学东渐之前,我国的地理范围很小,几乎都是演化地理,只够读史参考。章太炎曾在《国学概论》讲座中说:“地理本应包括地质、地理、地理,但过去中国只有地理。自然志只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水路轮廓,而政志则胜过顾祖禹的《读书史概要》(此书名气很大,军事情况极好)、《大清统一志》、《乾隆府州县志》、《沈李五种淳》。元史地名复杂,要看元史译补。”也很难知道南北方历史上的地名。洪、、杨都有这一时期的地方志或疆域图。

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是国学中没有的一个名词,但是从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国家过去有系统完整的历史哲学。汉代大儒董仲舒的《春秋范路》是一部重要的历史哲学著作。其次,宋代邵雍写的《皇帝的末路》。董仲舒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整个宇宙。他将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历史变化,创立了“三制循环”理论。也就是说,世局有黑、白、红三个系统,循环交接,如夏黑、商白、商白、周尚池,是三个系统的象征,其后周的统治者视为黑系统。皇帝创建一个新的朝代,要改新月,改颜色,意味着命运的改变,这和三国志理论有关。邵雍《帝端》说,天地之端始于一元,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三十场,一会有十二场,一会有三十年。所以,一元就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元终,天地灭。从此,又一个新世界诞生了。根据这个公式,它将被重新打开。他的计算,符合六十四卦,其实是以一年的十二月、一月三十日、一月三十日的十二点为数。他还说,现在的世界离天地末日还很远,但最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世界,像一朵曾经盛开的花,已经凋零,因为他认定尧舜时代是黄金时代,从此一代不如一代。

以前中国大部分人相信这种蜕化或循环的历史哲学,但清末康有为根据《公羊传》中的《春秋三世论》主张进化论,说天下入太平之世,再入太平之世。“孔子生于乱世,而现在地球相连,欧美大变,已建成太平之世。将来地球大小不变,土地枯竭,不分类型,天气也不变。”

康的进化论观点有点高明,但其中的玄学思想与董仲舒、邵雍有异曲同工之妙。

新史学的出现

新史学是在外部影响下产生的,它对传统的历史观念产生了重要的改变。这可以以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为代表。新史学家认为:(1)过去史书是写给皇帝或贵族等少数人看的,现在应该是全民读的;(2)过去史书是为死人写的,如帝王列传、私人墓志铭等,都是歌颂死人的功德,现在应该是为活人写的;(3)过去纵向训练的历史方法歪曲了记录,现在应以客观记述为主;(4)历史的范围要通过收缩来扩大。以前没有天文、历法、官制、仪式、刑法等历史之外的学问...他们都被载入了历史书。后来随着不同途径的发展,那些系都成了独立学科,历史的范围应该缩小了。比如二十四史中的天文编年史,从《汉书》到《明史》,都有记载星座的度数。其实这都是天文学的事,史书里不应该容纳。史书要记载的是我国的天文学历史,如何发现中星,何时发明闰,何时发明岁差,如何区分恒星和行星。这样一来,史书一方面不仅仅是把各种科学技术还给那些学术本身,另一方面还要分门别类地讲述每一种学术的发展过程和我们民族所有的文化成果,所以是收缩和扩张。(5)他们还觉得,过去的史书,无论是编年体、传记体还是编年体,都不可避免地是零碎的记载,或者缺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现在,我们应该注意密切相关的著述;(6)过去的历史学家缺乏进步的概念,而我们现在创造历史必须有这个概念;(7)过去偏重人名、地名的记载,偏重政治性或惊奇性事件。现在,我们必须注意一般叙述。

梁的书辅以人物传记和文物专史。朱良的不足之处在于,他没有认识到历史变化的客观规律,有时他更喜欢英雄创造时代的观点,他过于注重政治作用,他的纵向训练学习的旧做法没有完全免除。然而,梁的史学方法是科学的,他的著作是新史学的开山之作。此外,蔡尚思的《中国史新研究法》(中华书局)颇能提出较新的观点。

新史学成就

新史学的工作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史料方面,删除了以往帝王居所笔记等无意义的史料,但发现了许多新的史料,如:(1)殷墟甲骨文、古器物的发掘,有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董作斌、郭沫若的研究报告。如的《先公先王考》、《续考》,充分证明《史本》、《史记》是殷商帝王的记载,王的《论殷商制度》也很重要(见第三十节)。(2)根据西域考古发现,罗振玉编撰了《鸣沙石室古籍三十种》和《鸣沙石室古籍失传续编》。(3)罗振宇在北平的店铺中最早发现的清代内阁档案整理,是有一批档案被当作废纸出售,将被运到造纸厂作为原料。罗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才买下它们,编了十卷史料丛书。另一批未售资料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保管整理,编成三套明清史料,每套十卷。(4)各民族语言的发现,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民族的语言现在已经不为人知了,比如辽金西夏语。近年来,从北方各地的石刻和地下发掘中逐渐发现了它们,在西北各地发现了胡鲁语、回鹘语和粟特语。在《西南边疆民族语言》中,有丁文江对文聪的考释。(5)关于吉祥文字的研究,见前面第二十八节。(6)收集不成文的史料,即各地出土的青铜器、陶器和石器。

一是研究工具,如地质学、考古学、古生物学、解剖学、金石学、文字学等科学比过去扩大了,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各种史料。有一次一个德国地质学家看到北平的市场上有一种龙的骨头可以治病。他买来研究,发现好像是第三纪人类的化石,到处都是史料。

一方面,它是一部新通史的综合编纂。章太炎曾经拟过通史简例,但没有写出来。有邓之诚、张颖、吕思勉和周古城先后出版的作品。分析性的有学术史、文化史、经济史、政治思想史、音乐史、艺术史、文学史、哲学史等。商业大厅的中国

五四运动后不久,以疑古精神为核心的国故整理为中国古代史开了先河。过去的学者,无论是理学家还是考据学者,一般都认为古籍中三皇五帝尧舜的故事是完全真实的,因为他们不敢怀疑经典。顾颉刚《古史辨》一书的出版,让很多相信古书的人感到震惊。比如“余是条虫”等等。这是以往考证专家不敢说的。这些疑古的学者认为,作为古代史料可以读的六经也不靠谱。比如《尚书》古文,也就是二十八篇的“真古文”,不言而喻,在历史上是没有价值的。至于《易经》是占卜之书,不能作为古代史料来读。因此,历史的唐昱和夏商王朝不得不被搁置一边。这种怀疑的态度令另一个新的历史学家流派不满,于是他们开始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原始社会史。第一本书是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他利用《诗经》、《经》、《易》中的史料,在考证金文、殷墟甲骨文字的基础上,借用《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书中的神话,并加以合理阐释,使那些荒诞的传说,如。以前的周秦学者,甚至司马迁,直到清代的朴学大师,才了解三皇五帝的历史,因为他们都是用后来封建国家的制度来想象古代,把古代的传说说成是帝王的故事。现在新史学家根据社会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规律来分析那些传说,就知道古代没有皇帝,只有分享财富、共同生活的部落酋长。继郭之后发表古史研究文本的吕振玉,应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出土古物,配合民俗学的知识,与古籍中的神话传说加以印证,撰写了《中国早期历史的社会研究》(最近又出版了《中国原始社会史》)。郭、陆的观点虽然尚无定论,但较之那些只是存疑的学者,是一大进步,表现出更深刻的见解。

关于中国社会发展史的时间划分,史学界没有统一的意见。比如郭沫若把殷商看作氏族社会,把西周看作奴隶社会,把春秋以后看作封建社会。但吕振羽认为殷商是奴隶社会,西周以后是封建社会。这是合理的两派,还有各种离奇的观点,这里就不赘述了。

总之,这些新史学家的观点不同于主张“六经皆史”的章士斋、章太炎,也不同于怀疑古史不可靠的胡适之、顾颉刚。张太相信古书,胡、顾太排斥神话传说,而郭、鲁却能从另一个角度观察那些荒诞的神话和不靠谱的传说。他们新的古籍阅读方法,一般国学专家从未见过。

本文选自曹伯翰《国学常识》(向大师学习国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7257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