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线收听(下载中央广播电台在线收听)

今天是中国人民广播诞生80周年。80年前的今天,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从陕西王丕湾的窑洞里发出了第一个清晰的呼号,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广播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它来自炮火

今天是中国人民广播诞生80周年。80年前的今天,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从陕西王丕湾的窑洞里发出了第一个清晰的呼号,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广播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它来自炮火,见证了共和国的诞生,伴随着时代的每一次进步与成长。八十年,代代相传,八十年,那不绝于耳的声音,成了几代人生命中不可替代的温暖记忆。

中国人民广播诞生8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奉献了一部特别的声音作品《声表》。戳上面的音频吧,致敬人民广播80周年!

世界上第一次通过无线电波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声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线收听(下载中央广播电台在线收听)插图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毛泽东: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了开国大典。

一直在硝烟与战火中辗转反侧的人民广播,第一次把话筒放在了天安门大门上,进行了中国广播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直播。世界上第一次通过无线电波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齐岳:女士们,先生们,阅兵现在就要开始了。朱总司令已经离开了阅兵场。......

同一天,金色的阳光出现在刚刚下过小雨的天安门广场。负责直播的两位播音员是27岁的齐悦和28岁的丁一兰。他们站在天安门门西侧,和全国人民一起在麦克风前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成功完成开国大典直播,是所有转播商的骄傲。齐悦回家后告诉妻子杨沙琳,直播时他的脸一直是笑着的,但眼泪总是往眼里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线收听(下载中央广播电台在线收听)插图(1)

北京新华电台直播开国大典历时八年零九个月,人民广播从延安王皮湾村窑洞发出第一个呼号。

播音员:刚才最后一声铃响是上海时间19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XNCR现在正在播出。请记住,我们的频率是61米波长,每周速率为4940千周。中国的同胞们...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线收听(下载中央广播电台在线收听)插图(2)

演播室的工作人员正在录制节目。

“NCR”是英文“新华广播电台”的缩写,前面加“X”,代表中国。这个呼号代表着延安,代表着希望。延安广播电台使用的10千瓦无线电发射机是1940年周恩来总理在莫斯科治病后从共产国际获得的。这个庞然大物被拆解成块,装进大木箱,千辛万苦运回延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线收听(下载中央广播电台在线收听)插图(3)

延安广播电台使用的万用表和测图仪

在炮火纷飞的那些日子里,电台成了敌机轰炸的目标之一。听着耳边的炮声,嘴里的前线捷报,这是钱、孟启宇、齐悦等老一辈播音员最激动的时刻。

播音员:齐越:杜将军、邱清泉将军、将军、秋里兵团的各位首长、各位师长,你们已经山穷水尽了...

延安广播电台每天两小时的广播,点燃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希望,红色电波成为那个时代“无边黑暗中的灯塔”。从延安到西柏坡,再到北平,虽然几经易名,多次搬家,但电台一路跟随党中央,见证了新中国从荆棘走向光明。

1949年6月15日,新CPPCC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召开。五天后,全国人民第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了毛泽东雄壮的声音。

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民主联合政府万岁!人民大团结万岁!

山河巨变,万物更新。人民广播记录了新中国的英雄步伐,一个国家电台即将发出历史性的第一声。

新中国刚刚走过一年,一穷二白,满目疮痍。但当国家战火纷飞,哪怕只有小米和步枪,我们也要迎头痛击。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当时,中国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广播给志愿军》节目,前线的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收听《广播给志愿军》。朝鲜战场的大量捷报、书信、新闻通过“广播给志愿军”播出,在韩国网站空上回响。其中由韦唯创作并在七月播出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最大。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也成为几代播主反复演绎的经典。

当这些“最可爱的人”在战场上听到播音员亲切朴实的播报时,他们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于是播音员潘杰成了他们眼中的“最可爱的人”。

播音员潘杰:当你路过北京的时候,每个人都来电台迎接我。讲述他们的战友的故事,边说边哭。在天安门的大门上,我们周围的人看着我们。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线收听(下载中央广播电台在线收听)插图(4)

1953年,韩国广播员齐越在华北国家广播电台前线录制了一个节目。

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的《向志愿军广播》在炮火硝烟中激励着战士们,战士们的英雄事迹也深深地激励着祖国人民。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广播给志愿者”搭建了一座将志愿者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桥梁。下面这段珍贵的历史声音,来自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对志愿军广播的1953年中国赴朝鲜吊唁团团长贺龙将军的讲话。

吊唁组组长贺龙:亲爱的同志们,朝鲜人民赴朝第三吊唁组今天在这里举行了吊唁会...

后来,彭在作义勇军工作报告时,留下了《打地板》中的一句名言:几百年来,西方侵略者在东部沿海架起几门大炮就能占领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线收听(下载中央广播电台在线收听)插图(5)

有多少历史瞬间被燃烧成永恒的声音?

1954年,青藏公路通车。千百年来,人们的理想都实现了!

通车:雅安各界欢庆康藏公路通车!给修建康藏公路的军工、民工和全体工作人员放音乐!

转自:我是北京,我是北京央视。雅安。北京!你是北京央视的吗?我是雅安人!

当战争的硝烟散去,几乎从零开始的新中国迈开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全国上下都充满了战斗的能量,重大工程竣工的喜讯一个接一个地从广播里传出。

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当天播报:第一桥南北飞,天堑变通途。为双线双层铁路公路桥。全长6700多米,是武汉大桥的4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线收听(下载中央广播电台在线收听)插图(6)

1971年,北京东风市场的工作人员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声音集体做广播体操。

那些年,雷锋、焦和无数英雄模范的故事,也通过电波传递到亿万人民的心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线收听(下载中央广播电台在线收听)插图(7)

1971年,中央电视台青年播音员洪云(后排左一)和郁芳(前排右一)在天安门广场合影。

步履蹒跚的新中国越来越强大,以崭新的姿态重返世界舞台,以开放的心态欢迎世界各国的宾朋。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空军一号”专机降落在北京机场。舱门打开,尼克松走下舷梯,走上前迎接他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几乎与此同时,尼克松破冰之旅正式开启的消息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遍了全世界。

女播音员:现在我正在播报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新闻。应美国政府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于今天上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线收听(下载中央广播电台在线收听)插图(8)

中国人民广播电台27岁的政治记者刘振英在现场目睹了这一历史性的一幕。

刘振英:尼克松一开门,就开始播了。我非常紧张。世界各大通讯社纷纷转向,中国的广播电台打破正常广播,中断了尼克松到来的新闻。后来总理才知道我们播出不久,还表扬了。不错,电台很及时。

电影《高考1977》的喇叭播放:凡符合报名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知青、复员军人、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

都说1977年中国没有冬天,因为570万考生用发自内心的激情和渴望驱散了冬天。

77级考生回忆:我当时是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里听到这个消息的。

关闭十几年的考场,重新开门,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转折点。

在邓小平科学大会上的讲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人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

1978年春天,来自全国各地的5586名科技人员齐聚北京人民大会堂。

两周后,当全国科学大会闭幕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王琦宣读了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为《科学的春天》的书面讲话。

王琦:哇...掌声如潮。下面这句话我没说,掌声不断。后来,在掌声停止之前,我继续读下去。我刚说完下一句,下面立刻附和,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1978年12月18日,首都北京大雪纷飞,但春天的故事还是出来了。四天后,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这一天,《冬至》写在了季节里,但人们的心里是温暖的。中国人民广播电台随后播放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响彻千家万户。

公告发布的第二天,在距离北京930多公里的安徽凤阳小岗村,18个男人顶着微弱的煤油灯,冒着生命危险在合同上留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首脑就两国正式建交互致贺电。也是在这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省同胞书》。

这是中国国家广播电台给台湾同胞的信息。这份只有1800多字的报告,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主持人徐曼:亲爱的同胞们,新年快乐!从今天开始,我将主持《中国之友》节目。我的姓是徐,我的名是曼,我是一个浪漫的男人。我想通过空的电波为海峡对岸的同胞服务

就在1981年元旦钟声响起的时候,台湾岛内成千上万的收音机里,传来了主持人徐曼温柔甜美的声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省的广播“空中国之友”正式开播。祖国大陆的声音第一次如此亲切地传入台湾省同胞的耳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线收听(下载中央广播电台在线收听)插图(9)

《中国之友》主持人徐曼(左)和颜东主持节目。

主持人颜东:“空中国之友”就这样产生了。真的像一场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融化了两岸的坚冰。

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神州大地,从炮火中诞生的人民广播也在改革中成长。个体户、下海、万元户、经济特区……在广播里,人们听到日新月异的新名词,也感受到如火如荼的新生活。

在那个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时代,人们惊讶地发现,电波上的节目已经悄然发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主持人亲切自然的言谈如同家人一般温暖。

主持人傅:听众写道,原来广播节目还可以这样讲。记得当时《北京日报》上有一幅漫画,就是两个热恋中的人中午约会。时间到了,那人说,一会儿还要听《中午半小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线收听(下载中央广播电台在线收听)插图(10)

《小喇叭》开播了!孩子们正在参与节目录制。

我们正走向一个新时代。

人民广播从战火中一路走来。它见证了共和国的诞生和成长,从那时起就紧跟时代的步伐。

中英防务交接中方指挥谭善爱: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接管军营。你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一路平安!

七子之歌:你知道“澳门”不是我的真名。我离开你太久了,妈妈,但他们带走的是我的身体。你仍然保留着我的内在灵魂...

澳门回归交接仪式:降下葡萄牙共和国国旗和澳门市政厅旗,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在每一个重要的新闻现场,人民广播都一直忠实地收看,从未缺席。

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被选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功地敲响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陈建琪:着火了,着火了!奥运圣火最终在海拔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燃烧...

2008年1月20日,中央气象台连续第四天发布暴雪橙色预警。中国南方出现大面积冰雪灾害,广播成为被困在暴风雪中的人们最温暖的伴侣。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地震。一名休假回北川老家的战士从倒塌的房屋废墟中翻出收音机。那一刻,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在这场生死救援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第一个随救援部队进入汶川,第一个发回关于地震灾情的报道。

空中的无线电波成为信息岛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有一段时间,停在路边的汽车也打开了车门,让汽车广播最响亮的声音从车里传出,从而给身处困境的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2017年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举行首发仪式;2017年,C919飞机首飞圆满成功;2020年,无线电波中的高速信道也将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变得更宽,“云听”应运而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线收听(下载中央广播电台在线收听)插图(11)

2020年3月,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的高质量语音聚合分发平台“云听”。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人民广播代代相传,声音不绝于耳。2019年9月,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大湾区之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观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线收听(下载中央广播电台在线收听)插图(12)

80年来,人民广播始终用声音记录着每一个难忘的历史瞬间,见证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习近平:什么是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待。

多少事情,从来不急,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80年来,人民广播见证了无数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也见证了一个伟大民族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气。

纪念是为了更好的开始。致敬人民广播80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线收听(下载中央广播电台在线收听)插图(13)

戳音频,听历史和未来...

致敬播出80周年来自中国之声00:0004:29,央视。

葛兰(1933):我是葛兰。我1951年加入台湾时18岁...

刘振民(1937):我是刘振民...

方明(1941):我是方明。1960年,我从一名音响工程师成为一名播音员...

亚昆(1942):我是亚昆。1961年我高三的时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来我们学校选拔播音人才...

刘振英(1945):我是刘振英...

郁芳(1953):我是郁芳...

颜东(1955):我是颜东...

小雨(1958):我是小雨...

林(1986):我是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5750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