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防展(安防展2022安博会)

7月29-31日,以“互联&智能构建更安全的世界”为主题的2021世界安全博览会(简称博览会)在广州举行。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吸引了300多家国内外

7月29-31日,以“互联&智能构建更安全的世界”为主题的2021世界安全博览会(简称博览会)在广州举行。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吸引了300多家国内外参展商。参展企业有智能安防领域的海康、大华、华为、高辛;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大讯飞、商汤、Itu网络安全领域的代表玩家如世界安全、启明星辰等。

与通常的博览会以“地名”作为展会前缀不同,本次展会标榜为“世博会”。为什么说是“世界级”?慧聪物联网方面表示,本次博览会不仅是基于广州市政府的背书,也是首次由国际刑警组织举办的联合展会。此外,还设立了在线云展览,为中国安全与世界的对话搭建桥梁。

北京安防展(安防展2022安博会)插图

整个展厅“猛攻”下来,我们看到安全领域的巨头,AI公司,信息安全公司同台竞技。结合现场博物馆探索和行业现状,慧聪物联网复活五大亮点和趋势:

五大亮点和趋势1。展厅有多种创新形式:全脸刷体验+“霸道”展+国际云展。

2.城市级业务成为主流,智慧城市方案令人眼花缭乱。

3.智慧警务产品遍地开花,赋能公安应用提质增效。

4.“尖”货云集,防疫防洪等应急产品突出。

5.从数据采集到数据管理,突出信息安全。

1.展厅有很多创新的形式,有全脸刷体验+“霸道”展+国际云展。

虽然曾经有过深圳、北京这样的大型安防博览会,而且在行业内也有很长时间的积累,但我还是从进展馆的“第一次体验”中感受到了本届世安防博览会的一些新意。

与往届展会刷二维码/展卡的方式不同,本届博览会首次只需输入人脸信息。进出展厅后,不用拿出手机找各种二维码截图。只需从容刷脸即可进入,给游客带来了更加轻松便捷的体验。据了解,该刷脸设备基于广州公安“可信公安服务平台”,是将网络身份认证核心能力与治理创新等社会需求深度结合的应用,以方便观众参与展览。

北京安防展(安防展2022安博会)插图(1)

再往里走,我们来到了智能安防展厅。首先看到的是华为展厅,里面挤满了人。以前华为馆在现场设置了出入通道。当笔者想参观展位时,被保安拦住,“对不起,我们只接待公安客户”。这应该也是现场唯一一个不能进入展厅内部的企业展台。方式有些创新,玄机赚了不少眼球。这就是传说中的“霸道总裁”吗?

就在笔者在华为展台看探头的时候,一波美女主播和专业摄像设备在她面前飘过。一方打听后得知,这是主办方和华为云共同打造的“线下+云”的展览形式。其实云展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后疫情时代,大部分展会都采用了云展模式。本届博览会的云展有什么不同?传统云展多以图片+视频直播的形式展示。在华为云技术的支持下,这次云上博览会呈现了沉浸式云体验、即时反馈和低延迟体验...直播过程中,观众可以轻松预约、选择时段、回看。基于华为全球云布局的技术基础,更符合展会需求的云展将成为“新常态”。

2.城市级业务成为主流,智慧城市方案令人眼花缭乱。

近年来,随着IOT、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运行模式正在被重塑。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正显示出日益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新基础设施”的提出和落地,进一步加速了智慧城市的到来。此外,在AIoT的大背景下,城市级平台的打造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各企业都在结合自身优势不断拓展智慧城市市场。

在本次博览会上,华为联合业界正式推出“广州平安代理”。基于互联云、AI、公安行业应用等多技术的持续发展,华为立志打造一个全球协同、持续进化、立体感知、精准判断的开放城市级一体化智能协同系统。从公开的信息来看,“安全代理”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可以实现云网的边到边协同,并贯穿公共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自推出以来,“安全智能体”已在疫情防控、交通管理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在监控不足方面,华为&软通动力引入算法融合技术,可通过摄像头进行准确、快速、高效的识别和比对,扼杀相关人员的危险行为,提升城市安全指数;在城市安全方面,华为&软通动力推出城市级AI视频服务中间平台,并在广州白云区进行应用,形成城市运行标志指标体系和运行图,有效提升城市运行态势和智能预警水平。市级AI视频业务中台,通过智能AI分析模型、基础视频应用、区域分发控制为一体的面向应用的管理系统,赋能相关部门的数据支撑,让城市看得清、分辨得清;在城市应用方面,市级AI视频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接口,有效整合搭建原有平台,方便老建。

在科大讯飞展厅,我们看到“警用超级大脑2.0”尤其受到参观者的关注。据科大讯飞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警超2.0就像一棵大树,由科大讯飞“一网一平台n服务”组成,涵盖公安打击犯罪、治安防控、执法规范、交通管理等智慧警务应用场景。警用超脑2.0可以说是一个智慧的新型警务实战系统,符合公安部大数据智能化建设规范要求,可以支持所有警务的应用需求,实现打击犯罪的高效率。该工作人员表示,警超大脑2.0以“人工智能+警务业务应用”为核心,注重“场景+AI”的融合,为“平安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慧聪物联网通过世博会了解到,很多企业利用智慧城市建设的趋势,深耕公安、城市治理、交通等智慧城市细分领域,并推出相关产品。未来,安防公司将继续以城市级业务为核心,延伸更多智慧城市细分领域。

北京安防展(安防展2022安博会)插图(2)

3.智慧警务产品遍地开花,赋能公安行业提质增效。

据了解,国际刑警组织高官及成员国警方代表、全国各地公安系统负责人、广东省各警种及各地公安局均深入展会了解安保业务。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企业,包括大华、华为、高新、杜佳、广电运通等。展出的公安产品。

以高辛星河广电运通为例,高辛新兴在展会上推出的智能监管实战平台已经全面接入监狱的技防系统,上级部门可以通过实战平台掌握监狱内的实时情况并进行监管。当行为系统发现被监管人员有异常行为时,可以进行预警,并通知警方进行处理。

据高层相关人员介绍,智能监管解决方案的特点是赋能警方进行全方位、全时空视频巡查,进一步提升管控能力和闭环管理水平,为监狱提供有力保障。该省某看守所民警反映,通过智能监管方案,民警可以“摆脱”反复录入、确认犯罪嫌疑人信息的工作。可见“重复性”工作的减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警务协同。目前,智慧监管解决方案已在广东中山、珠海等地得到应用。

广电运通凭借积累的城市治理可视化数据处理经验,在世博会上推出了全国首个城市级可视化智能计算平台——深圳智慧南山视频汇聚共享应用服务平台,以公共安全为主线,满足攻击防控等视频智能应用需求。此外,广电运通已形成警务云、视频云两大服务能力,致力于提供全面完整的情报信息、快速响应的数据服务、智慧警务创新应用服务,提升智慧警务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基于强有力的政府背书,本届安博会充满了“含金量”。就各企业推出的公共安全产品而言,不难发现,在AI、IOT等技术的加持下,传统的公共安全产品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4“锐”货云集,防疫防洪等应急产品突出。

除了主流的视频监控相关产品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结合行业热点应用的产品也在博览会上大放异彩。

无人机:Hintersharp Shield带来了可碰撞无人机(Elios2)。该机配有热像仪、4K摄像头、180°可倾斜摄像吊舱、10K流明可调照明,适用于公安部安检排爆。一经现场演示,瞬间引来众人围观,包括省、市、区三级领导。

随着传感、遥感、飞行控制、云台、计算视觉、图像传输等相关技术的快速提升,无人机的发展也将进入快车道。未来无人机市场仍将火爆,各种应用将逐步普及。

北京安防展(安防展2022安博会)插图(3)

热成像产品:疫情来势汹汹,为了更高效的防控疫情,各种测温设备加速问世。其中,热成像设备成为各大公共场所防疫的“香饽饽”。在展会现场,我们还可以捕捉到各种各样的热成像设备。

艾瑞光电带来的最新一代热成像传感产品亮相本次安防展,带来双光谱智能测温桶机、全景扫描雷达、远程观测云台摄像机、球机等集安全消险、重要监控、工业测温、周界防护于一体的全方位热成像解决方案。

整体来看,热成像技术在疫情期间被广泛应用,但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关注度逐渐减弱。未来的热成像技术要想有所突破,还需要找到更多的立足点。

两栖液压破拆工具套装:在展会上,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为解决当前突发问题而应运而生的产品。广东骏丰特种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最新自主研发的水陆两栖液压破拆工具套装在此次河南暴雨内涝灾害中得到应用,帮助应急管理部门参与水下救援工作。

5.从数据采集到数据管理,突出信息安全。

除了我们在展会上看到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可以看到数据安全已经成为各大厂商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视频监控是安全行业的一个主要部分。从场景来看,过去专注于视频图像采集的企业,不再将人脸识别作为海量数据采集的竞争点,而是专注于后端数据安全利用和数据治理,致力于视频图像采集的整合分析,帮助企业梳理数据资源,构建资源管理系统。

这种变化的原因可以从最近的数据安全事件和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中看出。

最近人脸识别信息泄露、下架、大软件整改等一系列事件,将数据安全推到了风口浪尖。数据收集从一开始的好奇到现在更多的是用户的担心。此外,随着《数据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审理与个人信息有关的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其他政策为人脸信息提供了切实保护,对捕获信息有了规范和必要的限制。商家必须对自己收集的数据负责,维护数据安全和风险控制的成本无形中增加。数据越多,责任越大。

目前,依靠视频监控收集大量数据已经不再是一个显著的优势。从海量数据背后挖掘其应用价值逐渐成为企业的竞争赛道。随着各行各业对数据的日益重视,也意味着安防行业面临数据利用的拐点。

未来,随着企业和政府逐渐重视传统存储硬件,改变各自掌握数据、加强数据融合、实现数据安全共享的局面,安全行业有望在数据挖掘、数据治理、数据应用等方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结局

安防正从狭义的监控需求向广义的“大数据感知”、“可视化管理”、“预警”演变,落地的场景也从公共安全、社会治安防控向应急、公园、社区乃至千商普及转移。

在本届博览会上,展馆的主题仍然主要围绕安防行业来辐射周边产业。但从参赛企业来看,不乏来自智能安防、视频物联网、AI视觉、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的选手。,再次印证了业内人士热议的“安防行业边界不断被拓宽”的发展趋势。

过去的安防巨头不再强调自己是安防企业,感知物联网是大势所趋。世博会的展览暂时告一段落。慧聪此次物联网复盘的这五大亮点,只是对产业发展进程的部分总结。期待在未来的安防展和产业发展中有更多的亮点和落地产品,真正解决用户和市场的需求。

不过话说回来,未来的安防展可能不再叫“安博会”,而可能叫“感知物联网展”等。你怎么想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5746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