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打一成语是什么(泵打一成语)

编辑导语:目前,数字化节日制作似乎越来越普遍。本文追溯了古今中外的数字节庆制作现象,从符号学的角度解释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认为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数字节庆制作的广泛关注,我们来看看。

1111打一成语是什么(泵打一成语)

2022年2月22日,因为日期本身包含很多数字2,与汉字“爱”谐音,被网友命名为“超级爱情日”。

22日,人民日报官方号早上六点发布微博,号召人们“收集生活中成双成对的瞬间,一起度过2022年最有爱的一天”;几个相关话题也相继登上微博热搜,其中“20220222也是正月二十二星期二”话题高居榜首,阅读量达到14亿,讨论量超过150万。

今天的网民应该对这种数字节日的现象很熟悉,比如“双十一”、“520”(谐音“我爱你”)、2013年1月4日(谐音“我爱你一生”)等。数字节在大众心目中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这似乎是一个共识。

这个数字节从何而来?为什么人们热衷于把一个普通的日子塑造成一个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节日,并传播出去?本期跟随全媒体派,探讨数字节背后的逻辑和未来趋势。

一、风靡古今中外的数字造节现象

“数字节”并不是当代新媒体独有的产物。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根据数字的特点,如阴阳、谐音等来创造节日,由来已久。

把农历中月数相同的日子当作节日是很常见的,比如农历正月初一,二月初二等等。最特别的节日是重阳节,九是阳的最大数,九月九日被称为“重阳节”。

在国外,尤其是其他东亚国家,数字节也随处可见。汉语对日语影响深远,所以日本也更喜欢用谐音来做节日。数字2在日语中与“猫”谐音,所以上面提到的“超级爱情日”在日本一直被称为“猫日”。

此外,日本还出现了各种有趣的“双十一”。根据日本纪念协会的数据,仅11月11日这一天创造的节日就多达19个。例如,“1111”与姜奇格里高生产的四棵豆芽或四个“白起”非常相似,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豆芽日”和“白起日”。[1]

在英语国家也有很多数字节日的例子。在英语中,5月4日被称为“星球大战日”,因为它与电影《星球大战》中的著名台词“愿原力与你同在”谐音。粉丝们会穿着武士盔甲,用cosplay等方式庆祝和纪念这一天。

网络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数字化节日的新方式,也促进了数字化节日的广泛传播。

2001年,歌手范晓萱在一首歌曲《数字爱情》中将“520”比作“我爱你”。经过网民的发酵和传播,5月20日这个普通的日子逐渐成为中国网络世界首批固定的网络节日之一。

追溯“11.11光棍节”的由来,其实与90年代末高校BBS上大学生的自嘲,以及论坛里的“抱团”密切相关。[2]

此外,日期的安排和组合也构成了节日制作的要素。

事实上,在“超级爱情日”之前,2021年12月2日被称为“完全对称日”,因为“20211202”这个数字是对称的,而且因为距离下一个对称日(2030年3月2日)还有九年,所以很多网友都把它视为“罕见而特殊”的一天,在网络上参与讨论和庆祝,相关微博话题被阅读了好几遍。[3]

二、数字造节现象为何层出不穷?

随着节日的日益流行,除了传统节日,似乎每个月都会有一些“新节日”出现。很多人说“日常生活好像节日化了”“感觉有点累,感觉每天都放假”。那么,简单的数字符号是如何变成具有一定意义的节日的呢?为什么有这么多节日?

符号学为数字结成为普遍行为提供了解释。

不难发现,日期数字转化为节日的关键在于每个数字都被赋予了一定的联想意义。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不同的能指和所指是对应的。

在数字节中,“能指”是具体数字的声音和字形,“所指”是文字表达的概念和意义。

数字所代表的谐音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在本质上是任意的,但这是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才能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共同的表达媒介。

基于这样一个集体无意识的前提,这些数字被人为地转化成某种节日后,相对容易被他人认可和理解,其中的传播阻力更小,解读成本更低,这也是特殊的日期能够在人们的共识下成为节日的一大原因。

然而,人们对数字及其含义的感知跨越了几千年。为什么最近几十年突然以这种方式被广泛关注?

其中,新媒体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早在电视媒体时代,传播学者戴扬和卡茨就提出了“媒体事件”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电视直播的、令中国人乃至世界屏息的历史事件”。[4]两位学者的研究虽然集中在电视的观看行为上,但还是能从侧面反映出媒体有能力让观众的日常生活节日化。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基本上每一个被广泛传播和讨论的数字盛典都是提前精心策划的媒体事件。

比如,早在今年2月8日,微博中就已经出现了10多个关于“超级恋爱日”的相关话题。如果我们搜索一下“完全对称日”,就会发现,各种媒体不仅在核心话题标签下制造宣传,很多地方媒体也自创话题,吸引人们对地域文化和居民生活状态的关注。

图片来源:微博

媒体的参与将数字节日变成了仪式性事件,也增强了这些节日的共同表达所赋予的合法性。

相对于媒体的文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商家的节日体现的是消费主义的繁荣。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节日营销已经成为商家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2009年,淘宝利用光棍节在网络上的号召力,将光棍节打造成“全场5折,全国包邮”的属于淘宝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创造了超过5000万元的单日成交额,带动了平台节日浪潮。

据统计,截至目前,每年的电商节多达15个。从运营的角度来看,电商节是一种活动运营模式,有利于平台的创新、推广、留存和转化付费,这也是商家痴迷于节的直接原因。[5]

但是,为什么大众参与这些节日的热情很高呢?

一方面,对于大众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在节日中非凡的、戏剧性的经历,以及与他人分享经验,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从而对节日产生痴迷。[6]

社交媒体的发展为“仪式”提供了新的庆祝场所,其草根性、自发性和普及性对节日的内容起到了放大和提升的作用。当朋友圈、微博等平台都实现了开放共享,大家都处于一个虚拟的时间空之下,人们参与节日的成本大大降低。

比如,有的人会在固定的时间发布消息,做一个仪式性的“打卡”;他人的赞美为这种“自我仪式”提供了最直接的正反馈,满足了人们展示自己美好生活的心理,从而增强了人们对这种节日的信念和对下一个类似节日的期待。

另一方面,即使是消费主义下的数字节日,也能满足人们“追求生活乐趣和群体认同的需要”——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所指出的,即使受众不喜欢这些节日,但如果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自己向往已久的商品,也会获得节日带来的“小幸运”。[7]

三、“数字造节”的风还能刮多久?

虽然公众完全有理由热爱和参与这些节日,但一些人对不断兴起的数字节日感到厌倦。

这种疲惫首先来自于所谓“仪式感”的厌倦。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的微博民意调查,即使大多数人认为有必要挑选一个日期来领取结婚证,也有许多人希望顺其自然,甚至“故意避开”特殊的日子。

图片来源:微博@ 21世纪经济报道

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以及庆典的风头远盖过传统节日,也是数字节日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西南大学副教授、民俗学专家余云华坦言,更加开放、互动性更强的数字节庆已经成为城市年轻人表达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成为他们紧张生活的减压渠道。但他也指出,节日要体现一种文化,要有深刻的主题意义,所以无论是市民做的节日,还是商家为了促销而办的节日,都要讲究文化,否则观众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8]

然而,2021年五一假期,上海为帮助受疫情重创的企业而打造的“五五购物节”,直接导致线下消费较2020年大幅增长30.4%,较2019年无疫情时增长9.6%。[9]

由此可见,在全球疫情尚未稳定的当下,即使“造节”的文化内涵有所欠缺,但这也是创造营销机会的重要手段,其带来的流量和收入利益也不会被社交媒体和商家轻易放弃。

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数字造节现象仍将在网络世界流行,会有人带着新鲜感和好奇心愿意追随和传播这种特殊的网络模因。

参考链接:

[1]日本精彩“双十一”:面条节、袜子节、豆芽节……http://Japan . people . com . cn/n/2014/1111/c 35467-26006047 . html。

[2]http://ohmymedia.com/2012/11/13/1288/. 11月11日“光棍节”的真正起源

【3】2021 12 02完美对称日!北京居民扎堆领证盖邮戳,https://ie . bjd . com . cn/5b 165687 a 010550 e 5 DC 0 e 6 a/content app/5b 16573 AE 4 b 02 a 9 Fe 2d 558 f 9/AP 61 a 87 f 6 ce 4b 04441 FDC 829 ca?isshare=1

[4]《媒体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美]丹尼尔·达扬

【5】一个月一次,为什么电商节越来越多?http://www.woshipm.com/it/4195489.html

[6]尧尧《从爱情节到媒体仪式:情人节的想象、写作与狂欢》。

[7]文化观察|当互联网照进节日,http://124.133.228.83/articleContent/2131_872432.html

【8】网络数字节已经成为年轻人减压的一种方式。专家:我们应该关注文化,http://hb.ifeng.com/dfzx/detail_2013_11/07/1432617_0.shtml.

[9]上海“造节”促消费“数字引擎”按下快进键内需“回血”,https://www.sohu.com/a/464899514_123753

作者:林;微信官方账号:全媒体学校

本文由@全媒体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2325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