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点的纬度是多少度啊(南北极点的纬度是多少度)

全球变暖有多严重?在北极可以穿短袖!

北极点的纬度是多少度啊(南北极点的纬度是多少度)

8月1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记者站在格陵兰岛上,身后是一片冰雪和一个正在融化的冰湖。她穿着短袖,一点也不觉得冷。这是因为早在今年7月,北极圈内的气温已经升至32.5℃。

为什么北极比我国还热?

事实上,32℃并不是北极的最高温度。早在2021年6月,北极圈内的西伯利亚小镇就曾监测到地表温度为38℃。

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气温会越低。如果广东、浙江等南方地区出现30℃以上的高温是正常的,但在中高纬度的北方地区很少见,在北极地区就更不可能了。那么,为什么在中低纬度地区,北极变暖比中国快呢?

其实这和“北极放大效应”有关。所谓北极放大效应,就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的冰川开始融化,露出深蓝色甚至黑色的海水,而北极圈内的西伯利亚和格陵兰岛会露出黑色的土壤,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更强。

与此同时,更多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将从北极圈融化的永久冻土中释放出来,这将加速全球变暖。

另一方面,从中低纬度流向北极的洋流携带大量水汽,会通过蒸发上升到北极天空空,形成厚厚的云层。这些低洼的云层使来到北极表面的太阳辐射难以散发,热量被截留在表面,这也是北极气温快速上升的一大原因。

这些原因共同使得北极的变暖速度往往达到其他地区的两倍左右。北极的快速变暖会加速北极冰雪的融化,扩大海域和黑土的裸露面积,使北极的气温逐年升高。

这种恶性循环已经形成,而目前人类在面对这一全球性问题时,既缺乏团结合作的态度,也缺乏应对的有效方法。

北极冰川融化

北极气温快速上升的后果之一是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自从全球变暖这个词进入公众视野以来,格陵兰每年都有数千亿吨冰川融化。自2010年以来,这里的极端融化事件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激烈。

然而,在这10多年里,冰川的融化速度没有今年快,短短三天,60亿吨冰盖就被快速融化了。

据研究人员分析,仅仅这三天的融化量就足以将整个西弗吉尼亚州淹没在30厘米深的水中,其面积相当于中国的宁夏。

如果今年的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过长,很可能会重演2019年发生的冰川融化。当时,全球约有5320亿吨冰川融化流入大海,导致全球海平面永久性上升1.5毫米。

如果格陵兰岛冰川融化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当岛上冰雪完全融化时,全球海平面将上升6.6米。

目前一个合理的推测是,本世纪末全球海平面将比工业化初期上升1米左右。许多国家将面临沉没危机,它们是瑙鲁、汤加、帕劳、萨摩亚、斐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尔代夫和图瓦卢。

与此同时,上海和悉尼等沿海城市也将受到冲击,佛罗里达半岛和孟加拉国等低洼地区将被酱油和海水淹没,这将导致农田和房屋受到破坏的威胁。

当然,海平面上升并不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因为大陆还有很多高地,足够我们居住,但有些极地动物就没那么幸运了。
北极熊是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他们长期生活在北极地区,有一个应对当地气候的习惯,就是会在“暴食”和饥饿中度过一生。

每年冬天,当北极的海冰面积扩大时,北极熊会捕食海豹,并大量进食以储存足够的能量。当夏天到来,海冰融化,它们只能回到陆地,利用之前的能量度过贫瘠的夏天。

然而,随着气候变暖,近几十年来北极的海冰面积大大减少,北极熊被困在岛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在岛上等待夏天过去,要么沿着浮冰北上。不管怎样,他们都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困境。

运气好的话,北极熊可能会在连续游了几天后找到一块能承受自身重量的浮冰,躺在上面喘口气。但更多时候,人们只发现被海水冲上岸的北极熊尸体。从尸检结果来看,这个会游泳的生物其实是溺死的。

在阿拉斯加南部,北极熊的数量在低冰期减少了25%-50%。在北极熊最南端的栖息地哈德逊湾,自1987年以来,这里的北极熊数量下降了约30%。毫不奇怪,这个白人群体很可能在20世纪40年代前灭绝。

极端天气增多

事实上,全球变暖的恶性循环似乎已经形成,它不仅使北极地区的温度迅速上升,而且增加了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并对人类生活产生了直接和重大的影响。人类已经照顾好自己了,北极也没办法照顾了。

今年全球高温是最典型的案例。与往年“温水煮青蛙”的普遍升温速度不同,今年的高温突然加了一把火,已经演变成全球性的灾难。

在中国,今年已有4个城市最高气温超过44℃,比当地历史最高气温高出2-3℃,71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超过历史最高值,让“中暑”成为一大动力。

这些现象似乎在宣告“39℃的时代已经结束,40℃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出现了55℃的极端高温,挑战人类的生存极限。

在日本东京,记录了自187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美国有28个州发布极端高温预警,仅7月18日之前的山火次数就多达89次。欧洲也有近600人死于高温。

而且这种全球性的高温灾害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据南京大学相关研究人员预测,到2070年,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的人数将达到20亿。

除了夏天异常的高温,冬天的天气会更加异常。以西欧为例。当全球变暖变得越来越严重时,这里的寒冬更加频繁。

这是因为西欧的气候一般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冬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温暖湿润。

而当北极地区气温明显上升时,高纬度与地面纬度的温差减小,那么这个地区盛行的西风就会减弱,西风带来的暖湿气流也会减弱,所以冬天会变得更冷更干燥。

而在中国,正好相反,因为冬天受冬季寒风的影响。北极变暖后,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减弱,厄尔尼诺现象会造成我国冬季天气偏暖。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全球变暖一般会导致气候越来越不正常,冬天有冷有热。比如11月、12月,突如其来的寒潮导致气温骤降,而本该更冷的1月却变得更暖了。

今年夏天异常的高温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更大的危机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1434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