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优品化妆品(聚美优品的受众人群分析)

作为“中国第一美妆电商”,聚美优品曾经有过那些令人羡慕的亮点。2010年3月,陈欧、戴雨森、刘辉共同创办聚美优品(原名“团美网”),创立第一年就创造了5亿元的销

作为“中国第一美妆电商”,聚美优品曾经有过那些令人羡慕的亮点。

2010年3月,陈欧、戴雨森、刘辉共同创办聚美优品(原名“团美网”),创立第一年就创造了5亿元的销售记录;

2013年,聚美优品以22.1%的市场份额占据中国美妆在线零售平台第一;

聚美优品化妆品(聚美优品的受众人群分析)

聚尤美品

2014年5月,聚美优品在美股上市,发行价22美元,市值超过35亿美元。其创始人陈欧出生于1983年,成为纽交所22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随后其股价触及39.45美元。

上面提到的一系列荣耀确实存在过,但也不过是浮云而已,转眼间就被世人遗忘在了赛场的黑暗角落里。这一切都是因为聚美优品尝到了电商风口带来的甜头,却没有及时调整战略方向,导致其一步步走向失败。

其实当初聚美优品走的路是对的,就是在综合电商竞争处于发展瓶颈的时候,垂直电商领域可能会有机会。一时间,各路人马纷纷抢滩,自己也分了一杯羹。

聚美优品化妆品(聚美优品的受众人群分析)

与其他电商相比,聚美优品的成功本身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首先是垂直电商,但当时化妆品电商其实缺少一个领导者。其实那个时候做其他垂直电商,比如汽车、母婴,基本都能火爆起来。当时化妆品电商确实抓住了人口红利,另一个是消费者能力最高的点。当时化妆品行业处于高速增长、低集中度、高毛利率阶段。再加上CEO陈欧网络名人气质的包装宣传,聚美优品迅速走红。

聚美优品化妆品(聚美优品的受众人群分析)

但是垂直电商很难深耕,在过热的资本竞争中,很少有公司真正做到专业化、差异化。此外,巨头的流入(淘宝、JD.COM、唯品会等。)导致垄断,给综合电商领域带来新的变数,这也是聚美优品后期面临业绩瓶颈、陷入下滑的主要原因。

同时,它周围的假风暴可能就是杀死骆驼的稻草。

聚美优品化妆品(聚美优品的受众人群分析)

假货

2015年1月,一名自称是聚美优品前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聚美优品的大牌化妆品来自广东某专业山寨店,假货比例高达90%,并且聚美优品一直涉嫌海外代购甚至假冒来源不明的化妆品...

假货一次又一次地增多。对于电商平台来说,最重要的是信誉,信誉主要来源于质和量的自信。聚美优品在这方面显然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即使切断所有第三方平台的化妆品业务,或者公开道歉或澄清公告,也无法阻止其股价下跌,业务下滑,甚至被美国多家律所起诉。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聚美优品活跃客户数分别为1540万、1510万和1070万;新增客户数分别为900万、890万和610万;电商订单总量分别为6150万、6350万和3800万;此外,与聚美优品合作的供应商和第三方商家从2244家减少到1341家。

我以为那是一件华丽的长袍,但里面藏了许多虱子。或许这就是当时聚美优品给大众留下的印象。随着用户粘性的不断丧失和电商市场的激烈竞争,它已经无法守住现有的市场份额,市场留给它挣扎求生的时间和空已经所剩无几。

聚美优品化妆品(聚美优品的受众人群分析)

共享经济在一年内成为全民热词。自行车、汽车、雨伞、长凳...有些人甚至在网上公开兜售男女朋友,一切似乎都是共享的。随着产品的多样化,共享经济似乎成了泡沫经济的代名词。很少有人发现隐藏在混乱中的真正需求,陈欧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2017年,共享充电宝的前景依然未知,争议不断。陈欧很快发现了其中隐藏的机会。他用百亿市场、刚需、高频、用户量大来形容共享充电宝的特点。这个在他眼里和水、电、煤一样重要的基本需求,就是优质线下的入口。2017年5月,聚美优品以3亿元人民币入股街电科技,陈欧出任街电董事长。

聚美优品化妆品(聚美优品的受众人群分析)

聚美私有化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聚美优品终于顺利完成了私有化,可以说是放弃了创始人陈欧的一个夙愿。毕竟电商之路可能已经成为过去,企业和人都需要走出阴霾。聚美之前的优势大概是:营销效率高,获取新客户成本低,物流成本逐年下降,SKU数量少。聚美美的未来取决于陈欧如何发展。

聚美优品化妆品(聚美优品的受众人群分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631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