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央视春晚节目单表(2012春晚节目单是什么)

Text | -17

2012年央视春晚节目单表(2012春晚节目单是什么)

编辑|曹芳

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来了。作为一场备受瞩目的盛典,春晚不仅代表着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更代表着新一年的开始,更承载着亿万人民的共同期待。

所以能站在春晚舞台上的主持人,绝对是能充当祖国“脸面”的杰出人才。

从1983年举办第一届春晚到1990年,共有14位优秀主持人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

时光仿佛飞逝,他们现在都老了,甚至很多人都已经过世了,令人唏嘘。

今天就跟随我们的脚步,盘点一下给我们带来无数欢笑和感动的春晚主持人吧!

第一位、1983年马季

马季,1934年生于北京。

马季从小就被传统的相声文化深深吸引。为了免费听相声,他混迹于各大卖冰心的茶馆,边卖边听。

长大后,一心想做出一番事业的马季终于在1956年迎来了事业转折。

他自编自演的《别怪我》获得了曲艺表演一等奖,也因此被侯收入囊中,从此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

当时社会动荡,人民焦虑,渴望以娱乐的形式填补内心的贫困。意识到观众的需求,马季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他的相声大多是以民间素材为基础,再经过艺术加工,所以人们听他的相声,从来没有孤傲的感觉,反而很写实。

从那以后,他越来越成功,他的作品大受欢迎。他还收冯巩、姜昆等人为徒,一度成为音韵学界的标杆人物。

这时候央视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原来他们在准备一个全新的派对。如果在观众心目中地位非常高的马季能加入,晚会就成功了一半。

当年的导演黄一鹤终于把马季请出了大山。就这样,马季成功担任了第一届春晚的主持人。

因为有丰富的表演经验,马季非常善于把握节奏,控制流量。

所以晚会播出后,立刻获得了空之前的欢迎,达到了万人空的水平。

在以后的岁月里,马季六次登上春晚舞台,给全国人民带来欢乐。

2006年9月,因为在相声方面的突出贡献,马季被授予中国牡丹奖曲艺最高荣誉“终身成就奖”。

不幸的是,好景不长的马季,三个月后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72岁。

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马季的相声依然被人们传颂,经典作品熠熠生辉。

第二位、 1984年赵忠祥

赵忠祥,1942年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

说到赵忠祥,大家肯定都知道。

但就是这样一个老艺术家,主持了世界几十年。起初,他并不打算走广播这条路。

因为赵忠祥从小就想当体操运动员。

为此,他付出了很多艰辛和汗水,但在训练中,赵忠祥却出事了。

伤病让他无法回到自己热爱的体操赛场,只好另谋发展。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忠祥加入了学校话剧社。因为他圆润的嗓音和大气中的台风,受到老师们的喜爱,于是逐渐开始接受正规的播音训练。

1959年,他的人生被彻底改写。

当时央视要招男播音员。本着试一试的精神,赵忠祥报名参赛。

面对成千上万的竞争对手,赵忠祥不失时机地稳扎稳打,终于获得了进入电视台的机会。

进入央视后,赵忠祥终于有了施展的平台。经过几年的训练,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映入了他的眼帘。

1979年,他被任命为记者访问美国,由邓小平陪同,专程采访美国总统卡特,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白宫的记者。

这个荣誉真的很珍贵。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对高强度的直播工作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于是退居二线,做起了幕后工作。

1981年,赵忠祥担任《动物世界》后期配音。节目上线后,获得了观众的热烈追捧,成为无数人的童年回忆。

至此,赵忠祥的地位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1984年,赵忠祥是第一个春晚直播主持人,做得极其完美。

此后,赵忠祥12次登上春晚舞台,再次创造历史。

尤其是1990年,他独挑大梁,却一点也不按兵不动,奠定了他全国主持人的地位。

他努力了几十年,深受观众喜爱。

然而,2019年,赵忠祥宣布自己得了癌症。疾病来袭如此之快,没过多久赵忠祥就被死神夺去了生命,享年78岁。

赵忠祥现在已经去世两年多了,但他仍然活在无数观众的心中。

第三位 、1985年张瑜

张羽于1957年出生于上海。

当张羽很小的时候,她就表现出了杰出的表演天赋。每次看电视,她总是盯着人物,模仿台词。

为了成为一名演员,年仅15岁的张羽选择了辍学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一不小心,她进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开始了她的演员生涯。

年轻的张羽刚进片场时,没有太多机会演主角,所以只能充当背景版。

不过这段时间磨练了她的心智,提升了她的演技,为她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9年,张羽和郭凯敏合作主演了电影《庐山真面目》,但没想到,电影上映后,张宇红遍海峡两岸,成了炙手可热的女人。

由于她在电影中的精彩表演,张羽再次获得了百花奖最佳女演员的称号。

可以说,这个奖项让半路出家的张羽真正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爆炸之后,张羽的资源越来越好,好像一路上涨。他在《夜雨》、《老友记》、《街头》中的表演都是脍炙人口、广受好评的作品。

由于他高超的演技,张羽成为第一个赢得四项大奖的传奇人物。

于是,1985年底,她以非专业主持人的身份,站上了春晚的舞台。

张羽大方得体的举止,以及优雅从容的气质,赢得了很多赞誉。

然而,在充满荣耀和光辉之后,张羽并没有追求胜利,而是决定安定自己的心,提升自己。

于是她脱下所有光环,独自去美国留学。

从学校回来后,她从舞台走到幕后,大部分时间以制片人和投资人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

不幸的是,2012年后,张羽决心退役,不再出演任何作品。

现在65岁的张羽已经抛开了所有的名利,专心享受生活。当他无事可做时,他会泡一壶茶,看着云起的云朵飘落。这难道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吗?

第四位、 1986年姜昆

姜昆于1950年出生于北京。

早在姜昆童年时代,他就下定决心发展文学事业。15岁时,他在电影《白求恩大夫》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

如愿以偿的姜昆欣喜若狂,却没有想到这条路并不平坦。

一年后,刚刚中学毕业的姜昆赶上了“文化洪流”。

那时,姜昆是一个热血青年,心中怀着保家卫国的理想。1968年,姜昆跨越千里,来到黑龙江,成为一名农村知青。

即使在那个黑暗的日子过后,姜昆仍然没有放弃他的理想。

全社恢复运作后,他认识了同样爱好表演艺术的石。他们一拍即合,立刻组成搭档开始了相声巡演。

对于姜昆,一个像火,另一个像冰。虽然完全相反,但是很和谐。

这两位冉冉的新星很快吸引了他们的前辈马季的注意。本着爱惜人才的原则,马季把他们收进了自己的位子。

在师傅的帮助下,姜昆的相声事业越来越顺利。1983年,在马季的带领下,姜昆站上了人生的第一个正式舞台——春晚。

在春晚上,姜昆可以说是拿下了马季的真传,表现可圈可点。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被他逗得前仰后合,欲罢不能。

一战成名的姜昆,后来多次出现在春晚舞台上。1986年加入主持人团,逐渐接手硕士班。

现在姜昆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他仍然没有停止前进。很多综艺节目里都能看到他。

第五位 、1987年王刚

王刚,1948年出生于辽宁金州。

老头王刚是个十足的文艺青年,爱古董,爱淘宝,但小时候却是个父母老师都头疼的混小子。

因为从小胆子特别大,他10岁的时候心血来潮给中央领导写了一封信。他以为这封信会石沉大海,结果领导居然给他回了一封信。

这件事在他的童年生活中留下了非常丰富多彩的印记,这极大地激发了王刚报效祖国的愿望。

于是在1969年,他加入了艺术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

在艺术团工作期间,他还多次参加文艺界演出,并在青岛电视台制作的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中短暂亮相。

在这部戏中,尽管他没有太多的戏份,但他仍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就连央视的导演黄一鹤也不例外。

黄一鹤看中了王刚的无限潜力,邀请他加入春晚主持人阵营。

起初,王刚拒绝了。毕竟他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怕毁了这么重要的聚会。

但是黄一鹤耐心的劝说最终使王刚下定了决心。

在1986年和1987年的两年中,王刚在东道国集团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在台风中沉稳,口齿伶俐,在大型晚会上出彩。

在多次主持春晚的路上,他与导演结下了不解之缘,随后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央视工作。

但是好景不长。因为和央视领导的矛盾,毅然辞去主持人,转战影视行业。

后面的故事我想很多网友都知道了。他在《铁牙铜牙的纪晓岚》、《大汉天子》、《屠龙记》中的表演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尤其是“小沈阳”这个角色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代表性角色。

如今74岁的王刚仍然在许多作品中贡献精彩表演,他的毅力令人钦佩。

第六位、 1988年鞠萍

鞠萍1966年出生于北京。

鞠萍还在读书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参加一些文学活动。每次校园节日或晚会,鞠萍总是第一个举手。

鞠萍的开朗活泼为她进入广播行业奠定了基础。

1976年,鞠萍顺利考入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艺术团,正式开始主持人生涯。

因为菊萍的长相和主持风格充满亲和力,很快就被安排主持少儿节目《七巧板》,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菊萍姐姐”。

1988年,蛰伏已久的鞠萍终于站上了春晚的舞台,完成了人生的一大心愿。

事业有成后,她大胆步入婚姻殿堂,生下一个宝贝儿子。

但鞠萍没想到的是,这段婚姻终究没有走到最后。

离婚后,鞠萍独自带着儿子生活,为人父,为人母。

直到1998年,她才终于开始了人生中的下一段感情。

如今的鞠萍活跃在主持一线,曾经稚嫩的脸庞被岁月留下了许多沟壑,但依然不影响鞠萍的魅力。

第七位 、1989年 阚丽君

阚丽君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

虽然很多年轻网友对阚丽君了解不多,但毫不夸张地说,她才是主持界真正的天花板。

而且她还被誉为“中国第一真正的主持人”,可见其地位有多高。

当时年仅15岁的阚丽君陪朋友去面试文化局的考试,没想到被领导看上了,顺利进入文艺界。

阚丽君以为他的生活会这样继续下去,但他没想到会因为他扎实的台词而获得青睐。

她事业的春天是在1980年的“新星演唱会”,当时她正在中央歌舞团当播音员。

与以往的播音员不同,她身着奢华的红色礼服,淡定地举着手牌,摒弃了只说三句台词的刻板印象,与观众互动紧密,极具新意。

阚丽君不仅在这里集中了观众的思想,也开创了主持人的先河。

1989年,阚丽君加入了春晚的主持团队。此后,她多次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

主持人地位逐渐提高后,她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公益事业上。

现在,他已经辞掉主持工作,热心公益的阚丽君常年奔波在慈善一线,为无数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也许这就是模式。

盘点过后,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对哪台主机印象最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4918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