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斤是一吨吗(500公斤等于多少吨?)

“袁隆平院士有一个草下乘凉的梦想,我也有一个亩产1000斤小麦的梦想。”“当产业链不断延伸,市场思维引领生产端的发展理念转变,粮田平均效益也会得到提升。”“今年

“袁隆平院士有一个草下乘凉的梦想,我也有一个亩产1000斤小麦的梦想。”

“当产业链不断延伸,市场思维引领生产端的发展理念转变,粮田平均效益也会得到提升。”

“今年的价格大大激发了种粮人的积极性。这次夏播很多地方都种了田尾,基本看不到荒地了。”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玉华蒋刚水陈进

随着我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

难得的好产量,好品质,好价格...从长江到华北平原,金黄饱满的小麦已经返仓,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种粮人的脸上。十年丰收的背后,是中国粮食生产能力跃上千亿斤新台阶,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悄然发生的新变化:农业生产主体由职业向专业转变,越来越多懂农业、有新知识的年轻人加入种粮大军;新技术和新设备加速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了土壤肥力和产量。大国的粮食政策更精准,更富有“含金量”,促使更多的力量去提高粮食产量。

一千斤是一吨吗(500公斤等于多少吨?)2022年5月17日,青岛平度田庄镇幸福庄村,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一喷三防”田间作业。李子恒/本刊摄影

新粮人:耕耘良田的生力军

宋,90后种粮大户,皮肤黝黑,说起种粮来浑身是劲。“袁隆平院士有一个草下乘凉的梦想,我也有一个亩产1000斤小麦的梦想。”

今年夏收,宋麦田最高亩产超过900公斤。十多年前,高中毕业的宋从父亲手里接过几十亩承包地,靠借钱买第一台拖拉机起家。现在已经成为安徽涡阳县店集镇宋牌坊村宋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流转土地3000多亩。

宋是当地人眼中“有能力”的新经济支柱。走进他的合作基地,各种农业机械设备让人眼花缭乱:大型收割机、高智能植保无人机、大型自走式喷雾机...

与父辈身体力行“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同,宋挑起了粮食生产机械化、信息化的“金杆”。他的手机里有各种农技服务的app。他经常参加各种大型农机展览和操作培训,研究如何用机械化实现精量播种,甚至在自己的地里进行高产攻关实验。今年夏播,国家大力推广大豆和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今年年初,他先做实验,现在地里的玉米已经长到一个人身高那么快了。他在夏播的时候,结合前期实验的结果,还特意画了一张栽培图:株间距离,如何施肥浇水,如何控制成本,一目了然。

通过科学种植,宋的小麦收入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每亩450公斤左右增加到现在的750公斤左右。“小麦亩产量已经超过1000公斤。我相信可以做到。”宋满怀信心地说,要努力探索小麦的极限产量。

根据农业形势,今年安徽夏粮种植面积4280万亩,比上年增加10万亩左右,呈现“面积增加、单产提高、总产量提高、效益提高”的“四提高”态势。

曾经,“谁来种地”成为农业的问题,而现在,越来越多有知识有文化的“80后”“90后”新种粮农民给出了答案。

四年前,90后海归平回到安徽省天长市汊涧镇村开始务农。当时村民质疑他“在村里种地混不下去”。林东花了四年时间让他的父亲和村民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农业。

2018年,平东林从提供单体无人机飞防服务的“飞手”开始,逐步延伸到农管采销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他用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思维来经营农业。秸秆回收一度被村民视为亏本买卖,但在他手里,他发展了秸秆碳化产业,成为赚钱的“金梗”。一公斤大米产出近一公斤秸秆,而3000吨秸秆可制成2000吨碳粒,每吨可卖1200元。林东还通过全程托管进行规模化经营,统一水稻种植品种,销售品牌大米,通过消费者认养土地强制绿色种植,提高了粮食的附加值。

“当产业链不断延伸,市场思维引领生产端的发展理念转变,粮田平均效益也会得到提升。”林东说。

从宋到平东林,新兴的新型种粮农民正在成为开垦良田的生力军。他们用新知识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探索粮食增产的更多可能性,通过引领示范带动更多小农户,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科学发展之路。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600万户。目前,仅安徽省就有家庭农场20.5万个,农民合作社11.3万个,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五。

农业生产的人力变革正在悄然发生,更多的新型种粮农民将成为维护和保障“中国饭碗”的重要力量。

粮食新技术: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加速

烈日炎炎,在安徽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张淮村,种粮大户徐从祥正在检查试验田里大豆和玉米的长势。“种粮不再靠运气,靠的是好品种和好规律。”徐从祥说,今年夏收,他与合作选育的“福航麦1号”小麦亩产达到811.29公斤,再创新高。

粮食生产靠科技。夏季大丰收的背后,是越来越多技术力量的加持。

是帮助收割的“中国芯”。一粒种子可以创造奇迹。徐雨香告诉记者,“福航麦1号”是航天育种在海南、青海等地选育出的优良品系。它短茎、大穗、结实性强、抗病性强,已成为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21年,“福航麦1号”在安徽、河南两省首次大规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当年实测亩产达到787.8公斤。今年实现了亩产811.29公斤的高产。

"农业科技对促进粮食生产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作物栽培研究室主任乔玉强说,该所精心挑选优良小麦品种,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通过示范和创建,涌现出一批高产模式。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以品种选育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做到“中国粮”以“中国种”为主。在小麦主产省安徽,打开“小麦种植电子地图”,小麦种植的品种和地点一目了然。根据地图,今年夏季全省已实施优质专用小麦3100多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70%以上。

除了良种之外,各种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也在加速应用,使种粮更加科学和现代化。

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神农村的“智慧芜湖水稻”生产示范基地,芜湖吉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只需点击手机里的“中联智农云”,就能查看土壤墒情和肥力。有了数字化和机械化,每亩水稻的种植成本至少节省了50元。

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正在加快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亩均产出率,推动粮食生产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仅在安徽,今年以来已聘任科技特派员万余名,新建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15个,遴选发布省级农业主推技术78项,为高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种粮大户尚越刚刚收割的麦田里,整齐地长出了新的玉米苗。"株距相等,误差不超过5厘米."他说,“以前粮食种植是‘漏斗种植’,现在变成了‘精量种植’,每亩地节约1公斤左右,不仅提高了播种精度,漏播率和重复播种率也明显降低。”

亳州市农科院院长刘坤告诉记者,很多应用广泛的农业技术都是几十年前诞生的,只是近几年才迅速推广,对粮食和农业的贡献率远高于过去。“过去,有技术但没有应用。重要原因是农业机械设备跟不上,相关应用条件达不到,比如拖拉机。由于土地分散,大型机械无法使用。”刘昆说,实施“以粮代技”,更多的是释放技术潜力。

在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安徽涡阳县,当地农业农村局生产室主任杨雨婷说,以前农业机械设备跟不上,制约了“以储粮换科技”的效果。从2019年开始,机械化水平上来了。拖拉机和收割机都有150到200马力,深翻播种机也有北斗卫星定位。就像安装了“智慧眼”,既提高了整地、翻耕质量,又避免了漏播漏种。

田间管理,如病虫害防治、施肥等,从“人工”变成了“机器管理”。今年仅安徽省就投入了2万多台套现代化高效植保机械用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监管平台注册的植保无人机就有2万架,有效避免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确保了粮食的高产优质。全省二级小麦90%以上,其中一级小麦77%以上。

高性能农业机械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粮食生产的质量,也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率。今年夏收期间,安徽省投入联合收割机20万台,烘干机1.6万台。用了10天时间,基本完成了抢收麦收任务,收割机产量稳定在99%以上,确保了丰产丰收,粮食回仓。

不仅如此,亏损也是增产。今年夏收期间,安徽、山东等地先后开展了培训、示范和“大比武”竞赛,取得了明显成效。安徽省农业农村部门现场监测显示,机收损失率较往年下降1个百分点,帮助全省挽回小麦损失3亿多斤。

新粮食政策:盯紧抓粮人,激活种粮人

“实际粮食产量3000多亩,补贴应该在6万元以上。”尽管夏收已过,宋对的政策性补贴占去了今年的夏粮仍充满了获得感。除了政策补贴,今年他家3000多亩地的深耕和农药喷洒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保障粮食安全,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其中之一就是鼓励种粮人多种好粮。今年5月,为应对农资价格上涨,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入,中央财政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100亿元,用于支持夏收秋播生产,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粮食支出增加的影响,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此次补贴的对象界定为实际承担农资上涨成本的实际种粮户,包括使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户、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在粮食种植和收获全过程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个人和组织,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实际种粮户手中,提高补贴政策的精准性。

“农业生产有风险。过去种粮大户也是风险户。这几年国家日益加强的精准补贴,让我们种粮越来越安心。”徐雨香说。

引导其受益,让种粮人更有积极性。近年来,国家加强对农民种粮收入的保障,稳步提高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完善水稻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推进三大主粮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益保险,实现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徐从祥提交了一份议案,希望完善优质高产示范田的保险政策,让更多的种植大户得到保险保障。

今年夏粮小麦市场收购价格创历史新高,开秤时达到每斤1.4元。此后一路高歌猛进,一度冲到每斤1.6元。虽然降到了每斤1.5元左右,但还是在高位运行。

“今年的价格大大激发了种粮人的积极性。这次夏播很多地方都种了田尾,基本看不到荒地了。”安徽省淮南市农业与农村局副局长吴镇宇说。据测算,今年小麦价格比去年每斤只涨了0.4元,但每亩可增加纯收入100元以上。

近年来,国家要求落实粮食安全党政主体责任,制定粮食安全党政主体责任配套考核办法,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同时,将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省,促进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均衡区共担义务和责任。

安徽率先制定了省级粮食安全党政责任两个清单,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优质粮食生产。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提出每亩财政投入逐步达到3000元以上。种业振兴方面,新增安排1亿元种业资金,农业保险方面,三大粮食作物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益保险覆盖所有产粮大县。鼓励小田换田,推进农业规模化托管...无论是华中粮仓,还是西南山区,各地都在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激活粮食生产的人力、地力等要素,实现增产增收。

随着全国夏收的结束,夏播的夏管正在展开,希望的种子在另一个季节播下。新的力量仍在灿烂的土地上生长,新的收获开始播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183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