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图软件改字(p图修改文字免费软件)

天津北方网讯:担心钱,忙着钱。投资总是伴随着各种风险:行业周期、持仓、市场波动……现在,又多了一个──在线金融与商务课程。踩在财富焦虑的“沃土”上,在这一边,短

天津北方网讯:担心钱,忙着钱。投资总是伴随着各种风险:行业周期、持仓、市场波动……现在,又多了一个──在线金融与商务课程。踩在财富焦虑的“沃土”上,在这一边,短视频展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业绩清单和能激起贪婪的财富故事;另一边,身处其中的人看到的是虚幻的泡沫。卸下过度美丽的浓妆,一位从业者直言,“你修饰了他的语句,他粉饰了你的财富梦。”

“零基础财富积累可快速实现”“一分钟可增加13倍收益”“躺着睡觉就能赚钱”……目前很多财商教育机构都打出了这样诱人的口号。他们通过免费或低价的财商课程和一步一步的营销,推荐学生购买几千甚至上万的升级课程。由此引发的纠纷和维权问题引人关注。

截图诈骗

修正了猎杀“小白”的单词

最近每天中午和晚上,小红都会微信语音给小静打电话。在此之前,她会按照惯例发一些话,比如:“机会稍纵即逝,但错过了就真的没了。”“张哥,只买了6万,就有1.7万的收入了。”"王师兄一半的学费也是用信用卡支付的."稍后小红会发来客户收入的截图。

大约两周前,小静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个财商课程的广告,声称“财务自由可以很快实现,普通人也可以做到”,于是花了0.99元上了一个5天的“小白课程”。“小白课程”是学生学习财商课程的第一步。

开课前几天,小红给小静发了一些文字资料和视频课。五天的课程还没结束,小红就迫不及待地把一万元的升级课程卖给了小静,开始了她的“攻单”之旅。“攻单”是这个圈子的行话,意思是“净化”低价引流进来的“小白班”学生。营销人员(圈内也称老师)利用固有的营销模板,如大规模优惠诱导,辅以学员赚钱案例等手段,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为学员续交下次升级课程的费用。两个月前,在一家头部财商教育机构工作的王军告诉记者,老师上岗前都有演讲技巧培训。他所在的机构有几个演讲训练笔记,里面涵盖了学生会提出或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标准回答模板。

“看群里的收入截图,有人3天赚到了学费,有人通过买股票一个月赚了18万。我想我可以在这个班里发财。”正在某院校学习金融和商业课程的学生小源说。对于这些收益截图,有知情人透露,有些收益高的截图是编辑做的。“大部分(财报截图)都不是真的,有可能是老师P的。”

在圈内人的指引下,记者在某网购平台上看到,不少商家提供“p图”、“换字”、“数码截图”等服务。多位商家表示,投资收益截图是根据样图生成的,图纸中的持有量、今日收益、预计总收益、持仓收益率等数字都可以更改。“收益截图里的数据可以改,股票仓单也可以,只要是有数字的图。我们改装的图片很正宗,每张8元量大优惠。”一位店主向记者展示了之前通过技术手段改变的资产和收入截图。

转化率降低到3%到5%

有些班级年龄较大的学生占了一半。

从几家财商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来看,同质化现象明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大多分为“白色班”、提升班、实用班等。教材和课件一般都是投资入门书籍。“这些机构的道路是相似的。他们先是花钱打广告,然后引流进来做一波营销,收割续费进高级班的学生。”王军告诉记者,在群里有一个组织内部的氛围号,充当托儿的角色。在他曾经工作过的机构,每转一个升级班,老师能赚7%左右。

华北一家财商教育机构的从业者告诉记者,2021年初,学员转化率还是挺高的。当时,赶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流行,许多人热衷于在家学习。有的机构当时转化率能达到30%到40%,低的时候10%左右。

去年8月,国家网信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明确打击社会恶性事件和负面极端事件,煽动悲伤、焦虑、恐慌等情绪,以推销所谓“财商课程”、各类保险产品等违法问题。此后,短视频平台的导流效果陡然下降,从“小白类”到升级类的转化率下降到3%到5%。为了吸引新生,机构开始转向下沉客户,很多没有任何理财和金融知识的老年人和债务人进入市场。

“没钱的话,老师会推荐你刷信用卡。”前述财商教育机构从业人员向记者透露了这一信息。小静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在此之前,小静在与小红的沟通中多次表示学费太贵,经济压力大。小红直言:“刷信用卡。很多同学都这样。”

王军告诉记者:“我之前上的课,每个班都有欠债的学生,还有很多老人。我带过的年纪最大的学生都70多岁了,有的班年纪大的占了一半。很多老人申请退费,有的连拼音都不懂,听不懂课程。”

“边缘”推荐

设置“低退奖”,节省提现率。

“如果不是海天叶巍和双汇发展,那些学生不会这么惨。”王军说,他所在机构的大部分同学都是被这两只股票套牢的,因为课程老师说这两家公司是好公司,却忽略了估值水平。

根据规定,只有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才能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金融教育机构没有资格投资,也没有资格提供理财或股票投资建议。不过据了解,有些机构的老师会建议股票推荐。王军说:“不要私下议论。有些老师会在直播课上以案例的形式提到哪只股票可以在哪个价位入手。该组织有一个“18步分析法”来确定这家公司是否是一家好公司。课程一经提及,就会有大量学生购买。我有一个最差的学生,1200万本金亏了500万,很多亏了几十万。按理说,财商教育机构没有资格和能力去评判任何一家公司的好坏。”

记者注意到,目前,消费者对财商课程的投诉不在少数。截至目前,黑猫投诉平台关于财商课程的投诉量已经超过5000次。消费者的投诉大多集中在商家通过低价课程、承诺实现财务自由等方式不断洗脑,诱导用户付费甚至贷款;实际课程质量差,价值低;涉嫌虚假宣传;用户很难申请退款和维权。“申请退款的学生太多了。该公司为教师设置了“低退款奖”。只要你的班级零投诉、零退款,你就能获得额外的奖金。”王军说。

其实理财规划需要考虑客户的年龄。一般来说,20岁到30岁,要培养储蓄的习惯,资金多用于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低风险投资。30岁至50岁,一般从子女教育、医疗、退休等方面进行理财规划,其中股票等风险资产一般不超过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50岁以上,理财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子女家庭和事业,保障晚年生活。稳投资应该是主要重点。在小静的财商课程学习中发现,一些机构老师推荐的投资方式因人而异,但大多数机构都是“同时抓”。所有的学生都使用同一套教程,老师们也给出同样激进的理财建议。

对此,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飒律师认为,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财经类课程,识别和防范被骗的第一步是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很多人对一些新颖的理财方法缺乏认知,容易被课程误导。这时候就需要用正确的理财观念来规避风险。其次,要从正规渠道查看这些网络财商课程的运营主体,看是否为正规机构。

理想与现实

实习生

信用卡购买课程

“画一个大蛋糕”从零开始放置焦虑

36岁的上班族宸妃以前从未有过财富焦虑。直到去年2月,他在刷短视频时,看到财商课的一句广告语——“财商课是人生必修课,普通上班族也能实现财务自由”,触动了他的内心,激发了他对财富的焦虑。“我以前从没想过我能实现财务自由。这堂课给了我一个希望。12块钱12节课不贵,我来试试。”

开课几天后,这是宸妃感觉最接近财富的时候。“老师说钱会缩水。如果你不理财,你现在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将来会贬值,等你老了就没钱花了。上了‘小白班’后,我很焦虑,觉得人生无望。我觉得理财是我唯一的出路。”

财商课微信群里,学生理财赚钱的截图被打了马赛克,但诱人的收益率清晰可见。宸妃认为,如果你想提升你的财富,你必须学习。“我一个月收入9000多,除了房贷和生活费,没剩多少钱了。但是老师说钱多钱少不重要。如果你有思想,你可以钱生钱。”于是,宸妃在没有告诉家人的情况下,用自己的信用卡花了6998元购买了升级课程。宸妃之前对理财一窍不通,但刚下课,他就很开心:“下课了,我想我很快就能赚钱了。老师承诺拿到毕业证后,如果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全额退款。”

开课后,宸妃开始了每周一次的录音课和直播课。“刚开始还可以,后来越来越迷茫。课上讲的都是理论知识,没有用到实践。与他们之前宣称的‘学以致用,钱生钱可用’完全不同。”当课程的实用性不强时,宸妃申请了退款。“他们说我没通过考试,没拿到毕业证,钱也拿不回来。现在回想起来,财商老师从一开始就在诱导消费。他承诺完成学业后会理财赚钱。其实他只是画了一个‘大蛋糕’。我有一种被骗的感觉。”

前雇员

课本都是复制粘贴的。

你认为的“专家”可能还不如你。

一个多月前,李华还是一家财商教育机构的提升实践课程的班主任。2021年1月入职,培训几天就开始上课。最多的时候,他同时上十几门课,一个班90到120人,上千人。

李华曾经工作过的机构里有两种老师:“小白班”的老师和实践班的班主任。李华告诉记者:“‘小白班’老师没有学历,但是从事营销。班主任并不是学生认为的投资专家。只要有点金融基础的人都能进来,培训几天就教。”

作为实践课的班主任,李华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学生作文的变化。据他介绍,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很高的,无论是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还是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后来随着流量的下沉,班上开始出现大龄学生、低收入学生甚至负债学生,一些不具备投资学习能力和理性投资心态的人也来了。“教师月薪从8000元到15000元不等,收入高是一大动力,所以他们的‘攻单’相当激烈。”李华说道。

据了解,一套财商课程的开发成本并不高。李华被多次叫去编教材,大部分是从《穷爸爸》、《富爸爸》、《打败华尔街》、《雪球》等各种书里摘录的。这些教材都是经过公司教研部门审核后投入使用的。李华说,“我们有个‘单词课’,就是把书上的一些摘录复制粘贴成组。这是一门课。我曾经写过一个几千字的材料,公司给了我1500块钱。有时候,你看到的‘投资专家’在投资理财方面可能不如你。”

行业形势

流动收缩

机构客户群市场下滑。

专项整治后,很多财商教育机构引流难度加大,业务量锐减,从业人员大幅缩水。一位曾经在财商教育机构工作的员工告诉记者:“以前公司有上千员工,现在只剩下500多人。学生少了,就不需要那么多老师了。以前一个老师能联系500到600人,现在有100多人。”

调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财商教育相关企业近6000家。近年来,财商教育相关企业新登记数量呈下降趋势:2019年新登记数量创历史新高,达1800余家,同比增长约32%;2020年新增800家以上,同比下降55%以上;2021年新增150余家,同比下降81%以上。

“现在只要有公司开发出好的课程产品,各家都会蜂拥而至,直接抄袭。那些快速复制、快速推出项目的团队会被公司公开表扬,大家都鼓励这种趋势。”刘是一家金融和商业教育机构的负责人。“越来越乱”是他目前对这个行业最大的感受。

“这些人大多是抱着‘赚快钱’的心态入行的。”刘虹透露,几年前,财商教育机构对人们的投资理财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客户大多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然而现在,客户流量已经被各大机构消耗殆尽。很多财商教育机构开始寻求转型,比如改名财商教育、财商思维,逐渐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律师的建议

老年人频繁“踩雷”

如何避开那些“坑”?

在线金融与商务课程的学生是带着提升金融技能的需求进入市场的,却常常陷入纠纷的“漩涡”。面对鱼龙混杂的在线金融和商科课程,消费者应该如何避开陷阱?如何维权?就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飒律师。

现在很多老年人都上财商课程,但有些人对理财了解不多,导致很多抱怨。你对这个团体的理财有什么建议吗?

小撒:首先,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老年人对新兴的理财方式缺乏认知,这些群体会认为自己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声称能提高自己理财技能的财商课程对他们很有吸引力,这也是很多老年人报名财商课程的重要原因。

其次,对于老年人来说,不是不能参与理财,而是要有选择地参与理财。对于他们来说,一些银行提供的相对稳健的理财方式更适合。当然,老年人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也可以听听小辈亲戚的意见。

之前有没有接触过老年学生的财商类维权案例?

小撒:有过相关案例。之前有个刘大爷因为理财课维权。据刘大爷介绍,这些课一开始都宣称“0元学”,但上了几节课,老师就开始卖课了。最后在老师的劝说下,刘大爷买了6880元的基金课程。但是这些所谓的基金课程,讲的并不是基金知识,只是笼统的讲当天的盘面,根本不涉及实质内容。刘大爷不敢买这些基金。听了两天,他想退学。但是,组织找各种理由不给退款。

事实上,在一些投诉平台上可以看到,很多消费者反映,一些金融培训机构和“商学院”打着免费的旗号吸引用户,中间却收取高额费用。此外,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教师资格造假,课程内容可以在网上查到,客服联系不畅等。

消费者在网络金融和商科课程中遇到纠纷应该如何维权?

小撒:消费者可以向相关平台举报。现在有很多举报平台可以受理网络纠纷,及时举报是一种有效的维权手段。面对一些恶意欺诈,消费者应该立即报警,选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利益。

人们在维权时一定要注意收集和保留证据,包括但不限于总召回、机构发的相关宣传册、朋友圈截图、转让交易记录等。这样即使消费者的权利受到侵害,也可以通过这些证据进行维权。

记者手记

你的焦虑

去管别人的事。

焦虑是在国内采访财商班的同学们向我们表达的几乎一致的情绪。但是现在大家都担心收入结构单一,如果没有工资以外的第二份收入就慌了,这也是大家报金融和商科的原因之一。对于组织来说,这种焦虑使他们的业务取得了成功。

商务类是知识付费领域的一个特殊类别,对提高财商意识和财商思维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当财商教育机构游说不会投资的老人,督促资金短缺的学生靠信用卡透支来交学费的时候,这件事就变了。

理财是有门槛的,这也意味着很难通过“速成班”大幅提升理财能力。采访中,我们问了几个从业者这个问题:“学几个月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为什么直播间的老师不自己做呢?”他们支支吾吾,没有说清楚。

“钱赚不到,但可以很快失去。”这是一位受访者在采访结束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们对此印象深刻。(津云新闻编辑孙昌)

(应采访对象要求,部分采访对象以化名处理。)

来源:北方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091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