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曾国藩对李鸿章的评价)

核心提示:虽然这个故事对李鸿章略有褒奖,但在文章的末尾,却对李鸿章在甲午海战中的败绩进行辛辣的嘲讽:“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曾被称为东方第一政治家的李

对李鸿章的评价(李鸿章的历史贡献和影响)核心提示:虽然这个故事对李鸿章略有褒奖,但在文章的末尾,却对李鸿章在甲午海战中的败绩进行辛辣的嘲讽:“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曾被称为东方第一政治家的李鸿章,现亦老迈至此境地。”核心提示:这个故事虽然给了李鸿章一点褒奖,但在文章的最后,却对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进行了苦涩的嘲讽:“俗话说,强弩之末不能通敌,曾经被誉为东方第一政治家的李鸿章,如今已经老了。”

1894年,中日在海上和陆上激战之际,日本一大群记者紧盯战局进展,第一时间将报道发给日本和西方媒体。与此同时,日方还招募欧美记者跟随前线日军进行随军采访。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有一套甲午战争(1894-1895)期间出版的日文杂志——甲午战争的记录,里面刊登了很多随军记者的报道和文章。翻阅这些120年前的杂志,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精心编排的报道中,日方竭力为自己的罪责开脱和“辟谣”。同时,李鸿章在北洋舰队的苦心经营,其内部情况,在日本人看来,简直透明。

发现甲午战争宣战后,日本在490天内出版了49期甲午战争。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贤斌说,他2009年从北京潘家园买了这本名为《日清战争实录》的杂志。

“我知道以前有这样的杂志。2011年9月,我去北京潘家园,和一个朋友偶然遇到这套书。我当即提出想收藏这套书,朋友欣然同意。”

吴贤斌把杂志拿回南京后,一张一张地翻了翻。“这本杂志一共有49期。它是甲午战争期间在日本出版的。我问了懂日语的朋友。他说杂志上的文章比较晦涩,应该是属于老日本的。好在日语的汉字比较多,很多专有名词我们都能看懂,比如地名,人名。于是先自己看了一遍,然后咨询了懂日语的朋友,大致了解了一下内容。甲午战争爆发后,详细报道了中日之间的一系列战争,直到北方战争被彻底打败,签订《马关条约》。此外,详细介绍了北洋水师的将领、战船和战斗力。有些文章还比较了中日海军的实力。从这些文章来看,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情报的准确性和强大的舆论控制能力是不可低估的。”

现代快报《发现》记者简单翻阅了一下这些杂志,公布的信息显示,这些杂志的发行人是位于东京都尼桥区的“博文馆”,编辑是“岛田·香织”,发行人叫“桥本新太郎”。其中,第一期杂志出版于明治27年8月27日。此后平均每十天出一期,到明治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已经出了第四十九期。记者了解到,日本明治27年是清朝光绪20年,公历1894年。也就是说,1894年,中日宣战后的第27天,《日清战争杂志》第一期出版。

对李鸿章的评价:“曾被誉为东方第一政治家,现在已经很老了。”

甲午战争期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是北洋水师的真正统帅。1894年夏,在战争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身处直隶总督衙门的李鸿章一方面遥控北洋水师提督丁等人作作战部署,另一方面试图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存北洋最后的力量。此时,在一江之隔的日本,日本人民通过日清战争的记录,对这个遥远的敌人有了清晰的认识。

1894年9月出版的《日清战争实录》第二版中有一篇题为《李鸿章》的文章。文章以李鸿章的身世开头,“没有。邵荃麟,安徽合肥县人,父亲叫金文,母亲叫沈氏,生于仁宗嘉庆二十六年,即现在的清朝四世皇帝的祖先,现在他们一家七十三人。他们的祖先在文学上都很突出。”随后,李鸿章的学术经历、官方履历、政绩,甚至相貌都一一罗列,细节之多令人咋舌。比如讲自己少年时代的老师叫吴;他的外貌被描述为“六英尺长,身体强壮,态度诚实坦率,肤色略黑,眼睛黑得厉害,牙齿弯曲,因吸烟而略有变色”。

文章还讲了一个关于李鸿章的故事:平定太平天国叛乱后,李鸿章并没有独占他的功绩,他的士兵对此表示遗憾。李鸿章笑着回答他们,说内乱只是小事,不值得竭尽全力。知识渊博,改天会更有用。

这个故事虽然对李鸿章略有褒奖,但在文末却对李鸿章在1894年甲午海战中的失利进行了辛辣的嘲讽:“俗话说,曾被誉为东方第一政治家的李鸿章,如今已显老态。”文章也很熟悉李鸿章当时在清廷的尴尬处境,说他“陷入了困境,或者疯了,或者自杀了”。虽然“疯狂自杀”这个词只是一个谣言,但李鸿章今天的地位也正如这个谣言一样。"

对清军的评价:“双方作为一个团队作战,清军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一定会输”

甲午战争前,日方非常注重搜集中国情报。最重要的收集方法之一是通过战俘。此外,战俘被日方用作种族样本,进行各种医学和身体对抗测量。《日清战争实录》中有一篇名为《日清士兵体质比较》的文章,发表了这样的测量结果。根据这些测量数据,进一步分析清军的纪律、能力和实力。

《日清战争》第二卷还有一篇《清军与军纪》,肯定了清兵单打独斗的能力,说清兵人数众多,身体强壮,武器锋利,善于射击。然而,清兵作为一个群体作战的能力却被否定了。“当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打架时,中国人可能不会输,但当双方作为一个团队打架时,中国人肯定会输。不仅如此,四个欧美人也赢不了七个中国人和中国人。”

为什么会这样?《清兵与军纪》一文的作者分析说:“毕竟没有齐心协力,只关心个人安危。只要军队有难,不管别人,就先逃。所以军队只要有一个地方被打败,就很容易全军覆没。”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作者做了一个有利于日本的预测:“除非是改良人种,[清军]根本不是我军的对手。军纪是无形的,但可以有形地体现出来。日清战争(注:1894-1895年甲午战争)的胜败,可以以此判断。”

旅顺大屠杀:利用西方媒体为日军暴行开脱

1894年11月22日,日军攻占旅顺,随即制造了旅顺惨案。关于这次屠杀,烟台登莱青岛道台的刘在次年1月7日的电报中是这样描述的:“日军进入旅顺后,大发雷霆,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他们见人就杀,有的砍下脑袋,有的割下耳朵;孩子们被钉在墙上,一些孩子的眼睛被挖掉,耳朵被割掉...屠杀持续了4天,整个旅顺倒在血泊中,死尸堆了好几尺”。

大屠杀发生时,英国海员艾伦也目睹了日军的暴行。他记录道,“日军迅速向城内四面推进,遇到的都被击落。几乎在每条街上,人们都开始被满地的尸体困住。”

旅顺惨案发生后,美国《世界报》、《柯文时报》、《旗帜报》、《纽约黑白画报》的记者将旅顺惨案报道到本国,震惊世界。与此同时,日本积极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自卫。他们把日本的所谓“真相”发给西方媒体,在他们自己的媒体上,也做了很多歪曲报道。

《日清战争实录》第14版刊登了一篇题为《旅顺大屠杀使馆武官证言》的文章。文章说:“进攻旅顺时,敌人伤亡很大。这是事实。但外国新闻报道都是诽谤,无视我日军的光辉战绩。”文章还声称,几位报道旅顺大屠杀的西方记者都是主观臆测,他们的证词毫无价值。

为了替日方辩护,文章借用《每日邮报》公使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武官的说法,称日军攻城前,城内民众迅速逃离,清兵穿上市民的衣服进行抵抗,因此出现了家家户户杀人的现象。“日军用剑的时候,结果往往令人恐惧。有时候会有不必要的杀戮。所以根本不应该推测是故意杀人。有人说日军有时会杀害无辜市民,这不是故意的。这一切都源于日本士兵在用剑时很难区分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

至于一些西方媒体指责日军在旅顺杀害妇女,这篇“辟谣”文章认为完全没有根据。还恬不知耻地宣称:“旅顺大屠杀只发生在11月21日夜,从第二天早晨起就再也没有发生过。”

子: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我们爱历史(his-tory)!今天大书库和历史插件等着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9072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