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的意思解释(目睹的意思解释是什么)

作者:俞武进最初发表于《哲学趋势》2011年第5期长期以来,理论界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意见,即康德将“人”视为“目的”而非“手段”。事实上,这种流行的观点完全缺乏对

目的的意思(日语目的什么意思)作者:俞武进

最初发表于《哲学趋势》2011年第5期

长期以来,理论界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意见,即康德将“人”视为“目的”而非“手段”。事实上,这种流行的观点完全缺乏对康德著作的深入研究和细致理解。本文试图通过对康德文本的细致解读,还原相关概念的真实含义,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01

在1785年出版的《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苗先生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李先生译《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康德详细地讨论了这个问题。深入研究表明,康德从人的行动的角度阐述了他的“人是目的”的观点,而人的行动通常包含以下两个不同的方面:

第一,人与物的关系。康德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存在者”(伪森):一种是非理性的存在者,即“物”(陈萨),它们不是按照我们的意志而存在的,而是按照自然的意志而存在的,所以它们只具有相对的价值,只能作为“手段”(米特);另一种是理性存在物,即“Personen”,具有绝对价值,其本质突出为“目的本身”(Zwecke an sich selbst)。康德立即写道:

“死亡也没有失去主观的力量,它存在着,我们的努力也没有白费;他的目标是,把这个世界变成一个独立的世界,一个独立的世界,一个独立的世界,一个独立的世界。[1]

李先生把这段话翻译成:“因此,这不仅是作为我们行动的结果而实际存在的、对我们有价值的主观目的,也是客观目的,即某种其存在本身就是目的的东西,而且是任何其他目的都不能代替的目的。其他一切都应该只作为一种手段来为它服务,因为否则,根本找不到任何有绝对价值的东西。”[2]

康德的重要论述启示我们,在人与物的关系中,物只有相对价值,所以永远可以作为手段,而人的绝对价值不仅是主观目的,也是客观目的,因为它的存在本身就是目的。

第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存在,本身就是作为目的而存在的,所以康德强调一个人的行为,无论是针对自己还是针对他人,都必须同时尊重自己和他人作为目的,而实践理性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康德立即指出:

"实践的首要任务也是这样的:把曼施海特交给你,把你交给一个人,一个人交给另一个人,一个人交给另一个人,一个人交给另一个人."[3]

李先生把这段话翻译成:“所以,修行的当务之急就会是这样的:你要这样行事,就是无论是你人格中的人性,还是别人人格中的人性,任何时候都要以此为目的,绝不仅仅是以此为手段。”[4]

我们必须注意康德这段话表达中的一个细节,那就是他从未否认人会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手段”。他强调的是,人不应该仅仅被当作手段来对待和利用。也就是说,人是现实生活中理想目的和手段的统一,而在这种统一中,康德关注的是“人是目的”的理想维度。

那么,康德的上述论述是偶然的吗?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发现每当康德谈到人与人之间的目的关系时,他的表述几乎是一致的。例如,他在另一个地方指出:

"在我看来,男人和女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哪个男人会相信这种生活方式,也没有哪个男人会相信这种生活方式."[5]

李先生把这段话翻译成:“现在我说:人和每一个一般的理性存在物,都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不仅仅是作为(nicht bloss als)这个或那个手段(Mittel)而被随意使用,而且他的一切行动,无论是针对自己还是针对他人,都必须同时永远被视为目的。”[6]

这段话进一步印证了康德的基本观点,即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被视为“手段”,而康德强调,在理想状态下,人“不仅是作为手段(nicht bloss almittel)而存在的”,也是作为目的而存在的。

总之,就人与物的关系而言,康德认为物是手段,人是目的;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康德认为,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自己或他人当作工具,而在理想状态下,人们应该把自己或他人,即每一个理性存在物,当作目的。

02

上面,我们讨论了康德“人是目的”这一思想的双重含义。我们来考察一下如何看待康德的论证。

我们认为,康德“人是目的”的概念是启蒙精神的集中体现。康德既肯定了人作为理性存在的“绝对价值”,又肯定了人作为自在目的的尊严,即人不应该像物一样被当作工具或手段,而应该被当作目的。显然,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康德关于“人是目的”的论述提升了人的地位和价值,提升了人的境界和伦理,因而具有不可磨灭的理论意义。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康德的论述带有强烈的唯心主义倾向,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被当作工具。康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全面地论述了目的与工具的辩证关系。可见他在目的问题上对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解和解释是片面的。

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康德认为人是绝对的目的,物是绝对的手段。事实上,目的和手段之间没有绝对不变的界限。当一个家庭的成员进入财富分割的诉讼程序时,财富作为一个物就成为家庭成员的共同目标,而家庭成员本身则成为实现物与物之间某种关系的手段。与理想状态相比,现实中的一切似乎都颠倒了。物成为主体和目的,人成为对象和手段。事实上,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时,就已经指出了这种物本与人本的普遍物化现象(Verdinglichung)的存在。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对这一现象及相应的物化意识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于人与物的关系,康德虽然主张人的价值绝对优先,从而维护人的尊严,但却完全忽略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的对象化和工具化现象。这充分说明他的抽象唯心主义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入反思,而这部著作是后来青年黑格尔和马克思提出并完成的。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康德虽然注意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被视为手段的普遍现象,但他只是满足于理性的“绝对命令”和“善意”,谈论人的“不仅是手段”,也应该被视为目的。他没有借此机会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的探索。事实上,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就已经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经济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相互充当手段。例如,在狩猎或游牧民族中,有一个擅长制作弓箭的人。他经常用自己的弓箭和别人交换牲畜或肉。结果他发现与其在野外狩猎,不如和猎人交换,因为交换收益更多。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得不以制造弓箭为主业,于是他成了一名武器制造商。另一个人,擅长建造小茅屋或活动房屋的框架和屋顶,经常被邀请建造房屋,并以牲畜和肉作为报酬,因此他最终发现完全投身于这项工作对他有利,并因此成为一名房屋建造者。同样,第三个人成为铁匠或铜匠,第四个人成为制革工或制革工。皮革是未开化人类的主要服装材料。这样,每个人都将能够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产品换取自己需要的其他人的剩余劳动产品。这就促使每个人都致力于一项具体的事业,从而在各自的事业中磨炼和发挥自己天生的资质或才能。[7]

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从“自利”的角度出发,即他必须为自己和家人着想,以谋生和擅长某项事业,但其社会结果却是“利他的”,因为每个人都通过交换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就是说,每个人在从事自己的事业时,都要把自己当成别人的“手段”,作为交换,每个人都把别人当成自己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乃至整个市民社会的运行机制,都是对人们同时把自己和他人视为手段这一普遍观念的认同。有鉴于此,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干脆把市民社会称为“需求系统”:“我既要接受别人的意见,也要产生满足别人的手段。”[8]这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手段就谈不上目的。

由此看来,康德的“人是目的”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始终是一种缺乏可操作性的假象。法国哲学家萨特也用下面的故事反驳了康德的想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萨特的一个学生在家照顾病危的母亲,那个学生希望他能去前线抗击德国侵略者。他去寻求萨特的建议。他该怎么办?萨特认为,如果继续在家照顾母亲,就意味着把亲生母亲作为目的,把抗击德国侵略者作为手段;相反,如果他离开母亲去前线,无异于把抗击德国侵略者作为目的,把自己的母亲作为手段。在萨特看来,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只能由学生自己选择。

事实上,萨特的困境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为什么要牺牲别人的生命(作为手段)来拯救瑞恩的生命(作为目的)?不同人的生命有价值差异吗?按照康德的说法,如果每个人都要同时把自己和他人作为目的,这种拯救行为根本不可能发生。于是,康德“人是目的”的观点虽然把人的尊严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在现实生活中显得苍白无力。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中,手段和目的总是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如果手段在普遍意义上被抛弃,那么纯粹的目的本身也就消失了。正如善恶存在于比较中,目的和手段也是如此。

尽管康德的“人是目的”的概念体现了启蒙精神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但在后启蒙时代,尤其是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这一概念本身就暴露出了其致命的缺陷,即“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势,而这种思维定势正如海德格尔所指出的那样,是建立在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主观形而上学基础上的:在现代哲学的开端,就有了笛卡尔定律:自我cogito,自我Cogito所有关于事物和作为整体的存在的意识都归于人类主体的自我意识(作为不可动摇的一切信念的基础[9]

继笛卡尔之后,康德进一步提升了人的主体性。康德把自己的哲学革命称为“哥白尼革命”,强调人是目的、人的智能是自然立法、人的理性是自由立法等概念。,基于主观形而上学的基本命题,其实质是把“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作为一切形而上学真理的规定者。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作为主观形而上学,现代形而上学——我们的思想也在其魔力之中——不假思索地认为真理的本质和对存在的解释是由作为真正主体的人来定义的。[10]

03

显然,没有偏见的人都会发现,伴随着康德“人是目的”观念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主体性形而上学,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整个环境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在后启蒙时代,人们通过痛苦的自我反思发现,被康德视为自由目的的人,也是生态环境的最大破坏者。[11]认识到这一点,说明我们已经远远超越了康德的思想,尤其是他的“人是目的”的思想,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一方面,作为理性存在物,目的和手段总是与人交织在一起的。目的是甚麽?手段是什么?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就不能抽象地讨论。在语境A中,某人成了目的,但在语境B中,他成了手段,而在语境C中,他可能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简而言之,所有关于目的和手段的陈述只有在特定和明确的上下文中才有效。康德的理论错误在于他不顾具体语境,抽象地谈论“人是目的”这一概念。但是,他提出的每个人都要同时把自己和他人作为目的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可操作。另一方面,退一步说,即使康德可以抽象地谈论“人是目的”这一概念,这在理论上也是有失偏颇的,因为正如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他不满》一书中指出的,人类不仅具有生的本能,还具有死或侵略的本能,而对后一种本能的放任已经使人难以为继。因此,我们不能像康德那样简单地以目的尊重人,而应该尊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综上所述,在后启蒙时代,尤其是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康德的“人是目的”这一概念已经不能再以纯粹的赞美口吻来讨论了。是时候对这个概念进行全面批判性的反思了。回过头来看康德,我们的目的不是和他呆在一起,而是超越他,站在一个新的思想制高点上。

给…作注解

[1][3][5]I .康德,Werkausgabe,Herausgegeben von W. Weischedel,法兰克福:Suhrkamp出版社,1989年,SS .BA65 - 66,S. BA67,SSBA64 - 65。

[2] [4] [6]《康德全集》第4卷,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36页;第437页;第437页。李先生把德语名词Handlung翻译成“动作”显然不妥,这里却翻译成了“动作”。

[7]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第一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4-15页。

[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杨帆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07页。

[9] [10]海德格尔:《尼采》第二卷,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762-761页;第824页。在书中的另一部分,海德格尔说得更清楚:“对于现代形而上学的奠基性工作来说,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是决定性的开端。它的使命是:为人类的解放奠定一个形而上学的基础——把人解放成新的自由(作为他们自己的立法自己的信念)。笛卡尔在真正的哲学意义上提前思考了这个基础。”见本书第778页。

[11]这里特别提到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1947)和阿多诺合著的《否定的辩证法》(1966),他们在其中对启蒙精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微课推荐

020哲学家清醒的生活策略

普通人学习哲学,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从哲学中得到启示,然后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匹配。他们不断地思考、怀疑、反思,从而把自己组织成自己的哲学,找到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

这门哲学课将聚焦人生中的20个“大问题”,比如孤独、爱恨、生与死、迷茫与欲望。每一个“大问题”会分成五个讲座,分别给你讲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加缪、柏拉图、萨特等20位古今哲学家的思想体系,探讨他们各自的人生策略。

0104跨越2000年哲学史的智慧课程

这门课不追求“效率”,不是直接扔给你一本教科书式的哲学导论,而是把难懂的思想精心打磨成生动的故事,轻松的叙述。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通过104门课程,带你一点点了解哲学的悠久历史和哲学家的思想精髓。

主讲人将讲解《存在与时间》、《理想国》、《沉思》、《会饮》等20部经典哲学著作的精髓。涵盖古希腊罗马哲学、近代早期西欧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0100+文学作品的哲学思考与启示

每堂课开始时,演讲者会以一部电影、一本小说或一段音乐开始。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从新鲜的情感体验和理解出发,进而上升到哲学的追问和反思,让观众更容易打开哲学思考的大门。

另一方面,好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娱乐的功能,还包含着一种人生体验和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深刻理解文艺作品背后的内涵,不拘泥于自我,更好地了解他人和外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8997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