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电费异常高怎么查(家里没电了找谁修)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黄近几天,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后台收到很多读者的提问,为什么家里的电费突然涨了很多?今天(9月6日)8月电费翻了一倍!很多杭州人都傻眼了:怎么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黄

近几天,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后台收到很多读者的提问,为什么家里的电费突然涨了很多?

今天(9月6日)8月电费翻了一倍!很多杭州人都傻眼了:怎么涨了这么多?《电力部门最新回应》稿件推送后,很多人来晒电费。有人说刚刚过去的8月太热,家里几乎24小时开空音,必然导致用电量增加。

但是,大家还是有很多疑惑。比如有人问,杭州这么热,有没有可能调整分档计费的额度?人们在家里使用大量的电力。这个额度一样吗?还有人怀疑家里的电表会不会出问题。

为此,小时新闻记者全面梳理了最受大家关注的几个问题,再次咨询国家电网杭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帮您解惑。

1.阶梯式计费的电费是如何计算的?

“6月份花了1000多度,电费590多元。”李先生说,前几天,他收到了7月份的电费,花了近900元。对比一下,李先生这两个月的用电量差不多,但是7月份的电费比6月份贵了300元。

经核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确认李先生家电费计算准确。电费之所以增加,是因为李先生家年用电量已超过4800千瓦时,超出部分按照第三阶梯电价收取。

工作人员以李先生家为例进一步解释:李先生家人口多,夏天频繁使用空。最近几个月平均每月用电量在1000度左右。由于年用电量是从每年的1月份开始计算的,到了7、8月份,部分市民的年用电量已经达到4800多千瓦时,开始按照第三阶梯电价收费。

家里电费异常高怎么查(家里没电了找谁修)这样李先生就知道为什么两个月用电量差别不大,但电费却有300多元的差距了。

第一档电价是指第二档电价。两档每千瓦时电价相差仅0.05元,电价涨幅不明显。但触发第三档电价时,每度电差价为0.3元,每年7、8月份是用电大户。所以很多人在交电费的时候会发现电价明显上涨。

李先生家中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每年下半年都会频繁出现,尤其是七八月份。也有可能是今年上半年市民在家的时间比较长,用电量比较大,所以比较明显。

这从大家的留言中也能看出来——

家里电费异常高怎么查(家里没电了找谁修)2.如果家庭人口多,可以调节阶梯电量吗?

对于阶梯电价的调整,工作人员回应称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电力部门只参与,不能决策。具体调整还是应该由政府主导。

但如果家庭较多,可以参考“一户多人”阶梯电价政策。

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根据《浙江省物价局关于居民家庭用电有关事项的通知》(浙价〔2015〕230号):对浙江省供电区域内实行“一户一表”的城乡居民,户籍人口5人及以上的家庭,每户每月提高阶梯电量基数100度;户籍人口7人及以上的居民家庭也可选择执行居民电价。

“一户多人”阶梯电价政策的适用对象是指浙江省供电区域内实行“一户一表”阶梯电价的城乡居民用电客户,家庭户籍人口(不含迁出、注销人员)达到5人及以上。

如果符合条件的市民可以携带相关证件到当地营业厅办理。

居民“一户多口”阶梯电价基数调整从业务办理当月起生效。当年增加的第一档电量基数,按当月(含)至当年12月的剩余月份乘以100千瓦时计算。(各步基数如下:第一步≤330度/月或≤3960度/年,第二步:331度-500度/月或3961度-6000度/年,第三步> 500度/月或> 6000度/年)。需要注意的是,增加的第一阶梯电量对于12月份申请的客户,如果该月电费已经开具,全年累计用电量超过阶梯第一档电量基数,则在申请的同时按照全年已结算的用电情况结算电费;第二档和第三档之间的功耗保持不变。

3.换了智能电度表后,感觉自己走得特别快。为什么?

家里电费异常高怎么查(家里没电了找谁修)有市民表示,更换智能电能表后,感觉电能表走得更快,成本更高。

事实上,与普通电能表相比,智能电能表在计算电量的功能和性能上与普通电能表是一样的,并且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造的。

主要区别是增加了数据通信、安全密钥、数据冻结和存储、电能表状态自检等。与普通电能表相比,适应阶梯电价管理的相关功能。

或者电费突然增加,可以下载注册“在线国网”App,这样就可以查看家里每天的用电量,对比每天的用电量。

如果您在检查家用电器电源是否关闭,或者请有资质的电工检查电器开关、线路是否老化漏电后,仍然觉得家中用电异常,也可以在“在线国网”app上办理“电能表检定”业务。

一旦校验结果不合格,供电公司将根据校验结果退还电费。如果客户对检测结果有疑问,供电公司可以协助客户到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电能表检测。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抄、改写及在网上传播所有作品,否则,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809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