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是做什么的(被蚂蚁财富骗了钱怎么办)

关于蚂蚁更名,我们更倾向于从2017年开始。2017年3月,蚂蚁金服宣布将自己定义为TechFin,而不是Fin Tech——未来只会是Tech(技术),支持金

关于蚂蚁更名,我们更倾向于从2017年开始。

2017年3月,蚂蚁金服宣布将自己定义为TechFin,而不是Fin Tech——未来只会是Tech(技术),支持金融机构做好Fin(金融)。

当时蚂蚁的下一步是改名,结果是京东金融改名了。

2018年底,京东金融更名为“JD。COM数字技术”,然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部署。

当时市场普遍认为蚂蚁金服更名为时不远,不想等到2020年。

2020年3月10日,在“2020支付宝合作伙伴大会”上,蚂蚁金服CEO胡小明宣布,将打造支付宝数字生活开放平台,专注于服务行业的数字化。当时大家小范围讨论蚂蚁金服改名快。

2020年5月,蚂蚁金服的高级职位对外介绍时,称之为蚂蚁集团。支付宝页面打开。页面底部也是蚁族。

直到最近都没有公开消息。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蚂蚁的全称已由“浙江蚂蚁小额贷款服务有限公司”变更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一步将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蚂蚁的名字终于定下来了。

站在这个时间节点,回首六年前,蚂蚁还愿意被贴上“金融”的标签吗?

历史很难假设,但我们相信这是蚂蚁的必经之路。从科技到金融再回到科技,蚂蚁“踩坑”了不少,但收获更多。

最重要的是,蚂蚁自己也没想到会在科技上闯出一片市场,这次为了这片广阔的市场改了名字。

我在金融监管方面吃过不少苦。

蚂蚁金服更名后,有解读认为蚂蚁是为了逃避监管。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金融行业一直处于强监管之下,蚂蚁在金融监管方面吃了不少苦头。

事实确实如此。

曾经,支付宝上有个明星产品叫招财宝,上线后发展很快。其产品类型类似于非标理财产品销售平台,主要销售万能险、担保公司公司贷款、地方金交所产品等。

2014年,招财宝CEO袁公开大胆表态,招财宝的目标是冲万亿,仿佛下一个支付宝指日可待。

随后,意气风发的招财宝并没有迎来它的万亿高光时刻,却不得不面对监管整改和负面执念的问题。

2015年下半年,招财宝受到监管整改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原保监会发布了新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暂停了招财宝上销售的主力产品万能险“长保短销”的行为,随后招财宝上的万能险停止销售。

还有在招财宝上销售地方产权交易所产品(与地方产权交易所合作拆分的私募产品),这是证监会专项整改函禁止的。文件标题有“招财宝”字样,也显示了监管对招财宝销售此类产品风险的担忧。

然后招财宝就这样的产品下线了。一年后的2016年底,轰动一时的超11亿元侨债事件爆发,证明了一年前证监会整改的必要性。这款产品在招财宝上有售。

一时间,蚂蚁金服和招财宝走在了前列。这一事件因为涉及机构众多,成为金融行业最热门的话题。

其实在2016年,很难在媒体上看到招财宝的推广。现在,支付宝里已经没有这样的产品了。

另一个有影响的事件,2017年2月,支付宝宣布希望在五年内推动中国率先进入无现金社会,并表示未来两年将提供60亿元帮助联盟成员推进无现金进程。

此后,蚂蚁金服与多个地方政府达成合作,共同打造“无现金社会”。

在此之前,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被曝出只接受支付宝付款,不接受现金的情况。

2017年4月22日,时任蚂蚁金服董事长的彭蕾甚至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表示,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无现金社会的建设。

支付宝的无现金社会如“大跃进”运动一样如火如荼。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和公众的质疑。

推广移动支付本来是好事,但“无现金社会”的提法恰恰忽略了全民支付的要求。没有手机或者不习惯用手机的老人怎么办?拒收人民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甚至有学者指出,“无现金社会”正在挑战央行的货币发行权!

仅仅5个月后,央行武汉分行于2017年7月底约谈蚂蚁金服负责人,明确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在无现金城市周的活动中去掉“无现金”二字;

二是去除所有含有“不收现金”字样的宣传标语;

第三,公开告知参与商户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尊重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

采访结束后,蚂蚁金服立即做出回应,将“无现金周”的说法改为移动支付的“黄金周”。

此外,其线下生鲜超市盒马鲜生也调整了“不准人民币现金”的规定。为了方便老年人消费,继上海10家门店设立现金支付通道后,北京两家实体店也启动了现金支付通道。

至此,支付宝“无现金社会”的伟大成就戛然而止。

令人不解的是,支付宝推出了如此宏大的计划。之前是否没有进行合规性论证?没有监管沟通吗?这些仍然是一个谜。

和金融监管和解。

在遭受了金融监管的缺失后,蚂蚁也学得更聪明了。这一次,他们改了名字,去掉了财务因素。我们认为,这背后有更多与金融监管相协调的尝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互宝。

2018年10月16日,支付宝App推出了一款具有重疾互助性质的保险产品“相互保”。该产品由蚂蚁金服和梅辛联合推出,上线仅一个月就有超过2000万人“参保”。这个成绩让其他互联网流量平台羡慕不已。

然而,产品合作伙伴梅辛互助是仅有的四家获得牌照的相互保险公司,蚂蚁金服是其主要股东。这样的门槛让很多平台望而却步。

转折点是产品运营不到两个月,“相互保险”因涉嫌违规被监管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2018年11月27日,支付宝官方发布声明,11月27日中午12点起,“相互保险”升级为“相互保险”,并明确定位为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不再对接中美人寿保险公司的相互保险团体重疾险背后。

“保”与“保”的区别,将这种爆款互助保险产品的性质完全转化为网络互助计划,但也降低了准入的硬门槛。

在此之前,原保监会曾公开警示网络互助的风险:“互联网公司不具备保险业务资格,此类互助计划将在很大程度上扰乱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

据蚂蚁金服内部人士透露,相互保是在监管默许下转为相互宝的。

截至2019年11月27日,互宝数量突破1亿,成为继余额宝之后的第二个爆款产品。

宝互助的成功故事,也让百度、美团、360、滴滴等众多互联网巨头在短短一年内推出了线上互助产品,甚至发展成为标准产品。

上亿人参与的网络互助产品应该由谁来监管?目前也是议论纷纷的话题!但一年多来,蚂蚁在互宝上获得流量优势是有目共睹的。

监管这次之所以没有对这类产品发声,应该归功于蚂蚁和监管的沟通。如果不是监管默许,以及蚂蚁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像相互宝这种被监管多次提示风险的互助产品,根本不会上线,更谈不上取得这样的成绩。

不过,这类产品的未来前景应该留给监管来回答。

在金融穿透式监管的当下,让金融业务回归金融,让科技服务回归科技,蚂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和监理沟通是个大学问。

走出估值陷阱

有媒体评论称,改名为“金融”还不如“科技”香!

在资本市场上,科技“香”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估值。

财务公司的PE(市盈率)一般在5倍左右。即使能达到10倍,也是好公司。很多银行甚至破净(市值低于实际价值)。

科技公司更“香”。没有利润并不可怕。你可以看看生长情况。如果有盈利,百倍市盈率是常态。两者相差10倍。讲好科技故事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

这也演变成了现在的趋势,互联网金融公司轻金融,重技术。

财务估值低是有根本原因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延展性弱。

以银行为例。最多就是买个理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贷款就是一辈子几次房贷,几次车贷。如果是保险公司,我们在生活中会需要几份保险,不会有高频的接触行为。

在金融领域,最有想象力的是最高频的支付领域,因为大部分人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线上线下的支付。

如何利用好这些支付行为数据,是支付巨头们尝试的重要方向。支付数据对于解构一个人的消费习惯和行为轨迹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基于支付数据等信息,2015年,蚂蚁率先推出芝麻分,为用户提供一定的商业信用服务。代表性的应用有各种免租金押金等。

因为芝麻籽天然具有金融属性,所以率先出蚂蚁成为一些借贷平台风控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超利贷最火的时候,芝麻分一度成为各个平台风控的标准,有些平台甚至粗暴地把芝麻分作为唯一的借贷标准。因为需求旺盛,查询一次B端的成本也在上涨,前后涨了10倍左右。蚂蚁金服赚得盆满钵满,同时蚂蚁金服获得了大量的查询反馈数据,一举两得,既赚钱又丰富了数据。

但因为投诉强烈,芝麻分逐渐取消了与超利贷平台的合作。

2019年底,蚂蚁宣布芝麻分不再与金融机构合作,专注于商业信贷服务。走了一段路,芝麻回到了初心。

在科技方面,蚂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本地生活、城市服务等数字生活服务,类似于交水电气电话费,玩小游戏收集能源种树等等。新冠肺炎疫情的卫生编码是城市服务应用的最典型代表。

还有基于ToB(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物联网、云计算)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已经从服务金融企业走向交通、通信等领域。

数据是蚂蚁的生命。

如果你在技术或财务方面苦苦挣扎,我们更愿意称蚂蚁为数据公司。从2004年支付宝成立到现在,每一步都是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裂变。

想想我们用支付宝的频率。每次使用都是一次数据交互。

吸引更多用户与蚂蚁的产品产生交集,甚至让用户自愿提交数据(芝麻分是以用户提交数据的丰富程度作为重要参考)。深度数据挖掘可以用在金融、日常生活等方面。,甚至因为处理大量数据训练出来的技术而输出。一切都来源于数据。

在我们看来,这次更名是一个开放的计划,因为数据挖掘和裂变是蚂蚁估值未来最大的增长点。更名只是从数字发展的一个理所当然,之后蚂蚁可能会更名为“蚂蚁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我们拭目以待!

数据隐私的保护和应用成为蚂蚁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悬在蚂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用好了利人利己。用不好会伤到自己。

蚂蚁虽然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但金融仍是其重要业务。

蚂蚁系作为金控公司五大试点单位之一,更名是为了迎合日益严格的监管趋势。目前,金融业务的发展必须依靠牌照,金融控股集团也是如此。

金融牌照的申请还在继续。未来,蚂蚁将成立一家单独的公司来统筹其金融业务和牌照,而其他技术业务的收入也在增长。金融业务之后,会更像是“自留地”,服务于自己的体系,培育需要牌照的新业务。

这次更名还是有值得关注的细节。注册名称中去掉了“浙江”的地域标签,也是其国际化战略的一步。

蚂蚁的前身支付宝,拓展海外业务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国际市场一直是其重点拓展的领域。

“蚂蚁还是那只蚂蚁。”这是蚂蚁集团对于这次更名的回复,但是蚂蚁已经不是六年前的蚂蚁了。

更名后将把财务统计和业务整合成一个系列,对外打造一个数码科技公司的形象。估值空进一步拉开,蚂蚁离上市也不远了。

届时,马云的身价将在一个数量级上。

本文来自WEMONEY实验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642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