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0周年具体时间2020(深圳40周年具体时间地点)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深圳40周年具体时间2020(深圳40周年具体时间地点)

(2020年10月14日)

习近平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深圳等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动员全党全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建立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伟大创举。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新的长征。1979年4月,广东省委负责人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了设立出口加工区、推进改革开放的建议。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不如叫特区,中央可以给一些政策。你可以自己动手,杀出一条血路。同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先试”,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8年4月批准设立海南经济特区,明确要求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窗口和示范作用。

长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的大力支持下,各经济特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于担当,奋力开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锐意进取的壮丽篇章,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区和实验区,也是建立经济特区最早、规模最大的省份。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创造的一座崭新的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广大干部群众辛苦了,用了40年走过了海外国际大都市几百年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

——40年来,深圳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经济总量居亚洲城市第五位,财政收入从不足1亿元增加到9424亿元,实现了从边陲小城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率先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出1000多项改革举措,奏响实干兴邦的时代强音,实现了经济体制改革向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吸引全球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800万美元跃升至2019年的4315亿美元,年均增长26.1%,实现了从进出口贸易到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从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以人为本,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万元,比1985年增长31.6倍;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春雨,40年春花秋果。当年蛇口山开放的声音犹在耳畔,如今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机勃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威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这似乎是最不寻常和不平凡的,它很容易,但很难实现。深圳特区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不容易,每一步都是艰辛。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全国人民和各方面广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所有经济特区建设者,向所有为经济特区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向所有关心和支持经济特区建设的海内外嘉宾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建立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更高。

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第一,必须坚持党对经济特区建设的领导,始终保持经济特区建设的正确方向。二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三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破。四是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第五,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七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让法治成为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保障。第八,要践行山清水秀是无价之宝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九是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推动内地、香港、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第十,要坚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在全国一盘棋中的作用,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十条是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新时期经济特区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必须长期珍惜和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今天,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不遇的巨变。新冠肺炎在全球的流行加速了这一巨大变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了一个动荡的变革时期。

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广阔,发展韧性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同时,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少短板和弱点,经济特区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新的形势要求新的责任,要求新的行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整体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大局出发,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态度和风雨无阻的精神,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我们将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再上新台阶。

党中央对深圳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寄予厚望。去年8月,党中央提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全方位部署。深圳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样板,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新时期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

第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广东和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在技术和人才领域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更大。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安全的发展。

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靠国内市场,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应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不断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增强新势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前瞻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发挥深圳与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大力发展金融、R&D、设计、会计、法律、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和培养一批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第二,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没有坦途。当前,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其中有许多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推进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和难度不亚于40年前。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快速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的综合效能。

党中央经过深入研究,决定以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为契机,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的方式,赋予深圳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多自主权,一揽子推出27项改革措施和40项首批授权事项。深圳特区要肩负起责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解放思想,坦诚创新,努力在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要着力解决高质量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谋划更多战略性、战役性改革,推进更多创造性、先导性改革,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链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营商环境、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民生服务供给体系、生态环境、城市空治理体系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要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进一步激发和促进企业家精神,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家创业。

第三,开拓进取,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目前,世界经济正面临许多复杂的挑战,我们不能被逆风和转折的浪潮所阻碍。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扩大全面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的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深化国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深度,增强畅通国内流通、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加快规则、标准等制度开放,率先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内外贸、投融资、财税、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和更加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协调发展和安全,增强自身竞争力、开放监管和风险防控。

第四,创新理念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圳经济特区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发生了深刻变化空,面临着城市治理压力明显、发展不足空等诸多挑战。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要加强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城市治理的顽疾,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发挥深圳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行得越来越聪明。

第五,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植根于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围绕这个目标。

过得好不好,人民最有发言权。要采取更多改革创新举措,逐一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充分、幸福感更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我们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经济特区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要把提高发展的平衡性放在首位,不断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可持续的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一定不能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弥补公共卫生短板。

第六,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促进三地经济运行规则和机制的衔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货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要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规划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要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的合作。要继续鼓励和引导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充分发挥投资和双向开放的重要作用,为经济特区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要充分利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到内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年广泛交流、全面交往、深度融合,增强他们对祖国的向心力。

中央有关部门要准确把握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全力支持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支持经济特区深化改革开放,开展前瞻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 按照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一朵花不代表一个春天。我们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使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建设经济特区40年的实践,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参与,也为各国创造了广泛的发展空,共享了发展利益。欢迎世界各国更多参与中国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发展,构建合作共享共赢新格局。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经济特区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有更高的要求。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带头示范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更新知识观念,掌握过硬本领,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思考问题、办事情。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下的正确导向,对改革者负责,对有担当者负责,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要持之以恒守纪律守规矩,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营造清正廉洁的良好政治生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交出优异的答卷。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经济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做新时代的勇敢先锋。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不断提高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水平。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四十年波澜壮阔,新征程催人奋进。经济特区的变迁是几代经济特区建设者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新的起点上,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永葆“突破”精神、“创造”活力和“实干”作风,努力谱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新的更大的让世界瞩目的奇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6115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