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作用()

01中国古代海陆丝绸之路与历代丝绸之路政策的演变“丝绸之路”一词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9世纪提出的。它由陆地和海洋上的许多通道组成。陆上丝绸之路一般指西北

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作用()插图

01

中国古代海陆丝绸之路与历代丝绸之路政策的演变

“丝绸之路”一词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9世纪提出的。它由陆地和海洋上的许多通道组成。陆上丝绸之路一般指西北丝绸之路,但也包括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东北亚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又称南海丝绸之路,路线包括通往东亚、南亚和西方的路线。

西汉张骞“凿空”西域道(西域主要包括新疆和中亚),丝绸之路一般认为是打通了。更准确的说,此时在国家的全面介入下,丝绸之路开始畅通。西北丝绸之路除了商贸,还涉及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汉代开辟丝绸之路是为了扩大经济政治的战略纵深,寻找反匈同盟,抵御匈奴的经济掠夺和军事入侵。由于欧亚草原几乎没有不可逾越的地理障碍,游牧民族广阔的活动区域,以及他们对物质交换的超乎寻常的渴望,陆上的草原丝绸之路格外顺畅活跃,可以说从古至今从未间断地被踩出。与秦汉并立的匈奴,通过草原丝绸之路连接中原等地区,与两汉争夺西域霸权。

隋唐,尤其是初唐时期,国力强盛,对外“开放”,繁荣于陆上丝绸之路空之前。唐玄宗时,唐与阿拉伯帝国之战后,西方发展受阻,几年后安史之乱和诸侯国割据再起,陆上丝绸之路盛极而衰。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最初形成于秦汉时期,经过三国至隋朝,兴盛于唐宋时期。唐朝还积极经营海上丝绸之路,设置市场大使管理海上贸易。西域等各种文明的传播也深刻影响了唐朝的社会面貌,中华文明向外辐射,以至于现在海外各国都把华人聚集区称为唐人街。

宋朝的规模和国力不如唐朝,陆上对外通道又被边疆政权封锁,丝绸之路贸易受到很大限制。但宋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大量货物通过海路输出。特别是南宋时期,陆地还原和航海技术日益发达,海外贸易更加积极发展。这导致了宋朝各方面的巨大进步。北方民族政权之间的纷争和变化很多,与宋朝并存,这无疑会影响他们对陆上丝绸之路的利用,但与之相关的丝绸之路仍在发展。西夏占领河西走廊后,从开关贸易中获利颇丰,沟通了东西方。辽、金由于西夏、宋的阻隔,积极探索草原丝绸之路,东北亚的丝绸之路也取得了重大发展。

元代是陆海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欧亚大陆开通后,蒙古统治者在各地设立驿道和驿站。行人“如行千里者在家,住万里者如邻”。草原丝绸之路在空之前就已发展起来,袁站在“铁力干、木莲、那莲等北方119处”,促进了凌北省与中原、亚欧之间的交流。元朝对丝绸之路的管理是全方位的。它设立了云南省等。,并以大一统政权的力量推动了西南丝绸之路的发展。朝鲜的控制也带动了东北亚的丝绸之路向前发展;特别是还拓展了宋朝的海上航线,大力开拓东西海上交通。蒙古帝国横跨亚洲和欧洲。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前的丝绸之路基本都在帝国内部。它连接了中华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中西交通正式开通。元朝丝绸之路的繁荣和东西方文明的双向传播,对元朝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全球化在蒙古和元帝国时期就已经出现。

由于明朝蒙古势力的存在,陆上丝绸之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依然绵延不绝。同时,明蒙之间的贸易虽然受到双方对立关系的影响,但仍在继续,特别是在明蒙和谈之后。瓦拉等蒙古部落至今仍在中亚等地的丝绸之路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东北,明朝设立了女儿干都司,管辖女真,与女真及东北亚的朝贡、互市等贸易也保持运转。朱元璋一度加强了对人们海上活动的限制。为了创造永乐盛世,成祖证明了它的合法性。同时,为了寻找失踪的皇帝文健,延续元朝的海上政策,积极开展海外朝贡贸易,郑和下西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明朝的海洋政策收缩了,对民众施加了更多的限制。然而,明朝通过海洋与世界的交流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它的发展轨迹。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甚至有学者认为明朝已经走向了近代。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在空之前对边境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统治。通过边疆和哈萨克、郝汉等外国与中原各民族以及各民族与清朝之间的交流与贸易,使陆上丝绸之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清代前后,张库大道作为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辉煌。“茶路”沟通了内地多个地区,以及中国与蒙古、俄罗斯等国的贸易。但是,总的来说,清朝的陆上丝绸之路是衰落的。清朝延续了明朝的海上政策,又因为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了防止汉族从海上形成抵抗力量,形成了比明朝更加消极保守的海上政策。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拥有强大船只和枪炮的殖民者打开,清朝被动参与海外贸易和世界体系。

02

丝绸之路政策的得失及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并的简称。它虽然不等同于丝绸之路,但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的建设也可以从中国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政策的演变历史中汲取丰富的经验。如今,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中国的发展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着开放和包容的精神,“一带一路”旨在建立一个以经贸合作为基础的区域合作组织,进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基于此,它将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实现沿线国家的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探索全球治理的新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丝绸之路的历史经验能给我们提供哪些新的启示?

就该地区而言。它是中国中亚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从汉朝开始,中国和中亚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原政权也经常和别人竞争,包括北方。当今中亚五国的民族宗教关系错综复杂,与俄罗斯的历史和现实密切相关。美国也在积极推行其中亚战略。中亚,毗邻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各种力量和问题在这里交汇。因此,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经验,充分认识中亚的重要性,妥善处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关系。草原丝绸之路在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而中国内蒙古的草原丝绸之路连接着古代中国与欧亚草原,更是举足轻重。如今,草原丝绸之路也应被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的发展极其重要,甚至影响了国运,所以现在要特别重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就丝绸之路政策而言。首先,历史表明,开放、畅通、安全的道路交通和包容的政治、社会、文化环境能够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和各方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汉唐盛世的出现,与两朝的开放态度和积极的丝绸之路政策不无关系。反之,堵车或者被动保守的海外政策,都不利于国家的活力和实质性发展。比如西方世界正在从中世纪走出来,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清朝把自己当成了中国的一个国家,不知道大势。其消极保守的海外政策严重滞后于中国的发展,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对外,中国沿丝绸之路输送的物资和文化深深影响了西域、东亚乃至世界。比如儒家文化圈的形成,促进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历史上中国的丝绸之路政策也是和平主义的,也给当时的相关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和平与发展。

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都建立在经贸交流的基础上,因此应特别关注后者在帮助各方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在丝绸之路贸易上,汉、唐、宋、元都非常重视贸易本身,甚至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增加了收入和国力。明清时期,对外贸易被视为对朝贡国的善意馈赠,强调其政治和外交作用,而忽视其经济效用。不以商业利润为目的、厚积薄发的朝贡贸易,因为缺乏可持续发展而无法持续,直接导致了发展机遇的错失。因此,中国应该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建设“一带一路”,倡导共赢,积极消除一些国家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崛起的担忧、忧虑和误解,增进信任,促进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此外,晚清官员对经济贸易的无知造成了许多严重损失。就“一带一路”建设而言,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也很重要。

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各国应认真总结古丝绸之路给当代人带来的重要启示,加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通过各方努力,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本文作者张光耀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生)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5971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