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小故事(科学家小故事演讲3分钟)

编者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为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为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和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近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策划推出“大国科学家”系列稿件,向公众特别是青年群体展示中国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彰显老一辈科学家的理想和使命,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思想。老科学家的故事由“中国科学院影像资源建设”研究团队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收集和挖掘。

□公道北

1931年,在北京郊区,工人们打一只野狗来满足他们的渴望。倒蒜,煮锅,煮肉……他们正准备大吃一顿,突然听到一个年轻人在喊,“别打断我的骨头”。大家都笑了,正要使劲啃骨头,就听到那个年轻人喊:“别啃我的骨头”。

最后,小伙子捡起人们留下的狗骨头,拼凑成一个完整的狗骨架。

他就是贾兰坡。

1964年,贾兰坡(右一)参观蓝田。“中国科学院图像资源建设”课题组供图

没有学历的学者

1908年,贾兰坡出生在河北省玉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2岁随父亲来到北京,在汇文小学和中学读书。1929年高中毕业后,由于家里经济拮据,没钱上大学,他不得不到处找工作。

那段时间,贾兰坡一有空儿子,就去北京图书馆看书。有免费的开水,读者可以自带馒头和咸菜,坐一天。

在图书馆期间,他对杂志和书籍更感兴趣,如《科学》和《旅游》杂志。不久后,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生代研究室周口店办事处招聘了一名实习生,负责管理账目、参与发掘、整理和登记出土标本等日常事务。贾兰坡欣喜若狂,赶紧报了名。在图书馆积累的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他成功地被录取了。

从贾兰坡见习开始,参与了周口店1号、15号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的发掘。在发掘现场,他挖土,背化石,干各种零活、苦工、累活、脏活。他从不挑剔,甚至主动做一些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比如主动擦洗标本、学习画剖面图、用拉丁文编号、录音、拍照、填写日报、采购材料、制作工人工资表等。

他白天完成工作,晚上抽空学习,尤其是古人类学和古脊椎动物学,从最基础的考古发掘、动物化石和石器鉴定开始。

那时候周口店到处都是星星。由于当地正在进行华北地区“北京人”遗址发掘和新生代考察的中外合作项目,这里聚集了一大批中外学者,如我国古脊椎动物学者杨、德国人类学家、加拿大解剖学家布、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法国史前考古学家巴尔博、荷兰人类学家卜日叶、后起之秀青年学者李杰、裴文中等。

贾兰坡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向这些学者请教,也向普通技术人员请教关于化石的知识,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揣摩。他经常把人体和动物不同部位的骨头放在口袋里,伸手随便掏出一块,凭手感判断是哪块骨头。如果你猜对了,把它放在另一个口袋里。如果你猜错了,继续摸,直到你猜对为止。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得益于自己的努力,贾兰坡成为了公认的“骨伤专家”。他甚至能分辨出一根蚕豆大小的骨头是人还是动物,甚至能分辨出它属于哪个部位。有人对他进行了测试,用纸盖住骨头,尽管纸上只撕开了一个小洞,他还是能认出来。

“我没上过大学,也没出国留学,但在周口店什么都能学到。”他对周口店的时代做了这样的评价。

他还回忆了自己当时的生活经历:“有人说我是‘老粗’,遇到了好运气。我承认。我没有上更高一级的学校,也没有出国留学。如果你说‘运气’,那就是‘机遇’。我的机会很好。一进地勘院,就先后为布、、德、卞美年、杨、裴文中等国内外著名学者工作,结识了翁等领导。虽然当时我的地位很低,但他们从来没有看不起我,手把手教我。”

时任地勘院院长的翁文浩对贾兰坡作出了中肯而有价值的评价:“他虽然大学没毕业,但几年的追求是很有根据的,应该给予特殊对待和特殊奖励。”

1935年,贾兰坡晋升为技术助理,相当于现在的助理研究员,正式成为秀才。

易成明周口店

1935年起,贾兰坡接替赴法留学的裴文中,开始负责周口店的发掘工作。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守在考古发掘现场。好事多磨。一年后,两天内发现了三个完整的“北京人”头骨。这一成就震惊了全世界。

那是1936年11月15日,机械师张海全挖出一块胡桃大小的骨头,放在一个垂肉篮子里。贾兰坡正好在现场,离张海全只有4米远,随口问了一句“挖出什么了?”张海全回答说:“是韭菜(意思是烂骨头)。”

贾兰坡马上走过去说:“这是一个人头骨的碎片!”

于是他赶紧用绳子把这个地方圈起来,挑选了三个技术熟练的技术人员,四个人一起进去挖化石。他们挖出了许多人类头骨、枕骨、眉骨和耳骨的碎片,证明他们面前有一个头骨。大家把这些骨头放在用棉纸垫着的网筐里,送回办公室,然后用火烤,晒干,再复原。

就这样,他们挖出并拼出了两个人头骨化石。到第二天晚上,第三个“北京人”头骨化石出土,保存完好。脑底巨孔、鼻骨、眼眶上部内外都完整存在。

首次发现如此完整的头骨化石,立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

1936年11月2日,贾兰坡在周口店第一处留影。“中国科学院图像资源建设”课题组供图

魏敦瑞教授赶到现场,问道:“我应该把我的头骨放在哪里?”贾兰坡从文件柜里把连夜修复的头骨和木板递到他手里。魏敦瑞拿着一个木托盘,手抖得很厉害,他不得不把它放在桌子上仔细看,一边看,嘴里还在唠叨着“太好了,太好了”。

随后,魏敦瑞对在京的中外媒体表示,“我们要把这个巨大的收获归功于贾兰坡君..因为在发现之初,虽然前两个头骨化石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但贾军深知其重要性,用极其精细的技术将它们挖了出来。”

当天,全球2000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一重磅消息,100多张贾兰坡的照片被冲印出来,提供给全球媒体。从此,“贾兰坡”在中外学术界成为举世闻名的名字,与周口店人、北京人紧紧捆绑在一起。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在周口店,贾兰坡,我们召集技术人员开会,决定分头行动。我们愿意回北京,不愿意去的就留给大家慢慢探索吧。他们还特意用土石将“北京人”被挖掘过的地点填平夯实,从未给日军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不久后,日军到达周口店发掘现场,迫使考古队停工,并枪杀了三名参与发掘的民工。在这种形势下,贾兰坡不得不下令停止挖掘,护送部分贵重物品回北平。当时,研究实验室的所在地已被日军作为特务机关占领。贾兰坡不顾自己的死活提出严正交涉,安顿好从周口店带回来的物品,冒险在地下室整理各种资料标本,将大量书信等文件包好藏在屋顶夹层里。他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了许多珍贵的物资。

周口店是他一生梦寐以求的地方,是他的精神故乡。晚年他力劝:我们这一代人不要再挖周口店了,后来者居上,让周口店得到有效保护,留给下一代人去研究!

他的会客室里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面有一句七言绝句:“周口店前万里沙,古龙烟雨。”只有你的眼睛知道沧桑,人们告别了儿童之家。”

为科学真理奋斗终生的“愚人”精神

贾兰坡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表示,学习和写文章一定要像古人说的那样,“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迷信权威”。但也要坚持严谨、严格、再严格的“三严”作风。

他认为,无论是写论文,还是仅仅写一篇短文,都要根据物证和事实来立论。另外,要尊重前人的劳动成果,写论文要先写前人的成果,因为科研是几代人或者几代人之间的接力赛。一个真正的专家可以通过先阅读你论文后面列出的参考书来知道你论文的水平。科研不是功利,而是一种愿意为科学真理奋斗终生的“傻子”精神。

在他会客室的门框上,还有一个黑底绿字的篆书——“寻踪”。

这两个字也是贾兰坡一生的写照。他一生都在寻找古人类的发展轨迹。贾兰坡踏着丁村、西后渡、支峪、许佳尧、萨拉乌苏、水洞沟、泥河湾等地的足迹。他亲自钻了300多个洞,走遍了全国。

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他终于提出了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存在不同文化传统的理论,以及世界旧石器文化分为两种类型的新认识,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他先后发现了丁村人和蓝田人,把中国大陆的人类起源提前了一百多万年。

1997年10月16日,贾兰坡(中)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文物调查成果鉴定会上讲话。“中国科学院图像资源建设”课题组供图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游玉柱先生介绍,1964年,一支科考队在蓝田城东12公里处的高坡村附近一个叫天河谷的中新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基本完整的铲齿象化石头骨。

大象的头露在一个孤零零的山顶上,有切割的墙壁,离地面约20米。移走重达100多公斤的化石并不容易。为了保险起见,贾兰坡亲自到现场指挥他们,直到把巨大的象头移走才罢休。当时雨一直下,还不时响起雷声。从高坡上掉下来的黄土,混着雨水,搅成满地都是泥,一走就会把鞋扒拉出来。贾兰坡干脆脱了鞋,光着脚回到了车站。

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陆先生说,上世纪80年代,他想写一篇《日本旧石器文化研究的进展与争论》的文章,告诉了贾兰坡。

“他很高兴,鼓励我,深情地教导我:如果你是个学者,有什么看法,经过深思熟虑,可以写成文字。只有不断地写文章,你的观点和看法才能提炼和成熟。在贾老师的热情鼓励下,我感觉他老人家好像在向后辈们倾吐心声,好像在讲述自己的成功之路。我觉得贾先生,年轻的时候,没有受浅薄教育的包袱影响,勤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与人争论;此外,他虚心求教,吸取教训,改正错误。经过争论,他实际上增进了学者之间的友谊。这样,他的文章自然增多,学术成果也相当丰富。”鲁回忆说:

贾兰坡是经过教育才学会的,他非常坚持,从不盲从别人的学术观点。例如,关于人类的起源,贾兰坡赞同“亚洲起源论”,并在其著作《中国古代人类的大发现》中指出:“由于过去在非洲发现的材料很多,学者们大多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但我相信,人类的根会在南亚找到,也就是巴基斯坦的东部和中国广大的西南部,比如云南高原。”

美国人类学家怀特海主张“非洲的起源”,但他在接受贾兰坡采访时说,“我衷心希望你不要轻易放弃你的主张。”

“我活着不是为了个人成就”

2001年,贾兰坡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接受了文物出版社姚等人的采访。他谈到为什么写大量科普书籍:“我们应该为谁而写?为读者而写。读者们,这本书是有用的。读者不看也没用,就是我们没有宣传好科学。知识起步慢,就是宣传太少。写外人看不懂的文章才是特别的文章。我是他们的对立面。即使是专门化的,你也应该和读者一起玩,这样你的科学才会被理解和重视…我有时候写一本书,让老婆先看看。能理解就能理解。如果你不明白,我再考虑一下。”

有学者做过统计。在贾兰坡一生发表的450多篇学术著作和文章中,有近一半与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普及有关。如《中国猿猴》、《周口店-北京人的家》、《中国大陆的古代居民》、《人类的黎明》、《漫长的岁月》、贾兰坡的《中国古代人类的大发现》、《中国史前人类与文化》等都是成功的科普作品,受到青少年特别是儿童的欢迎,其中许多作品还被翻译成英、日、德等多种语言出版。

他的回忆录《漫长的岁月》是“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系列之一,讲述了自己在科学方面的经历和体会,简单明了,引人入胜。

在这本书中,贾兰坡写道:“我尽力宣传和普及这门科学。从上面的评论,也可以看出大家有多喜欢科普书籍。如果你写学术文章,在里面列出一大堆专门术语,谁会爱读,谁会懂?科普作品可以不算成果,但不算成果。反正我不是为了个人的成绩而活着,只要问心无愧,我就满足了。”

晚年写这些书的时候,他的身体状况,尤其是视力,是极其不好的。

次子贾回忆父亲晚年写作的情景:“20世纪末,父亲年事已高,身体活动不便。再加上他白内障视力不好,看书写文章都极其不方便。但父亲依然坚持每天伏案写作,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笔,努力不懈。到那时他将90岁了。父亲伏案写作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贾兰坡为自己选择了睡觉的地方,它位于周口店古龙西侧的半山腰。从那里可以看到北京人头骨出土的地方。在他的墓碑上,只写着他的名字和出生、死亡日期。

长子贾说:“这是我父亲生前的遗愿——他死后也要镇守周口店。”

回顾贾兰坡的一生,自1941年底“北京人”化石在日军入侵中神秘失踪后,他从未放弃寻找。在晚年的一次演讲中,他流着泪说:“这些‘北京人’标本就像我的孩子,我对他们的感情一般人很难理解。这些年来,我一直被‘北京人’失踪的头骨所折磨。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他们找回来。”

他还把一部记录北京人头骨发掘和流失的影视作品命名为《龙骨》。他解释说,龙骨这个词有两个意思。第一,周口店的发掘源于一种叫龙骨的中医。第二,龙骨代表一种精神。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骨也应该是中国人百折不挠的性格。

在对常的采访中,他回答了“如果这些头骨找不到怎么办?”其实他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他知道找到的希望极其渺茫。但他也相信,即使没有结果,这个寻找的过程也是很有意义的。“这是一个人类自我教育和自我认识的过程,因为我们寻找的不仅仅是化石本身,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良知和我们对科学进步和全人类和平的信念”。

这是一位研究了一辈子骨头的老科学家。他的脊梁很硬。他的生命之花从周口店绽放,就像蒲公英一样,在全世界播撒着对科学的热爱的种子。

(特别感谢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的帮助和支持)

编辑:邱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940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