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的主人公是谁(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九日

邓稼先去世了。

我们常常有一种感叹:

“当时这批中国科学家……”

是关于他们的艰辛,他们的难处。

如果你想在其中找到一个代表

我们总能想起他的名字

“国学”邓稼先

1924年6月25日,安徽怀宁县铁岩山房子里,一个男婴出生了。

“铁岩山宅”是怀宁县邓家的祖屋,占地近2000平方米。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传承,是因为清朝乾隆年间,怀宁邓氏家族出了一位大书法家、篆刻家——邓,号称“四字书法中国第一”。

邓家传到第五代,有一个儿子邓以蛰。早年赴日本留学,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哲学和美学。回国后在北大、清华、厦大等高校任教。他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

邓以蛰和他的妻子王叔缇先是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叫邓仲贤,一个叫邓茂贤,然后在1924年6月25日,他们迎来了第三个孩子。

邓以蛰给他的第一个儿子取名邓稼先。

邓以蛰的父亲和当时的宗白华被称为“北邓、南邓”。

1.出身名门,来家里做客的都是大学客。

邓稼先出生8个月后,全家来到北平。

邓稼先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三岁的时候,邓稼先已经认识很多单词,能背诵很多著名的古文。5岁时,邓稼先就读于北平武定后小学,后考入崇德中学。

小学时,邓稼先被父亲要求自学“四书五经”,因此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中学时,邓稼先被家人鼓励学好英语和数理化,因为要了解和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

当时的邓稼先不仅爱读书,而且因为家里和父亲的关系,都是读书人,所以也来看望家人。

比如一个经常去邓家串门的姓徐的教授,年轻的邓稼先只知道他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后来才知道他是国外一位著名女科学家的学生。邓稼先花了一些时间写下他的名字——许德珩。

许德珩(左)和邓小平在一起。许德珩是著名的爱国者、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和学者,九三学社的创始人和杰出领导人,是居里夫人的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先后担任渔业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另一个例子是我父亲的好朋友杨武之教授。邓稼先只知道他是著名的数学家。因为邓稼先和杨教授的儿子年龄相仿,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杨的儿子也在崇德中学读书,比邓稼先高两级。他的名字叫杨振宁。

如果不出意外,邓稼先的人生轨迹会顺利走下去,有很大概率继承父业,成为高校教授。

然而,在邓稼先13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可以影响他一生价值观和目标的事情: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侵华的日军很快就入侵了北平。

抗战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

2、23个月拿到博士学位,“带着一脑子的核物理知识”回国。

当时还是初中生的邓稼先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国难家仇”。

当时,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撤至后方,但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患肺病,咳血,所以全家留在北平。

邓稼先每次在街上看到日本兵都心疼。

有一次,邓稼先看到父亲的一个老朋友去他家做客,一向彬彬有礼的父亲大怒,叫老朋友滚蛋。那是邓稼先第一次看到父亲这么生气。之后他才知道,这位老朋友是代表伪政府的,让父亲去给伪政府教书。

但是不久之后,父亲邓以蛰开始担心他的儿子。

已经上一年级的邓稼先,有一次在操场上当众撕了一面日本国旗,踩在上面。当时,中学校长悄悄找到邓以蛰,出于好心劝他:“以你儿子的脾气,迟早会有汉奸向日本人告密,一定会出事的。让他早点出去避一避。”

邓以蛰听后觉得有道理,决定让邓稼先去大后方昆明跟姐姐学习。

1940年5月,还没读完高二的邓稼先和姐姐经上海、香港、越南来到昆明。临行前,邓稼先对父亲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你以后一定要学理科,不要像我一样,不要学文学!科学对祖国有用!”

带着父亲的嘱托,邓稼先来到昆后,先完成了高中学业,后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师从王竹溪(中国热力学统计物理的开创者)、郑华(著名摄谱仪)等著名物理学家。

邓稼先拿到毕业证的时候,抗日战争已经胜利了。首先,他去了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因为他出色的教学口碑,被推荐受聘为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

此时邓稼先才22岁,年纪轻轻就已经当上了北大的助教,前途一片光明。但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去美国留学,因为那里有更先进的科学,所以他必须去那里学习。

曾身边有人劝道:“天快亮了,先别走。”邓稼先的回答是:“未来的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我学成之后一定会回来的!”

1947年,邓稼先顺利通过了美国的研究生考试,并于次年选择就读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这所大学是他之前去美国留学的朋友杨振宁选定的,因为学费相对便宜,但学术能力较强。

在美国,邓稼先省吃俭用,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学业上。仅用了23个月,他就以学士学位通过了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此时邓稼先才26岁,所以被称为“娃娃医生”。

邓稼先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时的照片。

就是在这个时候,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飘洋过海传来。和当时很多留美学生一样,邓稼先立即开始准备回国。

平心而论,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邓稼先,选择回国不会像钱学森一样遭遇那么大的阻力,但导师和同学们一定会挽留他。以邓稼先的学历和智力,在美国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并不难。

然而,邓稼先决定放弃一切,于1950年8月28日乘坐“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回国——正如他所承诺的那样。

回国后,有个朋友曾开玩笑地问邓稼先带回了什么礼物。邓稼先笑着回答:“我给爸爸带了几双尼龙袜,因为这个东西国内生产不了。”

然后他接下半句:“还有,我脑子里全是核物理知识。”

1949年,杨振宁兄弟(左和右)和邓稼先在芝加哥大学合影。

3.爱情是甜蜜的,被赋予了神秘的任务。

回国后,邓稼先收获的不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1952年,28岁的邓稼先升任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一年后,他与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这位是“许教授”的长女。

徐和邓是世交,邓稼先和是青梅竹马。最重要的是,他们有相似的教育水平和相投的脾气,所以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婚姻。

那大概是邓稼先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下班后,邓稼先和许鹿希经常一起去剧院听京剧或去看芭蕾舞。每到周末,小两口都会去颐和园观湖,去万寿山徒步。

邓稼先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有各种各样的“小动作”逗许鹿希开心:他会在菊园打烊后求门卫让他们进去参观,他还会带着许鹿希在剧场外等着便宜的退票去看戏。

邓稼先也是个不错的“空竹”摇手,经常在公园里炫耀,引来一群小朋友围观。许鹿希静静地看着,面带微笑。

有一次,邓稼先和许鹿希手牵手散步赏月,邓稼先突然对许鹿希说:“如果我们能永远这样,该多好啊?”

后来,许鹿希回忆说,当时脑子里有一种非常甜蜜的幸福感。但她不知道的是,就像拍电影一样,主角说出这句台词后,剧情会发生转折。

邓稼先和许鹿希

1958年,转折点刚刚发生。

当时主管原子能工业的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34岁的邓稼先,对他说:“国家要发大鞭炮了。”

那天晚上,邓稼先回家后,许鹿希觉得他和往常有点不一样。

对邓说鲁西:“我的工作要调走了。”

许鹿希问:“去哪里?”

邓稼先回答:“我不能这么说。”

许鹿希又问:“你做什么工作?”

邓稼先回答:“我也不能这么说。”

许鹿希说:“那给我一个邮箱号码,我会和你通信。”

邓稼先回答:“这个也不行。”

许鹿希的眼泪突然涌了出来:“你打算怎么办?”你要下这么大的决心做什么?”

邓稼先回答说:“家里的事我管不了,从现在开始就委托给你了!”

那天晚上,夫妻二人躺在床上,各自彻夜未眠。许鹿希隐约觉得她丈夫被指派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但是她当时怎么会想到这个任务是如此的重要和秘密呢?

邓稼先、许鹿希和两个孩子。

4.”在八年内,第一颗原子弹必须试验成功.”

邓稼先的新职务是新成立的中国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

成立这个研究所的核心任务在内部众所周知——尽快造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但面对新中国一片空白空的空白,首先建立原子弹研究的理论体系是当务之急。

起初,中国人民依靠苏联的老大哥。然而,苏联核武器专家提供的帮助实际上非常有限。邓稼先只能从高校里挑选一批大学生成立理论研究小组,自学国外相关书籍,边学边译边讨论。

当他们整理出一堆问题要问的时候,发现苏联专家粗心大意,很多给定的数值都是随便说的,一验证就是错的。

1959年6月,中苏矛盾终于上了台面: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从核工业系统撤走233名苏联专家。

然而,面对未知的未来,中国制定了自己的原子弹研制时间表:8年内,第一颗原子弹必须试验成功。大家甚至拟定了未来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596”——那是苏联撤走专家的时候。

这种自信的背后,源于邓稼先领导的原子弹理论研究的突破:经过艰苦思考和无数次实验计算,他最终决定选择“中子物理”、“流体力学”、“高温高压下的物理性质”作为中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主攻方向。

事后证明这三个主要方向是完全正确的,甚至有人说邓稼先是“扼住原子弹的咽喉”。

这个“咽喉”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是邓稼先和各个团队(包括被邓稼先尊为“三菩萨”的郭永怀、王、彭焕武三位顶尖物理学家)的巨大努力和投入。

没有经验,没有图纸,他们就靠着当时的电动手摇计算器和一台苏制电脑,辅以计算尺、算盘、纸笔,夜以继日地进行一轮轮的计算:累了就睡着;醒来,吃点干粮,喝点水,再继续工作。当时草稿纸和电脑打孔纸塞满了好几个仓库。

那时候是三年的困难时期。虽然国家科研人员的基本供应仍然可以维持,但人们因为高强度的工作而挨饿,甚至一些科研人员饿得肚子都肿了。

邓稼先把家里的粮票拿出来分给大家。没有粮票的时候,他甚至把攒下的瓜子放在桌子上给大家吃。所以这时候,一个奇怪的场景就会出现在邓稼先的办公室里:

谈工作的人,每人泡一杯开水,滴两滴酱油,再磕几颗瓜子,用“酱汤”聊工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邓稼先团队通过“九大作战”彻底推翻了苏联专家提出的价值观,为中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著名数学家华曾称完成这一复杂而困难的运算为“数学奇迹”。

据许鹿希回忆,当时邓稼先回家的时间开始变得很不规律,不是很晚回来就是很早回来,但他凌晨三点突然出门,也不说去哪里(其实是向中央汇报的)。甚至在家里,很长一段时间,被子叠得高高的,靠在被子上,两眼向前望着,不知道在想什么,问他的时候就走神。

许鹿希信任她的丈夫,知道他参与了一项重要的机密工作。

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丈夫所谓的“回家”并不能很快做到。

在戈壁滩上奋斗的中国研究人员

5.我潜心研究原子弹,被亲戚朋友误解了。

1962年9月,随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形成,一切终于将转向实战。

1963年,邓稼先和大批中国科学家一起,义无反顾地奔赴青海宝藏滩——这个地方从中国地图上神秘消失了。

但是,对于邓稼先等人来说,这个“隐姓埋名”不算什么。比如“邓稼先”这个名字,几年来早已从中国所有的理论刊物和公开报道中消失。

在没有通信的那些年里,他的妻子许鹿希不知道邓稼先的生活环境有多艰苦。

3000多米外的戈壁滩上,馒头一捏就是个死结,大米生的跟沙子一样,荒芜到连一棵树都种不了。在这样的环境下,邓稼先和千千成千上万的同事不分昼夜地工作,忘记了生死。他们把“努力变强”这个词改成了“努力变强”。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1964年10月,离计划的测试时间越来越近。

在戈壁滩上的基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神经都绷到了极致,而作为方案的主要设计者,邓稼先的压力更大。每次实验,他都要面对无数人的质疑和询问:“怎么样?”“你确定?”“还有什么其他风险?”

而最紧张的是每次都要当面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实验结果。越接近正式实验,邓稼先的压力越大。向周恩来汇报时,双手不禁颤抖。

周恩来拍拍他的肩膀:“嘉熙同志!你这么紧张,我们老同志都得心脏病了!你负责!”

邓稼先自己也笑了,气氛缓和了。

所有的努力在1964年10月16日得到了回报。这一天下午3点,戈壁滩升起一朵蘑菇云——中国成功试验并爆炸了他的第一颗原子弹。

从无到有,中国人只用了五年时间。

就在举国欢腾的时候,邓稼先悄悄乘专机抵达医院——他的母亲已经接到病危通知书。邓稼先跪在病床前,拉着母亲的手,放声大哭。他不能告诉母亲自己这几年做了什么——因为不能给家里的亲戚一一回信,邓稼先甚至被一些亲戚骂“眼睛长到天上去了”。

母亲说不出话来,轻轻捏了一下邓稼先的手。

也不可能知道丈夫和他的妻子许鹿希在做什么。直到原子弹爆炸后的一天,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严济慈来到许鹿希父亲许德珩家做客(两人是法国勤工俭学的朋友),许德珩拿着一本《原子弹爆炸成功》对严济慈说:“谁有本事把原子弹弄出中国?”

严济慈回答说:“问你的女婿!”

在两个人的笑声中,许鹿希只是含糊地证明了他的猜测:她的丈夫应该去制造原子弹了。

与邓稼先于敏(右)。于敏解决了中国氢弹原理突破的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思想,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也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

6、原子弹试验成功,立即投入氢弹研究。

但在邓稼先还远未到休息的时候。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马不停蹄地投身于氢弹的理论研究和设计。

当时中国只有两台计算机,一台在中科院,一台在华东计算机研究所。邓稼先留在北京,派于敏去上海。后来于敏在上海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热核燃料自持燃烧的关键,一举解决了氢弹原理的重要问题。

后来,邓稼先也赶到上海,和于敏及其团队通宵达旦地推导计算,终于为氢弹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奠定了基础。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零四个月,苏联用了四年,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零六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1971年,当时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杨振宁受到中国政府的邀请。离开中国去美国留学后,他第一次回国探亲。

杨振宁下飞机后,中国接待员问他想见谁。杨振宁列了一个名单,第一个人的名字是邓稼先。

接到杨振宁的请求后,周恩来立即决定以“中央办公厅”的名义将邓稼先召入京。

杨振宁见到邓稼先后,都很激动,几乎什么都说了——之所以用“几乎”,是因为杨振宁知道有一个领域,他不能多问。

1971年北京友谊宾馆前的合影。从左邓稼先、(核物理学家)、、(高能物理学家)

杨振宁回国前,邓稼先送他上飞机,他们一起走上舷梯。杨振宁忍不住了。他转过身来,轻声问邓稼先,“稼先,我真的忍不住问,你不能回答:我在美国听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是美国科学家帮助研制的。是真的吗?”

邓稼先愣了一下,想了一下,答道:“你先上飞机,我一会儿告诉你。”

随后,邓稼先立即向周恩来汇报了这一情况,周恩来的回复是:“可以说,实话实说。”

于是邓稼先连夜给杨振宁写了一封信。由于杨振宁是从北京转到上海再回到美国的,这封信是在杨振宁离开上海回到中国之前由民航快递的。

当时,杨振宁正在参加一个告别宴会。他打开那封专门送来的信,看到邓稼先在里面写道:“中国的原子弹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没有一个外国人参与。”

杨振宁当场放声大哭。

这是左边和邓稼先的合影。

7.健康受损,“我现在是强弩之末”

1979年,邓稼先发生了一件事。

当时中国对氢弹做了空试验,但是降落伞失效,氢弹直接掉在地上没有爆炸。

基地立刻派出100多名防化兵寻找,终于找到了残骸——炮弹已经破碎。邓稼先坐不住了。他穿上防护服,立即赶往爆炸核心区——他已经是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不用去了。

但邓稼先不会听别人的劝阻,他必须去。他不仅去了,还直接进了弹坑,手里拿着破碎的氢弹,仔细研究原因,最终确认了原因——是因为降落伞包的设计有问题,设计没有问题。

尽管邓稼先当时穿着防化服,但医学生许鹿希立即要求邓稼先进行体检。检查结果显示,邓稼先的尿液中含有放射性物质,肝脏受损,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

后来,在时任厅副厅长的赵家中发现了一张邓稼先从未带回家的照片——照片中,邓稼先和赵穿着防护服,一起合影。

而那张照片是邓稼先视察破氢弹时拍的。

许鹿希知道邓稼先从来不拍工作照,但那一次他突然破例主动要求拍了一张,大概是知道这次经历对他以后的健康会有一定的影响。

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其中的联系,但邓稼先的身体状况从那以后确实每况愈下。

但是,邓稼先一直在第一线。甚至照射后的治疗和恢复也不愿去,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很多实验,不得到最终结果我们是不会离开的。

当时,邓稼先已经预感到,掌握了实验室模拟核爆炸能力的美国和苏联很快就会宣布全面停止核试验,从而限制中国的核试验——中国没有这样的实验室能力。所以他一直强调,“时间不多了!快一点!快点!”

1984年,中国第二代核武器终于试验成功。

邓稼先很激动,但他也觉得自己的身体没撑得住。那年有个会。邓稼先当着所有与会者的面说:“我现在已经山穷水尽了。”

观众听后都笑了。在笑声中,邓稼先纠正了自己的说法:“对不起,我不应该自称‘强弩’…”

邓稼先病床前的许鹿希

8.隐姓埋名26年的名字终于解密了!

1985年,想继续工作的邓稼先被勒令送医。那是他最后一次去医院,因为他再也没有出来过。

检查结果是“直肠癌”。其实当时直肠癌还不是绝症。但由于邓稼先长期从事核武器的研发工作,化疗后他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立刻降到了零,随后就引发了大出血,非常痛苦,几乎没救了。

住院后的近一年时间里,邓稼先动了三次大手术,都很痛苦。给他止痛的杜冷丁,刚开始是一天一次,后来是一小时一次。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1985年国庆节,邓稼先提议去参观天安门广场。

得到批准后,邓稼先如愿以偿。看着天安门广场,他对他的年轻卫兵说:“到2049年,我们的国家将建立100年,它必须非常强大。那你可以更经常来看我。”

1986年4月,邓稼先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但他忍着病痛,和于敏一起完成了《关于中国核武器项目未来规划的建议》。

提案提交后,隐姓埋名28年的“邓稼先”的名字终于开始解密。通过媒体报道,世界终于知道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幕后有这么一个人。

1986年6月,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任命书,任命邓稼先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月,邓稼先再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是在病床前拿到这个证书的。

一个多月后,7月29日,邓稼先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他临终时留下了三句话。第一句是对妻子:“对不起你。”第二句话是对自己说的:“绝不后悔,死而无憾。”第三句话是对后代的告诫:“不要让别人把我们带得太远……”

邓稼先死时才62岁。

1986年6月,杨振宁看望病重的邓稼先,邓稼先与他合影留念。他的脸上保持着微笑——但嘴角仍留有一丝未干的血迹。

9.邓稼先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1996年7月29日,中国政府进行了第45次也是最后一次核试验。

随后,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从此,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

这一天是邓稼先逝世十周年。

其实邓稼先也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一面。

前一篇提到:“他是一个对生活很有兴趣的人”。这不是随口一说,而是真的如此。邓稼先喜欢艺术,从芭蕾到京剧,他都爱看。以他的地位,可以通过人脉弄点票,但从来不提前买。相反,他去剧院门口等待退款。

他在等待退款方面特别有经验。有时候他带几个同学一起看,他可以帮他们都等退款。看完之后,你从来不坐专车,回家都是坐公交或者步行。

邓稼先讲究吃。在收入范围内,他总是吃自己能吃到的最好的,而且他很喜欢请客,总是邀请同事和学生吃好吃的。在北京的时候,他每个周末都去岳父许德珩家吃饭。

在去的路上,他总是先找个好餐馆吃个半饱,既满足了胃口,又让去岳父家显得有礼貌。而且,核物理的大科学家们总是挤在酒店的大厅里,看着一桌人快吃完了,在旁边等着,有时等上一个小时。

邓稼先喜欢喝酒。只要不影响工作,每顿饭都必须喝酒。但每次只喝两杯,从不贪一杯。

邓稼先也抽烟。在他的办公桌上,他一直在打开香烟给大家抽。很多人找他谈事情,进办公室第一句话就是“老邓,来一个。”氢弹研制期间,邓稼先第一次去了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上海的同事都知道邓稼先烟抽得好。“规定”他得给每人一根中华烟,才告诉他计算结果。邓稼先哈哈大笑,给每人点了一支,带着他们去吃好吃的。

我曾经说过,一个很多人喜欢的“科学家”的形象,可能是这样的:极其聪明却又贫穷,与世隔绝又充满怪癖,愤世嫉俗却又热爱人类…

按照这样的标准,这样一个活泼的邓稼先似乎还不足以“惊天地泣鬼神”。但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懂得生活滋味的邓稼先,愿意放弃自己的一切,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一项事业,实在令人震惊。

中国的整个一代科研工作者都是如此震撼。

邓稼先曾经用这些话写过一句话:

“你视名利如粪土,

徐国伟是强大的,

有功之人。”

石国,当如此!

本文的主要参考来源:

1.”“你们有多少共同点,别说你们认识!”——许鹿希怀念邓稼先(叶娟,中国核工业,2014年12月31日)

2.邓稼先院士:许慎郭伟壮何山(童静,今日科学院,2017 . 1 . 20)

3.邓稼先,共和国的脊梁:两位隐姓埋名30年的炸弹开国元勋(万延良《党的辉煌史》,2012年8月5日)

4.《邓稼先:永远的骄傲》(天津电视台《中国人物》栏目组,中国电视台,2009年6月15日)

5.翻译回忆:邓稼先爱喝酒抽烟,保密意识强(口述:任整理:侯吴中国网2017 . 5 . 23)

6.《邓稼先》(陈光,公务员,2015年7月15日)

7.邓稼先轶事(许,《党史概论》,2004年7月28日)

8.惊心动魄!邓稼先空经历的一次失败投了核试验(特派记者吴沈艳萍科技日报2018年7月26日)

9.维基百科、百度百科“邓稼先”词条

来源:馒头说(id:馒头谈)

作者:馒头师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884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