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地图(新疆地图高清图)

中亚除了沙漠戈壁和干旱少雨,有些地方自然环境很好,尤其是两大盆地。一个是伊犁河谷,一个是费尔干纳河谷。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伊犁河谷位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看起来像一个喇叭口朝西的喇叭。费尔干纳河谷位于伊犁南部,靠近中国喀什,被鞍马山、费尔干纳山和天山环绕。很显然,无论是伊犁河谷所在的“喇叭口”,还是群山环绕的费尔干纳河谷,其地理优势在整个干旱的中亚地区都是非常难得的,而且通过对比,你会发现费尔干纳河谷在某些方面要比伊犁河谷优越得多。

伊犁河谷之所以成为水生植物丰富的地方,主要是因为“喇叭口”正对着西风带。虽然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已经到达这里,但山谷形成的夹角仍然有助于大量的雨水沉降。然而,凡事有利有弊。半封闭的“夹角”结构,在获得雨水的同时,无法遮挡来自北方的西伯利亚寒流。与此相比,费尔干纳近乎封闭的盆地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抵御冷空气团的入侵。

再者,伊犁河谷纬度相对较高,也使得其日照时间比南方少。在古典时期,对农业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是日照时间。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费尔干纳河谷最终形成了210天的无霜期。今天,虽然它的面积比伊犁河谷小得多,但人口却有几千万,是中亚腹地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如果我们回到古代,你会发现费尔干纳山谷是西域最大的威胁。当汉文明的曙光开始西照的时候,我们的边界还停留在河西走廊的东边。尽管缺乏史料,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时中亚地区已经发展出了古典文明。

受制于西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如楼兰、轮台等西域小国多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分布,其城邦规模完全取决于当地绿洲的大小,很难形成区域势力。但是,再往西走,翻越青脊(帕米尔高原)就会大不一样了,因为费尔干纳谷地会出现一个70城、常备兵力6万的大国,它就是大宛。

就大宛的覆盖面积而言,这远远不是一个小城邦所能达到的规模,而汉军两次远征大宛的不利局面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个国家的实力基础。

事实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考虑到不久前亚历山大的十字军东征以及一些古代关于大宛的记载,大宛是当地土著希腊化的产物。亚历山大的军队从希腊半岛出发,入侵小亚细亚时,不断向东平推进,沿途修建了无数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中亚史籍中对大宛国首都的翻译是“亚历山大”。由于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并没有存在很长时间,我更愿意相信大宛是亚历山大死后从帝国分离出来的一个碎片。

西汉元年,韩与万因“天马”之争而陷入危机。汉武帝大怒,发兵西征,汉万战争随即爆发。在此之前,汉军赵破奴以十万大军活捉楼兰王,因此汉朝廷普遍轻视西域各国的作战能力。在汉武帝的想象中,大宛应该和以前遇到过的楼兰等小国没什么区别。即使它是一个霸主,十倍于赵破奴的实力也足以应付它。所以,当李光立被任命为“第二师将军”时,皇帝给他的远征军提供的只有几万俘虏外加区区6000骑兵。可惜汉武帝很快就要为自己的粗心付出代价了。

从距离上来说,汉与万的距离有一万多里,中间要穿越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如此遥远的行军本身就是对后勤的一大挑战。当李广利带着几支部队到达大湾时,迎接他们的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希腊城防体系。大宛军没费多大力气就打退了汉军,汉武帝第一次西征结束。刘彻不堪失败,发布严令:“凡侵入玉门者,格杀勿论”。同时倾全国之力西进增援,最后为大宛投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虽然大宛屈服了,但在今天看来,这种方式更像是一种“有条件投降”。事后,大宛建立了一个接近汉朝的新王,并献上了三千匹血淋淋的宝马,山穷水尽的汉朝再不好转也只好收下了。

休战后,达汗朝廷起初希望新国王能改善双方的紧张关系,但事实证明,在东西方文化差异下,这只是一厢情愿。在希腊贵族看来,根据形势的变化更换国王是很正常的。所以,汉军走后,新王因亲汉而被杀,第二次汉万战争的成果也随之丧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316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