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cm有多长参照物(35cm金币有多长参照物)

35年前,三星堆一号、二号祭祀坑的发现,震惊了古蜀文明。如今,三星堆再次被“唤醒”,祭祀区的发掘工作重新启动。五个多月后,新一轮的考古发掘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今天

35cm有多长参照物(35cm金币有多长参照物)插图35年前,三星堆一号、二号祭祀坑的发现,震惊了古蜀文明。如今,三星堆再次被“唤醒”,祭祀区的发掘工作重新启动。五个多月后,新一轮的考古发掘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今天,最新的考古成果将在成都揭晓。

三星堆遗址是距今5000至3000年的古蜀文化遗址。位于广汉市,面积12平方公里。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20年10月9日正式开启祭祀区4号坑的探索性考古发掘。这次科学考古发掘会有什么结果?在此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本报记者2016年对三星堆遗址的深度报道《三星堆遗址北部城市圈的真相》(原载于2016年3月2日《文汇报》),供读者参考。

日前,2011年至2015年三星堆遗址考古勘探发掘成果专家论证会在四川广汉召开。会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于蕾公布了“十二五”期间取得的进展,包括:新发现5座城墙,围起两座小城,城市圈结构逐渐清晰;新的青官山土台和三座大红烧土楼被发现,月亮湾小镇性质初步明确;很明显,三星堆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另一个中心遗址。更重要的是,三星堆遗址北墙的发现,实现了三星堆考古工作者近30年的夙愿。同时,通过论证否定了此前鸭河是三星堆遗址天然北墙的判断。

三星堆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遗址,出土文物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最为丰富。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和三星堆文物的发掘,使真假难辨的蜀国古代传说,成为了一部自古以来的信史。古蜀国的中心也被三星堆所证实。

三星堆古蜀国是中国古代中原周边典型的“古国”之一,填补了中国文化演进序列中缺失的一环。三星堆文明作为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再次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

始于1929年的考古工作史震惊世界,重要发现层出不穷。

三星堆遗址城墙平面位置图。(除署名外,本报所有资料照片)

冬末春初,四川盆地夜长昼短。早上7点,明月还挂在天上。即使是早上8点,白天的光线下,薄薄的雾气仍然笼罩着山野河,增添了一层朦胧的美。鸭子河两岸的芦苇随风摇摆,汽车在荒芜的乡间小路上疾驰,路边的油菜花披着霜却傲然挺立...

广汉三星堆遗址,距离成都约40-50公里,就藏在这个村子里。下车后,翻过一片菜地和一个小土坡,就到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冉红林的工作地——青官山土台。

2013年,冉宏林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硕士学位。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他对四川和重庆有着独特的感情,一直希望利用自己的长处,回报家乡。毕业后顺利进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落户三星堆考古工作站。

考古学5年来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北方城市圈结构基本清晰。

参加工作后,冉宏林见证了三星堆考古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突破。在三星堆遗址的北面,已经发现了五座城墙,分别是真武宫城墙、藏宝堡城墙、青官山城墙、马布特城墙和李佳原城墙(见右上图)。

真武宫城墙,位于三星堆城址北部真武宫梁上,北邻鸭子河。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残长200余米,顶部残宽15米左右,底部残宽21余米,残高1.7米。它建于三星堆遗址二期之后,也就是夏朝晚期。

“真武宫的墙壁是斜叠的,墙壁的结构和月亮湾一样。武功城墙东端与月亮湾城墙北段几乎垂直相连,可能是同时修建的。”在2011-2015年三星堆遗址考古勘探发掘成果专家论证会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考古工作站主讲人、站长于蕾说。

其次,仓堡堡城墙,位于三星堆城址东北的仓堡堡亮子上,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东至东城墙北段,与之呈直角相连。西边月亮湾城沟垂直面对月亮湾城墙,一条40米宽的沟与南侧平行,与月亮湾城沟相连。残迹长550米,顶部宽20米,底部宽30米,高2.7米。它建于三星堆遗址三期,即商代。斜叠,城墙结构的叠法与南城墙基本相同。

青关山城墙位于三星堆城址西北的青关山台地北缘。城墙的走向和真武宫差不多,两者在一条直线上。遗迹长140米,顶部宽10-15米,高近3米。它建于三星堆二期遗址的晚期,也就是夏朝晚期。

“青官山城墙的建筑方法和结构与真武宫城墙相同。由于两座城墙基本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可以推断,青官山城墙和真武宫城墙都是北城墙的一部分。”冉宏林在青官山土台现场讲解。

马屁股墙位于三星堆城址东北角,仓廪堡平台东北边缘,北侧为鸭滩。目前保存条件较差,现存残高仅0.2m至1.6m,城墙呈角形,南有东城墙北段,西长约20米,可与真武宫城墙(北城墙中段)直接相连。通过考古发掘和勘探,确认此角由三星堆遗址三期即商代所建的外墙城“东墙北段”和“北墙东段”遗迹组成,墙体结构与东墙南段相似。

李佳原城墙位于三星堆城址东北,南端与藏宝堡城墙西端相连,北部是位于鸭河滩上的李佳原。现有管沟长约150米,宽20 ~ 25米。西侧(外侧)的壕沟与月亮湾的墙共用。它最早建于三星堆遗址三期,即在商代。

“李家院墙的砌墙方法,基本上和仓袋墙一样。考古也证实,李佳原城墙和藏宝堡城墙明显相连,应该是同时修建的。”雷雨说,另外还发现城墙修建时有施工通道,城墙东(内)侧有修补现象。

从年代上看,月亮湾墙、真武宫墙、青官山墙、西城墙北段结构相同。都是夏朝晚期修建的。所以这些城墙很可能是同时修建的,可以围合成一个小镇,即月亮湾镇,面积近46万平方米。藏宝堡城墙、李佳原城墙、马布托克城墙和东城墙北段还可以围成一个小城镇,即藏宝堡镇,面积约8.8万平方米。

雷雨强调,随着外城墙(青官山-真武宫-马布托克)等城墙的确认,以及对月亮湾镇和仓堡堡镇、三星堆城址的包围,尤其是北面,城市圈的结构已经基本清晰。这对了解三星堆城址的聚落结构具有深远的意义。

李(前)、林留根(后左)和(后右)在讨论北城墙的年代。|本报记者傅欣欣摄

有哪些精美的文物?

金箔、玉璋和绿松石

冉宏林说,以前公众只知道祭祀坑里出土了青铜面具等精美的文物,但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做一些工作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点线面的结合。

“十二五以来,最大的考古发现是点线面的突破。在勘探和调查方面,我们不仅对遗址本身的遗存分布、堆积和保存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跳出遗址本身,研究遗址与其所在区域的关系,即在‘面’上有了重要的收获。“线上”是北部五座城墙的发掘。青官山土台、土台三个红烧土楼,就是‘点’上的作品。”冉红林站在青官山的土台上,一边接受采访,一边对技术人员和民工挖掘出来的陶片进行检验和评判。

他告诉记者,每一次发掘,都出土了成千上万件陶器。虽然陶片很不起眼,但分期和断代都靠它们。出土的碎陶片拼接成完整的形状后,可以用类型学进行分析。“所谓类型学,是指一些器物的演变,比如陶器从高而瘦变成了矮而胖。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物体形状的变化安排到一个新的时间线上。遇到新出土的陶器,在时间线上进行对比,判断它更接近哪个时代,并得出相应的推论。”

事实上,青观山梯田位于月亮湾镇西北角青观山梯田的南半部,青观山的城墙在北面20米左右。经勘探得知,该土台面积近5500平方米,厚约4米。它是由夯土、焖土和文化层叠加而成,其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西周。

太土和管青山之间宽约20米的凹地,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活沉积物。还有大量西周时期出土的完好陶器,甚至还有玉璋、绿松石、金箔等高档文物的灰坑、灰沟、宅址。这说明在西周,至少是西周早期,三星堆遗址还是比较繁荣的,还没有迅速衰落。

据介绍,在青官山土台的灰坑(即生活垃圾坑)中出土了两片金箔,约拇指指甲盖大小。残存的玉璋长约30厘米,宽约15厘米,有4颗绿豆大小的绿松石纹。

“每块绿松石上都有小洞。我们当时特别难过。怎么就剩这么少了?要是有一整串就好了!”冉宏林说,考古是一门令人遗憾的艺术,一旦发现一个地方,最好把所有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否则挖了就是破坏,以后再挖就会构成新的破坏。“再说,文物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挖了,就不能重来。”

在土楼台上,冉宏林详细讲解了编号为F1-F3的三座大型红烧土楼。最完整的建筑F1位于土台南部,平面呈长方形,纵轴为东南-西北。它长65米多,宽近16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这是三星堆遗址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商代单体建筑基址。

据推测,F1可能是一个类似亭子的建筑,由几个“主房间”和相应的“U形”楼梯间组成。所有房间分两排,沿中间“厅道”对称分布,走廊两侧各有三排柱洞,南、北、西墙外侧各有一排密集排列的凸“檐柱”,内侧各有一根。从分层压力关系、墙基内容和建筑形制判断,F1年代约为三星堆遗址三期(商代),废弃年代与一号、二号祭祀坑大致相同。

一些圈起来的柱孔里堆积着很多鹅卵石。冉红林告诉记者,这些鹅卵石应该是用来加固木柱的地基,作用和现代石柱差不多。“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建这么大的单体建筑,通常非富即贵,一般人是买不起的。普通人,把墙围起来,立几根木柱,搭起篱笆,上面糊上泥,烤一烤。”

F2还没透露,形状也不明显。但根据F2夯土面被F1焖土重叠的事实,推测应该早于F1,可能是F1的前身。

青官山土台出土金箔、玉璋、绿松石、玉矛。

城市遗址发掘的意义是什么?

月亮湾镇可能是宫城。

F3的发掘源于当时对F1东墙的寻找。F1东侧发现红烧土是2014年下半年。一开始以为是F1的东墙,后来发现是两个建筑工地。后来终于搞清楚了F3的北墙和东墙。但是,F3并没有完全保留。从现有的零件来看,它的走势、造型、年代都和F1差不多。

“F3出土了一根直径约15厘米的象牙。我们当时还是很激动的。”冉宏林激动地回忆起第一次发现象牙的情景:当时一听说有象牙,考古人员的第一反应不是马上拿出来,而是给它一个“户口”。具体来说就是象牙出来的土层,以及这个土层的年代,以此来帮助确定年代。

冉宏林推测,要建F1、F3这样的高档建筑,首先要把地面整平。因此,可以从其他地方运土夯实地面。为了确保完工的房子会屹立不动,可能还会举行祭祀仪式。在填充或建造过程中掩埋象牙、玉石、石墙,很可能与祭祀有关。这也是为什么附近的祭祀坑、仁圣墓地、成都金沙遗址都有象牙出土的原因。

离发现象牙的地方几米远,在F3的西北角发现了打破F3的南宋墓葬。据说在考古发掘之前,青官山的土台曾经是桃林和养鸡场。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除了遗址之外,这里还出土了许多古墓,其中大部分是汉代和宋代的墓葬,甚至还有战国的船棺墓。

在F1的北面,记者还发现有6个大小不一的长坑洞。冉宏林说,到现在考古工作者也不知道这些是什么,是做什么用的。“这样的未解之谜,只有在未来才能揭晓。”

从雷暴的角度来看,青官山土台和三座大型红烧土楼F1、F2、F3的发现,表明这一区域属于遗址核心区,极有可能是当时高层人群活动区。在月亮湾阶地,历年来发现了陶瓦等重要遗迹,可见这一带也很重要。“目前我们推断,月亮湾小镇,包括青官山台地和月亮湾台地,很可能是三星堆城址的宫城。”

距离F1楼约20米处,在发掘青官山城墙(距今约3600年)时,还发现了一张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夯土桌(距今4100多年)。桌面表面大致平整光滑,用浅黄色、青灰色粘土夯制而成。未发现夯窝等夯筑遗迹,面积应在500平方米以上。

夯土台北区发现两排23个柱孔。柱孔的最大直径为40厘米,最小直径超过20厘米。两排柱孔的总长度约为10米,间距约为2米。受限于发掘面积,两排柱洞所属建筑的面积和结构尚不清楚,推测应为大型建筑。

“小柱洞出土了竹子被焚烧碳化的痕迹。推测当时的民用建筑可能是竹篱墙。”冉宏林说,“如此光滑的夯土桌面,上面还有大型建筑,可以推断三星堆遗址的重要性不亚于宝墩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三星堆遗址也是成都平原的中心遗址之一。”

青官山城墙主体发掘已于去年6月完成,城墙下发现三座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其中一座墓葬中的人骨清晰可见,仔细看还能看到指骨。除了大量的陶器外,没有出土其他的随葬品。可惜陶器没有区分主人身份的功能,墓葬应该是平民墓。

红烧土楼F3挖掘象牙的场景。

考古学的未来方向在哪里?

水系,墓葬区,手工业

当被问及过去在三星堆考古工作中的经历时,冉宏林很谦虚。他说他的专业是考古,考古就是每天挖掘再挖掘。“我个人不喜欢太复杂的生活。考古,关键是耐得住寂寞!我一直住在三星堆考古工作站,每天骑车上下班。对我来说,工地上的每一铲泥土都是惊喜。因为我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发现特殊的文物,而是为了解决学术问题。”

据悉,近五年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三星堆遗址西墙外、鸭河上游沿线西北角55平方公里进行了考古调查;另外,在遗址保护范围内,做了约9平方公里的考古勘探。这些调查将为“十三五”期间的三星堆考古打下坚实的基础。

雷雨说西墙在月亮湾小镇处有一个拐角,然后南段远远看去是空白色。初步确定这就是三星堆古城水门所在的位置。除了水门,在北城墙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一条“大沟”。这条沟把月亮湾小镇和北城墙隔开,马木河穿过三星堆古城,说明三星堆时期城内水系非常发达。

为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伟林指出,由于西墙有水门,水系与古代聚落关系密切。“我建议十三五是否有必要重点开展三星堆遗址水系研究。第二点是程楠城墙遗址少,可以多关注其附近遗址的功能定位。”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说,三星堆遗址的水系非常复杂。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城市的使用功能和布局就无法清晰可辨。“水门出现在城墙中间,城内有水系。有没有可能这个水系不是城墙外的护城河,而是解决人们生活用水的?另外,三星堆遗址墙体的边角不够明显。是不是也和水系有关?”

据三星堆研究院院长肖介绍,截至目前,西城墙、月亮湾镇、高级墓葬区的功能分区并不明确,可能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他还提出,在四川早期先民的建筑中,前院有柱,后院有土坯墙的大型建筑,可以作为研究三星堆建筑遗址的参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在总结发言中说,建议三星堆考古把寻找高层人士的墓葬区(俗称“王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因为这类墓葬往往凝聚了一个时期的文化精髓。

冉洪林解释说,上世纪90年代,三星堆遗址外的仁胜村打捞出20多座仁胜墓地的墓葬,但仍不是高档墓葬。上世纪80年代末,两个祭祀坑里出土了那么多精美的文物。“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把两个祭祀坑单独放在那里是不合理的。理论上,周围应该有祭祀宫殿或其他遗迹甚至是高级墓葬区。”

一号、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那么多,制作起来费时费力。人们认为,只有当时的垄断阶级才有权力发号施令,分配人手来完成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那么,这些文物是如何制作的呢?工匠在哪里?它们是如何管理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根据专家的建议,我们目前的方案是先做城址和水系,再做墓葬区和手工业。”冉红林说,希望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参加论证会的专家对青官山城墙附近的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作者:傅欣欣

来源:文汇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276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