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校长叫什么(北京大学的校长叫什么)

胸怀大志,把未来握在手中。——在2022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今天,我们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毕业典礼。我谨代

胸怀大志,把未来握在手中。

——在2022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

清华大学的校长叫什么(北京大学的校长叫什么)插图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我们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毕业典礼。我谨代表我们学校向所有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你们的导师、关心和支持你们的亲朋好友,向所有为你们付出努力的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北京的疫情持续反复,打乱了大家正常的毕业节奏。当论文答辩会无法线下举行时,你会在线上接受答辩委员会的提问;当社会疫情的蔓延影响到与用人单位的会面时,你会参加Metauniverse的招聘双选会;当你不能吃毕业聚餐的时候,你就把“分手聚餐”变成了一场趣味跑和子曹之间的桌游。你们在完成毕业过程中各个环节任务的同时,也参加了清华校园疫情防控的战斗,留下了穿着防护服的不一样的“毕业照”。我马上就要离开学校了。一些学生的住宿,交通和其他问题还没有最终确定。有些学生只能在网上参加毕业典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然会对未来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感。

回想20多年前博士毕业的时候,面对不同的就业选择,我感到不安和迷茫。最终,我遵从了自己内心的学术兴趣,选择做一名“青椒”,继续博士论文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但是学术研究能不能有突破还不确定,我准备坐十年冷板凳。我意识到不确定性不仅仅出现在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它会伴随我们一生。我们所认为的确定性背后有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相反,在我们认为的不确定性背后,一定有某种确定性。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和思考。

首先,从个人自身的角度来说,人生轨迹虽然一波三折,但最初的使命是无法改变的,要有大胸怀。人生的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每一个关键的选择都可能导致人生不同的转折。当选项太多,太难选择的时候,如何明确自己的心情和选择的优先顺序?要看内在价值。

回望100多年前的旧中国,在屈辱的苦雨中,那个国家的人民苦难和文明,甚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都是一片灰暗,个人更是难以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但是,有一群有理想的青年,他们以“安不是其志,危易,心不改”的坚决执着,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书写了自己生命中可歌可泣的篇章。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面对风雨飘摇的斗争形势和各种“主义”,最终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他坚信“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红旗飘飘的世界”,与早期共产党人一起,在中华大地上播撒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唤起民族觉醒。

李大钊坚信的是“正义”,因为它揭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看似不确定的社会现实问题统一在这个规律中,从而表现出确定性。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怀着这样的荣誉感,中国共产党考察和改造了中国社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亲爱的同学们,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动荡和变革的时期。我希望你们能够坚定地培养人类共同未来共同体的意识,坚持人民至上,坚定地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和人类进步的一边,不被名利所迷惑,不被私欲所隐藏,不被困难所阻碍。你们要胸怀大义,让自己的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

第二,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生的角色虽然千变万化,但责任不能先变,要勇于承担。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做人的责任第一。当你进入一个新的工作单位,不要期待你能得到什么,而是先问问自己应该承担什么。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医学院的张教授决定成立一个疫苗和抗体药物的研发团队。他的博士生李明前第一个报名,成为该团队的第一名正式成员。正月初八,她赶回学校,和团队里的老师同学一起夜以继日地加快研发,一刻也不敢停歇。目前,她参与的新冠肺炎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她说,每一粒疫苗都是一颗小种子,总有一天会长成保护生命健康的战士。我知道你们很多同学和李明前一样,都站在防疫科研和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我为你骄傲,更为你在紧要关头的勇气和倒退而赞不绝口!

亲爱的同学们,清华人一定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无论在什么岗位,必要时都要挺身而出,勇于当“大白”和“勇士”,义无反顾地肩负起责任,用聪明智慧解决问题,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从更长远的时间角度空,虽然人生观五花八门,但只有务实肯干,才能守住未来。“路虽近,不可为;事虽小,不可能。”未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捏手指算出来的,而是用双手一点一点算出来的。我们能实现什么样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心中设定的理想。只有心中有正义的理想,我们才能根据理想建设未来,实现正义的事业。只有实现正义的事业,我们才能证明我们心中有正义的理想。

我们的老校长王大中院士1958年毕业后,带着当时平均年龄23.5岁的团队,从零开始,以年轻骨干的身份,用6年时间,努力建成了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行的第一座屏蔽试验堆。他带领团队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5 MW壳式一体化低温核供热堆和世界上第一座10 MW球床模块化高温气冷实验堆。去年12月,由清华牵头的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化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并网发电。这是几代清华人“知难而进,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结果。当我们看到白发苍苍的王大中院士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时,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敬意!以王大中院士为代表的一代青年,60多年来辛勤耕耘,默默无闻,兑现了“用我们的双手创造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的铿锵誓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责任重大。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极其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极其光明。同学们,未来的二三十年,是你们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建功立业的大好时光。希望你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卷起袖子加油干,扎扎实实向前走,勇敢克服旅途上一切未知的挑战,让强国梦在你手中成为美好的现实。

清华人具有自强不息、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俱进的精神。清华人胸怀坦荡,在责任面前进一步,在利益面前退一步。清华人行动胜于雄辩,成功我不用负责;我必须对成功负责。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保持清华人应有的样子,把未来握在手中,不辜负时代,不辜负人民!

祝大家毕业快乐!

摄影|徐德刚

编辑|赵

精炼的

颜色

返回

注意

不错!清华大学2022原创毕业歌

来拿吧!你的清华专属记忆证书!

清华大学2022年招生宣传片《土豆男孩》上映了!

清华大学2022年MV毕业!给你的情书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thuxwzx@tsinghua.edu.cn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请联系邮箱thuxwzx@tsinghua.edu.cn

你在“看”我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890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