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技公司(深圳最大的公司排名)

9月26日,深圳市易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再添深市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上市案例。截至2021年底,深圳1997.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国家高新技术

9月26日,深圳市易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再添深市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上市案例。

截至2021年底,深圳1997.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1000家,居全国第二,平均每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家,居全国第一。

今年2月,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21年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报告》。在72个创新型城市中,深圳连续两年排名第一。

如今,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超过500家,构成了科技创新的头部竞争力;40多家国家级专业化“小巨人”企业积聚了科技活力;210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构成了科技创新的强大主力军。2021年,深圳R&D投资突破1600亿元,占全市GDP的5.4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8年居中国首位。

有专家指出,深圳的科技创新正在形成欣欣向荣的“雨林生态”,各级企业早已形成深厚的科技创新底蕴。如今,深圳以企业R&D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模式正逐步向多主体融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的“源头创新”和“原始创新”转变。

心香大中型企业协同创新

放眼全市,50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构成了深圳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深市上市公司披露的R&D费用合计约1553亿元,占全市R&D投资的九成以上,达到92.8%。

以迈瑞医疗为例。2021年全年R&D费用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7418项专利储备已使公司在全球医疗器械领域站稳脚跟。

面对关键领域“卡脖子”等问题,随着R&D的持续投资,深圳企业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方面表现出了更大的责任感和行动力。正如迈瑞医疗董事长李希庭所说:“对R&D的重视没有改变。专注创新和技术升级是医疗器械企业的生命线。”

大企业的蓬勃创新是深圳科技创新不断突破迭代的动力。根据中国(深)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王运星的观察,中小企业离“场”更近,在发展弹性、市场敏感度、需求响应度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深圳,活跃商事主体超380万,创新创业密度全国第一,如何推动大中型企业融合发展、协同创新?近年来,深圳扎实推进“个人转企业”、“小升规”、“细规”、“优上市”工作,针对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完善市场主体梯度培育制度。

截至目前,深圳已有440多家国家级专业和特色“小巨人”企业,210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此前发布的《2022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和《2022年胡润全球瞪羚企业》显示,华大智造、奥比中光等33家全球独角兽来自深圳,入围数量排名全球第六、中国第三;AutoX、中科蓝汛等28家深企入围瞪羚,也显示了强大的科技实力。

如今,深圳已经形成了“大企业屹立于天之巅,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性格局。今年目标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境内外上市企业30家以上,新培育独角兽企业5家。创新势头依然强劲。

全链条努力培育科技创新雨林生态

《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指出,在新的科学时代,科技创新的范式革命正在兴起,R&D组织正在从“单兵”向“军团”转变,创新模式正在从需求驱动向供需互动转变。

这意味着,为实现到2025年全社会R&D投资占GDP比重达到5.5%-6%的发展目标,深圳迫切需要重构创新组织模式,从以企业R&D为基础的技术创新逐步向各类创新载体良性互动的集成创新转变。

“深圳需要一个创新的雨林生态,包括大学、科学仪器、高科技企业以及高端服务,如风险投资基金和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正如深圳市集成粒子设施研究院院长白所说,近年来,深圳融合科技、教育、产业、金融,致力于打造“基础研究+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弥补原始创新短板,深圳在全国率先以经济特区立法形式设立不低于30%的市级科技R&D资金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完善科研经费长期稳定投入机制。

现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程实验室全面展开,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两大原创高地建设进展顺利。脑分析、脑模拟和合成生物学研究两大科学仪器预计从明年开始陆续开放,深圳的基础研究正在稳步推进。

科技创新不仅要“顶天”,更要“立足”。在设立在光明区的深圳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和西装革履的创业者在同一栋楼里。企业遇到问题,可以上楼敲门,及时讨论解决。

为避免前沿成果被束之高阁、脱离实际,深圳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探索“一路下蛋”的顺畅路径,有效缩短了原始创新到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

创新的唯一方法是让人们。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已达663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2万余人。未来5年,深圳将吸引优秀人才100名左右,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0个左右,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科技人才10000名以上,各领域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100万名以上。

在加大人才招聘力度的同时,深圳也注重培养本地人才。今年2月,南科大成为深圳首个“双一流”高校。7月,进入本科招生第九年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连续第七年成为广东省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大学。深圳高等教育的高水平、特色化发展,将为深圳中长期科技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306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