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财产保险的一般特征(简述财产保险适用情况)

来源:经济日报近日,银监会公布了财产保险业发展的最新数据。财产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从2012年的5530.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4万亿元,年均增长10.6

来源:经济日报

简述财产保险的一般特征(简述财产保险适用情况)插图近日,银监会公布了财产保险业发展的最新数据。财产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从2012年的5530.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4万亿元,年均增长10.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业务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最大险种车险保费占比由2012年的72.4%调整至2021年的56.8%,险种结构更加均衡。

据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银监会坚决回归保险保障本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财产保险发展道路,紧紧围绕防控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三大根本任务,不断推动财产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财产保险市场结构的优化

截至目前,财险市场共有89家直保财险公司,其中中资67家,外资22家;现有专业公司16家,初步形成了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自保公司、互助保险机构等多种组织形式,中外资本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日益开放的多元化市场格局。与此同时,财产保险市场集中度逐渐降低。2021年前三大保费公司市场份额合计63.6%,较2012年下降1.7个百分点。

2021年,财产保险业提供风险保障10860.3万亿元,是同期GDP的95倍,最近十年年均增长43.5%。重点领域保险覆盖率不断提高。2021年,全行业机动车投保总量为3.2亿辆,是2012年的2.5倍,近十年年均增长10.5%。2021年赔付8848亿元,是2012年的3.1倍,近十年年均增长13.2%,高于保费增速2.6个百分点。财产保险在重大灾害恢复重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3年台风菲特赔付约60亿元,海力士火灾保险赔付54.2亿元,2021年河南、山西强降雨保险赔付121亿元,其中河南强降雨保险赔付直接经济损失的10%。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十年来,财险行业总体保持营业利润,年均净利润约400亿元。保险公司运用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不断为业务赋能,在精准营销、精准定价、智能理赔、质量控制等核心环节不断创新。,实现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商业模式和组织架构的转变,显著提升了其运营效率。

车险曾经是财险领域最大的险种,占比超过70%。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车险、家财险、企财险、农险、责任险、信用保证险等传统产品进一步丰富,退货运费险、航班延误险、指数险等个性化、特色化新产品不断涌现,线上特色不断增强,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透明、多样化、高效的保险服务,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基本覆盖了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成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市场机制。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产险行业总资产2.5万亿元,净资产7361.9亿元,实收资本3500.5亿元,分别是2012年末的2.6倍、3.3倍和2.1倍。近十年年均增速分别为11.1%、14.3%、8.5%,行业资本实力显著增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行业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3.7%,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8.5%,整体偿付能力充足。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风险保障功能,可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发挥保险资金的优势,可以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从而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保险业服务共同富裕、促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重点改革成效显著。

2012年以来,车险领域“高保低赔”、“无责不赔”的老大难问题日益凸显。2020年9月,《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全国实施。改革实施以来,基本实现了“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广大消费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截至2022年6月底,消费者平均车险保费2784元,较改革前大幅下降21%,87%的消费者保费下降,为车险消费者减少支出超过2500亿元。防护程度明显提高。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强制保险保障金额由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机动车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平均保额达到194万元,比改革前大幅提高。责任更全面。将碎玻璃、发动机涉水损失等责任纳入主险范围,开发车轮单独损失险、外用医疗保险责任险等新的附加险产品。

据银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15年,指导行业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社区。2016年,联合财政部发布了《建立城乡居民住房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2017年,配合财政部发布《地震巨灾保险专项准备金管理办法》,建立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推进多灾种巨灾保险制度建设。截至2022年6月底,地震巨灾保险社区已为全国1876万户家庭提供地震巨灾风险保障7087亿元,累计赔付约9636万元。地震易发区风险得到有效覆盖,地震巨灾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银保监会通过免费延长新冠肺炎确诊或死亡责任、适当延长保险期限或延迟缴纳保费、丰富复工复产相关产品供给、简化理赔流程、创新保险服务、开展捐赠等方式,引导行业积极支持各地疫情防控。2021年以来,财险行业累计为疫情防控提供风险保障6.9万亿元,赔付3亿元。疫苗保险为新冠肺炎超过34亿剂疫苗接种提供了保险保障,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银监会鼓励和督促保险机构在新市民集中的行业加强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展适合新市民特点的雇主责任险、实习责任险、教育机构责任险等保险服务,提高新市民的保险保障水平。会同相关部委不断优化环保、医疗、交通、食品安全、旅游、安全生产等领域责任保险发展环境。,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环境责任保险已在31个省区市开展,覆盖冶金、制药、造纸、火电等环境风险较高的行业。二级以上医院医疗责任保险参保率90%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八大高危行业快速发展,学校责任险、承运人责任险、旅行社责任险基本实现相关领域全覆盖。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梁涛在近日举行的北京大学赛赛论坛上表示,要实现中国现代化和共同繁荣,需要大量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专利技术创新。近年来,保险业通过科技保险、专利保险等产品支持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和产业链升级。银监会推动设立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人,加强集成电路产业风险保障,为长江存储、SMIC等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保险保障5903亿元。继续推进首台(套)、新材料、知识产权等科技保险发展,为各类重大技术装备和首批国家重点新材料应用项目提供风险保障9745亿元。

继续防范和化解风险。

保险行业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行业防范自身风险尤为重要。

随着财产保险市场份额的扩大,基于转移和分散风险的需求,再保险体系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据银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全国共有15家专业再保险公司,其中中资7家,外资8家,再保险公司数量较2012年增加6家。截至2021年底,已有529家境外再保险人完成再保险登记系统注册,通过跨境交易为中国再保险市场提供供给。2021年,中国再保险市场向海外市场分配了约1050亿元的保费。

银监会修订颁布了《财产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制定了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和保险费率定价指引,规范了产品开发行为。开展财险公司注册产品自主注册改革,启用自主注册平台,建立产品7×24小时自主注册并及时向社会披露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产品信息透明度。截至2021年底,注册产品101840个,累计公众查询和访问次数达256万余次。组织四轮产品抽查,实现所有财产保险公司全覆盖,清理问题产品3800余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银监会对财产保险产品需求进行了多次调研,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了产品开发的适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银监会发布《促进财产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推动行业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治理科学、竞争有序的财产保险市场体系。坚决贯彻“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的要求,实施监管主体责任改革,按照职责明确、各司其职、权责对等的原则,将64家法人机构的监管职责下放到地方监管局,制定统一的机构监管规则,发挥一线监管优势,构建中国银保监会与36家银监局协调联动的机构监管新格局。

近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财产保险灾害分级处置办法》。《办法》对财产保险灾害事故等级进行了划分,明确了各级灾害事故总体应对主体和工作措施。根据事件性质、损失程度和影响范围,具体财产保险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三个等级,分别对应ⅰ级、ⅱ级和ⅲ级响应,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将适时启动响应、开展响应和终止响应。

梁涛认为,保险服务的共同繁荣与中国现代化还有很大差距。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仍显不足,保险服务内容有待拓展,保险保障仍有较大差距。要完善不断创新的多元化保险产品体系,实现需求拉动供给和供给创造需求更高层次的动态平衡。(经济日报记者于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285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