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资料(西安兵马俑闹鬼事件)

二号兵马俑坑发现于1976年4月23日,在一号坑东端以北20米处,面积6000平方米。可以出土1300多件陶俑和89辆木制战车。它是由战车、步兵、骑兵和弓弩手组

二号兵马俑坑发现于1976年4月23日,在一号坑东端以北20米处,面积6000平方米。可以出土1300多件陶俑和89辆木制战车。它是由战车、步兵、骑兵和弓弩手组成的军队阵列。1994年3月1日开始发掘,同年10月14日以“发掘与展览”的形式向公众开放。

兵马俑资料(西安兵马俑闹鬼事件)

兵马俑二号坑是一座地下建筑,形状为弯尺(施工方法与一号坑相同)。东西最长点124米,南北最宽点98米。坑的东、西、北三面有11个斜坡门道。兵马俑的建筑是根据不同的兵种精心设计的,分为弓弩手阵,战车阵,骑兵阵,以及车,步行者和骑手的混合。

洞穴的最东端是弓弩手阵,由172个身穿战袍的轻装竖射俑和160个身穿盔甲的重载跪射俑组成。竖兵马俑位于弓弩手方阵(阵表)周围的走廊,跪兵马俑位于中间的四个通孔(阵心)。因为弓弩手射箭时,要求前无站姿;而且“敌前只有三发”,要进行起落、轮番射击,保证“箭如雨下”“发不完”。

1999年4月,在秦兵马俑二号坑中出土了一件绿面人俑。这个绿脸的小雕像跪着射击,头挽着发髻,穿着衬衫和盔甲。它的左腿蜷缩着,右腿跪在地上,双手在身体右侧上下弓着。他的头发是蓝黑色的,他的眉毛是黑色的,他的嘴唇含有朱砂。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脸不是正常的粉红色,而是罕见的绿色。这个奇怪的现象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地下埋藏几千年,原来的颜色有变化吗?

结果表明,矿物颜料的化学性质稳定,绿脸是他的本色。学者们各抒己见,大致有三种观点:绿脸是用来吓唬敌人,追求一种威慑效果;绿色是特殊的护身符,为了保证你不受侵犯;绿脸是为了表现黑皮肤的人物。在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保持着抹脸的传统,目的是保护自己,震慑敌人。直到现在,绿脸俑还在研究中。总之,青面人是众多秦俑中的一个亮点,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弥足珍贵。

骑兵阵中有108名骑兵,四马为一组,骑兵站在马的前面靠左。它是目前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规模最大的一组骑马俑,真实地展现了秦始皇时代的骑马人形象。公元前260年(王四十七年),在秦与赵的长平之战中,秦国投入5000骑兵,插入赵国的营寨,将其砍成两段,断粮断草40多天,结果共歼灭赵国45万人,说明骑兵已成为秦国对外战争中的一支强大力量。秦兵马俑骑兵阵的发掘,为研究秦代骑兵的装备、服饰和作战特点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坑中央是由19辆战车、264名步兵和8名骑兵组成的混编军。这辆战车在前,步兵在后,骑兵在后。骑兵轻捷,置于阵尾作为机动力量,或用于通讯,或与战车配合突袭敌军,以弥补车辆阵的臃肿和行动不便。

战车阵是二号坑中最大的阵,位于兵马俑坑的南半部。八个道口整齐地排列着64辆战车,都是四匹马驱动的单轴双轮车。每辆车有三名乘员,皇家之手在中间,他的手张开成紧握的形状。车辆左右各有一个士兵小雕像,一个手持长兵器,一个手持车形。车辆配有远程弓箭和用于近战的长兵器,车尾没有配备步兵,说明此时战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

二号兵马俑坑的四个小阵有机组合成一个曲尺形大阵,形成“大阵带小阵,大营带小营,阵中有阵,营中有营”的布局。可分可合,可单打独斗,也可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多兵种混合作战的威力,体现了“顺境时车多,险境时骑多,逆境时弩多”的古代战术思想。

二号坑是秦军的精华,囊括了冷兵器时代陆战的所有兵种,生动再现了秦军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灵活的战略思维。

来源:奇迹背后的故事

撰稿:马清运\编辑:孙振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203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