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日(中国十大世界文化遗产)

2008年6月11日讯(记者许、通讯员张久元、)今年5月24日,安徽省政府公布了安徽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铜陵铜冠府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发掘传承的“中国古代青铜器火烧铸造技艺”成功入选。这是铜陵市铜官区首个省级非遗项目。6月10日,铜陵市铜官区文化和旅游局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展示这项鲜为人知的技艺。这门湮没了2500多年的失传手艺,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烧法”技艺传承人赵敏(来自Yangguang.com的受访者供图)

什么是“燃损法”?这个技能和铜陵有什么关系?在今年6月11日第17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采访了公司创始人、烧法非遗传承人赵敏,共同探讨这项古老技艺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根深叶茂,花开花落。在铜政公司的产品展厅里,一件件以植物为造型的铜艺术品栩栩如生,浑然天成,蕴含着中国特有的盆景和山水意蕴。这些各具特色的铜工艺品被命名为“照片铜艺”,是工艺美术家族的新品种,也是赵敏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他们的铸造方法是“烧损法”。

赵敏带领徒弟用烧损法给铜铸件表面上色(张久元杨摄)

“很多人听到烧法都会觉得奇怪。其实是商代中期就出现的古代青铜铸造技术,只是后来失传了。”赵敏用形象的方法向记者解释说,烧法字面意思是一种铸造燃烧后消失的铜的方法。古代人制作青铜把手时,用耐火泥裹一根麻绳来烧。高温下,麻绳变成了灰尘。除尘后在耐火泥中间形成空室,然后在空室中灌入铜水。把泥敲出来后,得到了一块。

据悉,这种铸铜技术与铜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庆柱在《从潼关到铜陵:铜陵与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指出:“这种技术(烧法)出现于商代的皖南,东周进一步发展,反映了皖南特别是铜陵地区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书中进一步指出,铜陵出土的三件铜瓶的绞绳状耳上,这些都不能用陶器的方法铸造,但也没有带扇纹的装饰图案和配件,其制作工艺只是烧法铸造工艺。

《永恒的昙花》荣获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金奖。

那么为什么这项技能在漫长的岁月中失传了呢?原来,在烧法之后,我们的祖先发现了一种新的铸铜材料——蜜蜡。由于蜜蜡具有反复再生使用的特点,不像烧法只能使用一次,逐渐取代烧法,被广泛使用至今。

新的问题是,铜陵失传已久的技艺如何找回?这和赵敏的执念是分不开的。赵敏是铜陵人,1992年和铜打交道后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做阀门铸件,后决定成立铜政,专门研究铜技术。其中烧损法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十几年。近年来,在国内青铜器研究专家、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谭德瑞的指导下,经过潜心研究,终于恢复了烧损法铸造技术。谈及与谭德瑞先生的合作,赵敏认为这一切都是巧合。“谭老先生从上世纪中叶就开始研究消失模铸造技术,但苦于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也喜欢在铸铜过程中挑战。双方一拍即合,现在这套工艺研究几年后趋于成熟。”

赵敏希望在明确原理、挖掘传承的基础上,对这项古老的技艺进行创新。“与古人相比,我们现在的材料配方、着色处理、冶炼设备等。要先进得多,我们要创作出更好更美的作品。”他根据这项技术的原理,进行挖掘整理,同时进行创新研究,利用植物的根、茎、叶、花,创造出具有天然纹理的特色铜铸件。他在保留原物神韵的同时,加入了贵金属的质感,颠覆了人们对铜工艺品的传统认知,创造了一件集天工与人欲于一身的独一无二的作品。2020年,其作品《基础》在上海第十八届国际铸造博览会上获得铸造产品金奖。2021年,其作品《永恒的昙花》获得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金奖。

省级“非遗”的成功入选,给求学多年的赵敏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他看好未来的发展。可以说,“照片铜艺”的诞生,让烧法从配件变成了产品主角。接下来,他希望带领更多人传承这项技艺,继续延伸工艺路径。“照片铜艺术将使烧法技艺在现代科技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带给人们真善美的理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彰显了文化自信。要努力让这项技能走出铜陵,走出铜陵。

主编:顾万全张武文字编辑:李林蔚

来源:作者:央广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065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