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乳精是什么(喝麦乳精的好处和坏处)

不知道70后、80后的朋友们还记不记得一种很受欢迎的酿造饮料——麦精。当时人们普遍收入低,生活质量差,市场上的副食几乎都要凭票认证。鲜奶是每个人生活中难以捉摸的

不知道70后、80后的朋友们还记不记得一种很受欢迎的酿造饮料——麦精。当时人们普遍收入低,生活质量差,市场上的副食几乎都要凭票认证。鲜奶是每个人生活中难以捉摸的东西,麦乳精等牛奶替代品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然而,在流行之初,麦乳精被许多家庭视为奢侈品。就像现在的樱桃,当时实现麦乳精的自由和现在实现樱桃的自由一样困难。客人来家里,父母会拿出麦乳精招待,但也要省着泡。锡罐里的麦乳精放成块状舍不得吃,孩子就会偷偷打开盖子把里面的麦乳精拿出来吃。嚼过的五谷散发出的香气,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麦乳精究竟是什么东西?

麦芽膏,如果年轻人没听说过,可能会以为是食用香精。其实它名字里的每一个字都直接代表原材料。麦精的主要原料是二棱大麦,经发芽、烘焙、糖化得到麦精。牛奶是用鲜奶加工精制而成的奶油、奶粉、炼乳;麦芽糖、葡萄糖、麦芽糖等。,作为两种原料的结合剂和填充剂,可以提高饮料的溶解性,还可以改善风味和香气。大家一定都吃过最国产的上海牌麦乳精,但其实麦乳精最早出现在欧洲,二战前就风靡欧美。

外国麦乳精——好立克

麦乳精起源于19世纪,是英国的詹姆斯·霍利克发明的。它是由英国的一对兄弟威廉·胡瑞克和詹姆斯·胡瑞克创建的。作为一名化学家和药剂师,威廉致力于婴儿食品的研究和生产。詹姆斯受到威廉研究的启发,想用一种婴儿饮料来改善婴幼儿的体质。1873年,詹姆斯开始以麦芽和牛奶为原料制作一种新的婴儿饮料。但英国投资人不看好这个项目,不愿意给他们启动资金,于是兄弟俩去了美国,筹集资金后在美国创办公司,建厂。最后,这种饮料在十年后被开发出来,当时它被命名为Diastoid,并在1883年,美国给予这种饮料专利号“278967”。最终商标注册时,Hoorik Brothers将这种饮料命名为Horlick’s malted milk,Hoorik Malted Milk。

1890年,詹姆斯把他自己发明的饮料带回了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麦芽牛奶从婴儿饮料变成了大众饮料,风靡了整个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也成为士兵的营养品,在英国被命名为“霍利克”。

旧中国的第一杯麦乳精

民国时期,商业大亨黄楚九的女婿臧伯庸经营的九福制药公司卷入诉讼纠纷,于是臧伯庸决定转型为当时英国人爱喝的速溶麦芽饮料。当时上海速溶饮料行业的主要份额是瑞士进口的华府麦乳精,也就是阿华天。1937年,九福公司在阿华天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种速溶麦芽饮料——乐口福麦芽膏。乐口福麦芽膏一出现,就吸引了大批中国人购买,但随之而来的战争让九福公司屡遭亏损。新中国成立时,只有11名员工。

新中国的第一款麦乳精

1961年,上海咖啡厂接手乐口福麦乳精,并简化名称为乐口福。随着市场影响力的扩大,乐口福逐渐成为了麦乳精的代名词。直到乐口福的“福”字被当成了“四老”,乐口福才不得不改名为上海牌麦乳精。早期国内的麦乳精是在阿华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配方中还是含有可可粉的。直到禁止进口可可豆,不得不改进配方,去掉可可粉,加强营养。直到那时,最常见的“强化麦芽牛奶”才出现。

麦芽膏,一种饮料,在当时有一种魅力,到处流行,到处受欢迎。可能是因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种味道会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味觉享受。

麦乳精的辉煌

到了中国以后,中国的人也很喜欢,把麦乳精当成一种奢侈的饮料。走亲访友的时候会带一两罐。国内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麦乳精品牌和厂家,口味也更加多元化。麦乳精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人童年时特有的甜味。然而,随着新产品的出现,麦乳精与中国人的联系逐渐被切断。

麦乳精的落寞

1990年后,一种看似更高端的可可饮料高乐高出现在市场上。高乐高可可味比麦乳精更浓,几乎可以算是可可粉。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后,人们可以随时买到新鲜牛奶,像高乐高这样用牛奶制成的饮料更受欢迎。喝起来醇香甜甜的,比麦乳精还好喝。再加上90年代中期彩电的普及,高乐高的广告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高乐高逐渐占领了中国酿造饮料的市场。高乐高已经取代麦乳精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童年记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高乐高逐渐淡出了市场。00后说到麦芽膏和高乐高,大部分都是一头雾水。不过中国发展太快也很正常,新饮料层出不穷,人们的选择也多了。新产品的口味能跟上潮流,价格能被大众广泛接受。制作饮料不再是奢侈品,一包速溶咖啡的价格还不到一瓶矿泉水。虽然麦芽膏还能在网上买到,但大众的口味早就变了。麦芽膏已经脱离了大众的视线,在价格和口感上都输给了新品。

我们总是感叹很多东西尝不出以前的味道了。即使有些怀旧的产品还存在,但吃起来总觉得几乎没什么。其实大家想记住的不是这个东西的味道,而是那段无忧无虑简单的岁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2807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