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历史(自主创新对国产品牌的重要性)

是一汽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和二汽东风的“次子”,那么三汽是哪个呢?南京和北京都是繁华之地,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从诞生的时间来看,南汽和北汽的历史

是一汽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和二汽东风的“次子”,那么三汽是哪个呢?

南京和北京都是繁华之地,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从诞生的时间来看,南汽和北汽的历史都比一汽早,血缘关系惊人的相似。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特种纵队修理厂的前身南汽,于1947年3月27日在山东临沂成立。因为这个工厂是和军队打起来的,所以也被称为“单肩”工厂。1949年,该厂随部队进入南京,接管了原国民党联勤总部运输部下属的401汽车修理厂。

北汽的前身是原国民党联勤总部运输部下属的第409汽车修理厂。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不久,由华北军区下属的石家庄汽车修理厂接管。

所以有人说一汽就像一个知名媒体嫁过来的横生贵夫人空,而南汽和北汽更像是有着复杂历史的家眷。

这两个依赖者不同的性格,最终在几十年后给他们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历史(自主创新对国产品牌的重要性)插图

50年代,一汽成立不久,国家要造二汽,准备生产苏联燃气车。然而后来二汽项目一拖再拖,遥遥无期,于是一机部把燃气车的技术资料全部转给了南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国家对南七的重视。

1958年3月,只会修车的南汽人克服一切困难,在苏联燃气51的基础上努力生产出NJ 130型2.5吨卡车,被一机部命名为“跃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辆轻型卡车。

关于那段艰苦的日子,南汽老厂长李阿福曾回忆说:

“当时没有技术,没有设备,简陋的条件是现在无法想象的...我们仿制老大哥苏联的燃气车,没有现成的模具,就先用粪纸做个模型,然后用锤子敲改;没有大型冲床,所以我们必须在250吨的小型压机上分三段压制...当时核心的几十个人根本没有时间观念。当他们醒来时,他们开始工作,然后吃点东西,然后在晚饭后工作。困了就找个地方扑倒在地睡觉。经过8个月的连续奋战,发动机、驾驶室、车架装配三大难题相继解决。后来第一批跳上路向党中央报喜,我们很多同志留下了眼泪……”。

多年后,跃进130货车成为全国随处可见的车型,被亲切地称为“南京燃气或130”。虽然跃进130早已被淘汰,但还是有很多老司机习惯性地将轻卡称为“130”,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跃进130就是轻卡的代名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汽车工业是“缺重轻车”。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卡车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只有南汽能制造轻型卡车是不够的,其他汽车厂也想制造轻型卡车。比如合肥江淮汽车厂、江西汽车厂都仿制过世界闻名的跃进130卡车,而南汽跃进就是他们行业的领头羊。

1983年的一天,在春风化雨、夜不归宿中,中央文件正式允许“个体农民或合伙人从事长途贩运”。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交通运输业轰轰烈烈的“淘金热”正式拉开序幕。

当时的南汽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率先研发柴油轻卡,放弃汽油车。80年代初,加油站少,储存汽油不方便。柴油车一出,南汽跃进突然火了,很多个体运输商都抢着买跃进车,因为柴油可以储存。以前卡车司机都会准备一桶柴油放在车上备用。

1985年,有关部门从日本进口了4万辆五十铃轻型卡车,同时以技贸结合的方式引进了五十铃N系列轻型卡车的动力技术。

众所周知,我们买卡车是次要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五十铃卡车的技术图纸,修炼“九阴真经”。起初,国家想把五十铃N系列的全套技术图纸交给BAIC和西南轻型车公司(云贵川渝)。

可是北齐不要《九阴真经》,就是不要,因为他只想练《九剑独孤》。而西南轻型车公司下属的几个工厂,一盘散沙,各自为政,都不行了。最后“九阴真经”落到了重庆、江西、江淮手里,现在都是轻卡行业的领头羊。

但是,南七为什么不练《九阴真经》?因为父亲偷偷送给他一本《九阳真经》。

同期,相关领导在欧洲考察汽车项目,看中了意大利菲亚特旗下依维柯。另一个原因是,“为什么选择依维柯?因为我们国家欠意大利菲亚特一个人情。”改革开放后,农机部想引进菲亚特拖拉机。菲亚特投了很多钱,培训中心都建好了,但是到了签约的时候我们国家退出了。

当时依维柯S系轻型车技术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在轻卡界被称为“绝世武功”。国家想把南汽提升为轻卡技术的领军人物,于是给了他“九阳真镜”,希望巩固在轻卡市场的地位。

菲亚特对中国也很有诚意,给出了最优惠的条件:一是产品在中国和意大利同步研发上市。二是意大利方面负责15年的技术跟进,在此期间开发的新技术免费转让给中方。第三,所有技术文件,包括标准,都应该交给中方...

依维柯S系列轻型车技术包括轻卡和轻客,国家希望南汽先上轻卡。但考虑到依维柯轻卡的制造成本比五十铃高一倍,南汽担心卖不出去,就自己决定先上轻卡,再上轻卡。

其实背后还有一个原因。南汽内部有人反对引进依维柯技术。他们不愿意在欧洲短头车型上花费数十亿,而更愿意以五十铃为参照,继续改进苏联GAS 51车型。

1986年底,南汽引进日本五十铃平板驾驶室的设计模具,随后推出第二代“跃进131车型”。南汽率先打破了中国几十年来第一辆车的造型。自此,日系平头轻卡成为中国轻卡市场广泛接受的车型。

1987年,南汽还在电视上打出了跃进131的广告,其中有两句广告语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连小孩子都会说。你还记得吗?“开上跃进131,走遍天涯海角”,“远观马力,日久见跃进”。

“跃进131”让南汽在卡车市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中国轻卡老大地位不可动摇,南汽已经成为仅次于一汽、二汽的中国第三大汽车厂。

另一方面,引进依维柯技术后,南汽上市的第一代产品是轻客的日常系列,中文名为“傲”,春风中的“傲”,狂喜中的“傲”。

1994年,依维柯轻型客车成为高速客运的首选,销量非常火爆。1996年,南汽与依维柯公司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南京依维柯”,准备称霸中国轻客和轻卡市场。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大宇客车、青年尼奥普兰等豪华客车打入国内市场,南京依维柯的盛况戛然而止。留下一声叹息,华林谢过春红,匆匆而去。

有人问,为什么南汽不趁机发展豪华大巴?相反,大宇和尼奥普兰偷走了市场。因为南七是国家指定的轻卡基地,不敢越线,所以不敢发展豪华客车。南京依维柯市场虽然小,但是很赚钱。他们认为“小富即安,不敢冒险。”

在轻卡市场,南京依维柯销量太惨淡,几乎没有市场,就不多说了。但是南京依维柯不亏。从1996年到2006年,南京依维柯生产了20多万辆汽车,利润25亿元。南京依维柯是南汽的盈利牛。

1999年4月,南汽与菲亚特公司合资成立“南京菲亚特”,南汽开始进军轿车市场。此后,南京菲亚特在中国陆续推出了Pelio轿车、Siena轿车和周途风旅行车。其中,Pelio作为中国市场不可多得的经典车型,一度风光无限。

2004年,南汽拥有南汽跃进、南京菲亚特、南京依维柯、南汽新雅途四家整车生产公司,生产了跃进、依维柯、菲亚特、新雅途四大品牌400多种轿车,年综合生产能力20万辆,到当年年底,已生产轿车近140万辆。

2005年7月,南汽成功收购英国MG罗孚汽车公司及其发动机生产事业部,开创了中国企业收购国外著名汽车公司的先河。合并后的公司名为南京MG汽车有限公司。

然而到了2006年,南汽已经举步维艰,年销量只有10多万辆,常年停滞不前。跃进轻卡也有所下滑,归南京依维柯所有,这是一家全收益的合资公司。这是中国自主品牌的耻辱,也不是曾经汽车行业排名第三的南汽的辉煌结局。南汽引进依维柯技术20年,却没有提高“跃进”的技术含量,让人纳闷。

南汽曾是中国最大的轻卡基地。从1985年到1990年,南汽的卡车产量占全国卡车市场的30%。但到了2012年,南汽的产量已经排在江淮和江铃之后,在商用车市场的份额只有3.5%。南汽沉迷于轻客盈利,错过了一系列发展机遇。

2007年12月26日,“上南合并”,南七成为SAIC的全资子公司。同日,南京菲亚特宣布解散,其生产基地成为上汽大众第四工厂。

饶斌被称为南汽依维柯之父,因为他帮助南汽引进了一个有利可图的项目,但它最终吞噬了大跃进。饶斌生前曾说过:

“我造了一汽,然后是二汽,让重卡引进斯太尔技术。现在最不安的是南七。”

也许一切都在阴影中注定,南七最终走向衰落。从央企到地方管理,再到SAIC的子公司,南汽一步步走下去。原因是什么?南七不争气?被菲亚特坑了?还是运气不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2791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