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今年冬天会很冷吗2020到2021(2019年冬天是暖冬还是冷冬)

摘要今年入秋以来(2022年9月1日至10月9日),我国气候总体呈现“暖干”特征,全国平均气温16.7℃,比常年同期偏高0.6℃;全国平均降水量为70.9毫米,

摘要

今年入秋以来(2022年9月1日至10月9日),我国气候总体呈现“暖干”特征,全国平均气温16.7℃,比常年同期偏高0.6℃;全国平均降水量为70.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9.9%。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正在进行的拉尼娜事件将持续到2022/2023年冬季。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拉尼娜事件与中国冬季寒冷气候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然而,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自1986年以来暖冬发生的频率一直在增加。在过去的8次拉尼娜事件中,冷冬和暖冬的比例各占一半。拉尼娜事件对秋冬区域气候异常有重要影响,如华西秋雨、华南秋旱、华北秋涝等。需要注意的是,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中国秋冬气候下垫面强迫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气候中心将加强跟踪监测和研判,及时提供最新预报意见和服务信息。

一、目前的“拉尼娜”事件正在持续,预计将持续到2022/2023年冬季。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拉尼娜事件仍在持续。2022年9月,热带中东太平洋大部海面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冷水中心值低于-1.5℃(见图1);海温监测重点区域(Niñ o3.4区)海温指数为-1.03℃,比2022年8月略高0.03℃;热带大气监测指数(SOI)为1.78,较2022年8月上升0.46(见图2),表明热带大气对拉尼娜事件的响应显著;7-9月NIO 3.4区海温三个月平均指数为-0.93℃,比6-8月三个月平均指数低0.07℃,表明秋季拉尼娜事件发展缓慢。海温的现状和大气对海温的响应显示了拉尼娜事件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持续性。

根据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气环流现状以及国内外气候动力模式和统计方法的预测结果,国家气候中心预测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将持续到2022/2023年冬季。根据全球长期预报产品中心,世界气象组织(WMO)在8月份预测,当前的拉尼娜事件将持续未来6个月。2022年9月至11月的概率为70%,但2022/2023年12月至2月的概率将逐渐降低至55%。

图1 2022年9月全球海表温度异常分布(单位:℃)

图2 nio 3.4区海温指数(℃)和SOI的月变化

二。拉尼娜对秋冬季气候的影响分析

一般来说,拉尼娜事件发生的深秋(此处仅统计11月),西南地区气温低于常年同期,其他大部分地区气温高于常年同期,尤其是华北南部、华中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等地;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尤其是华东中东部、华中、华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新疆中部等地,但东北地区西部、西南地区西部、西藏东南部等地降水偏多。

通常,在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主要特征是: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华北北部、华南东南部、华南、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大部。拉尼娜事件后,我国冬季降水主要表现为:大范围降水偏少,尤其是东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南部、新疆北部等地;西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东部降水较多。但值得注意的是,拉尼娜事件对中国冬季气候的影响存在年代际差异。1951年至80年代中期,拉尼娜事件发生的那一年,我国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出现了寒冬现象。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来的拉尼娜事件出现了高温甚至暖冬。

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拉尼娜事件秋冬(9月至次年2月)共发生冷空气过程139次(其中34次达到寒潮级别),1972/1973年秋冬冷空气过程最多,达24次。20世纪90年代至2022年2月,拉尼娜秋冬季共出现141次冷空气体过程(其中27次达到寒潮级别)。冷空气以2000/2001年秋冬和2012/2013年秋冬最多,有23次。

在拉尼娜事件中,2008年和2018年是低温冻害和雪灾重的年份,2011年是低温冻害和雪灾轻的年份,2001年、2012年和2021年是低温冻害和雪灾轻的年份。2008年10月,西藏遭遇了有气象资料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降雪。2018年10月,黑龙江、新疆遭受低温冻害和雪灾;11月,四次冷空气体过程影响我国,新疆、青海、黑龙江等地遭遇大雪。

2008年2月3日,大型除冰车在京珠高速湖南段破冰。图片/新华社

三是今秋以来全国气候呈现“暖干”特征。

今年入秋以来(2022年9月1日至10月9日),全国平均气温16.7℃,比常年同期偏高0.6℃,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8高。除东北地区西部和南部、西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东部、山东东部、江苏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华中南部、华东南部、华南北部、贵州东部、内蒙古西部、甘肃、新疆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 ~ 2℃,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偏高2 ~ 4℃。湖南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高,福建和新疆第三高。全国共有679个国家气象站达到或超过当月历史极值,其中安徽庆阳(40.9℃)和湖北阳新(40.6℃)有321站达到或超过当季历史极值。

3今秋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

入秋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70.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9.9%,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7少。东北地区东部和南部、华北南部及江苏东部、上海、河南北部和南部、湖北北部、陕西南部、重庆北部、四川西部和东部、云南东南部、西藏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至2倍,其中辽宁东南部、山东东部、西藏西部偏多2倍以上;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8成,其中华北中部、福建、江西、湖南中南部、新疆南部、青海西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等地降水量偏少8-1倍(见图4)。福建、湖南、江西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北京为倒数第三。西藏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二多,辽宁第三多。全国共有86个国家气象站达到或超过当月历史极值,其中山东省福山(167.0mm)、辽宁省皮口(157.9mm)等21站达到或超过当季历史极值,云南省鲁西(181.6mm)超过历史极值。

图4中国秋季以来降水距平百分比分布图4中国秋季以来降水距平百分比分布图

注:冬季拉尼娜事件暖年与冷年气候特征比较。

冬季偏暖年份(1998年、2000年、2017年、202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东北地区降水偏少,但中东部大部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其中华北大部、华东北部、河南东北部、内蒙古中部、新疆东北部等地偏多5成至1倍。

冬季寒冷年份(2007年、2010年、2011年、2021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东北地区中北部、华北东北部、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北部等地气温偏低。东北大部、华北中西部、新疆北部、内蒙古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中东部地区偏少。

需要注意的是,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我国秋冬季下垫面强迫的重要因素之一。冬季,气候还受到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大气环流系统内部的自然变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来源: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2297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