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主要内容(创业史主要内容概括100字)

原标题:文艺现场“拉开帷幕”(标题)创业史第一部红色经典是如何诞生的(主题)《创业史》,第一部,四易稿,以梁生宝为主人公,写的是互助组的诞生和发展。4月,《稻田

原标题:文艺现场“拉开帷幕”(标题)

创业史第一部红色经典是如何诞生的(主题)

《创业史》,第一部,四易稿,以梁生宝为主人公,写的是互助组的诞生和发展。4月,《稻田风暴》的标题在《研和》杂志4月刊连载,8月刊改为《创业史》。《收获》也于当年6月再版,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60年6月出版。虽然是一部长卷的第一部,但构思宏大,人物形象生动,情节曲折,语言清新活泼,具有关中乡土韵味,故事相对独立。

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小说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即落后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而先进人物则显得干瘪苍白。《创业史》第一本书改变了这个缺点,书中先进和落后的人物都刻画得很好。评论家穆峰看后,认为《梁三老汉》、《王尔智帮》等落后人物写得惟妙惟肖,特别肯定小说成功塑造了“以梁生宝为首的几位先进人物,体现了光辉的时代思想和品质”。

穆峰指出,正是由于这些生动的艺术形象,《创业史》的第一部分“真实地记录了土地改革和消灭封建所有制以后,发生在中国广大农村的一场极其深刻而尖锐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创业史》初读)。当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小说被称为“农村社会主义的史诗”(1960年6月《光明日报》),成为当时小说的巅峰。

当然,自8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十七年文学”被重新评价,文学史被重新书写。这部被视为里程碑式的史诗不断被质疑和重新评价,对后来长篇农村故事的影响也不断被梳理和揭示。

20世纪70年代末,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被创业史所称道的劳动组织形式被广大农民所淘汰,他们选择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文学研究界提出了如何评价《创业史》等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作品的问题。

1981年11月,在昆明召开“创业史”和农村题材创作研讨会。次年,“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在庐山召开会议。两次会议上都有人质疑创业史,认为那是阶级斗争和极左路线扩张的文学产物。

《中国文学通史》认为“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一部客观的历史。应该说,凡是按照艺术规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这段历史生活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审美认知意义。就具体作品《创业史》而言,虽然直接讴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但作者试图回答50年代初中国农民为什么只能选择以及如何选择农业合作化道路的时间问题,但他在作品中所做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理性思辨或图解政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142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