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六大问题(垃圾分类的缺点有哪些)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3日电(记者牟昆岳洋)“没喝完的泡沫茶该怎么办?”“没吃完的汤面和一次性饭盒属于厨余垃圾、可回收物还是其他垃圾?”目前,在各省市,乱扔垃圾已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3日电(记者牟昆岳洋)“没喝完的泡沫茶该怎么办?”“没吃完的汤面和一次性饭盒属于厨余垃圾、可回收物还是其他垃圾?”目前,在各省市,乱扔垃圾已经从“不经意的事”变成了“需要考虑的事”。尽管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垃圾分类对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但专家观察到,现有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垃圾分类实践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困难。近日,由南京林业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2022)》(以下简称《生态文明绿皮书》)指出,未来应首先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问题。

“归根结底,城市生活垃圾之所以难以分类,是因为分类后的垃圾最终没有得到有效处理。”课题组谈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未来出路,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终端处置问题。只有解决了终端处置问题,才能通过前端源头分类,创新管理手段、机制和理念,解决目前垃圾分类的结构性困境。

专家建议,目前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应加大终端处置技术的投入,在探索出完整的终端处置技术之前,应分阶段推进前端源头分类。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终端处置技术具备之前,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适当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探索成熟的分类经验;第二阶段,在终端处置技术具备,但城市分类垃圾总处置能力不具备之前,分步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确保分类垃圾总量不能超过终端处置能力;第三阶段,在具备城市分类垃圾的终端处置技术和总处置能力后,依托强制性垃圾分类政策,配合有效的垃圾分类管理手段,稳步推进城市全民参与垃圾分类。

同时,绿皮书建议,创新垃圾分类管理手段,应用智能技术加强监管。政府要创新垃圾分类管理手段,逐步推进垃圾分类智能化,用各种形式的人工智能技术替代垃圾分类各环节的劳动力,降低垃圾分类的人力成本,提高垃圾分类效率。一方面,以促进居民深度参与垃圾分类为目的,应用智能辅助软件和设备,降低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另一方面,以帮助政府精细化管理、实现社区精准治理为目的,应用互联网加大数据平台,实现分类用户、分类设备、社区治理、政府管理的无缝对接,推进垃圾分类数字化管理。同时,由于人工智能存在“技术黑箱”、“技术主观性”等潜在风险,政府在应用垃圾分类智能化技术时也应加强风险防范,加强监管,以智能化、有序化推进强制垃圾分类。

此外,绿皮书还建议,引导物业有序参与垃圾分类,探索购买垃圾分类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社会文明的引领作用,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责任感。

来源:中国青年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1399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